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廣
宇文廣(542年—570年12月30日),字乾歸,代郡武川鎮(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追尊周德帝宇文肱曾孫,西魏大將軍、大都督、三雍二華等二十三州諸軍事、豳孝公宇文導長子,北周宗室、官員。
生平
編輯宇文廣年少時方正嚴肅,喜愛文學。虛齡十一歲時父親宇文導去世,宇文廣給父親守喪非常悲痛[1]。最初封永昌郡公。周孝閔帝即位後,宇文廣於周孝閔帝元年(557年)二月乙亥改封天水郡公[2],食邑兩千戶[1]。周明帝即位,宇文廣出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周明帝二年(558年),宇文廣進位大將軍[3]。武成元年九月乙卯(559年10月17日),宇文廣升任梁州總管、都督興梁等十九州諸軍事、梁州刺史[4][5][1]。武成元年九月辛未(559年11月2日),宇文廣晉封蔡國公,增加食邑總計一萬戶[6]。保定元年(561年),宇文廣入朝出任小司寇[1]。保定二年(562年),宇文廣以原本的官職鎮守蒲州,兼潼關等六防諸軍事。不久宇文廣出任秦州總管,十三州諸軍事、秦州刺史[7][8]。宇文廣能明辨事理,善於撫慰人心,百姓對他既敬畏又喜愛。保定二年(562年),宇文廣又奉詔前往甘州,迎接阿史那皇后[1]。當時晉公宇文護的兒子們和宇文廣的弟弟杞國公宇文亮等人的服飾和玩賞的物品奢侈華麗,超越了制度,只有宇文廣遵循禮制,委屈自己以禮待人,朝廷內外都稱讚他。宇文廣曾經給周武帝侍奉進食,宇文廣自己吃的瓜甜美,就拿著瓜進奉給周武帝,周武帝很高興。保定四年冬十月癸亥(564年11月27日),宇文廣進位柱國[9][10]。宇文廣因為三叔晉公宇文護長時間獨攬大權,就勸他減少權勢,宇文護沒有採納。天和三年三月甲寅(568年5月1日),宇文廣出任陝州總管、都督陝虞等八州諸軍事、陝州刺史[11][1],因病免職,改任秦州刺史[1]。天和五年十一月乙丑(570年12月28日),宇文導被追封為豳國公,周武帝詔令宇文廣襲爵豳國公,蔡國合併到豳國[12][13][14]。
當初,宇文廣的母親李氏因為宇文廣病了整整一年,深重的憂慮染上疾病,因此去世。宇文廣在母親喪期中,更加病危,因哀痛過度,於天和五年十一月丁卯(570年12月30日)去世[14][15],虛歲二十九[1]。世人說宇文廣的母親是因為宇文廣而生病,宇文廣是因為母親而去世,慈愛和孝順的道義,盛極於一家。周武帝身穿素前往宇文廣家中親自弔喪,朝廷百官也全部到齊。宇文廣之前的屬吏儀同李充信等人上表説:「臣下們聽說積累孝行就會養成忠義,這是生民的大義;表彰仁德樹立良善,這是國家的常規。我們私下以為原豳國公宇文廣,是名聲美好的皇室宗親,至今仍為眾人所瞻望,其仁德居各太守、將領之首,在皇室宗親中功績最大。宇文廣受命領兵,威震秦隴之地;推行教令,遍及崤山、函谷關一帶。等到宇文廣染病在身,奉詔回到京城,經醫治後病情逐漸痊癒。可是禍端一起降臨,宇文廣遭遇母親去世的去世的大憂,他純厚的孝心超過常人,於是原有的病情更加嚴重,因此臥病不起,直至死去。我們尋味此情,心中悲傷不已。我們與宇文廣共事,經常蒙受他的教誨。仰觀宇文廣平時的言行,總是約束自己修養自身,他身居王公高位,收取的食邑賦稅很多,他所獲得的俸祿,全部都周濟了他人,至於器皿用具服飾玩物,僅僅夠需用而已。宇文廣每次談到身後的喪事,都特別強調要簡約樸素。指責秦朝的暴政而讚揚吳國的禮制,譏諷用石棺厚葬而讚美推崇以厚薪薄葬。如今占卜選擇墓地的時間已經臨近,出殯埋葬的日期已經到來,我們擔心宇文廣人生短暫,而他的這種心願不能伸張。念及陛下弘揚罕見的慈愛,施與莫大的恩澤,以前給他傾注的恩情已隨他遠去,那麼就將哀憐他的感情賜給他的幽魂,下令給有關部門,伸張他的夙願,安葬的禮節,應當保持節儉。」[16][13]
