庞建国

臺灣政治人物

庞建国(1953年8月19日—2022年1月11日[2]),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籍。生于苗栗县,曾任台北市议员与立法委员。毕业于国立中兴大学应用数学系,1980年自国立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后,至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担任讲师,考取国民党中山奖学金,于1982年赴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专攻国家发展比较研究,1987年取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之题目为《The State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he Taiwan Case》,由依赖发展论大师Peter B. Evans指导,被评选为该年度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最佳博士论文之一,由纽约Garland出版社出版。庞建国于2001年3月29日与相恋11年的电视主播邱秀珍结婚。

庞建国
 中华民国第5届立法委员
任期
2002年2月1日—2005年1月31日
选区台北市第二选举区
台北市 台北市议会第7、8届议员
任期
1994年12月25日—2002年1月31日
选区第五选区(中正区万华区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53-08-19)1953年8月19日
 中华民国台湾省苗栗县
逝世2022年1月11日(2022岁—01—11)(68岁)×
 中华民国台北市内湖区
死因坠楼身亡[1]
籍贯广东阳江
国籍 中华民国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2006年-2022年)
其他政党亲民党 亲民党(2001年-2006年)
无党籍(1998年-2000年)
 新党(1994年-1998年)
配偶邱秀珍2001年结婚)
学历
经历
著作

生平

编辑

庞建国籍贯广东阳江。祖父是同盟会成员,曾参与黄花岗起义,父亲是黄埔军校毕业,曾参与北伐抗日战争[3][4]受家庭长辈影响,庞建国忠实追随孙中山的国家发展思想[5]

庞建国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至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暨研究所任教,积极参与中国国民党之青年工作,并与“新国民党连线”成员郁慕明赵少康等人交好。新国民党连线脱离国民党成立新党后,1994年庞接受新党征召,参选台北市议员,以中正万华选区第一高票当选。1998年庞参与新党立法委员初选失利,改以无党籍身份参选市议员,再度当选,并为该届台北市议会唯一无党籍之市议员。

2000年总统选举时,庞建国担任宋楚瑜张昭雄台北市竞选总部主任委员,选后参与亲民党之创立,并于2001年以亲民党籍当选台北市南区之立法委员。庞建国于担任立法委员期间,曾结合关心科技发展与数码化趋势之立法委员成立“数位汇流立法推动联盟”,担任联盟召集人,主导“电信法”、“广播电视法”、“通讯传播基本法”和“著作权法”等法案之立法与修法工作。同时结合业者成立“中华数位内容协会”,担任总顾问,协助推动台湾数位内容产业之发展。

2003年9月庞建国参加第六届“京台科技论坛”,呼应该论坛发起人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之倡议,呼吁海峡两岸借由优势互补,共同制定资通讯业之产业标准,掌握全球化挑战和知识产权竞争之制高点,以创造知识经济时代海峡两岸之互利双赢。温世仁于同年12月猝逝,庞建国向时任立法院副院长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说明温世仁之主张,获得江认同,号召台湾之资通讯业大厂成立“华聚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江丙坤担任董事长,庞建国担任顾问,致力推动海峡两岸共同制定资通讯业之产业标准,建立海峡两岸高科技业交流合作之渠道与平台。经过多次交流活动后,华聚基金会已被中国大陆认可,成为海峡两岸资通讯业共同制定产业标准台湾方面之窗口。

2004年总统选举,庞建国担任连战及宋楚瑜全国竞选总部发言人、新闻组组长以及政策白皮书科技组召集人,但同年底竞选立法委员连任失利。立委连任失利后,庞建国至中国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任教,并担任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科技经济组顾问。

2006年庞建国重新加入中国国民党,于郝龙斌竞选台北市市长时,担任其竞选总部后援会执行副总干事。郝当选市长后,聘请庞建国担任台北市政府市政顾问副总召集人。

2007年2月,前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遭到检调起诉,马依原承诺辞去中国国民党主席一职,并正式宣布参选2008年总统选举,在马英九竞选政见中,庞建国负责科技政策之撰写。

2008年出任马英九政府的海基会副秘书长(原本内定出任海基会副秘书长,实际为顾问身份),担任两岸谈判代表,但因失言风波遭到抨击而退出第一线工作。[6][7]

2012年8月,庞建国取得教授资格,继续于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专任教职。

逝世

编辑

2022年1月11日,庞建国在凌晨在LINE及wechat群组留下“不公不义的台湾,我生不如死!”讯息后[8],凌晨4:49在住家坠楼。

著作

编辑
  • 1988,《上班族的心事》。台北:时报文化。(与萧新煌张茂桂徐正光合著)
  • 1991,《两岸之间:省思、观察与探索》。台北:永然文化。
  • 1992,《社会学概论》。台北:汇华图书公司。(与詹火生、陈小红、陈东升、刘淑琼合著)
  • 1992,The State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Taiwan Case. New York: Garland.
  • 1993,《国家发展理论-兼论台湾发展经验》。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 1993,《台湾经验的理论与实际》。台北:幼狮文化
  • 1994,《都市人心理》。台北:希代书版。
  • 2012,《孙中山思想的时代意义:国家发展研究的视角》。新北市:韦伯文化国际出版公司。

