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軍團 (德意志國防軍)

第4軍團(德語:4. Arme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國防軍的一個軍團。

第4軍團
4. Armee
1942年秋在俄羅斯南部作戰的第4軍團
存在時期1939–45
國家或地區 納粹德國
部門納粹德國陸軍
種類軍團
規模165,000 (1944年6月)[1]
60,000 (1945年5月)[2]
參與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
標識
紋章

歷史

編輯

西方戰役

編輯

它在1939年8月建成,隨即參與了對波蘭的入侵。1940年,它作為倫德施泰特元帥所領導的A集團軍的一部分參與了對低地國家和法國的入侵。第4軍團第7裝甲師埃爾溫·隆美爾少將在此役中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一舉突破敵軍防線深入南法。第4軍團的指揮官砲兵上將京特·馮·克魯格也在1940年7月19日與其他許多人一起晉升陸軍元帥

巴巴羅薩

編輯

1941年,第4軍團作為費多爾·馮·博克元帥中央集團軍的一部分參與了巴巴羅薩行動。1942年,參與了南下高加索的藍色方案藍色方案發起後,第4軍團和整個中央集團軍沒有太多行動,因為部隊集中在南方。從1943年開始,第4軍團與中央集團軍的其他編隊一起撤退。整個1943年秋冬季都在奧爾沙附近聶伯河黑豹陣地及其附近不斷進行防禦戰。紅軍在1943年秋季的蘇沃洛夫行動(也稱為「公路戰役」)中,第4軍團被推回奧爾沙。從10月到12月的第一周,西線曾四次試圖奪取奧爾沙,但在激烈的戰鬥中第4軍團被擊敗。

1941年12月1日的編制

且戰且退

編輯
 
國家勞役團成員在東普魯士邊境附近設立陣地(1944年8月11日)。1944年夏天,東部前線已到達德國邊境

1944年,第4軍團在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奧爾沙和莫吉廖夫以東占據防禦陣地,占據聶伯河以東25乘80英里的橋頭堡。蘇西方面軍連續十一次戰鬥攻擊了第4軍團。由於蘇軍戰術上的不足和海因里希的出色領導,紅軍損失慘重。不成功的攻擊使紅軍損失了超過53萬名士兵;第4軍團的損失3.5萬人,其中死亡和失蹤1萬人。然而那一年的蘇聯夏季攻勢,巴格拉季昂行動於6月22日開始,對包括第4軍團在內的國防軍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它被包圍在明斯克以東,在巴格拉季昂戰役開始後的12天內損失了130,000人,第4軍團基本被摧垮,其損失如下:

在本年剩餘時間中,軍隊進行了重建。在1944年末至45年間,第4軍團改由弗里德里希·霍斯巴赫上將指揮,負責控制東普魯士的邊界。

東普魯士

編輯

1945年1月12日的編制

蘇聯的東普魯士攻勢於1945年1月13日開始,第2軍團在兩周內穩步向波羅的海沿岸撤退,第4軍團面臨被包圍的威脅。霍斯巴赫中央集團軍指揮官格奧爾格-漢斯·萊因哈特的同意下,試圖通過向埃爾賓(今波蘭埃爾布隆格)進攻來突破東普魯士;但進攻被擊退,第4軍團再次被包圍。由於違抗命令,霍斯巴赫萊因哈特都被解除了指揮權。

到2月13日,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將第4軍團趕出了海爾斯堡(Heilsberg,今波蘭瓦爾米亞地區利茲巴克)三角地帶。3月13日之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將第4軍團推進到海利根貝爾(Heiligenbeil,今俄羅斯馬莫諾沃)以西10乘2英里的灘頭陣地,隨後爆發了海利根貝爾口袋戰役,第4軍團大部被殲之後希特勒最終於3月29日允許軍隊越過維斯圖拉潟湖撤退到維斯圖拉沙嘴柯尼斯堡淪陷後,希特勒派遣第4軍團司令部離開東普魯士,並將其部隊與第2軍團合併,組成東普魯士集團軍,由迪特里希·馮·紹肯指揮,後者在1945年5月底向紅軍投降。同時第4軍團改編為第21軍團,參加了在柏林周邊的戰役,一直戰鬥到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

指揮官

編輯
任次 肖像 指揮官 上任 卸任
1   1939年8月1日 1941年12月19日
2   1941年12月19日 1942年1月20日
3   1942年1月20日 1942年6月6日
4  
大將
漢斯·馮·薩穆特
(1888-1962)
1942年6月6日 1942年7月15日
5   1942年7月15日 ?1943年6月
6  
大將
漢斯·馮·薩穆特
(1888-1962)
?1943年6月 1943年7月31日
7   1943年7月31日 1944年6月4日
8
步兵上將
庫爾特·馮·蒂普爾斯基希
(1888-1962)
1944年6月4日 1944年6月30日
9  
中將
文森茨·穆勒
(1894-1961)
1944年6月30日 1944年7月7日
10 1944年7月7日 1944年7月18日
11  
步兵上將
弗里德里希·霍斯巴赫
(1894-1980)
1944年7月18日 1945年1月29日
12
步兵上將
弗里德里希·威廉·穆勒
(1897-1947)
1945年1月29日 1945年4月27日

參考文獻

編輯
  1. ^ Ziemke 2002,第325頁.
  2. ^ Ziemke 2002,第4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