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鐵甲艦

「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鐵甲艦荷蘭語Zr. Ms. Prins Hendrik der Nederlanden[d]是19世紀60年代中期在大不列顛荷蘭皇家海軍建造的一艘鐵甲艦。1876年該艦調任荷屬東印度,1894年參加荷蘭侵略龍目島和卡朗阿森的行動。該艦在1899年退役,1925年報廢。

該艦舷牆設有豁口以免遮擋炮塔
歷史
荷蘭
艦名 Zr. Ms. Prins Hendrik der Nederlanden
艦名出處 荷蘭的亨利王子
建造者 伯肯黑德萊爾德父子公司英語Cammell Laird
動工日 1865年8月
下水日 1866年10月9日
完工日 1867年3月
退役日 1899年5月5日
結局 1905年後廢棄
技術數據
艦型 炮塔艦英語Turret ship[a]
排水量 3,375公噸(3,322長噸)
全長 230英尺(70.1公尺)(p/p
全寬 44英尺(13.4公尺)
吃水 18英尺8英寸(5.7公尺)
動力輸出 2,426匹指示馬力(1,809千瓦特)
動力來源
帆索方案 巴克帆裝[b]
速度 12(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
乘員 230名
武器裝備
裝甲

設計和描述

編輯
 
該艦右側側視圖,陰影區域顯示了裝甲方案。

作為最初由邦聯海軍訂購的天蠍級鐵甲艦英語Scorpion-class ironclad的擴大版,「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鐵甲艦由荷蘭皇家海軍從英國卡默爾·萊爾德造船廠英語Cammell Laird[e]訂購[7][8]。該艦炮塔通常由兩名士兵操控齒輪系統轉動,如果動用全部19名操炮艦員,炮塔旋轉360°只需要20秒。該艦的艦首被加固為撞角,而上層輕甲板英語hurricane deck[f]連接艏樓艉樓甲板英語Poop deck。而海上通道則可以通過使用5英尺(1.5公尺)高的鉸鏈式舷牆英語Bulwark船舶的干舷可以增加到14英尺(4.3公尺)高。[10]

該艦的垂間長度為230英尺(70.1公尺),舷寬44英尺(13.4公尺),吃水為18英尺8英寸(5.69公尺),排水量3,375公噸(3,322長噸)。鐵製艦體由五個水密艙壁隔開,機艙和鍋爐房下面為雙層底英語Double bottom[g]設計。艦上常規配備230名官兵。[12]

推進器

編輯

「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鐵甲艦有兩台由萊爾德公司製造的水平回程連杆複合蒸汽機,每台驅動一具直徑15英尺6英寸(4.7公尺)的螺旋槳[13][10]。這些引擎由四座方形鍋爐提供動力[13]。引擎總共產生了2,426匹指示馬力(1,809千瓦特),使得該艦在海上試航中的最高速度達到12.09(22.39公里每小時;13.91英里每小時)。該艦隨艦裝載有380長噸(390公噸)煤,並裝備有三桅帆船的帆具。為了減少船體繩索對炮塔射擊範圍的干擾,該艦的前桅和主桅由三腳架支撐。「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的總帆面積為1,554平方公尺(16,730平方英尺)。[10]

武器

編輯

該艦在每個炮塔上安裝了一對阿姆斯特朗9英寸(229公釐)前裝膛線炮英語Rifled muzzle loader[h],每門炮重12.5長噸(12.7公噸)。在艦首甲板上裝備了兩門由克虜伯生產的120毫米K.A.後裝炮,艦尾也安裝了兩門作為追擊炮英語Chase gun。在建造完成後不久,該艦還被增加了6門37公釐(1.5英寸)霍奇基斯5管轉輪炮[8]。這幾門轉輪炮可以以2,000英尺每秒(610公尺每秒)的炮口初速發射重約1.1英磅(0.50公斤)的炮彈,射程約為3,500碼(3,200公尺),射速大約是每分鐘30發[15]

裝甲

編輯

「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的水線裝甲帶是由熟鐵鍛造而成,厚度為4.5英寸(114公釐)。在艦舯部,裝甲帶的長度為120英尺(36.6公尺),高度為12英尺(3.7公尺),其中3英尺(0.9公尺)低於吃水線。在艦艏和艦艉的裝甲帶僅露出吃水線高2.5英尺(0.8公尺)。4.5英寸的橫向艙壁用於保護炮塔和機艙免受側射火力的攻擊。每座炮塔都由5.5英寸(140公釐)的裝甲板保護,舷側開炮孔英語Gun port[i]周圍的裝甲總厚度為11英寸(279公釐)。本艦的甲板並沒有裝甲防護。[4][10]

