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山(1836年—1893年9月29日),字峻峯(一作俊峰),那拉氏 (亦寫作納蘭氏、納喇氏或那拉氏,葉赫那拉氏、一說正黃旗輝發那拉氏過繼入納蘭家族)[1],京城滿洲正黃旗書潤佐領下人,清朝一品武官。曾任寧古塔副都統、福州副都統、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及正白旗護軍統領。容山任寧古塔副都統時,為當地之最高軍政長官。他全力支持吳大澂及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與沙俄談判,親派手下托倫托哷立那字界碑,為維護邊界領土做出了歷史貢獻。

容山
大清頭品頂戴賞戴花翎正藍旗漢軍副都統
爵位正一品建威將軍
籍貫正黃旗滿洲
字號字峻峯
出生1836
逝世1893
北京
配偶馬佳氏、耿氏、董氏
親屬祖四川副將德齡;父興安曾是定親王載銓、惇親王奕誴王府長史;子刑部、法部主事麟祥、麟瑞;女納喇氏嫁正白旗圖門氏湖北巡撫青麟侄孫惠陵總司監督延昌之子四品銜神機營差務吏部員外郎崇雯
出身
  • 官學生
著作
《重修寧古塔城記》,由胡適之父胡傳代撰

生平

編輯
  • 京城正黃旗滿洲頭等甲喇十六佐領書潤佐領下人(該世管佐領為乾隆富察皇后同族的正黃旗沙濟富察氏本科理後裔管理,晚清時,此書潤佐領下官員有侍郎富察·鳳鳴、副都統那拉·容山、容山子主事那拉·麟祥、昌陵總管伊爾根覺羅氏·文山、陸軍貴胄學堂學員富察·祥楙)
  • 正黃旗滿洲人 官學生
  • 咸豐六年 領催
  • 咸豐六年-咸豐八年 委印務筆帖式
  • 咸豐八年-同治三年 驍騎校
  • 同治三年-印務章京
  • 同治四年-?經管理神機營事務王大臣醇親王奕譞調赴神機營當差
  • 同治九年 副參領
  • 同治九年-?公中佐領
  • 光緒元年 神機營事務王大臣以異常出力保奏請賞
  • 光緒元年-光緒四年 監修惠陵工程,和姻親惠陵監督德壽(後升署理兩廣總督)、延昌(後升知府、道員),皆在恭親王奕訢和工部尚書魁齡麾下
  • 光緒四年-同治帝惠陵工程畢,承修王大臣恭親王以容山異常出力奏請慈安慈禧兩太后及光緒帝賞戴花翎,由副參領升正三品正參領
  • 光緒四年-光緒八年 正黃旗滿洲正參領
  • 光緒五年-光緒朝實錄:因恭修惠陵出力,光緒五年三月二日,慈禧賞參領容山、蘇元瑞等二品頂戴,誥授從二品武功將軍
  • 光緒八年-恭親王兼首席軍機大臣奕訢以軍政卓異保薦容山
  • 光緒八年-聖上朱筆圈出容山任寧古塔副都統,副都統是清代正二品武職
  • 光緒八年-七月十八日召見容山;九月二十一日,又召見容山赴任寧古塔副都統前請訓
  • 光緒九年-容山將姜公善等四案均各審明議擬先後解省核辦
  • 光緒九年-同吳大澂調靖邊軍重修寧古塔城,屬下胡傳胡適之父為其代撰《重修寧古塔城記》,刻為石碑
  • 光緒十年-容山於寧古塔駐軍防地抓獲日本間諜東靖民
  • 光緒十年-寧古塔副都統容山為邊防各卡探報消息須迅速傳遞不致遺誤事給吉林將軍咨文
