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山大学
坐标:22°37′29″N 120°15′58″E / 22.62472°N 120.26611°E
国立中山大学(英语译名: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山大学、中山[注 1]、NSYSU,是台湾一所前身由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国立大学,政府指定最初7所重点研究型大学[3]、东亚区域主要商学院暨海事教育机构之一。[4][5]
国立中山大学 | |||
---|---|---|---|
![]() 国立中山大学识别标志(LOGO) | |||
Universitas Nationalis Sun Yat-sen | |||
老校名 | 国立广东大学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 ||
校训 |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 ||
创建时间 | 建校:1924年 ( ![]() | ||
复办时间 | 复校:1980年 ( ![]() | ||
学校类型 | 国立大学,综合大学,研究型大学 | ||
校长 | 郑英耀 | ||
副校长 | 蔡秀芬 黄义佑(行政) 周明奇(学术) | ||
教务长 | 李志鹏 | ||
创办人 | 孙中山 | ||
教师人数 | 537人(108学年度) | ||
学生人数 | 9,563人(108学年度) | ||
本科生人数 | 4,741人(108学年度) | ||
研究生人数 | 4,822人(108学年度) | ||
校址 | 西子湾校区:![]() 东沙群岛研究站: ![]() 仁武校区:高雄市仁武区中正路,目前乃在建设中。 | ||
校区 | 市区(西子湾校区) 环礁(东沙群岛研究站) 郊区(仁武校区,建设中) | ||
原校址 | ![]() ![]() | ||
体育联盟 | ![]() 中华民国大专院校体育总会 | ||
昵称 | NSYSU、西子湾大学 | ||
吉祥物 | 猕卡卡 | ||
隶属 | 中华民国教育部![]() 台湾欧洲联盟中心 台湾综合大学系统 攻顶大学联盟 GOLF学用接轨联盟[1][2] 亚太商学院联合会 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 亚太国际教育协会 中华民国科技部国际产学联盟 | ||
邮政编码 | 80424 | ||
电话号码 | +886 07 5252000 | ||
网站 | www | ||
|
概要编辑
该校是南台湾首座国立综合大学,美日领事、UCSD特许合作暨AACSB、CFA认证机构,以海、商、理工学科及高密度之研究中心群著称[注 2]。汇聚大量智库学者[注 3][6],创立或参与台综大系统、EUTW七校联盟以及PACIBER、APAIE、AAPBS等国际学术组织。若干海洋、商业课程排名亚洲第1及全台第1。
大学校园享有丰富生态,别称“台湾第一观光学府”。西子湾校区自成天然要塞,东沙群岛研究站坐落东沙环礁国家公园。
国父手创编辑
为培育人才以应积极建设现代化国家之需要,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合并3所广东省大专校院,改组为国立广东大学,并亲授校训沿用至今。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纪念创校人,并在广州石牌建立新校址。
|
传统与特色编辑
历来的中山大学皆依“中山大学模式”所创[7],基于国家主义教育理念,培育国家发展所需的革命、建设专门人才[注 5][10]。
历经原中山大学校友的多年参与,且为因应台湾1970年代经济起飞,高等教育需求攀升而南台湾尚无国立综合大学(成大时为省立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在1980年由总统暨莫斯科中山大学校友蒋经国首肯、第12任行政院长李焕主持完成复校[11],并特别公示“中大学生之重责大任”如下[11]:
“ |
养成理论与实务并重之国家建设专门人才。 |
” |
中山位在台湾面积最大、第二富有的直辖市高雄市,毗邻台湾第一大港高雄港,因此形成管理学、海洋科学、应用科学特别突出,社会科学发展迅速,且产官学密切合作的校风[12]。受校园地形、景色的特性影响,校内艺文、体育活动密集且创新文化活跃,是台湾“货柜创业基地”、全中文BBS暨BBS文化的发祥地。21世纪以来陆续入选中华民国教育部重点研究型大学、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及高等教育深耕计划,参与创立台湾综合大学系统、台湾欧洲联盟中心(EUTW七校联盟)、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APAIE)等国内/外研究型学术组织。
该校是全台唯一同时设有美国、欧盟、日本官方办公室及韩国研究中心的大学,彰显“中山大学”的特殊性。尽管大学官方校庆纪年未计算广州时期,但明定国父诞辰纪念日(11月12日)为校庆日,且特别典藏邹鲁校长恭塑之中山半身铜像(1931年)、中华民国“侨务之父”郑彦棻教授手稿等广州中大历史文物。
教学与研究编辑
该校以智库学者立校,全校以研究机构为构成主体,含东沙离岛研究站在内共密集设有近70个研究中心,幅员横跨400公里,被视为精致版的九大、神大[13]或台湾版UCSD(圣地牙哥加州大学)。中山与UCSD同为校史较短、海洋学特长、位于风景区又毗邻港口的公立研究型大学,21世纪以来维持特殊紧密合作关系[14]
该校是全亚洲首座通过ISO9002认证及全世界首座通过ISO14001认证的大学,现设有6个学院、21个学系,54个硕士班(含5个硕士学位学程),28个博士班(含2个博士学位学程),仅有1个纯学士班(政治经济学系)。其大学图书馆与台大、交大并列为台湾3所大学寄存图书馆之一,西文图书占总馆藏的41.86%,韩国学研究图资为全台之冠[15],各学院亦开设有英语授课课程。管理学院获全台国立大学第一个AACSB认证、北台湾外唯一的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协会课程认证。全校每一学生经常支出(educational expenditure per student)为新台币30.7万元,居北台湾外全国第2[16]。
该校于2015年开南台湾首例(全台第15例),开放大学生、研究生出席校务行政会议[17]。首位取得台湾博士学位的陆生(2014年)、布基纳法索留学生(2016年)均为该校毕业生[18][19]。
校史沿革编辑
广东时期编辑
- 1904年,“两广速成师范馆”创建。
- 1905年,“广东法政学堂”创建。
- 1909年,“广东农林试验场”创建,“广东公立医学堂”创建,“广东公立警监学堂”创建。
- 1910年,“广东工艺局”创建。
- 1924年,孙中山下达总统令,任命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邹鲁为筹办主任及校长,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三校合并升格“国立广东大学”。学校于9月19日开始上课,当年11月11日补行成立典礼,孙中山亲临典礼现场讲话,并题写校训。按照当时《国立广东大学规程》,国立广东大学宗旨为:“以灌输及研究高深学理与技术,并因应国情,为图推广其应用为宗旨。”
