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寄嶠
郭寄嶠(1902年11月14日—1998年7月26日),原名光霱,安徽合肥人[1],保定軍校第九期砲兵科畢業。陸軍二級上將軍階。為郝伯村妻子郭婉華的四叔。
郭寄嶠 | |
---|---|
中華民國第17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 | |
任期 1963年12月14日—1972年5月29日 | |
行政院院長 | 嚴家淦 |
前任 | 田炯錦 |
繼任 | 崔垂言 |
中華民國第7任國防部部長 | |
任期 1951年3月1日—1954年6月1日 | |
行政院院長 | 陳誠 |
前任 | 俞大維(正任) 袁守謙(代理) |
繼任 | 俞大維 |
第8任甘肅省政府主席 | |
任期 1946年10月17日—1949年8月3日 | |
前任 | 谷正倫 |
繼任 | 馬鴻逵 |
中華民國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次長 | |
任期 1946年7月2日—1946年10月29日 | |
前任 | 范漢傑 |
繼任 | 方天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02年11月14日 大清安徽省廬州府合肥縣 |
逝世 | 1998年7月26日 中華民國臺北市 | (95歲)
籍貫 | 安徽省合肥縣 |
國籍 | 中華民國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中華民國 |
服役 | 中華民國陸軍 |
軍階 | 二級上將 |
學歷
| |
經歷
|
歷任
編輯郭寄嶠畢業後進入奉系軍隊服役,所屬郭松齡之部隊麾下。由於郭松齡後來與馮玉祥合謀反叛張作霖失敗遭到處決,郭寄嶠只能流亡到西北軍體系。在魏益三的運作下,郭松齡的殘部合編為國民軍第四軍,郭寄嶠則因魏益三的賞識出任第四軍參謀長。
民國十五年(1926),因軍餉無以為繼魏益三叛離國民軍系,率領部隊投靠與馮玉祥對立的吳佩孚,部隊改名為討赤聯軍第八軍,郭寄嶠續任第八軍參謀處處長。隨著吳佩孚被國民革命軍擊敗,魏益三再度叛變投誠國民革命軍,部隊名稱變更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軍,郭寄嶠續任該軍參謀長。
北伐戰爭結束後,因為看壞魏益三的前途,郭寄嶠離開三十軍投靠何鍵,擔任其參謀長。但郭寄嶠非湖南人,無法獲得何鍵重用。因此在民國十九年(1930)投靠同為安徽人的衛立煌,出任國民革命軍第45師參謀長,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5月該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郭寄嶠因此升職為軍參謀長兼任軍事委員會參議。在第十四軍任職期間,郭寄嶠因閩變時的用兵獲得衛立煌的倚重,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1月升遷為陸軍少將。
西安事變期間,郭寄嶠與衛立煌一同遭張學良拘留,後同時遭釋放。
民國二十六年(1937),升任陸軍中將。同年抗日戰爭爆發,11月6日郭寄嶠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中將軍長,該軍的統領部隊為衛立煌擔任指揮官之國民革命軍第14集團軍,為衛立煌系統的主幹武力部隊。在衛立煌的職務持續升任期間,郭寄嶠也因此兼任更多上層職務。民國二十七年(1938)初兼任第14集團軍參謀長。民國二十八年(1939)衛立煌調任抗日戰爭第一戰區司令官,郭寄嶠也隨之調職兼任第一戰區參謀長。除了第九軍軍長職務,郭寄嶠同時也是第一戰區與中國共產黨交涉之對口。
民國二十九年(1940)6月,郭寄嶠的第九軍軍長職務交裴昌會,並轉任抗日戰爭第三戰區參謀長。
民國三十一年(1942)8月,轉任重慶衛戍司令部,最初仍擔任參謀長,後升任副總司令兼幹訓班主任。
民國三十二年(1943)10月,因衛立煌轉任中國遠征軍司令官,郭寄嶠被衛立煌延攬擔任長官部參謀長。
民國三十三年(1944)初,郭寄嶠調離中國遠征軍轉任鄂陝甘邊區警備總司令,脫離與衛立煌之間的職務紐帶關係。同年7月20日轉任抗日戰爭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參謀長。
民國三十四(1945)年2月11日,轉任抗日戰爭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同年6月獲選中國國民黨第6屆中央執行委員候補。年中轉任抗日戰爭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參謀長,與吳忠信和張治中搭檔協助朱紹良敉平伊寧事變。
民國三十五年(1946)1月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北行營副主任,6月改任中華民國國防部參謀次長。10月出任甘肅省政府主席兼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協調與西北馬家軍之間的關係。此職務任職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5月,郭寄嶠離職並撤往臺灣。
抵達臺灣後,郭寄嶠曾出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國防部參謀次長、美援運用委員會委員,民國四十年(1951)3月出任國防部長,授階陸軍二級上將,至民國四十三年(1954)5月卸任,此後離開軍界。
國防部長卸任後,轉任國策顧問。民國四十六年(1957)10月出任中國國民黨第8屆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此後持續連任至第15屆。
民國五十二年(1963),出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任職至民國六十一年(1972)年卸任。
家族關係
編輯中華民國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是郭寄嶠的侄女婿,前任台北市長郝龍斌即其侄外孫。郭逸民為其姪子,已由中國科技大學教務長退休。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郭中一為其姪孫,離職後返回合肥開辦生態農場。另一姪孫郭中人。
郭寄嶠為世界郭氏宗親總會的創會理事長[2]
戰功
編輯郭寄嶠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總司令,及旅部、師部、軍部、軍團總司令部各級參謀長。郭寄嶠曾參加北伐、剿共諸戰役,及轉戰河南、河北諸會戰。抗日戰爭爆發於1937年忻口之役,郭寄嶠殲滅日軍板垣征四郎兵團大部,使華北得以從容佈置軍事。1938年至1940年間,郭寄嶠率部扼守中條山、太行山之間,擊退日軍13次猛攻,均獲致重大戰果。1944年,郭寄嶠參加豫西、陝東諸戰役,阻止日軍西進。1945年秋,新疆匪亂,迪化危急,郭寄嶠孤軍馳往,平定亂事。1946年9月,郭寄嶠獲頒青天白日勳章。1948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擾隴東、窺伺西安;郭寄嶠部與解放軍彭德懷部激戰,殲彭德懷部5萬人,造成著名之隴東大捷。1950年4月,郭寄嶠負責指揮舟山國軍轉進部隊15餘萬人來臺灣,並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來臺初期穩定軍政體系,度過當時不安的軍事政局。
參考資料
編輯- ^ 環球郭氏宗譜.
- ^ 郭氏宗親總會歷任理事長. [201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3).
- 張憲文、方慶秋、黃美真主編:《中華民國大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
- 國軍歷史文物館歷任國防部部長傳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政府職務 | ||
---|---|---|
前任: 俞大維(未就任) |
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 1951年2月20日—1954年5月26日 |
繼任: 俞大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