周武帝詔令説:「看了李充信等人的奏表,更增加了我的哀悼之情。豳國公宇文廣是藩王的楷模,宗室的表率,他的言論給自己增添了光彩,他的行為成為了士人的準則。正當宇文廣憑著宗室的身份,匡扶朝廷政治的時候,突然遭受喪母的痛苦,以至於逝世。宇文廣盡孝善終,不要忘記他高雅的情操。追思往昔,心中震痛。從前河間王劉德才思華美,被中尉常麗追述;東海王劉彊謙遜簡約,死後被人稱頌。可以參照從前的典制,遵循原來的規章,使宇文廣臨終遺言和生前的志願得以伸張;節儉安葬的請求,不會虧損他至死保持著的美好名聲。」於是追贈宇文廣原來的官職,加太保、隴右十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諡號文[17],天和六年(571年)六月歸葬於秦州的某原[1]。宇文廣的兒子宇文洽繼承爵位[18][13]。
家庭
編輯祖父
編輯父親
編輯兄弟姐妹
編輯評價
編輯- 《周書》史臣曰:至若豳孝公(宇文導)之勛烈,而加之以善政;蔡文公之純孝,而飾之以儉約:峨峨焉,足以轥轢於前載矣。
- 《北史》論曰:至若豳孝公之勛烈,加之以善政,蔡文公之純孝,飾之以儉約,峨峨焉足以轔轢於前載矣。
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文苑英華·卷九百四十八·職官十·故周大將軍趙公墓銘》:公諱廣,字乾歸,邵惠公之元孫,豳孝公之長子。若木拂日,長蛇委天,龍圖幕河之光,神鼎連雲之氣,六辯搆字,五運征祥。是以維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點漆,日角珠庭。為子則名高五都,為臣則光照千里。華蓋中天之峰,未階其峻;虞淵浴日之水,不盡其源。歲在雕車,年方竹馬,月內桂樹,切問能訓;石上木生,懸思即悟。年十一,孝公薨。煢煢在疚,孺慕過禮。泉驚孝水,竹動寒林,三行克宣,八翼斯舉。 大周建國,宗子維城,設壝封人,分司典命。開國天水郡公,食邑二千戶。元年,授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其年四月,授都督、秦州刺史。孝公久牧岍隴,遺愛在人。今見撫我君之子。豈獨司隸之台,鮑宣累葉;丞相之府,韋賢重代。二年,拜大將軍。方衛青之張幕,冊重元勛;譬韓信之登壇,榮高獨拜。 武成元年,遷都督興、梁等十九州諸軍事、梁州刺史。嶓蒙導漾,乃濟漢之東流;蔡蒙旅平,實華陽之西極。其年九月,改封蔡國公,食邑萬戶。地接韓城,關鄰楚鄣。戶封八縣,恩深寇恂之功;邑啟萬家,事極曹參之賞。 保定元年,授少司寇。犴戶苔生,囹關籥動。載酒屬車,幸無冤氣;觀囚軍府,或聽鳴琴。二年,𠡠守蒲城,都督潼關等六防諸軍事。其年閏月,遷都督秦渭等十二州諸軍事、秦州刺史。公亟牧冀城,須藩隴坻,豪桀斂手,貪殘解印。加以上谷精兵,漁陽噪鼓,北臨高柳,南望長榆,匈奴下馬之山,貴相藏酒之谷,莫不遠慕威聲,遙承風化。二年,奉詔向甘州迎皇后。有文書手仲子之歸,紀裂繻來。鄉為君逆。自非名高絕國,威被和鄰,豈得稱族而行,尊君之命?四年,授柱國大將軍。昭陽以功高見用,項梁以名將當官,以今方之,彼有慚德。 天和三年,授都督陝虞等八州甘防諸軍事、陝州刺史。屈產垂棘,既有滅虢之兵;王官羈馬,非無絕秦之路。公以正正鼓旗,閒閒車軌,服叛威邊,筭無遺策。但以中外久勞,積斯災疾,山川則並走群望,賓客則諸侯在門。是以請謁承明,言歸湯沐,方詢夏郊之祀,或辯桑林之祟。更除秦州刺史,仍襲父爵豳國公。分流之嶺未登,晚塞之城空望。太夫人以公羸瘠,悲泣相守,朐氣交沖,奄捐館舍。公頓伏苫寢,水漿不入。雖王人勸奪,瘡詎愈增,母死於子,子死於親,慈孝之道,一朝總集。大漸之辰,春秋二十有九。