- 1925年,“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广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并入,增设医学院。中华民国国父暨创办人孙中山逝世,廖仲恺提议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以滋纪念,10月获国民政府批准。
- 1926年,正式更名“国立中山大学”,并在广州石牌建立新校址(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校址内)。按照早期校领导人的想法,力图将国立中大医科办为德国式,把农科办为美国式,把文科办成北大式。戴传贤为国立中山大学首任校长。时逢戴正患病,暂由教育家经亨颐代职。同年,国立中山大学举行“广东台湾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主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台湾民族革命。
- 1927年8月,国民政府仿效法国“大学区”制度,在全国各地设立“中山大学”,该校更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当年初,在该校理科所在地的一座山岗上建成首座天文台。
- 1928年3月,复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 1934年,许崇清继任校长后,将工学院的土木、化学两系与理科合并,改称理工学院。
- 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 1937年,“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并入法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并入理工学院。
- 1938年,成立师范学院。同年10月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迁至云南澄江,1940年迁回粤北坪石。
在台复校初期编辑
- 1950年,春夏之交,国立中山大学校友会在台北市济南路二段28号乔联大厦4楼成立[25]。
- 1964年11月,教育部着手中山大学复校事宜[26],同年12月成立了有着三十七位筹备委员的“国立中山大学重建委员会”,并预定明年开始招生[27]。
- 1965年1月,教育部部长黄季陆陆续勘查各县市提供的复校校地[28],同年11月12日宣布筹备复校,旋即取消。
- 1970年,教育部计划将请求在台复校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及北洋大学,三校合并在高雄市成立国立东南联合大学。惟呈报行政院后未获答复,同时也遭国立中山大学校友会代表郑彦棻、梁寒拟、谢东闵等人反对[29]。
- 1971年,台湾省议会提议台湾省立中兴大学升格国立时,也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最终改名之议未果[30]。
- 1977年,嘉义县政府与地方人士力邀中山大学在该县复校,但无疾而终。
- 1979年,教育部取消澄清湖校区计划,改以高雄市西子湾风景区成立筹备处。
- 1980年,在高雄市鼓山区完成复校。
- 1984年,成立文理学院、工学院及管理学院。
- 1985年,文理学院分别独立设置文学院与理学院。主办“孙中山先生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总统严家淦出席并致词。
- 1986年,成立海洋科学学院。
- 1987年,新建田径场首度启用并办理全校运动会。
- 199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查尔斯·汤斯莅校演讲。
- 1991年,主办“第一届西子湾文学奖”。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利·马可维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莅校演讲。
- 1992年,电子计算机中心完成全台第一套全中文化的校园网络。
- 1993年,“海研三号”研究船拨交该校管理使用。
- 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施里弗莅校演讲。
- 1995年,成立社会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可拉斯·布隆伯根、丁肇中莅校演讲。
- 1998年,通过BSI颁发ISO-9002国际品质认证,全面建立为“行政工作标准化”的综合大学。
- 1999年,行政院同意将台南县山上乡一笔国有土地(面积66公顷)拨交本校管理,并规划成立台南分部。整修蒋公行馆,开放为艺术展览场所。
21世纪初编辑
- 2000年,于哈玛星社区成立“国立中山大学社区服务中心”。
- 2001年,获教育部指定为全台9所“研究型大学”之一。
- 2002年,获教育部指定为全台7所“研究型大学”之一(正式施行)。同年,与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成功大学等四校组成“台湾大学系统”(Taiwan University System)。
- 2005年,入选第一梯次“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管理学院全国第一家荣获“AACSB”世界级商管学院认证。同年,奉教育部核定私立国光高中、国光国中等二校归属为该校“附属国光高级中学”。韩国前大统领金泳三博士莅校演讲。
- 2006年,与美国宾州大学启动“双联学位学程Dual Degree Program”,并与国立成功大学举办首届“城湾杯”交流竞赛。
- 2007年,与国家同步辐射研究中心签订“合作意愿书”,共同推动招收国际博士生之学术合作。
- 2008年,入选第二梯次“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并与国立成功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共组“T3大学联盟”,两岸中山大学亦缔结姊妹校。同年,启动“南星计划”,招收低收入户、原住民子女和外籍配偶子女学生入学。而历经号称“台湾新大学教育运动”的多年发展后,该校明定核心价值为 “至于至善”指导研究,总体目标为“培育社会菁英与领导人才”指导教学。
- 2009年,教育部于全台九所高中开设科学班,该校负责高雄市立高雄高级中学。
- 2010年,成立“校友服务中心”,并成为“高高屏教学资源中心”中心学校,发挥区域教学资源整合、分享之效益。管理学院获得“AACSB”世界级商管学院再认证,成为台湾第一所通过该协会再认证之商管学院。举办第五届世界大学桥艺锦标赛。