服役

編輯

「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於1865年8月由萊爾德父子公司在伯肯黑德開始建造。1866年10月9日該艦下水,1867年3月竣工[17]。在被派往荷屬東印度之前,該艦被指派保衛荷蘭海軍的主要港口登海爾德[18]。該艦於1876年移交荷屬東印度,在輔助艦隊中服役[7][17]。1879年11月25日至1880年2月24日,「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因修理在新加坡發生漏水問題的鍋爐而離開爪哇[19][20]

在1881年6月底,「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臨時取代了「澤蘭」號成為巴達維亞的警備艦英語Guard ship[j]。1882年1月25日,該艦進入了奧恩魯斯特島英語Onrust Island5,000噸奧恩魯斯特碼頭英語Onrust Dock of 5,000 tons[23]。1882年2月1日,該艦被派往井裡汶,但由於霍亂爆發而在幾天後被召回,改派往廖內進行演習並於當年3月20日返回巴達維亞[24][25]。1882年5月16日至25日,該艦在丹戎普里歐克進行演習,並訪問了千島群島英語Thousand Islands (Indonesia)[k]。同年6月,該艦前往泗水並在那裡安裝了新的鍋爐[25]。1883年8月,演習結束後,該艦在巽他海峽保護航運,並在喀拉喀托火山噴發後前往萬丹和楠榜海岸。1883年11月13日至1884年1月24日,該艦在雅加達擔任警備艦[26]。該艦在1885年裝備了杆雷英語Spar torpedo系統[27]。1887年4月,該艦又在爪哇海參加了幾天演習,當月晚些時候被派到望加錫,與「荷蘭國王」號英語HNLMS Koning der Nederlanden[l]一起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演習。當年晚些時候,該艦在泗水進行了維修,之後又被派到望加錫參加訓練[30]

從1890年1月24日至1891年12月2日,「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隸屬於駐紮在亞齊北海岸的海軍部隊[31][32][33]。1893年,該艦改隸爪哇島和婆羅洲以東的海軍部隊。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1896年8月初[34][35][36][37]

到1890年,艦上的37毫米火炮被兩門75公釐(3.0英寸)速射炮和四門37毫米速射炮所取代[8]。1894年7月,「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在荷蘭侵略龍目島卡朗阿森期間負責運送軍隊[17]。1894年底,龍目島領主及其家人被俘後,該艦又負責將他們送往雅加達[35]。1897年8月,該艦參加了一次前往賽格利的遠征。[38]

「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於1899年5月5日退役,成為泗水港的一艘彈藥躉船。該艦在1901年至1905年期間被調派到殖民地部門,但在1905年返回海軍[8]。「荷蘭的亨德里克王子」號最終於1925年被報廢[17]

腳註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泰恩河上的黃龍旗》[1]
  2. ^ 「Barque-rigged」譯名參考自《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1 鐵甲艦之前 戰艦設計與演變 1815-1860》[2]
  3.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3]
  4.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4],「HNLMS」代表「His Netherlands Majesty's Ship」,但荷蘭皇家海軍使用「Zr. Ms.」(荷蘭語Zijner Majesteits schip)而不是英語中的「HNLMS」。[5]
  5. ^ 譯名參考自《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5 1945年以後重建皇家海軍》[6]
  6. ^ 「Hurricane deck」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9]
  7. ^ 譯名參考自《綜合英漢科技大詞典》[11]
  8. ^ 「Rifled Muzzle Loader」(RML)譯名參考自《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1 鐵甲艦之前 戰艦設計與演變 1815-1860》[14]
  9. ^ 「gun port」譯名參考自《帆船史》[16]
  10. ^ 譯名參考自《簡明英漢辭典》[21],另有來源譯作「警戒艦」[22]
  11. ^ 譯名參考自《東南亞經濟文化問題研究》CITEREF吳崇伯2019359。
  12.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28],另有來源譯作「尼德蘭國王」號[29]