  • 光緒十一年-寧古塔副都統容山和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挑選東北馬兵入北京神機營
  • 光緒十一年-協助北洋大臣李鴻章和東三省欽差大臣穆圖善將東北第一條電報線由奉天接至吉林,經寧古塔抵琿春
  • 光緒十一年-九月寧古塔副都統任上,拒絕日本武官菊地節藏借外交官名義刺探參觀清軍軍營《滿洲紀行甲》
  • 光緒十一年-寧古塔衆善士捐款,副都統容山捐銀五十兩、托倫托哷四十兩、雙勝永海二戶共六十兩
  • 光緒十二年-親派佐領托倫托哷隨同吳大澂等履勘中俄邊界,重刻那字界碑,黑龍江省革命博物館收藏
  • 光緒十二年-容山查辦庸官五品頂戴花翎繞騎校雙海、六品藍翎護軍藍翎長倭什渾,將其革職
  • 光緒十三年-東北邊疆檔案選集奏摺:寧古塔副都統賞戴花翎加一級紀錄三十次容山為請由靖邊等營借兵駐城,正二品副都統加一級即從一品武職都統銜
  • 光緒十三年-?因病解辭寧古塔副都統,回京延醫調理數月,吉林將軍希元代奏請留容山長子麟祥(字雲趾)隨任幫辦家務事,次子麟瑞尚在襁褓
  • 光緒十四年-?三月容山病癒跪請聖安;五月九日召見軍機大臣、榮公(榮祿)、衍聖公孔令貽、多齡、容山;八月召見軍機、熙敬周德潤、容山、楊頤;九月召見軍機、寳昌、容山、恩佑、張英麟;十一月九日召見新任福州副都統容山離京請訓
  • 光緒十四年- 十一月初二,光緒帝大婚行納采禮,容山蒙聖恩任福州副都統[2]
  • 光緒十五年- 調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回京[3],四月二十六日,前福州副都統容山到京請安,召見軍機、榮祿、容山、續昌,同年誥授容山從一品振威將軍
  • 光緒十五年- 召見軍機、榮祿、容山、續昌,十月四日容山假滿請安
  • 光緒十五年- 己丑科翻譯會試,奉硃筆這塲內督理稽察著左翼副都統容山、右翼副都統色普徵額去,欽此
  • 光緒十五年- 武殿試彈壓大臣著副都統容山去,欽此,正副考官為廖壽恆汪鳴鑾,白桓知武舉
  • 光緒十六年- 二月,光緒帝奉兩宮皇太後由京啟鑾,謁清東陵同治皇帝皇后奉安大典,容山隨行
  • 光緒十六年- 稽查壇廟大臣。硃筆圈出榮祿、容山等。每逢聖駕御宿天壇齋宮,例由侍衛處奏派各旗都統副都統六員,巡察壇內圍墻以昭愼重,並由派出各堂酌帶本管官弁數員,入壇以資差遣,正月十九日,皇上進壇齋宿,經侍衛處咨取各旗堂銜繕單請派巡察壇墻,奉硃筆圈出:廂藍旗蒙古都統榮祿、廂紅旗漢軍副都統色普徵額、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容山、正白旂蒙古副都統英信、正紅旗滿洲副都統明秀、廂白旗蒙古副都統耆齡,欽此
  • 光緒十六年- 暫時佩戴正白旗護軍統領印鑰,負責守衛皇宮禁門[3],六月二十日,景禮、容山各假滿請安
  • 光緒十六年- 稽查備查壇廟大臣。每遇皇上宿壇,應於都統副都統中奏派六員巡察壇牆,酌帶本管官兵前往稽察,俾內外圍聨成一氣,以昭愼重而資捍禦,孟夏朔爲雩壇前一日入宿齋宮之期,由侍衞處繕單奏派壇牆之稽察各官,奉硃筆圈岀:正黃滿都統清安、正紅蒙都統麟書、正黃蒙副都統恩棠、正藍蒙副都統耆齡、廂藍蒙副都統景善、正藍漢副都統容山,欽此遂由侍衞處分行