四關罷市,三軍行哭。言尋聽訟,猶見寒棠;還顧空營,惟余衰柳。諡贈某官,禮也。六年六月,歸葬於秦州之某原,玄甲啟路,追旌驃騎之功;龍旗贈行,深悼東平之遠。 公亮直惟忠,溫恭惟孝,居之仁義,飾以禮樂。風神機警,聰睿精明,有仞於宮牆,無形於喜慍。金版玉策之記,枕籍忘疲;蘭葉芝花之圖,膏映必舉。碣石秋雲,昭陽落月,思風含臆,言泉流吻。翩翩書記,則阮瑀、陳琳;荏荏風流,則王蒙、謝眺。語其百發,弓絕於猿吟;論其百中,劍深於鴈陣。枚乘之望梁苑,不憚棄官;樂毅之求燕路,無辭千里。至如應變將略,雷電立成;帷帳謀猷,孫吳暗合。有品藻人理之志,有清平天下之心。鵬路忽催,龍津遂壅。嗚呼哀哉!大宰早茂三荊,長辭萬始,撫養遺孤,連枝同氣。馬援之誡兄子,義存謹飭;王況之事世叔,情深愛敬。同德比義,此之謂乎?乃為銘曰: 御乾從紀,乘離作聖,白環讓德,玄圭受命。平一地紐,增輝天鏡,傍蔭數國。前臨七政,地屬先登。時逄下武,玉璜撥亂,金縢光輔。衛晉承家,邢茅祚土。波分建木,派流玄扈。景命寅序,徽猷淵塞。忠有令圖,孝為全德。山節蒞政,桓圭守國。瀚海將臨,燕山行勒。平樂高宴,金華說經。論儒璧水親禮明庭。相風待賦,承露湏銘。乘舟向日,策馬隨屋。德舉克明,能賢允淑。上將授脤,元戎推轂。趙失東漁,胡亡南牧。箭下遼城,泥封函谷。袞衣頻露,丹襜亟卷。約法情推,繁辭理遣。盜烏懸察,疑蛇立辯。人共官園,家同野繭。籋雲推景,轉風落仞。星裂中台,殷階啟殯。縿慕躐行,明旌庭引。秦川直望,隴水分飛。山河滿目,容衛靈歸。陵圖石馬,車畫袞衣。小山搖落,長林變衰。悽愴原隰,荒涼宅兆。樹密人稀,山多路小。十里松城,千年華表。夜台方寂,窮泉無曉。
- ^ 《周書·卷三·帝紀第三》:乙亥,改封永昌郡公廣為天水郡公。
- ^ 《周書校勘記·卷十·列傳第二·七》:武成初進位大將軍 文苑英華卷九四八庾信周故大將軍趙公(宇文廣)墓志銘作「二年拜大將軍」,在武成建元前一年(五三八年)。
- ^ 《周書·卷四·帝紀第四》:九月乙卯,以大將軍、天水公廣為梁州總管。
-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七》:九月,乙卯,以大將軍天水公廣為梁州總管。廣,導之子也。
- ^ 《周書·卷四·帝紀第四》:辛未,進封輔城公邕為魯國公,安城公憲為齊國公,秦郡公直為衛國公,正平公招為趙國公。封皇弟儉為譙國公,純為陳國公,盛為越國公,達為代國公,通為冀國公,逌為滕國公。進封天水公廣為蔡國公,高陽公達奚武為鄭國公,武陽公豆盧寧為楚國公,博陵公賀蘭祥為涼國公,寧蜀公尉遲迥為蜀國公,化政公宇文貴為許國公,陳留公楊忠為(隋)〔隨〕國公,昌平公尉遲綱為吳國公,武威公王雄為庸國公。邑各萬戶。
- ^ 《周書校勘記·卷十·列傳第二·八》:(三)〔二〕年除秦州總管十三州諸軍事秦州刺史 宋本「三」作「二」。張元濟以為「三」字誤,雲「見紀五」。按宇文廣除秦州刺史見卷五武帝紀保定二年(五六二年)二月。英華卷九四八宇文廣墓誌在二年閏月。張說是,今據改。
- ^ 《周書·卷五·帝紀第五》:二月壬寅,熒惑犯太微上相。癸丑,以久不雨,降宥罪人,京城三十里內禁酒。梁主蕭詧薨。以大將軍、蔡國公廣為秦州總管。
- ^ 《周書·卷五·帝紀第五》:冬十月癸亥,以大將軍陸通、大將軍宇文盛、蔡國公廣並為柱國。
-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冬十月癸亥,以大將軍陸通、宇文盛、蔡公廣並為柱國。
- ^ 《周書·卷五·帝紀第五》:甲寅,以柱國陳國公純為秦州總管,蔡國公廣為陝州總管。