- 2011年,与国立成功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共组“台湾综合大学系统”,再与标竿学校圣地牙哥加州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同年,主办“第一届山海论坛”研讨会(国立中山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及厦门大学三校共同参与)及“第七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
- 2012年,与高雄医学大学达成多方面合作协议并签约共组“攻顶大学联盟”[31]。当年亦结合高雄市政府海洋局、交通部高雄港务局、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台湾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以及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等单位共同组成“海洋策略联盟”。
- 2013年,成立“余光中人文讲座”,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妲·尤纳特于当年莅校演讲。
- 2014年,国际研究大楼落成启用。主办“第四届山海论坛”,并于年末两个月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铃木章、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天野浩相继莅校演讲。
- 2016年,主办“2016中华民国物理年会”。
- 2017年,举办与圣地牙哥加州大学之双边学术研讨会,同年再主办“2017年APAIE年会暨教育展”。
- 2018年,入选教育部高教深耕计划中“全球链接(Global Taiwan)研究中心”。
- 2021年,增设艺术管理与创业研究所、社会创新研究所、法律与政府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海洋科学与科技全英语博士学位学程。
校园文化编辑
象征编辑
- 校旗·校徽
- 校旗,比例2:3,底色深蓝,上端横列白色的6字校名,中央镶嵌正式校徽。
- 正式校徽为中华民国国花-梅花样式,中央书写“中山”校名,形似政大校徽。学位论文封面、早期纪念品使用圆形识别标志。1997年开始使用识别标志(LOGO),以寿山、台湾海峡构成主要造型。
- 校训
-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 国立中山大学校训一共10字,取自《礼记·中庸》,可解为“学之序”,由孙中山于1924年亲手题写颁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校歌·新诗
- 国立中山大学在台复校后,原校歌歌词第一、二句“白云山高 珠江水长”改为“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试听)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吾校矗立 蔚为国光
国父手创 遗泽余芳
三民主义 仪行四方
民国基础 大同梯航
莘莘学子 济济一堂
学以致用 不息自强
发扬光大 贯彻主张
懿欤勉旃 勿堕勿忘
海洋精神编辑
国立中山大学位于西子湾风景区,是全台唯一可在校内从事冲浪、滑浪风帆运动的大学。观览船舶进出、乘船来往旗津岛以及近身应对台湾猕猴,皆属日常生活内容。
该校的海洋政策研究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是台湾最早的海权智库[32]。别称西湾人[33]的大学生皆具有“标准蛙式25米”的毕业门槛,相当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塾生皆泳”以及国立成功大学的“3000米长跑”传统。
院系设置编辑
教学单位编辑
文学院 | 中国文学系 | 外国语文学系 |
---|---|---|
音乐学系 | 剧场艺术学系 | |
哲学研究所 | 艺术管理与创业研究所 |
理学院 | 化学系 | 物理学系 |
---|---|---|
生物科学系 | 应用数学系 | |
生物医学研究所 | 医学科技研究所 |
工学院 | 电机工程学系 | 机械与机电工程学系 |
---|---|---|
资讯工程学系 | 材料与光电科学学系 | |
光电工程学系 | 环境工程研究所 | |
通讯工程研究所 | 医学科技研究所 |
管理学院 | 企业管理学系 | 资讯管理学系 |
---|---|---|
财务管理学系 | 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 |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 行销传播管理研究所 | |
医务管理研究所 | 高阶经营硕士班(EMBA) | |
国际经营管理硕士班(IBMBA) |
海洋科学学院 | 海洋科学系 | 海洋生物科技暨资源学系 |
---|---|---|
海洋环境及工程学系 | 海下科技研究所 | |
海洋事务研究所 | 海洋生物科技博士学位学程 |
社会科学院 | 政治经济学系 | 社会学系 |
---|---|---|
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 | 政治学研究所 | |
经济学研究所 | 教育学研究所 | |
高阶公共政策硕士学程在职专班 |
西湾学院 | 人文暨科技跨领域学士学位学程 | 基础教育中心 |
---|---|---|
博雅教育中心 | 运动与健康教育中心 | |
服务学习教育中心 |
首创学科·学院编辑
- 全台首创
- 南台湾首创
研究中心编辑
作为研究型大学,全校拥有46个研究中心,分为若干层级:
- 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中心(6个)
- 编制内一级研究中心(6个)
- 编制内二级推广教育中心(1个)
- 任务编组研究一级中心(19个)
- 任务编组研究二级中心(18个)
- 任务编组研究三级中心(6个)
跨校合办编辑
- 材料国际学院
- 国立中山大学与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成功大学于2017年共同宣布设立“材料国际学院”,培养高阶材料与循环经济研发人才,明年秋季招收硕士班学生,初期借址中山大学校内授课,未来将落脚中油旧厂的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研发专区内[34]。
- 台湾人工智能学校南部分校
- 为接轨世界先进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国立中山大学与台湾人工智能学校(Taiwan AI Academy)共同组建“AI军师联盟”,并在校内成立“台湾人工智能学校南部分校”,以期携手培育南台湾人工智能高阶经理人才,共同举办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以互享技术与产业资讯[35]。
货柜创业基地编辑
为支持校友及师生创业,斥资千万、耗时3年打造全台唯一拥有正式建照的“货柜创业基地”。除由校友组成西湾天使投资公司,校方更进一步透过产学界及创投组织,组成“中山一亿创新基金投资委员会”,针对师生不同创业发展阶段,进行市场潜力评估,再由校方投资入股,给予每组团队最高上限1千万元的营运补助,借此培育更多创新人才[36]。