  • 光緒十六年- 稽查備查壇廟大臣。兵部奏派查齋之大臣派出容貴、容山、慶福、希朗阿、恩普、明秀、花尚阿等(邸抄)每遇皇帝致祭天壇,前一日入宿齋宮,例由八旗都統副都統中奏派六員,各帶本旗官兵分班巡察壇墻,以期嚴密而昭愼重,刻經侍衛處開列清單奏請,欽派稽察壇墻由硃筆圈出:正紅漢都統熙敬、廂白滿都統容貴、正紅滿副都統明秀、正藍漢副都統容山、廂藍漢副都統吉恆、廂藍漢副都統花尚阿,欽此
  • 光緒十六年- 出使朝鮮欽使團副使候選人呈御覽,容山列副使候選人名單,最後硃批欽點戶部右侍郎崇禮為副使
  • 光緒十七年- 欽派容山為辛卯科順天鄉試督理稽查左翼大臣,禮部右侍郎鑲藍旗蒙古副都統景善為督理稽查右翼,一月十四日,榮祿、容山、嵩山各假滿請安;六月十三,容山假滿請安;十月二十八,容山假滿請安
  • 光緒十七年- 容山子麟祥應承正二品加一級從一品銜蔭生用為刑部主事
  • 光緒十七年- 稽查備查壇廟大臣,派出文秀、明秀、吉恆、容山、裕德;八旗值年大臣派出榮安固倫公主額駙符珍、松淮、敬信、巴克坦布、希隆阿、色楞額、德隆
  • 光緒十八年- 壬辰科翻譯會試巡察
  • 光緒十八年-考驗軍政大臣。兵部奏派考驗軍政之王大臣派出慶土、容貴、容山、慶福、濂貝勒、恩中堂、烏拉喜崇阿、德隆
  • 光緒十八年- 察齋大臣。兵部奏派察齋之大臣派出大額附、敬信、容山、福森布、祥普、恩普、海緒、色普徵額
  • 光緒十八年- 八旗軍政大臣。本年舉行官員罼政之期例由兵部奏請,欽派八堂在德勝安定兩門外兩黃旗教塲分別長宿列張四圍考騐,茲經兵部開單請派考騐八旗官員軍政大臣,奉硃筆圈出:廂黃滿都統慶郡王弈劻、廂黃蒙都統容貴、廂監滿都統大學士恩承、正白蒙都統烏拉喜崇阿、廂紅漢都統貝勒載濓、廂藍滿副都統德隆、正白漢副都統慶福、正藍漢副都統容山,欽此
  • 光緒十八年-致祭砲位大臣。太常寺奏派致祭砲位大臣,派出瀅貝勒、濂貝勒、懷塔布、裕德、果勒敏、容山、灃深、吉恆致祭砲位。
  • 光緒十九年- 派順天鄉試搜檢大臣。朱筆圈出:凱泰、陳學棻、景善、明秀、祥普、額駙符珍、克勤、恩普、容山、奕功等為欽派順天鄉試搜檢大臣。五月十六日,巴克坦布、容山各假滿請安;六月四日,容山假滿請安
  • 光緒十九年- 搜檢王大臣。禮部奏派搜檢之王大臣派出肅王、徐郙、景善、裕德、壽昌、陳學棻、李端棻、會章、恩燾、大額駙、奕功、慶福、彭壽、王文錦、恩普、果勒敏、容山、明秀、廖壽恆、英信、灃深、崇年
  • 光緒十五年-光緒十九年 清代歷朝起居註記載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十六年正月、十七年正月和十二月、十八年正月和十二月、十九年正月,慈禧太后光緒帝至少七次賜容山和宗室、蒙古王公、一二品大員、朝鮮、哈密、吐爾番使節在保和殿御宴,宴畢後陪慈禧在純一齋、漱芳齋、頤年殿看戲
  • 光緒十九年- 八月十一日,容山遞遺摺,自陳病危謝恩事,農曆八月二十日卒