研究报告

编辑
  • 1990,《我国劳工运动之发展趋势及其因应措施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
  • 2010,《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制度安排与政策制定比较研究─以“搭桥专案”为例》。台北:经济部两岸产业搭桥专案办公室。
  • 2011,《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策略之研究─以“搭桥专案”为例》。台北:经济部两岸产业搭桥专案办公室。
  • 2012,《经合会架构下两岸产业技术标准合作机制之研究》。台北:经济部两岸产业搭桥专案办公室。

论文

编辑
  • 1988,〈美国都市发展的今昔〉,《美国月刊》。第二卷,第十期,页73-78。
  • 1988,〈从人文区位学谈美国都市的土地利用〉,《美国月刊》。第三卷,第六期,页83-92。
  • 1988,〈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国立成功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号,页37-55。(收入《台湾经验的理论与实际》一书)
  • 1988,〈对葛兰西国家论的一些评析〉,《中山社会科学译粹季刊》。第三卷,第四期,页79-80。
  • 1989,〈发展社会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国立政治大学社会学报》。第二十四期,页171-176。
  • 1989,〈国家机关与台湾社会转型〉,葛永光等著,《现代化的困境与调适-中华民国转型期的经验》,页181-205。(收入《台湾经验的理论与实际》一书)
  • 1989,〈国家结构与国家政策:台湾经验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意涵〉,《中山社会科学季刊》。第四卷,第一期,页43-53。(收入《台湾经验的理论与实际》一书)
  • 1989,“State Structure and Stat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Taiwanese Case for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In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Wei-Yuan Cheng and Hou-Sheng Chan (eds.), Taiwan: A Newly Industrialized State, pp.3-30. Taipei: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ollaborated with Peter B. Evans)
  • 1990,〈福利国家的争议〉,《中山社会科学季刊》。第五卷,第三期,页1-10。
  • 1990,“The State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Since 1949.”Issues and Studies.Vol.26, No.5, pp.11-36.
  • 1991,〈对台湾社会变迁发展经验的省思〉,收录于詹火生编著,《社会变迁与社会福利》,页47-61。台北:财团法人民主文教基金会。(收入《台湾经验的理论与实际》一书)
  • 1992,〈国民党与台湾地区的政治民主化〉,《国立台湾大学中山学术论丛》。第十期,页63-88。(收入《台湾经验的理论与实际》一书)
  • 1992,〈近四十年来台湾社会变迁的一些观察〉,《近四十年来海峡两岸发展状况比较》。台北:中国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收入《台湾经验的理论与实际》一书)
  • 1992,“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in Taiwan During the 1980s.”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ology. No.21, pp.1-34.
  • 1994,〈社会变迁与国家发展理论的演变及其新动向〉,《中山社会科学学报》。第八卷,第一期,页113-139。
  • 1994,“The Transition to Export-Led Growth in Taiwan.” In Joel D. Aberbach, David Dollar and Kenneth L.Sokoloff (eds.),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aiwan's Development. New York: M. E. Sharpe.(collaborated with Stephan Haggard)
  • 1996,《现代化与丧葬处理》。收录于上海民俗学会编《中国民间文化-丧葬文化研究》。上海:学林。
  • 1997,〈国家在东亚经济转化中的角色〉。收录于罗金义、王章伟合编,《奇迹背后─解构东亚现代化》,页25-55。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 2005,〈全球化与在地化-对台湾数位内容产业推动政策的思辨〉。收录于经济部数位内容产业推动办公室编撰《2005台湾数位内容产业白皮书》,附录五-1,台北:经济部工业局。
  • 2010,〈从比较公共行政观点探讨两岸产业合作机制:以“搭桥专案”为例〉,《中国行政评论》,第十八卷,第一期,页1-40。
  • 2010,〈国家发展研究主导概念之变化及其政策意涵〉,《社会科学论丛》,第四卷,第二期,页104-154。
  • 2011,〈ECFA后两岸产业合作展望─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国家发展研究》,第十一卷,第一期,页43-95。
  • 2011,〈孙中山思想的特性与时代意义〉,于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编,《中山先生建国宏规与实践》,页127-175。台北市: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
  • 2012,〈“十二五”规划与两岸产业合作展望〉,《中共研究》,第46卷,第4期,页72-86。
  • 2012,〈论台湾经验与中国模式〉,Modern China Studies,(《当代中国研究》),Volume 19,Issue 2,pp.25-83。

外部链接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前立委龐建國墜樓身亡 享壽68歲. 中央社. 2022-01-11 [202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1) (中文). 
  2. ^ 快訊/68歲國民黨前立委龐建國 驚傳在內湖住家墜樓身亡. ETToday新闻云. 2022-01-11 [202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1) (中文). 
  3. ^ 哥哥爸爸真偉大! 立委拉票激動飆淚. TVBS. 2004-11-12 [2022-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4. ^ 马英九挚友庞建国纵身一跳震惊台湾 12字遗言是死谏也是深沉的绝望. 网易. 2022-01-13 [2022-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5. ^ 罗鼎钧. 【台岛夜话】忆恩师庞建国教授. 华夏经纬网. 2022-01-21 [2022-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6. ^ 江丙坤續任華聚董座 龐建國不任海基會副秘. 中国评论新闻网. 2008-08-07 [202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5) (中文). 
  7. ^ 角色轉換大不易 龐建國黯然退出第一線. 中国评论新闻网. 2008-08-08 [202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5) (中文). 
  8. ^ 庞建国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 《永不放棄》. 2022-11-12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