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使
新羅使(日語:新羅使/しらぎし Shiragishi),指新羅派往日本的官方使節,包括朝鮮三國時代的新羅,以及統一新羅時期。
概述
編輯三國時代
編輯新羅遣使日本之始難以考證,日本書紀有關之紀錄始於4世紀末,並稱新羅向日本朝貢。公元562年,新羅占領任那[1] ,隨後開始代表任那向日本進貢。新羅同時繳納本國貢品 (日本宣稱)和任那貢品。 611年新羅使者抵達時,大和政府命令額田部連比羅夫和膳臣大伴分別擔任新羅與任那的接待,形式上營造新羅與任那為兩個獨立國家[2] 。
其後, 642年百濟奪取新羅部分任那領地,百濟也開始向日本進貢任那貢品。646年新羅更進一步向日本進貢人質,新羅武烈王金春秋便曾於647年被送往日本作為人質。[3] 但是之後新羅決定採取聯合唐朝之政策,663年唐‧新羅與日本發生白江口之戰,新羅與日本往來因而中斷。
統一新羅時期
編輯日本與新羅的外交關係在668年時恢復[4],兩國使節頻繁互訪。在此期間,日本與唐朝的外交往來受白江口戰役的影響中斷超過30年。而新羅雖然最初與唐結成同盟(朝貢關係),但後來為了領地爭奪而與唐朝發唐羅戰爭。由於與新羅的利益一致,日本與新羅關係升溫,在新羅的同意下,代表滅亡的百濟和高句麗的使者也被遣往日本(與先前任那情況一樣)。此一時期日本派往唐的留學生和僧人也途經新羅,日本也派不少學生和僧人到新羅,新羅成為大陸文化輸入日本的中介。
日本與新羅互派使節人數超過了出使唐朝的人數,新羅遣日使有20餘次,日本的遣新羅使則有17次。 8世紀唐日關係恢復,新羅也與唐復交,但日本與新羅關係反而惡化,735年新羅改名為「 王城國 」,要求與日本平等外交,但遭到日本拒絕,新羅使者被遣返[5] ,752年,發生日本遣唐使大伴古麻呂與新羅使者爭奪席次的事件。同年日本遣新羅使到達新羅後,被認為傲慢無禮,未得見新羅景德王而歸。[6]於是時任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呂於759年計劃聯合渤海國征討新羅,但因其與實際掌權的孝謙天皇不合而未能實施[7]。此後兩國往來重點轉為商業關係,兩國之間的貿易得到發展。
最後的新羅遣日使發生於779年。779年日本遣下道長人為遣新羅使迎接遇難之遣唐使判官海上三狩,[8]同年10月新羅以進獻貢物為由,請求日本重開國交,[9]光仁天皇同意新羅貢納使入京,[10]翌年 (780年)元旦,新羅使臣覲見,稱因外敵入侵,無法入朝,但因解救遇難之海上三狩,於是將其送回日本。[11]
此後的9世紀,日本與新羅關係迅速降溫,820年700 名新羅人在遠江和駿河動亂[12],824年,所有歸化日本的新羅人被迫遷移到陸奧國,之後842年宣布不允許新羅人歸化,來到日本的新羅人均被遣反,前來貿易者也限於博多鴻臚館活動。
貿易
編輯新羅向日本輸出除人參、松子、蜂蜜、餐具、紡織物等自產產品外,還轉運唐、西域、南洋地區的香料、顏料、染料、藥物等。
參考資料
編輯- ^ 『日本書紀』欽明天皇23年1月條
- ^ 『日本書紀』推古天皇18年7月條、9月條、10月8日條、9日條、17日條、23日條
- ^ 『日本書紀』孝徳天皇 大化3年1月15日條
- ^ 『日本書紀』天智天皇7年9月12日條、26日條、29日條
- ^ 続日本紀 第12巻 天平7年2月27日條
- ^ 金富軾. 三國史記/卷09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1-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中文).
- ^ 『続日本紀』廃帝 淳仁天皇 天平寶字3年6月18日條、9月19日條
- ^ 『続日本紀』光仁天皇 寶亀10年2月13日條
- ^ 『続日本紀』光仁天皇 寶亀10年10月9日條
- ^ 『続日本紀』光仁天皇 寶亀10年10月17日條
- ^ 『続日本紀』光仁天皇 寶亀11年1月2日、5日條
- ^ 『日本後紀』巻第二十八 嵯峨天皇 弘仁11年2月13日條
參考書籍
編輯- 『角川第二版日本史辭典』p610、高柳光壽・竹內理三:編、角川書店、1966年
- 『日本書紀』(三) - (五)、岩波文庫、1994年、1995年
- 『日本書紀』全現代語訳(上)・(下)、講談社學術文庫、宇治谷孟:訳、1988年
- 『続日本紀』3 - 5 新日本古典文學大系14 - 16 岩波書店、1992年 - 1998年
- 『続日本紀』全現代語訳(中)・(下)、講談社學術文庫、宇治谷孟:訳、1992年、1995年
- 『日本後紀』全現代語訳(下)、講談社學術文庫、森田悌:訳、2007年
- 『日本の歴史2 古代國家の成立』、直木孝次郎:著、中央公論社、1965年
- 『日本の歴史3 奈良の都』、青木和夫:著、中央公論社、1965年
- 『渡來氏族の謎』祥伝社新書、加藤謙吉:著、2017年
- 歴史読本臨時増刊入門シリーズ『日本古代史の基礎知識』新人物往來社、1992年より、「新羅と日本」、文:中野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