恭修惠陵立功

編輯

容山和慈禧同年出生在京旗家庭,且都為葉赫那拉氏,慈禧為鑲藍旗喀山一支後裔,容山則為正黃旗金台石曾孫納蘭性德之後裔。欽差大臣吳大澂在東北時,和容山關系甚密,《吳大澂日記》中有七月初七為容山都護祝生,由此可知容山出生在農歷七月初七。光緒元年,奉命為慈禧兒子同治皇帝恭修惠陵。主管監修大臣為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翁同龢魁齡榮祿。修建惠陵期間,容山與辦事官(趙氏)慶寬(正黃旗漢軍人,醇親王府畫師)和惠陵監督(耿氏)德壽(鑲黃旗人,字靜山,後為廣東巡撫、漕運總督)結為盟兄。《惠陵工程備要》記載光緒三年初次請獎,恭親王請奏慈安、慈禧兩太后獎賞副參領容山,升為正三品參領。光緒五年第二次請獎,因恭修惠陵有功,慈禧親賞容山二品頂戴。[4] 光緒八年軍政保薦卓異,實授正二品寧古塔副都統。

寧古塔副都統

編輯

因監修惠陵積累的經驗,容山善於管理工程建設,任寧古塔副都統時和吳大澂調集靖邊軍重修寧古塔城牆,為吳大澂修建抱江樓,今牡丹江寧安市望江樓,《吳大澂日記》亦記載光緒八年兩人視察滿漢義學,相度地基,為明年添蓋官房作準備。當時文人胡適的父親胡傳在寧古塔做幕僚,為容山副都統代撰《重修牙城記》[5],亦作有《過寧古塔忽然有感》。駐守中俄邊界的談判大臣吳大澂吳湖帆祖父)與容山年歲相仿,兩人關係密切,常於寧古塔觀音閣和眾人飲酒作詩,結為蘭交。現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寧安望江樓,又名抱江樓(褒江樓)。上面曾刻有《望江樓志》記述了該樓為容山在光緒八年至九年間為吳大澂所修,吳大澂為感謝容山友情,作下《題寧古塔行館抱江樓兼呈容峻峰都護》。

光緒九年,《吳大澂日記》記載和容山都護同到乜河視察,當時駐有劉超佩所練鞏字軍。

光緒十年,為保衛京畿,應對中法戰爭,清政府據神機營王大臣奏請,命吉林備馬隊1000名,聽候調遣。寧古塔副都統容山和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積極響應,各自挑選東北強壯兵士入北京神機營。

光緒十一年十一月,李鴻章奏准將電報線由奉天接至吉林,以加強清政府與邊疆地區的聯繫,抵禦沙俄入侵。擬由奉天省城沿驛站至吉林省城,由吉林省城沿驛站達寧古塔城,再由寧古塔城沿驛站直達琿春。寧古塔副都統容山和李鴻章、吉林將軍希元、東三省練兵大臣穆圖善積極配合,電報線不到一年便於1886年9月建成,這是黑龍江地區第一條電報線路。

光緒十二年,吳大澂擬邊界事宜四條。致容山都護書。書《齊子仲姜鎛考》。拜依克唐阿都護。復容山都護書。巴啦諾伏與馬邱寧、多謨日落伏、佘威羅伏同來,聚談竟日。亦有會議圖門江口行船事。復李鴻章電。復佘昌宇書、容山書。

在寧古塔期間,容山和吳大澂設立牛痘局,最早為當地百姓免費種痘,預防天花。兩人也為穩定邊界,防止沙俄入侵和馬賊、倭寇騷擾做出貢獻。1885年2、3月間,當東靖民潛入寧古塔駐軍防地時,副都統容山所部見其形跡可疑,將其拿獲。容山見是日本奸細,不便處理,派人送交營口道台衙門,又轉送上海道台衙門。上海道黃承乙並未將此事上報,為討好日本,竟將東靖民釋放回國。1885年9月日本武官菊地節藏等持外交官護照,從三姓潛入寧古塔,藉口想參觀貴國軍營,被副都統容山拒絕,見《日本近代對中國邊疆調查及其文獻研究:東北偵探記》。