校园与设施编辑
西子湾校区编辑
西子湾校区毗邻高雄港及军事基地,本身为天然要塞与动物栖地,名列台湾八景之一。因此曾有“台湾第一观光学府”之称誉[37]。来往高雄捷运西子湾站约有10分钟步行距离[注 7][38]。
环境特征全台独有,同时涵盖山地生态系、海洋生态系、珊瑚礁岩;人造建物除大学建筑外,另包括有海水浴场、填海造陆体育场、隧道、市定古迹。
全校被山海环绕,地形封闭,包括西子湾隧道(人行专用道)在内仅有4条连外道路。其余车道皆依山傍海或地形险。校园主体东依寿山,西临台湾海峡,南通高雄港,北靠柴山,市区近在咫尺但远离尘嚣。校内师生与野生动物朝夕相处,台湾猕猴、凤头鹦鹉、赤腹松鼠与山羌数量庞大,自然生态冠绝全台大学,其中台湾猕猴抢食对校内师生早已习以为常。此外,西子湾海域栖息了濒危物种“柴山多杯孔珊瑚”,数量仅约50只[39]。
- 文化景点
- 近年新增景点:
皇族·元首驻跸之处编辑
- 裕仁皇太子
- 主条目:寿山馆
- 1923年(大正十二年)4月21、22日,大日本帝国裕仁皇太子东宫行启,至高雄港视察金刚号战舰,夜宿新建的“打狗山宾馆”(又称高雄御泊所),4月29日因即为裕仁皇太子的诞辰,台湾总督田健治郎乃将打狗山改名为寿山,以寓“人山并寿”之意。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寿山成为军事管制区,之后寿山馆被拆除[41][42],原址位于中山大学教职员宿舍区域旁。
- 蒋中正总统伉俪
- 主条目:西子湾蒋介石行馆
- 1935年(昭和十年),高雄市役所为了迎接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在西子湾兴建一栋2层楼的和风建筑“高雄观光馆”。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成为蒋公行馆之一,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宋美龄伉俪每逢南下必驻跸此馆。1980年移交大学校方管理,1999年赋予别名“西湾艺廊”,2004年晋身高雄市市定古迹[43]。
秘境隧道编辑
位于西子湾隧道内,1927年由日本人海野三次郎挖凿,并于隔年竣工启用,取名为“寿山洞”。洞内四通八达,有独立的水电、盥洗卫浴及住宿区,日治时期是日军重要的作战指挥中心,后亦作为高雄港务局的办公场所。2017年11月11日首次对外开放[44]。
东沙群岛编辑
国立中山大学东沙国际海洋研究站,位于南中国海东沙群岛,属环礁地形。自西子湾校区旁的高雄港出发,行程约达400公里,登岛需向该校或东沙环礁国家公园专门申请。
仁武校区(开发中)编辑
位于高雄市仁武区中正路451号对面
- 2007年2月1日,高雄县政府无偿划出仁武乡24公顷土地,替换1969年计划的36.63公顷鸟松乡县有地。
- 2011年,国立中山大学、国防部、教育部三方达成协议,土地于2011年年底完成点交。
- 2012年10月19日,教育部通过“第二校区案”,预定于2016年完成前置开始动工,2020年前完成相关软硬件设备开始招生[45]。
- 2015年1月9日,环保署召开“国立中山大学仁武校区开发计划环境影响说明书”专案小组初审会议,认为中山大学新开发仁武校区案,因中央地调去年公布资料中旗山断层贯穿一半校区,担心有安全疑虑,要求开发单位要在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确认断层位置后,补充相关资料再审。[46]
- 2018年7月9日,国立中山大学仁武校区开发计划环境影响专案小组第三次初审会议召开,结论[47]指出:
- 环境影响说明书已足以提供审查判断所需资讯,建议无须进入第二阶段环境影响评估。
- 本案建议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审查,开发单位应依环境影响说明书所载之内容及审查结论,切实执行。
- 2020年2月,开始进行整地作业。[48][49]
- 2020年11月,开始动工。[50]
校园活动编辑
- 正兴城湾杯
- 城湾杯是国立成功大学与国立中山大学两校之间的校际竞赛,类似国立清华大学与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所办的“梅竹赛”。城湾杯名称是经由两校学生过投票,选出中山大学学生吴昆庭的命名方案所确定的。“城”代表成大,取名台南府“城”,又与“成”大谐音;“湾”意指中山的西子“湾”。“城湾杯”以西元纪年,偶数年为成大主办,奇数年则是中山主办,2006年为首届。2009年,因应兴大加入第二年,第四届的比赛改名为“兴城湾杯”。2011年纳入国立中正大学的参与,更名为“正兴城湾杯”。
- 巴洛克独奏家乐团
- 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创立于2004年,自2006年成为驻校乐团,团员以音乐系教授、归国新锐演奏家、音乐系研究所毕业生为主。成立目的为推广西洋巴洛克时期与古典早期音乐,亦于每年度举办大型主题展演、系列性的小型巡演以及定期出版年度专辑。
社会声望与学术评价编辑
综合各大榜单之排名,国立中山大学稳定处于全台前10名。[51]早期或细部排名、认证等,请参阅国立中山大学之院系所。
主要排名编辑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 国立中山大学在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01-1000名,亚洲第201-250名,全台第10名(并列)。[54]
-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 国立中山大学在2021年的《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949名,亚洲第231名,全台第10名。[56]
英国《金融时报》高阶管理硕士世界排名 英国《金融时报》根据现在薪资、薪资成长率、职涯发展、工作经验等评比及目标达成率,高阶管理硕士百大排行榜(EMBA Ranking):
- 2007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43名,全台第1名。
- 2008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57名,全台第2名。
- 2009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48名,全台第2名。
- 2010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53名,全台第2名。
- 2011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54名,全台第2名。
- 2013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68名,全台第2名。[57]
- 2014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83名,全台唯一入榜。[58]
- 2015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64名,全台唯一入榜。
