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聯盟

8所美國大學的運動會

常春藤聯盟(英語:Ivy League)是由美國東北部8所大學獨立學院所組成的聯盟。常春藤聯盟最初是1954年這8所學校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目前常春藤聯盟一詞,已用於指稱由這8所學校組成的精英大學聯盟,具有良好學術聲望、嚴格入學標準以及社會精英主義的內涵。[2][3][4][5][6]

常春藤盟校
Ivy League
常春藤盟校 Ivy League logo
常春藤盟校
Ivy League logo
建立時間1954
所屬協會國家大學體育協會
賽區NCAA第一級別 FCS英語NCAA Division I Football Championship
成員8
隊伍人數33 (男性: 17;女性: 16)
地區美國東北部
曾用名稱Ivies, Ancient Eight
總部紐澤西普林斯頓
會長Robin Harris[1] (始於2009)
網址ivyleaguesports.com
區域
常春藤盟校 Ivy League locations
常春藤盟校
Ivy League locations

成員

編輯
學院名稱 地址 成立年代 創校宗教派系
哈佛大學[7]   麻薩諸塞州劍橋 1636創立之初名為新學院 加爾文宗(主要是公理會信徒、清教徒);也有少部分一位論派
耶魯大學   康乃狄克州紐哈芬 1701創立之初名為學院學校 加爾文宗公理會
普林斯頓大學   紐澤西州普林斯頓 1746名為紐澤西學院 無宗派,但是由克爾文派信徒創建(長老教會[8]
哥倫比亞大學   紐約州紐約市 1754名為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聖公會創立。
賓州大學   賓夕法尼亞州費城 1740創立之初費城教會慈善學院(Church and Charity School of Philadelphia)[9] 無宗派,但是由英國聖公會成員建立[10]
布朗大學   羅德島州普洛威頓斯 1764名為英屬羅德島和普洛文德斯殖民地學院。 浸信會,但是成立章程寫明不從事宗教活動並且信仰自由。
達特茅斯學院   新罕布夏州漢諾威 1769 加爾文宗公理教會
康乃爾大學   紐約州綺色佳 1865 無宗派

歷史

編輯
 
八所藤校依次分布

常春藤聯盟的前身是一個非正式的大學美式足球賽事,起源於1900年,當年耶魯大學捧得首個冠軍。[來源請求]多年來美國陸軍學院和空軍學院也曾參加過常春藤的美式足球比賽,但是在聯盟正式成立前不久退出。

直到1936年,體育專欄作家John Kieran就注意到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的校刊學生編輯們在提倡建立一個頂級學院的體育競賽協會,以代表社會精英群體。[來源請求]1937年紐約的《先驅論壇報》首次用長在牆上的常春藤的比喻來形容這些參加美式足球比賽的學校;1945年8所大學的體育教練們簽署了首個常春藤協議,為8支參賽的美式足球隊設立了學術財政運動標準。1954年這項協議被擴展到其他所有運動,該年也被認為是常春藤聯盟正式成立的年份。

成員特點

編輯

這8所學校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

  • 產生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
  • 建立於美國獨立以前(除了康乃爾大學之外)
  • 私人辦學(但同時接受政府資助和私人捐贈,與公立大學一樣,例如康乃爾大學有4所學院是完全由政府支持的。)
  • 新教背景
    • 殖民時期紐約的英格蘭教會國王學院在獨立戰爭中分裂,並被改革為無宗派的哥倫比亞大學。在19世紀早期,儘管克爾文派牧師都是由宗教團體培養的,但是每個常青藤學校仍然有很強的宗教控制成分,比如每個學校都強制的禮拜活動一直延續到20世紀才終止。賓州大學和布朗大學雖然建立之初是以非宗教學校建立的,但是比如布朗的董事會卻是22個浸信會教徒、5個貴格會教徒、4個公理會教徒和5個聖公會教徒。唯一只有康乃爾大學保持了非宗教的獨立性,即便如此,校園內的多個教堂也是主要建築。