引文

編輯
  1. ^ 張黎源 (2020),第222頁.
  2. ^ 李昊 (2019),第110-111頁.
  3.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304頁.
  4. ^ 4.0 4.1 張恩東 (2018),第285頁.
  5. ^ List of Acronyms Preceding the Name of a Ship. www.pilotesbsl.qc.ca. [201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6) (英語). 
  6. ^ 王鑫 (2020),第52頁.
  7. ^ 7.0 7.1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77, Bijlage C [5.10], p. 4
  8. ^ 8.0 8.1 8.2 8.3 Caruana (1972),第199頁.
  9.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183頁.
  10. ^ 10.0 10.1 10.2 10.3 Caruana (1972),第200頁.
  11. ^ 顧仁敖 (1997),第550頁.
  12. ^ Caruana (1972),第199-200頁.
  13. ^ 13.0 13.1 Silverstone (1984),第340頁.
  14. ^ 李昊 (2019),第378頁.
  15.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pdr (0.45 kg) 1.46" (37 mm) Marks 1 through 15. Navweps.com. 2008-08-15 [2009-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1) (英語). 
  16. ^ 楊槱 (2020),第101頁.
  17. ^ 17.0 17.1 17.2 17.3 Silverstone (1984),第349頁.
  18. ^ Staatsbegrooting voor het dienstjaar 1875. [2. 32.], p. 6
  19.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80, Bijlage C [5.9], Bijlage G, p. 5
  20.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81, Bijlage C [5.8], Bijlage F, p. 11
  21. ^ 徐鍾 (2006),第813頁.
  22.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572頁.
  23. ^ Nederlandsch-Indië. Bataviaasch handelsblad. 1882-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8) (英語). 
  24.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82, Bijlage C [5.9], Bijlage G, p. 9
  25. ^ 25.0 25.1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83, Bijlage C [5.8], Bijlage F, p. 9
  26.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84, Bijlage C [5.8], Bijlage F, p. 9
  27.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86, Bijlage C [5.7], Bijlage E p. 9
  28. ^ 張恩東 (2018),第286頁.
  29. ^ 布魯斯·泰勒 (2021),第192頁.
  30.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88, Bijlage C [5.9], Bijlage G, pp. 5-7
  31.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90, Bijlage C [5.8], Bijlage F, p. 9
  32.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91, Bijlage C [5.8], Bijlage F, p. 7
  33.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92, Bijlage C [5.10], Bijlage H, p. 9
  34.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94, Bijlage C [5.9], Bijlage G, p. 9
  35. ^ 35.0 35.1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95, Bijlage C [5.10], Bijlage H, p. 9
  36.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96, Bijlage C [5.9], Bijlage G, p. 9
  37.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97, Bijlage C [5.8], Bijlage F, p. 9
  38. ^ Koloniaal verslag van 1898, Bijlage C [5.4], p. 9

參考書籍

編輯
  • Silverstone, Paul H. Directory of the World's Capital Ships.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1984. ISBN 0-88254-979-0 (英語). 
  • (英)布魯斯·泰勒 (編). 战舰世界:世界海军强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80-1990. 由邢天寧翻譯. 南京: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1-02. ISBN 978-7-5594-5404-1 (中文(中國大陸)). 
  • 顧仁敖. 综合英汉科技大词典.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7-04. ISBN 7-100-02561-3 (中文(中國大陸)). 
  • 張恩東. 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百科图鉴 第1版.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07. ISBN 9787111599326. OCLC 1097889587 (中文(中國大陸)). 
  • 張黎源. 泰恩河上的黄龙旗.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05. ISBN 978-7-108-06822-4 (中文(中國大陸)). 
  • 楊槱. 帆船史.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20-08. ISBN 978-7-313-23574-9 (中文(中國大陸)). 
  • 徐方. 英语分类词语手册. 北京: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08-08. ISBN 978-7-81125-178-4 (中文(中國大陸)). 
  • 徐鍾. 简明英汉辞典. 北京: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2006-08. ISBN 7-80198-534-6 (中文(中國大陸)).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 工程技术卷 上.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9-06. ISBN 978-7-100-17102-1 (中文(中國大陸)). 
  • (英)大衛·K.布朗(David K. Brown). 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 卷1 铁甲舰之前 战舰设计与演变 1815-1860. 指文海洋文庫M002. 由李昊翻譯. 南京: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9-07. ISBN 978-7-5594-3746-4 (中文(中國大陸)). 
  • (英)大衛·K.布朗(David K. Brown); (英)喬治·摩爾. 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 卷5 1945年以后重建皇家海军. 指文海洋文庫M006. 由王鑫; 攵繭; 余耀東翻譯. 南京: 江蘇文藝出版社. 2020-10. ISBN 978-7-5594-4301-4 (中文(中國大陸)).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英汉舰船科技词汇.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 1975-09. CSBN 17034·25 (中文(中國大陸)). 
  • 吳崇伯. 东南亚经济文化问题研究. 東南亞經濟研究叢書.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9-07. ISBN 978-7-5615-7481-2. 

期刊來源

編輯
  • Caruana, Joseph. Dutch Ironclads Prins Hendrik and Konig der Nederlanden. Warship International (Toledo, OH: Naval Records Club). 1972, IX (2): 199–200 (英語). 

網絡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