- 2016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85名,全台唯一入榜。
- 2017年,中山管院EMBA全球第69名,全台唯一入榜。
- 世界1000大商学院排名
依据欧洲“Eduniversal商学院排名网”2008年迄今的资料,台湾有7所大学的商管学院被分别列入世界1000大商学院,其中中山位在“顶尖商学院”(Top Business Schools with significant international influence)之列,排名为世界前300大、仅次于台大、政大,位居全台第3。
排序 | 等级分层 | 推荐程度(2018) | 推荐程度(2014) | 推荐程度(2013) | 推荐程度(2009) | 推荐程度(2008) | 大学名称 |
1 | 全面商学院 | 269 ‰ | 252 ‰ | 235 ‰ | 186 ‰ | 237 ‰ | 国立台湾大学管理学院 |
---|---|---|---|---|---|---|---|
2 | 顶尖商学院 | 163 ‰ | 164 ‰ | 160 ‰ | 93 ‰ | 117 ‰ | 国立政治大学商学院 |
3 | 顶尖商学院 | 150 ‰ | 140 ‰ | 142 ‰ | 136 ‰ | 118 ‰ | 国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4 | 卓越商学院 | 128 ‰ | 104 ‰ | 105 ‰ | 109 ‰ | 70 ‰ |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5 | 卓越商学院 | 101‰ | 60 ‰ | 67 ‰ | 78 ‰ | 61 ‰ | 辅仁大学管理学院 |
6 | 卓越商学院 | 79‰ | 56 ‰ | 82 ‰ | 120 ‰ | 70 ‰ |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7 | 好的商学院 | 110‰ | 72 ‰ | 89 ‰ | 35 ‰ | 10 ‰ | 国立成功大学管理学院 |
根据2019年Eduniversal棕榈树奖最佳硕士暨MBA排行榜,个别领域排名有:
- “公共行政/管理类”:全球第19名,全台第2;
- “海事管理/海洋事务类”:全球第24名,亚洲第1。[59]
- “医务管理类”:全球第91名,全台唯一入榜;
- “人力资源管理类”:远东区第6名,全台唯一入榜。
- “行销传播类”:远东区第9名,全台第1;
- “资讯系统管理类”:远东区第15名,全台第5。
- “企业金融类”:远东区第23名,全台第4;
全校级认证编辑
- 国际
- 全亚洲第一个通过ISO9002认证的大学 。
- 全世界第一个通过ISO14001认证的大学 。
- 1998年5月,通过BSI认证。
- 管理学院于2013年通过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协会之课程认证,并成为其在北台湾以外唯一的大学合作伙伴,全台仅该院以及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取得(全球仅有148所大学通过认证)[60]。
- 国内
出版品与媒体编辑
- 学术期刊
- 《国立中山大学学报》:在台复校时第一本刊物。
- 《中山管理评论》:TSSCI第一级期刊,大专院校出版之管理学门期刊排名第一。
- 《文与哲》:THCI第一类期刊,2015年“文学学门最具影响力人社期刊奖”第二名。
- 《中山人文学报》:THCI期刊第二级期刊。
- 已停刊:《公营事业评论》、《西湾艺论》、《中山社会科学季刊》、《两岸与国际事务季刊》、《中山中文学刊》、《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论丛》、《中山通识教育学报等》
- 该校另设有“国立中山大学出版社”,负责相关课程教材、艺文书籍之出版。2018年,首度于台北国际书展与成大、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政大、清大、北艺大、台大、台师大共组“国立大学出版社联展”[61]。
- 数位媒体
- 《电子商务时报》
- 《中山管院电子报》
- 《中山新闻电子报》、《中山新闻网》
- 《工学院校友通讯》
教职员编辑
历任校长编辑
- 广州时期
届任 | 姓名 | 在任 | 备注 |
---|---|---|---|
建校筹备处主任 | 邹鲁 | 1924年2月-1925年11月 | |
第1任 | 邹鲁 | 1932年2月-1940年4月 | |
第2任 | 戴季陶 | 1925年5月-1930年9月 | 委员会委员长:1926年10月-1927年6月 |
代理校长 | 经亨颐 | 1926年8月-1926年9月 | |
第3任 | 朱家骅 | 1930年10月-1931年6月 | |
第4任 | 许崇清 | 1931年6月-1932年1月、1940年4月-1941年7月 |
- 高雄时期
届任 | 姓名 | 在任 | 备注 |
---|---|---|---|
筹备处主任 | 李焕 | 1979年6月-1980年7月 | 《总统令》任命。 |
第1任 | 李焕 | 1980年7月1日-1984年5月28日 | |
第2任 | 赵金祁 | 1984年6月-1987年6月 | |
第3任 | 林基源[62] | 1987年7月-1996年6月 | |
第4任 | 刘维琪[62] | 1996年7月-2002年10月 | |
第5任 | 张宗仁[62] | 2002年11月-2008年9月 | |
第6任 | 杨弘敦 | 2008年10月-2016年5月19日 | |
第7任 | 郑英耀 | 2016年8月- |
社会知名学者编辑
政务官编辑
该校学者具政务官资历者众,智库渊源涵盖中央研究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台湾民主基金会(TFD)、中华经济研究院以及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等官方/半官方机构。在2016年组成的蔡英文政府中,原校长杨弘敦获派任科技部部长、教授谢晓星获派任原能会主委、教授黄义佑获派任行政院南部联合服务中心首席执行官、原教授蔡清华获派任教育部准政次。此外:
国家讲座教授编辑
- 谢晓星 - 工学院机械与机电工程学系
- 黄志青 - 工学院材料与光电科学学系
- 翁金辂 - 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国际级天线研究学者
- 梁定澎 - 管理学院资讯管理学系,获得美国资讯管理学会(AIS)终身杰出成就奖并担任首位华人主席
- 陈庆铿 - 理学院生物科学系
- 周昌弘 - 理学院生物科学系
校友与名誉博士编辑
关于完整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友资讯,可参照“国立中山大学校友列表”,或参考“Category:国立中山大学校友”。
对外关系编辑
全球姐妹校编辑
迄2017年,该校已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广州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慕尼黑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和河滨分校)、维多利亚大学、渥太华大学等154所国内外知名大学签署国际交流合约。