直到19世紀60年代,除了康乃爾大學以外,其他學校都是僅招收男性學員,最晚的哥倫比亞在1983才開始和女子大學聯合辦學,引入了女性。二戰後,這些常青藤學校開始逐漸放鬆了門檻(人種和性別),至今常春藤盟校每年吸引擁有不同專長的高中畢業生。[11]自2000年起,每所學校的錄取率從6%到16%不等,被錄取生以來自新英格蘭地區(美國的東北部)的學生占多數。[12][13][14]

錄取率統計表(2025屆) [15]
申請人數 錄取率
布朗大學 46,568 5.4%[16]
哥倫比亞大學

60,551 3.7%[16]
康乃爾大學 67,380 8.7%[17]
達特茅斯學院 28,357 6.2%[16]
哈佛大學 57,435 3.4%[16]
賓州大學 56,333 5.7%[16]
普林斯頓大學 37,601 4.0%[16]
耶魯大學 46,905 4.6%[16]

學生構成

編輯
學生種族背景統計表(2011年數據)[18]
亞裔美國人 非裔美國人 拉丁裔美國人 非拉丁裔白種人 其他種族 未知
布朗大學 14% 6% 10% 45% 14% 11%
哥倫比亞大學 15% 8% 13% 41% 17% 6%
康乃爾大學 17% 6% 10% 46% 13% 10%
達特茅斯學院 14% 8% 9% 48% 13% 8%
哈佛大學 12% 7% 9% 45% 22% 6%
賓州大學 19% 7% 8% 46% 13% 7%
普林斯頓大學 18% 7% 8% 49% 15% 3%
耶魯大學 15% 6% 8% 58% 5% 8%
美國全境[19] 5% 13% 17% 63% 4% 暫無

常春藤的學生很多都來自美國的東北部地區,特別是紐約波士頓,以及費城地區。因為常春藤的八所學校都坐落於東北部,所以大多數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就在東北部工作、生活,這也不足為奇。哈佛大學2013年發布的調查指出,42%來自東北部地區的學生,和55%的全體學生都計劃在東北部定居。一直以來,紐約波士頓是畢業生工作生活的首選之地。[20][21][22][23][24]

聲望

編輯

人們經常會把常春藤盟校與美國的「華斯普」群體聯繫在一起。[25][26][27][28][需要解釋]事實上「華斯普」這個詞本身就是在1964年出版的書《新教當權者:美國的貴族和社會等級》中被賓州大學教授波茨爾(E. Digby Baltzell)所推廣。雖然常春藤盟校的學生都來自家境優越的上級階層,也往往來自新英格蘭,但目前的學生群體無論在家庭經濟條件方面,還是種族、地域方面,都呈現了多樣化的趨勢[29][30][31][32]。學校也設有專門的補助金項目以資助那些家境不太好的學生。但有數據表明,在校生中的寒門子弟仍然是少數。[33][34][35]

美國僅次於最早的哈佛的第二古老大學威廉和瑪麗大學就是由愛丁堡大學的畢業生建立的。1766年建立的紐澤西州立大學(羅格斯大學)創始人幾乎全是常青藤畢業生。現在美國西海岸最好的史丹佛大學建校之初的教員和董事會則幾乎全是康乃爾大學教員,包括其第一任校長大衛·斯塔爾·喬丹。而美國西海岸最著名的加州大學系統的主要創始人則都是來自耶魯大學,因此就連作為第一所學校的柏克萊加州大學主色系都是耶魯的代表色藍色再加上加州聞名的金色[36]

