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少年運動會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1年3月15日) |
國際少年運動會(簡稱少運會、少運;英語譯名:International Children's Games,簡寫為ICG)是以城市為組團參賽單位的國際組織,也是國際奧委會(IOC)所承認的正式組織,選手參賽年齡限制在12至15歲,舉辦年分不定。
夏季國際少年運動會
編輯屆數 | 年份 | 舉辦地 | 舉辦城市 |
---|---|---|---|
1 | 1968年 | 南斯拉夫 | 采列 |
2 | 1970年 | 義大利 | 烏迪內 |
3 | 1972年 | 奧地利 | 格拉茲 |
4 | 1974年 | 南斯拉夫 | 穆爾斯卡索博塔 |
5 | 1974年 | 西德 | 達姆施塔特 |
6 | 1976年 | 南斯拉夫 | 穆爾斯卡索博塔 |
7 | 1976年 | 瑞士 | 日內瓦 |
8 | 1978年 | 南斯拉夫 | 拉夫內納科羅什凱姆 |
9 | 1980年 | 瑞士 | 洛桑 |
10 | 1982年 | 西德 | 達姆施塔特 |
11 | 1983年 | 法國 | 特魯瓦 |
12 | 1983年 | 南斯拉夫 | 穆爾斯卡索博塔 |
13 | 1984年 | 瑞士 | 日內瓦 |
14 | 1985年 | 西班牙 | 格拉諾列爾斯 |
15 | 1986年 | 瑞士 | 洛桑 |
16 | 1987年 | 奧地利 | 格拉茲 |
17 | 1988年 | 匈牙利 | 松博特海伊 |
18 | 1989年 | 安道爾 | 安道爾 |
19 | 1990年 | 蘇聯 | 烏日霍羅德 |
20 | 1991年 | 斯洛伐克 | 布拉提斯拉瓦 |
21 | 1992年 | 瑞士 | 日內瓦 |
22 | 1993年 | 德國 | 達姆施塔特 |
23 | 1994年 | 加拿大 | 哈密爾頓 |
24 | 1994年 | 斯洛維尼亞 | 斯洛文尼格拉代茨 |
25 | 1995年 | 斯洛維尼亞 | 采列 |
26 | 1996年 | 匈牙利 | 肖普朗 |
27 | 1997年 | 希臘 | 斯巴達 |
28 | 1998年 | 西班牙 | 洛格羅尼奧 |
29 | 1999年 | 羅馬尼亞 | 梅迪亞什 |
30 | 1999年 | 斯洛維尼亞 | 韋萊涅 |
31 | 1999年 | 捷克 | 捷克克魯姆洛夫 |
32 | 2000年 | 加拿大 | 哈密爾頓 |
33 | 2001年 | 匈牙利 | 松博特海伊 |
34 | 2002年 | 波蘭 | 普沃茨克 |
35 | 2002年 | 臺灣 | 臺北市 |
36 | 2003年 | 奧地利 | 格拉茲 |
37 | 2003年 | 希臘 | 帕特雷 |
38 | 2004年 | 美國 | 克里夫蘭 |
39 | 2005年 | 英格蘭 | 科芬特里 |
40 | 2006年 | 泰國 | 曼谷 |
41 | 2007年 | 冰島 | 雷克雅維克 |
42 | 2008年 | 美國 | 舊金山 |
43 | 2009年 | 希臘 | 雅典 |
44 | 2010年 | 巴林 | 麥納瑪 |
45 | 2011年 | 蘇格蘭 | 南拉奈克郡 |
46 | 2012年 | 南韓 | 大邱 |
47 | 2013年 | 加拿大 | 溫莎 |
48 | 2014年 | 澳洲 | 麥覺理湖 |
49 | 2015年 | 荷蘭 | 阿爾克馬爾 |
50 | 2016年 | 臺灣 | 新北市 |
51 | 2017年 | 立陶宛 | 考那斯 |
52 | 2018年 | 以色列 | 耶路撒冷 |
53 | 2019年 | 俄羅斯 | 烏法 |
54 | 2022年 | 英格蘭 | 考文垂 |
55 | 2023年 | 南韓 | 大邱 |
56 | 2024年 | 墨西哥 | 獅子城 |
57 | 2025年 | 以色列 | 艾拉特 |
58 | 2026年 | 臺灣 | 花蓮縣 |
冬季國際少年運動會
編輯年份 | 舉辦地 | 舉辦城市 | |
---|---|---|---|
1 | 1994年 | 斯洛維尼亞 | 拉夫內納科羅什凱姆 |
2 | 1995年 | 斯洛伐克 | 科希策 |
3 | 1999年 | 斯洛維尼亞 | 馬里博爾 |
4 | 2009年 | 瑞士 | 蒙特勒/沃韋 |
5 | 2011年 | 加拿大 | 基隆拿 |
6 | 2013年 | 俄羅斯 | 烏法 |
7 | 2016年 | 奧地利 | 因斯布魯克 |
8 | 2019年 | 美國 | 普萊西德湖 |
9 | 2023年 | 南韓 | 平昌 |
10 | 2027年 | 奧地利 | 因斯布魯克 |
相關問題
編輯2006年
編輯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賽事中共有37國、82個城市參賽,兩千一百多名選手報名,競爭激烈。大會團體成績排名,第一名曼谷,第二名北京,第三名首爾,第五名臺北。
其中在2006年8月26日游泳池畔的頒獎典禮上,中華臺北隊陳儀柔(獲得50公尺自由式金牌)、劉士瑋(獲得50公尺蛙式金牌)在贏得游泳金牌上台領獎時,北京代表隊隊員先後強行搶走在觀眾席和台北市教育局人員手中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接著陳儀柔與劉士瑋身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准備上台領獎時,又被人搶走旗幟,雙方因此爆發口角衝突。而事後,大會也決定,未來任何城市選手在頒獎禮上都不得攜帶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