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港內海
蟯港內海,又稱為堯港內海(荷蘭語:Jouckan),是臺灣西南部沿海的一個古潟湖。隨著蟯港內海逐漸淤積,現今的興達港港區可以被視為蟯港內海的遺跡,而蟯港內海一帶多數的土地仍作為魚塭使用。蟯港內海過去北至二仁溪,南至漯底山,其範圍大致是現今高雄市茄萣區全境、湖內區、路竹區、永安區西部,以及彌陀區部分地域[1]。
蟯港內海 |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市 |
主要流出 | 台灣海峽 |
介紹
編輯蟯港內海的西側為沙洲,東側為大湖臺地,並有二層行西和阿公店溪的河水注入,兩者出海口經多次改道,也使得內海逐漸淤積。根據考古挖掘研究,在新石器時代時,已有居民在蟯港內海活動,並形成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稠子文化、晚期的大湖文化,以及距今2000年前持續到400年前金屬器時代的蔦松文化,其原住民為南鄒族與後來侵入的馬卡道族的搭加里揚社、大傑顛社。[2] 1603年1月(明萬曆30年12月),陳第隨沈有容軍隊前往東番征剿海盜,隨後寫成《東番記》,記載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等海港平埔,皆有原住民居住。 荷蘭東印度公司為報復士兵被殺害,控制台南高雄平原,1635年聖誕節發動搭加里揚之戰征討世居在堯港(《熱蘭遮城日記》記載為Jouckan)、大岡山附近、今阿公店溪南岸的馬卡道族搭加里揚社。原居住在高雄平原的馬卡道族人撤離高雄平原,逃往屏東平原。荷蘭人清空高雄平原後,招募漢人來此開墾。[3]:36-391652年爆發的郭懷一事件漢人農民武裝起事抵抗荷蘭統治,堯港、大岡山附近為重要據點。 漢人來此開墾後,逐漸在蟯港內海岸邊搭設棚寮。[2]
至日治初期,蟯港內海已縮小至興達港港區附近,其他土地大多做為魚塭養殖或曬鹽等使用。1908年開始設立烏樹林鹽田和竹滬鹽田,其在戰後屬於高雄鹽場。而日治初期設立的新打港在戰後的1975年改名為興達港,並在其南側的原潮流口淤積地建造興達發電廠[4]。烏樹林鹽田和竹滬鹽田在停止曬鹽後,成為了野鳥棲息地,並在後來分別規劃為永安溼地和茄萣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