光緒十三年,容山因病解辭寧古塔副都統。不久病癒,清廷又重用將其任命為福州副都統,協助閩浙總督兼臨時福州將軍卞寶第。任職福州副都統數月後,光緒十五年,被召回北京任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十六年,容山兼任正白旗護軍統領,負責守衛皇宮禁門。十九年,不幸病故。

歷史貢獻

編輯

容山任寧古塔副都統時結交了晚清名臣吳大澂(吳湖帆祖父)及其幕僚胡傳(胡適父親),一起為守衛邊疆,爭取領土主權作出貢獻。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俄琿春勘界,吳大澂作為全權代表前往東北勘界,來到寧古塔,與故友容山(亦容峻峰)重逢。這次勘界,收復了黑頂子,改立了「土」字界牌,爭取了圖們江口的航行權。

清史記載:「寧古塔副都統容山添派佐領托倫托呼隨同臣等履勘邊界,因委該佐領會同俄員舒利經裹糧入山十餘日,依水尋源披荊辟路,始於六月二十日訪得木牌一座,上多朽爛僅存二尺余,下有碎石平砌台基,雖字剝落無存,按其地勢正在橫山會處迤西即系小綏芬河,源水向南流其為那字舊界牌似無疑義。」[6] 同年10 月 12 日:(九月十五日)吳大瀓、巴拉諾夫等在岩杵河簽訂《中俄琿春東界約》(附《俄國關於中國船隻出入圖們江口事的照會》)和 6 個勘界議定書(附《中俄查明更正「倭」、「那」兩界牌記》,統稱《中俄查勘兩國交界道路記》)。

在寧古塔時,容山和吳大澂二人為敘舊情,同登抱江樓。《中國近代文學大系: 書信日記集》記載:「至寧古塔城,住城外官參局舊行台,(容)峻峰都護來晤,托勤軒、吳碩甫、曲鶴亭來晤。雙如山、恩承之來晤。訥厚齋、瑚松亭來晤。申刻答拜峻峰都護,回寓登抱江樓,題詩一律,兼呈峻蜂都護 。「[7] 其詩云:

  • 憶昔臨江築小樓,與君樽酒話中秋。
  • 自從一去三年別,那想重來兩日留。
  • 舊事思量紀龍節,新圖商榷定鴻溝。
  • 國恩未報歸程遠,敢把閒情寄白鷗!

李慈銘撰《荀學齋日記》:稽查彈壓副都統景茀卿侍郎景善、容峻峰容山來拜.......光緒十九年,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容山病故,此人辛卯鄉闈為左翼彈壓,與共事十餘日,狀貌豐頎,公事亦頗明白,為肖菴書小幅。