- ^ 《周書·卷十·列傳第二》:廣字乾歸。少方嚴,好文學。初封永昌郡公。孝閔帝踐阼,改封天水郡公。世宗即位,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出為秦州刺史。武成初,進位大將軍,〔七〕遷梁州總管,進封蔡國公,增邑萬戶。保定初,入為小司寇。尋以本官鎮蒲州,兼知潼關等六防諸軍事。(三)〔二〕年,除秦州總管、十三州諸軍事、秦州刺史。〔八〕廣性明察,善綏撫,民庶畏而悅之。時晉公護諸子及廣弟杞國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廣獨率由禮則,又折節待士,朝野以是稱焉。曾侍食於高祖,所食瓜美,持以奉進,高祖悅之。四年,進位柱國。廣以晉公護久擅威權,勸令挹損,護不能納。天和三年,除陝州總管,以病免。及孝公追封豳國公,詔廣襲爵。
- ^ 13.0 13.1 13.2 《北史·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廣字乾歸,少方嚴,好文學。武成初,位大將軍、梁州總管,進封蔡國公,累遷秦州刺史、總管十三州諸軍事。性明察,善撫綏,人庶畏悅之。時晉公護諸子及廣弟杞公亮等侈靡逾制,廣獨率禮,又折節待士,朝野稱焉。曾侍於武帝所,食瓜美,持以奉進,帝悅之。廣以晉公護擅權,勸令挹損,護不能納。後除陝州總管,以病免。及孝公追封豳國公,詔廣襲爵。初、廣母李氏以廣患,憂而成疾,遂歿。廣居喪加篤,乃以毀薨。世稱母為廣病,廣為母死,慈孝之道,極於一門。武帝素服親臨。其故吏儀同李充信等上表褒述,申其宿志,庶存儉約。詔曰:「昔河間才藻,追敘於中尉;東海謙約,見稱於身後。可斟酌前典,率由舊章,使易簀之言,得申遺志,黜殯之請,無虧令終。」於是贈本官,加太保、隴右十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諡曰文。葬於隴右,所司一遵儉約之典。子洽嗣,隋文輔政,被害,國除。
- ^ 14.0 14.1 《周書·卷五·帝紀第五》:十一月乙丑,追封章武孝公導為豳國公,以蔡國並於豳。丁卯,柱國、豳國公廣薨。
-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十一月丁卯,柱國、豳公廣薨。
- ^ 《周書·卷十·列傳第二》:初,廣母李氏以廣患彌年,憂而成疾,因此致沒。廣既居喪,更加綿篤,乃以毀薨。世稱母為廣病,廣為母亡,慈孝之道,極於一門。高祖素服親臨,百僚畢集。其故吏儀同李充信等上表曰: 臣聞資孝成忠,生民高義;旌德樹善,有國常規。竊惟故豳國公臣廣,懿親令望,具瞻攸在,道冠群後,功懋維城。受脤建旆,威行秦、隴;班條驅傳,化溢崤、函。比腠理舛和,奉詔還闕,藥石所及,沉痾漸愈。而災釁仍集,丁此窮憂,至性過人,遂增舊疾,因茲毀頓,以至薨殂。尋繹貫切,不能自已。 臣等接事,每承餘論。仰之平昔,約己立身,位極上公,賦兼千乘,所獲祿秩,周贍無餘,器用服玩,取給而已。每言及終始,尤存簡素。非秦政而褒吳禮,譏石槨而美厚薪。今卜兆有期,先遠方及,誠恐一從朝露,此志莫伸。伏惟陛下弘不世之慈,垂霈然之澤,留情既往,降愍幽魂,爰敕有司,申其宿志,窀穸之禮,庶存儉約。
- ^ 《周書校勘記·卷十·列傳第二·二0》:蔡文公之純孝 蔡文公指宇文廣,廣後襲封豳國公,為了避免與上文豳孝公重「豳」字,故稱其初封。但本傳不載廣諡「文」,只見於北史卷五七周宗室傳。史臣論既稱其諡,疑廣傳脫去「諡曰文」語。
- ^ 《周書·卷十·列傳第二》:詔曰:「省充信等表,但增哀悼。豳國公廣藩屏令望,宗室表儀,言著身文,行成士則。方憑懿戚,用匡朝政,奄丁荼蓼,便致毀滅。啟手歸全,無忘雅操。言念既往,震於厥心。昔河間才藻,追敘於中尉;東海謙約,見稱於身後。可斟酌前典,率由舊章。使易簀之言,得申遺志;黜殯之請,無虧令終。」於是贈本官,加太保。葬於隴西。所司一遵詔旨,並存儉約。子洽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