共计涵盖了亚洲(中国大陆31所、香港5所、澳门1所、日本20所、韩国10所、新加坡2所、泰国4所、菲律宾7所、越南7所、马来西亚2所、印尼2所、蒙古1所、斯里兰卡1所)、美洲(美国11所、加拿大6所、墨西哥1所,智利1所)、欧洲(德国6所、法国22所、荷兰4所、俄罗斯3所、比利时3所、瑞典3所、意大利3所、土耳其2所、捷克2所、英国2所、斯洛伐克2所、瑞士1所、奥地利1所、克罗地亚1所、保加利亚1所、挪威1所、芬兰1所、西班牙1所、匈牙利1所、波兰1所、拉脱维亚1所)、大洋洲(澳大利亚4所)。其合作形式包含交换学生、双联学位等[63]。
大阪大学-中山大学风帆友谊赛编辑
自2017年(平成29年)开始,国立中山大学风帆社与日本大阪大学风帆社,每年举行风帆友谊赛(ヨット定期戦)。这是两国大学风帆交流的首例,也是阪大除了与京都大学、神户大学共办“京阪神战”之外的唯一校际定期赛。未来,将扩大推动与阪大、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墨尔本大学共办世界风帆名校大赛。[64][65][66]
国内学术联盟编辑
- 台湾综合大学系统
- 2008年,经由国立中山大学的发起,与国立成功大学及国立中兴大学合组“台湾T3大学联盟”,2010年纳入国立中正大学改称“台湾T4大学联盟”。2012年正式成立“台湾综合大学系统”,朱经武院士担任首届总校长。并与德国理工大学九校联盟(TU9)缔结姐妹关系[67]。
- EMBA商管联盟
- 中山与中大、兴大、政大、交大、成大、清大、台科大、中正等九校所组成的EMBA商管联盟,打破校际限制,混合分组,期望以跨校的研讨方式,让各校EMBA学生充分联谊与学习。混合分组除让知识学习上能更加完整外,从北到南的串连网络,让学生跨越了校际、地理限制,扩大人脉知识网,同时增加同业或异业结合交流的机会。
- 攻顶大学联盟
- 国立中山大学继2005年与高雄医学大学合作,成立“中山-高医跨校研究中心”,双方教师共同合作执行学术研究之后,为促进校际合作、带动整体提升,2012年又共同签署“攻顶大学联盟”,分享原有的研究成果,重点包括医药化学、药理毒理学、环境医学、转译医学、人文科学等项目,此外,合作规模还进一步扩大到教务、学务、行政以及产学等方面,学生除可跨校修读双学位,2017年更放宽转校转系名额,成为国内公私立大学互转不受对等人数限制的首例[68]。
- 2018年秉持着“选择中山拥有高医,选择高医拥有中山”的精神,透过与高雄市立高雄高级中学、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级中学、国立台南第一高级中学、国立台东高级中学、国立嘉义高级中学、国立彰化高级中学、国立金门高级中学、国立马公高级中学等国内23所高中缔结策略联盟,其目标旨在“平衡城乡差距”、“提供弱势机会”、“促进阶层流动”,营造优质的教学环境,奠基学子进入大学的基础,并提供弱势学生翻转人生的机会,善尽大学社会责任[69]。
- 科技部国际产学联盟
- 以大学为核心的国际产学联盟,聚焦前瞻领域,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国际市场连结,为产业提供人才与科研服务。现有会员包括:台湾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中兴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阳明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70]。
- 南台湾国际产学联盟
- 以隶属“科技部国际产学联盟”为契机,“南台湾国际产学联盟”由中山大学领军,统合高雄医学大学、高雄科技大学、高雄大学及屏东科技大学而组建,是台湾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跨校联合组成科研成果合作推广团队,聚焦在智慧健康照护医材、海洋科技、体感科技、智慧农业、金属与智慧制造五大主轴领域,以联盟形式带动创新与跨领域研发合作,“南台湾国际产学联盟”除了整合国内多所大学的研发能量,也同时与牛津大学旗下的Oxentia牛津全球创新咨询公司合作国际推展,逐步将南台湾国际产学联盟建构成一个国际化的产学管理营运机制生态系统[71]。
SEMI-FlexTech 软性混合产业电子委员会
由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发起,邀请元太科技、日月光、友达光电、日立化成 (Hitachi)、布鲁尔科技 (Brewer Science)、正美、杜邦、奇翼医电、明基材料、长濑 (Nagase)、飞利斯 (Flexterra)、智晶光电、爱克智慧科技、聚阳、远东新世纪、铼宝、应材等产业代表及工业技术研究院、国立中山大学、长庚大学等学术研究单位参与,建立连结从设备、材料、设计制造、系统到终端应用的产官学研平台,期望集结多方资源,洞察市场趋势与需求、解决共同挑战与瓶颈、加速技术演进及商转速度,最终建立在地完整软性混合电子产业生态圈,并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与升级[72]。
国际学术联盟编辑
- 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
- Pacific Asian Consortium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ducation and Research(简称PACIBER)旨在建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教育和研究,提高各会员大学之间的院校和学子更多向化的交流管道,提高亚洲太平洋区域开展合作的广度,促进更畅通的对话机制,并且扩大对国际贸易更有益的共识。中山为27所创会大学之一,与台大同为台湾仅有的两个国际会员,确立了“南中山、北台大”的竞合格局。
- 亚太国际教育年会(APAIE)
- APAIE由高丽大学、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奥克兰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13所知名大学于2005年共同成立,现有283个会员,与美国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AIE)并列世界三大教育年会暨教育展。国立中山大学为创始会员之一,也是理事会中唯一的台湾代表[73]。
- 亚太商学院联合会(AAPBS)
- AAPBS正式成立于2004年,其创立宗旨在于透过会员间研究、教学上的合作,促进优质的企管教育,培育亚洲的企业家,并强调区域之企业研究。其成员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阳明交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高丽大学、清华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亚太地区知名学府[74]。
与军方的关系编辑