家人

編輯
  • 曾祖父:那倫,納蘭性德玄孫,乾隆二十九年六月由備箭拜唐阿授藍翎侍衛,三十三年遷三等侍衛,四十年遷二等侍衛,四十六年擢頭等侍衛,五十五年襲正黃旗滿洲世管佐領。嘉慶十八年九月,匪林清作亂紫禁城,於宮門陣亡;
  • 祖父:德齡或德寧,嘉慶朝副將、駐防四川,其中一子興安過繼給正黃旗滿洲侍衛那倫之子恩隆;
  • 嗣祖父:恩隆,世襲恩騎尉、正黃旗滿洲佐領;
  • 父:興安(性安、星安),道光二十六年,正黃旗滿洲都統定親王載銓奏公中佐領員缺帶領引見,諭旨公中佐領員缺著興安補放。光緒朝起居檔案和第一歷史檔案顯示興安從道光至同治年間先後任正黃旗滿洲公中佐領、副參領、正參領、定親王載銓、惇親王奕誴王府長史,第一歷史檔案館有檔.如《平定州志》有游擊崇順,咸豐九年任,是正黃滿洲第三甲喇(第三參領)興安佐領下人;
  • 正妻:馬佳氏,鑲黃旗紹祺族妹;耿氏,漢軍正黃旗勛舊佐領人,耿聚忠之後,江寧副都統致麟胞妹。致麟( 1827-1897 )耿佳氏,漢軍正黃,由幼丁於道十五年九月內承襲勛舊佐領,咸豐同治朝任印務章京、副參領。光緒四年任印務參領,十五年任京口副都統,十七年任江寧副都統;
  • 妾:董氏,後升為繼妻。光緒十九年,容山病逝後,董氏住東四十條胡同,另擁有東單牌樓、南水關、剪子巷等鋪面房產。1900年八國聯軍入京時,女婿崇雯全家由燈市口胡同宅逃至東四十條胡同容山宅避難。董氏卒於民國二年;
  • 長子:麟祥(約1869-1915),那拉氏,字雲趾,為容山嗣子,蔭生,清末刑部、法部主事,妻鑲黃旗馬佳氏。麟祥在民國初名為麟雲趾,貧困潦倒,投靠二妹及妹夫崇雯租住新鮮胡同,民國四年卒於二妹家,妻馬氏獲馮公度(馮恕)資助;麟祥無子,曾過繼二妹之子為嗣,由圖們氏改那拉氏,命名俊傑,不幸早夭;
  • 次子:麟瑞(約1885-?),那拉氏,正黃旗滿洲,麟祥有子女及養子葉連德數人,住在北平、天津及河北等地,以拉車為生,晚年生活貧困潦倒,副都統容山部分家產由張學良定遠齋購買收藏;
  • 四女:那拉氏或納喇氏,長女未知,次女那拉氏光緒五年出生,適和她同歲的崇陵監督四品銜神機營差務吏部員外郎崇雯(字翰池,住燈市口宅,與杭州將軍果勒敏為鄰,後經容山盟弟慶寬介紹賣予出使日本欽差大臣蔡鈞,崇雯和容山女兒後租住察哈爾都統奎順之子在新鮮胡同宅),三女未知,四女適張仲年;
  • 女婿:次女納喇氏適崇陵工程監督、四品銜神機營差務吏部員外郎崇雯,字瀚池、漢墀,亦崇翰池,正白旗圖門氏,《紅樓夢》續者高鶚好友鶴算子湖北巡撫青麟的曾侄孫,著有《崇陵二段椿朾灰土紀略》、《崇翰池年記》。民國後,崇雯改名萬開雯,辛亥革命後赴東北任奉吉黑電政監督處收發管卷員,後歷任公主嶺、鐵齡、長春農安電報局局長。1922年獲交通部署總長高恩洪頒發本部二等三級獎章。九一八事變後,他重返北京。1933年,北平市府命令:市長周大文府令:委任萬開雯為本府財政局科員此令,為北平財政局第一科科員。三十年代,萬開雯和容山次女家住北京府右街餑餑房十七號。生有子女九人,至少五人存世,子有萬庠之、萬序之、萬蔭之、女有萬庭之、萬庚之;容山四女適張仲年;
  • 結拜兄弟或姻親:吳大澂(曾在吉林和容山勘邊,結為盟兄弟)、慶寬(醇親王府之人、宮庭畫師,曾和容山修建惠陵,慶寬之子和容山女婿崇雯亦為幼讀同窗好友)、頭品頂戴署理兩廣總督德壽(耿氏,曾和容山,延昌修建惠陵)、花翎二品頂戴遇缺題奏道延昌(曾和容山修建惠陵)、總督錫良之父參領鋕寯(曾和容山共修惠陵)。容山親家延昌,亦延壽峯,翁同龢好友,正白旗圖門氏,姑婆數人分別嫁瓜爾佳氏欽差大臣勝保之弟定保、他塔喇氏侍郎秀堃之孫靈浩、赫舍里氏總督舒興阿之弟舒靈阿,舒興阿孫女乃同治敬懿皇貴妃。延昌曾任惠陵總司監督、外放廣西潯州府、南寧府知府,後回京候補道員神機營當差,八國聯軍入京後,受那桐邀請,任安民公所總辦,編有《惠陵工程備要》。延昌高祖廣玉官至浙江巡撫、叔祖青麟官至湖北巡撫。延昌和容山曾同修惠陵,其子崇雯與容山次女亦同庚,遂結為夫妻。崇雯大姐適鑲藍旗蒙古巴岳特氏吏部員外郎福敏,出自總督錫良家。總督錫良父鋕寯、兄繼良曾和容山、延昌共修惠陵。《清實錄》有以恭修惠陵工程出力,賞參領容山二品頂戴,郎中繼良等藍翎。《惠陵工程備要》有光緒五年閏三月,補用參領鋕寯(總督錫良父)、印務參領容山同時賞換二品頂戴。崇雯大姐之婿松桂,字茂亭,亦松茂亭,歷任湖北試用知縣、四川保寧閬中、東北廣寧知縣,清末圍棋大師;崇雯二姐適正白旗喜塔臘氏福建將軍慶裕長子堃福,訂婚後不幸早逝。崇雯幼妹適嘉慶朝重臣大學士索綽絡氏英和之元孫貴瀛(奎照曾孫、進士錫祉孫),過門後不久早逝。