美國總統母校

編輯
 
後來當上了美國總統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與他的哈佛同學

迄今為止,44名曾擔任美國總統的人士中,就有16名是畢業於常春藤盟校的。有8名總統是從哈佛大學畢業,5名從耶魯大學畢業,3名(其中兩名獲得榮譽學位)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2名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還有7名肄業,其中有3名是轉校生:唐納·川普總統從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轉至賓夕法尼亞大學,歐巴馬總統從洛杉磯西方學院(Occidental College)轉至哥倫比亞大學,而約翰·甘迺迪總統從聯盟內的普林斯頓大學轉至哈佛大學。而美國總統中第一個從常春藤盟校畢業的是約翰·亞當斯,1755年從哈佛大學畢業。

美國總統 就讀學校 畢業年份
約翰·亞當斯 哈佛大學 1755
詹姆斯·麥迪遜 普林斯頓大學 1771
約翰·昆西·亞當斯 哈佛大學 1787
威廉·亨利·哈里森 賓州大學 肄業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 哈佛大學法學院 1845
西奧多·羅斯福 哈佛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
1880[37]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耶魯大學 1878
伍德羅·威爾遜 普林斯頓大學 1879
富蘭克林·羅斯福 哈佛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
1903
肄業
約翰·甘迺迪 哈佛大學 1940
傑拉爾德·福特 耶魯大學法學院 1941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耶魯大學 1948
比爾·柯林頓 耶魯大學法學院 1973
喬治·沃克·布什 耶魯大學
哈佛大學法學院
1968
1975
貝拉克·歐巴馬 哥倫比亞大學
哈佛大學法學院
1983
1991
唐納·川普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 1968

