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蛾(學名:Tinea pellionella),屬於鱗翅目蕈蛾科。外觀類似幾何圖形的菱形。其分布極廣,常出現於潮濕的牆壁上,以及衣物上。衣蛾如果在城市的話,它一般都會生長在最下面的樓層。

衣蛾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科: 蕈蛾科 Tineidae
屬: 蕈蛾屬 Tinea
種:
衣蛾 T. pellionella
二名法
Tinea pellionella
異名[1][2][3]
  • Phalaena (Tinea) pellionella Linnaeus, 1758
  • Phalaena zoolegella Scopoli, 1763
  • Tinea demiurga Meyrick, 1920
  • Tinea gerasimovi Zagulajev, 1978
  • Tinea pelliomella (lapsus)

形態

編輯

衣蛾幼蟲是一個小型白色的毛蟲,藏在一個絲質的袋狀物或網狀物(稱為筒巢)內,在牆壁上可見到一個黏著水泥的紡錘形絲袋,內有一深褐色頭的幼蟲。幼蟲有時會從絲袋中爬出,但一般很少觀察到。成蟲為淺黃色的飛蟲,翼展約9至16毫米。兩對翅覆滿鱗粉。前翅呈灰褐色,上有模糊的黑色斑點。後翅為淡棕灰色,翅緣呈現絨毛狀。

食性

編輯

幼蟲以羊毛毛髮毛皮羽毛為食,行動緩慢。會破壞紡織品,在圖書館博物館會危害動物標本。其成蟲並不取食。

生活環境

編輯
 
一隻衣蛾幼蟲正從其筒狀巢的頂部爬出

成蟲將卵產在皮毛羽毛、皮品、或污穢的絲綢上。幼蟲會吐,兩端開口供取食及行動。幼蟲在繭中成長,化時仍在繭中,直到成蟲羽化為止。特別喜愛紡織品沾有食物或其他受污染的東西,衣領或衣服摺疊處也可見到衣蛾的蹤跡,而純棉的衣物較不易受害。

預防

編輯

最適宜的方式當衣物要收好時,需先作處理。將所有的衣物自衣櫃移出,將摺疊處清理,在陽光下暴露幾小時。乾洗濕洗時應要燙好,用塑膠袋裝好密封。

防治

編輯

衣櫃空出時,以陶斯松等噴灑衣櫃。經處理後將衣服放回,衣櫃要關緊,在上層放一些樟腦丸萘丸等(依指示放入所需的量),盡記勿把有沾到污泥的衣服放入,因為加上味更易吸引衣蛾來為害。

館藏品收藏時應先檢查,有蟲為害時應先作處理,定期檢查並行熏蒸處理;並具環境控制的設施保持低溫、低濕及清潔。衣魚和衣蛾不叮咬人類或傳染病原菌,易被忽略,發生後再處理恐難清除完全,在平時能清潔環境,報紙定期收集整理不堆積,送往資源回收處集中處理。換季時衣服務必清洗烘乾後再放入乾淨的衣櫥,可減少危害蟲的發生。

參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衣蛾 Tinea pellionella Linnaeus, 1758.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中文(臺灣)). 
  2. ^ 衣蛾 Tinea pellionella Linnaeus, 1758.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TaiBIF). [2016-09-24] (中文(臺灣)). 
  3. ^ Tinea pellionella. Global Taxonomic Database of Tineidae (Lepidoptera).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