国立中山大学的西子湾复校用地,系得自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部移拨的军事用地。现校园紧邻海军陆战队营区,时常可见陆、海军官兵列队入校参观的情景。
争议事件编辑
资安入侵事件编辑
国立中山大学于2019年11月爆发严重资安事件。境外不明人士利用跨网站指令码攻击(XSS)方法,长期入侵监看近百名社会科学院、海洋科学院教职员的电子邮件信箱[75][76]。鉴于主要被害目标(政治学、两岸关系、公共政策学者)具有政府智库性质,入侵事件可能有害国家安全[77]。
邀请白狼事件编辑
2020年4月,该校助理教授陈世岳邀请统促党总裁—“白狼”张安乐演讲,因张安乐有竹联帮大老身份缘故,校长郑英耀对其入校演讲完全不知情一事向社会大众致歉[78]。
硕士论文抄袭事件编辑
2020年7月,李眉蓁2008年的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台湾对中国大陆之贸易分析》,遭揭露整本论文有96%内容抄袭自国立台北大学雷政儒于2000年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两岸经贸互动与台商投资之演变分析》,另外有4页一字不漏抄袭自童振源2005年5月发表于国立政治大学的文章〈两岸政经互动〉。虽然李眉蓁于2020年7月23日自行宣布放弃该硕士学位,但校方还是于8月决议撤销处分[79]。
附属学校编辑
- 国立中山大学附属国光高级中学
- 2005年2月1日,原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于高雄市楠梓区的私立国光高级中学、私立国光国民中学,合并改隶于国立中山大学,名为国立中山大学附属国光高级中学,两校成为新学校的高中部、国中部。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 ^ 中山大学在中国大陆时期的前身简称为“中大”,在台复校后因“中大”商标已被国立中央大学注册,故改简称为“中山”。
- ^ #教学与研究。
- ^ #社会知名学者。
- ^ 国立中山大学前身国立广东大学建校时主校区(包括校本部和文理两学院、天文台图书馆及附属学校)在原高师所在地(广东贡院旧址),校门开在文明门对开位置,直至1932年,国立中山大学才迁往石牌新校址。
- ^ 孙中山:“...而该校学生亦多已加入国民党,为主义上奋斗,其前途尤未可量。”[8][9]
- ^ “西子楼”、“西湾讲座”、“西湾学风”、“西湾开学祭”皆依此定名,犹如东京都内的小地名-早稻田之为大学校名的前例。
- ^ 1979年,教育部选定高雄市西子湾地区设置该校后,校方与高雄市政府洽妥,将柴山军事基地开放土地并同国防部预定开放之山坡地,以及海滩等,变更为学校用地。李焕聘请16位有学校设计经验的建筑师,分别设计蓝图,再成立选拔委员会,另请5位国际知名的建筑师提供意见。设计图在国立国父纪念馆陈列三天后,移至中华民国总统府大礼堂,由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亲阅决定“最理想的一幅设计图”
相关资料编辑
- ^ 友達、仁寶、緯創號召 學用接軌聯盟已有20家企業加入. 台湾自由时报. 2019年3月20日 [2019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21日).
- ^ GOLF學用接軌聯盟 擴大整合校企資源. 台湾经济日报. 2019年3月20日 [2019年3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21日).
- ^ 黄慕萱,书目计量与学术评鉴—国内七所研究型大学论文发表概况分析。引文分析与学术评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4),135-152。
- ^ Shanghai Ranking - 2019.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University and business school ranking in Taiwan.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5).
- ^ 國立中山大學2015-16年報 (PDF). [2017-07-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7-28).
- ^ Wen-Hsin Yeh, 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9-1937.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November 15, 2000). p.173-176.
- ^ 余敏玲,〈国际主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1925-193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期,1996年12月。
- ^ 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山大学. [201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叶文心,《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第五章。
- ^ 11.0 11.1 赵美贞,〈中山大学在高雄复校六年有成〉,收入国立中山大学校友会编,《国立中山大学的回顾与展望》(台北:1986年11月11日),页乙二二与页三零。
- ^ 國立中山大學南區產發中心.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 存档副本 (PDF). [2020-05-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6-12).
- ^ About the Symposium - UCSD-NSYSU Bilateral Symposium. UCSD-NSYSU Bilateral Symposium.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美国英语).
- ^ 特色 - 國立中山大學韓國研究中心.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8).
- ^ 學生支出比較表 - 國立中山大學校園博覽會. [2013-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 ^ 大逆轉!中山大學同意修規 學生可出席行政會議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5-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 ^ 抗議罷課 中山社會系:多數是假家長. 自由时报. 2014年3月26日 [2014年3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28日) (中文(繁体)).