其他頂尖高校的代名詞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Executive Director Robin Harris. [200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7). 
  2. ^ Princeton Campus Guide – Ivy League. [April 26,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22, 2010). 
  3. ^ The Benefits of the Ivy League – Crimson Education US. www.crimsoneducation.org. [May 7,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2) (美國英語). 
  4. ^ Vedder, Richard. Does Attending Elite Colleges Make You Happy? Lessons From The Admissions Scandal. Forbes. [May 7,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2) (英語). 
  5. ^ Gladwell, Malcolm. Getting In. The New Yorker. [May 7,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6) (英語). 
  6. ^ Joint Ivy Statement on Admission Polic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Admission. September 2, 2016 [May 7,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4) (英語). 
  7. ^ The institution, though founded in 1636, did not receive its name until 1639. It was nameless for its first two years
  8. ^ University Chapel: Orange Key Virtual Tour of Princeton University[失效連結]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2-23.
  9. ^ See 賓州大學 for details the circumstances of Penn's origin. Penn's self-stated founding date of 1740 is a matter of longstanding controversy between Penn and Princeton boosters.
  10. ^ 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 LoveToKnow 1911[失效連結]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12-29.
  11. ^ scandals: James Axtell, The Making of Princeton University(2006), p.274; quoting a former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Ivy League
  12. ^ Waldman, Peter. How to Get Into an Ivy League College—Guaranteed. Bloomberg.com. 2014-09-04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7). 
  13. ^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U.S.News & World Report LP. [2011-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1). 
  14. ^ Annicchiarico, Francesca; Weinstock, Samuel Y. Freshman Survey Part I: Meet Harvard's Class of 2017. The Harvard Crimson. 2013-09-03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6). 
  15. ^ Nick Anderson, "Ivy League admission rate: 8-point-something-something-percent", The Washington Post March 28, 2014. Local references for the schools' statistics are footnoted at their entries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Bergman, Dave. Acceptance Rates at Ivy League & Elite Colleges – Class of 2025. College Transitions. 2021-04-09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2) (美國英語). 
  17. ^ Cornell's Class of 2025 Sees Lowest Acceptance Rate in Recent Years, Sets Records. The Cornell Daily Sun. 2021-08-25 [2021-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8) (美國英語). 
  18. ^ Ivy League Schools Don't Reflect U.S. Minority Ratios. www.nationaljournal.com.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8). 
  19. ^ USA QuickFacts from the US Census Bureau.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20. ^ The Harvard Crimson. The Harvard Crimson, Inc.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3). 
  21. ^ Here's Where Ivy League Students Go When They Graduate [Presentation]. Business Insider. 2012-06-29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6). 
  22. ^ Why Do So Many Ivy League Grads Go to Wall Steet?. The Atlantic. 2012-02-17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5). 
  23. ^ The Ivy League in the Age of Obama. 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6). 
  24. ^ The Best and the Greediest? Ivy League Students Are Still Heading to Wall Street. Alternet.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3). 
  25. ^ Epstein, Joseph. Snobbery: The American Version. Houghton Mifflin. 2003. ISBN 0-618-34073-4.  p. 55, "by WASP Baltzell meant something much more specific; he intended to cover a select group of people who passed through a congeries of elite American institutions: certain eastern 預科學校, the Ivy League colleges, and the 美國聖公會 among them." and Wolff, Robert Paul. The Ideal of the Universit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2. ISBN 1-56000-603-X.  p. viii: "My genial, aristocratic contempt for Clark Kerr's celebr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as as much an expression of Ivy League snobbery as it was of radical social critique."
  26. ^ The Associated Press. Yale Jinx Overcome, Dartmouth Now Seeks To Break Spell Cast by Princeton Teams. The New York Times. 1935-10-05: 35. 
  27. ^ Auchincloss, Louis. East Side Story. Houghton Mifflin. 2004. ISBN 0-618-45244-3.  p. 179, "he dreaded the aridity of snobbery which he knew infected the Ivy League colleges"
  28. ^ McDonald, Janet. Project Gir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ISBN 0-520-22345-4.  p. 163 "Newsweek is a morass of incest, nepotism, elitism, racism and utter classic white male patriarchal corruption.... It is completely Ivy League—a Vassar/Columbia J-School dumping ground... I will always be excluded, regardless of how many Ivy League degrees I acquire, because of the next level of hurdles: family connections and money."
  29. ^ Epstein, Joseph. Snobbery: The American Version. Houghton Mifflin. 2003. ISBN 0-618-34073-4.  p. 55, "by WASP Baltzell meant something much more specific; he intended to cover a select group of people who passed through a congeries of elite American institutions: certain eastern prep schools, the Ivy League colleges, and the Episcopal Church among them." and Wolff, Robert Paul. The Ideal of the Universit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2. ISBN 1-56000-603-X.  p. viii: "My genial, aristocratic contempt for Clark Kerr's celebr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as as much an expression of Ivy League snobbery as it was of radical social critique."
  30. ^ Greenblatt, Alan. The End Of WASP-Dominated Politics. NPR.org. 2012-09-19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3). 
  31. ^ Orlet, Christopher. Missing the WASPs. The American Spectator. 2012-08-23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7). 
  32. ^ Feldman, Noah. The Triumphant Decline of the WASP.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6-27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6). 
  33. ^ Hayes, Robin J. Why Ivy League Schools Are So Bad at Economic Diversity. The Atlantic. February 2014 [2016-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0). 
  34. ^ Time magazine, Noliwe M. Rooks, Feb. 27, 2013, The Biggest Barrier to Elite Education Isn’t Affordability. It’s Accessibil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Aug. 27, 2014, "...accessibility of these schools to students who are poor, minority ... the weight that Ivy League and other highly selective schools...unfortunate set of circumstances ... gifted minority, poor and working class students can benefit most from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35. ^ August 26, 2014 , Boston Globe (via NY Times), A Generation Later, Poor are Still Rare at Elite Colleg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Aug. 30, 2014, "more elite group of 28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all eight Ivy League members, ... from 2001 to 2009, ... enrollment of students from the bottom 40 percent of family incomes increased from just 10 percent to 11 percent...."
  36. ^ Resource: Student histor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9-09.
  37. ^ Presidents Roosevelt Honored With Posthumous Columbia Degre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ptember 26, 200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