容山宅

編輯

根據容山女婿崇雯(字翰池)所撰《崇翰池年記》記載岳父母主要房宅在正白旗屬地的東四牌樓十條胡同,即今東四十條。十條胡同在明代有五嶽庵,在清代則是正白旗護軍統領署以及鑲白旗、正白旗覺羅學所在地,清中早期附近住有與正白旗曹雪芹家相關的江寧織造綏赫德(十條胡同)及乾隆名臣李侍堯(九條胡同)。 《崇翰池年記》記載: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崇雯攜帶正妻容山之女納喇氏、妾和子女僕人等從燈市口胡同家出發,先去世叔景灃家接母親(景灃字東甫,大學士寶鋆之子),然後再到鐵良(字寶臣)家避難少許,最後經隆福寺、孫家坑胡同、錢糧胡同,到達岳父母在東四十條的住宅避難。崇雯之父延昌在《暖香堂筆記》亦記載其躲到親家容山的東四牌樓十條胡同避難。陳夔龍《夢蕉亭雜記》記載:「總辦舒文,與總稅司赫德頗有交誼;而且他在東四牌樓九條胡同的住宅,與我的房宅望衡相對,中僅隔於甬道,當時幸而未曾受辱被害的吏部尚書敬信、工部尚書裕德、侍郎那桐,都投奔在舒宅,暗中商談交和辦法。」容山十條胡同宅背後即東四九條胡同,有宗室奕謨宅、宗室壽耆、總辦舒文宅以及後來肅親王善耆之女川島芳子之宅、民國馮耿光宅。容山宅十條胡同當時鄰居有曾經和容山共事做過惠陵監修的安徽按察使(佟氏)毓秀(侍郎德椿之子)、戶部郎中覺羅清泰、同時做過副都統的大學士裕德。光緒二十六年,和親王府址被徵用,改為陸軍貴胄學堂,鎮國公毓璋亦搬到東四十條居住。民國後,東四十條有陸軍大臣蔭昌宅、陸軍次長金紹曾宅、司法總長姚震(原為大學士裕德宅,從其孫奚嘯伯購買)、佟麟閣宅、方賢宅等。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下)
  2. ^ 人名權威資料查詢 - 中央研究院,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3. ^ 3.0 3.1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
  4. ^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
  5. ^ 吉林省志: 大事記
  6. ^ 《皇朝經世文統編》 卷七十九 經武部十邊防
  7. ^ 鄭逸梅, 陳左高:《中國近代文學大系: 書信日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