- ^ 臺灣邦交國布吉納法索 來臺摘博士第一人 -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新聞網. [2018-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2).
- ^ 國立中山大學2016-17年報. [2018-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 ^ 中山美國中心. [201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5).
- ^ 中山歐盟中心. [201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 ^ 國立中山大學日本研究中心.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7).
- ^ NSYSU Establishes the Lee Teng-Hui Center for Governmental Studies -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17-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 民49年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會寄給第一任台北工專校長的明信片 - 露天拍賣-台灣 NO.1 拍賣網站. [201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 ^ 教部著手籌劃 重建中山大學. 联合报. 1964-11-12.
- ^ 國立中山大學 決定在台復校. 联合报. 1964-12-29.
- ^ 黃季陸夫婦 勘中大校址. 联合报. 1965-01-04.
- ^ 中山大學併入聯大. 联合报. 1970-11-14.
- ^ 省議會昨建議 促將中興大學 易名中山大學. 联合报. 1971-06-17.
- ^ 一加一大於三 中山高醫「雄」Top 兩校攜手 攻頂大學聯盟成立 - 國立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13-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 ^ 胡念祖 - 海洋國家的願景. [201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 ^ Airstage校園社群平台│串聯到各大專院校.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8).
- ^ 生活 | 中央社 CNA.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中文(台湾)).
- ^ 联合新闻网.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联合新闻网. [201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联合新闻网.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联合新闻网.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赵美贞,〈中山大学在高雄复校六年有成〉,收入国立中山大学校友会编,《国立中山大学的回顾与展望》(台北:1986年11月11日),页乙二四。
- ^ 赵美贞,〈中山大学在高雄复校六年有成〉,收入国立中山大学校友会编,《国立中山大学的回顾与展望》(台北:1986年11月11日),页乙二零。
- ^ 发现论文:"Zoological Studies" 51(2):213-221 (2012) {zoolstud.sinica.edu.tw/Journals/51.2/213.pdf} ; 中华民国行政院 农业委员会 林务局 (conservation.forest.gov.tw/directory) 106年3月29日公告 修正“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
- ^ 蘋果日報. 苹果日报. [2018-11-05] (中文(台湾)).
- ^ 《鞠园》文史与集邮论坛(UTF-8) • 检视主题 - 高雄寿山馆可能位置[永久失效链接]
- ^ 壽山歷史回顧. [2013-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 ^ 蔣公行館西灣藝廊 - 國立中山大學藝文中心 Art Center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13-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6).
- ^ 联合新闻网. 高屏離島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联合新闻网.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立法委員-林岱樺新聞稿-中山大學第二校區案獲教部通過 仁武將成為學術重鎮及優質生活區.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ETtodat. 旗山斷層貫穿中山仁武校區! 環評失敗校方先喊停.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國立中山大學仁武校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 ^ 政府電子採購網. web.pcc.gov.tw.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 ^ 政府電子採購網. web.pcc.gov.tw. [2020-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終於有進展!中山大學仁武校區今年11月動工.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台湾大专院校排名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 ^ QS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2020-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6).
- ^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HE.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20.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U.S. News 全球最佳大學.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 ^ Business school rankings from the Financial Times - FT.com. rankings.ft.com.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0) (英语).
- ^ Business school rankings from the Financial Times - FT.com.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 ^ 全球第24 亞洲第1.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事务研究所. [202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中时电子报. 地方大代誌-中山財管系 通過CFA課程認證. 中时电子报. [201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中文(台湾)).
- ^ 中时电子报. 2018台北書展大學出版社聯展登場. 中时电子报.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中文(台湾)).
- ^ 62.0 62.1 62.2 歷任校長簡介. [2012-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0).
- ^ 國立中山大學國際事務處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NSYSU). [2013-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3).
- ^ 第一回 大阪大学・台湾中山大学ヨット定期戦 結果報告 - 大阪大学体育会ヨット部.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台湾中山大学 第二回定期戦 - 大阪大学体育会ヨット部.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高屏離島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中时电子报. 新聞分析-亞洲大學結盟屬罕見 或瞄準帶路. 中时电子报. [2018-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中文(台湾)).
- ^ 健康醫藥 | NOWnews 今日新聞.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7-07-11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中文(台湾)).
- ^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遠見雜誌. 远见杂志 - 前进的动力.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文(台湾)).
- ^ 國際產學聯盟官網 - Home Page. www.gloria.org.tw. [2018-10-25] (中文(台湾)).
- ^ 發現產業商機. proxy.nsysu.edu.tw. [201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中文(台湾)).
- ^ SEMI-FlexTech 軟性混合電子產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TechNews 科技新报. [201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中文(台湾)).
- ^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ETtoday新聞雲. ETtoday新闻云.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中文(台湾)).
- ^ ::: Association of Asia-Pacific Business Schools :::. www.aapbs.org.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韩语).
- ^ iThome.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中山大學爆資安漏洞!85位教職員電郵遭入侵3年 - Yahoo奇摩新聞.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大學研究所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張安樂進中山大學演講挨轟 校長「痛心疾首」道歉.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 ^ 論文抄襲屬實! 李眉蓁碩士學位將撤銷.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国立中山大学 |
- (繁体中文)(英文)国立中山大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ouTube上的2018国立中山大学简介影片
-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国立中山大学 LinkedIn Company Page)
- Study in Taiwan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NSYSU)
-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Reviews - Kaohsiung, Taiwan Attractions - TripAdvis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立中山大学 - 旅游景点评论 - TripAdvis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