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圍城戰役 (1511年)

馬六甲圍城戰役,是在1511年7月7日至8月24日葡萄牙王國入侵馬六甲蘇丹國的一場圍城戰役。戰役最終馬六甲為葡軍攻陷,馬六甲蘇丹國滅亡,蘇丹馬末沙帶領王室舊部及殘軍逃亡柔佛

馬六甲圍城戰
大航海時代的一部分

1511年,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征服馬六甲的藝術畫作
日期1511年8月15日[1][2]
地點
馬六甲 (位於現今馬來西亞)
2°12′20″N 102°15′22″E / 2.20556°N 102.25611°E / 2.20556; 102.25611
結果

葡萄牙決定性勝利

參戰方
葡萄牙帝國 馬六甲蘇丹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 蘇丹馬末沙
兵力
700名葡萄牙士兵[3]
300名當地輔助人員[3]
11艘克拉克帆船
3艘卡拉維爾帆船
2艘槳帆船[4]
20,000人[5]
100門火砲[6]
20頭戰象
傷亡與損失
未知[7] 未知

背景

編輯

馬六甲海峽直止今時仍然是關係到全球航行的重要水道。而在15至16世紀早期,馬六甲蘇丹皇朝是控制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重要國家之一,城市人口約10萬人。當地統治者以都城馬六甲城為中心,吸納了來自印度和紅海地區的商船,以及南洋明朝的商隊在此貿易交換。馬六甲城也因此富甲一方,成為東西方海上貿易線上的要衝。

馬六甲蘇丹皇朝末年,蘇丹馬末沙登位時期,國勢已達到皇朝建立以來最頂峰之時,但同時國家內部的政治腐敗、官員貪污和失信行為也讓馬六甲城裡的民眾與統治者的矛盾日趨尖鋭。[8]

1509年8月1日,由葡萄牙王國上將迪奧戈·洛佩斯·西奎拉英語Diogo Lopes de Sequeira奉葡萄牙國主之命,攜帶公文禮物,率領五艘船艦抵達馬六甲。西奎拉一行人登陸後隨即遭到好奇的馬六甲人圍觀議論。之後西奎拉得見宰相敦墨泰希,要求登岸從事貿易和建立商站。當時馬六甲的商人們擔心葡萄牙會損壞他們的商業利益,而宰相敦墨泰希也和商人們有著密切的利益關係。敦墨泰希拒絕葡萄牙的要求。

而蘇丹馬末沙很早以前已經對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感到擔心,故極心反對葡萄牙的來臨。敦墨泰希慫恿蘇丹馬末沙殺死來訪的歐洲商人和艦隊。於是在自己的王宮內擺下宴會,企圖將艦隊指揮官西奎拉騙上岸後俘虜起來,更策劃搶占葡萄牙人的船隻。然而被人透露了蘇丹的計劃, 西奎拉連忙率領2艘船逃跑並燒掉了自己的2艘船。而滯留在岸上的二十餘葡萄牙官兵則被俘虜。這留下日後葡萄牙入侵馬六甲的藉口。

1510年,葡萄牙駐印度統督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以占領印度西岸果阿,並以此為向東發展的基地。當時,葡萄牙已經控制紅海與印度洋地區,對馬六甲早就虎視眈眈。[9]

談判經過

編輯
 
葡萄牙所使用的克拉克帆船

1511年5月2日,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以西奎拉被襲擊事件,率領十九艘戰船在內的葡萄牙海軍攻打馬六甲。7月7日,葡萄牙戰艦抵達馬六甲,對馬六甲進行炮擊,同時派遣陸戰隊燒毀港口的船艦和建築物。蘇丹馬末沙緊急求和,雙方展開談判工作。葡萄牙之後得到城內的中國商人和水手幫忙,不但使用商船的小船用於登陸作戰,還洩漏了的馬六甲的防禦實力。[8]

阿方索要求蘇丹馬末沙釋放被俘虜的葡萄牙士兵,並賠償損失。蘇丹馬末沙為了緩解局勢,將一切責任推給已經被處死的敦墨泰希,並答應釋放葡萄牙士兵,但要求葡萄牙將戰艦退出馬六甲港口。阿方索只撤離部分小船,大型戰艦仍然留在港內,期間雙方陸續以試探性的方式攻擊對方。雖然蘇丹馬末沙後來依約釋放葡萄牙士兵,但葡萄牙的真正目的是占領馬六甲,因此不斷向馬六甲提出諸如建築碉堡等苛刻要求,馬末沙拒絕所有要求,最後雙方談判破裂。

準備

編輯
 
馬六甲城市圖畫

馬六甲建造了堅固的堡壘衛城,城市被流入馬六甲海峽的河流分成兩個部分。城內的要塞扼守通往兩處城區的沿海大橋,在當時的防禦屬於是很高的水平。對此情況早有準備的馬六甲加強城市的防禦,並用柵欄封鎖了大橋,在陣地上部署了火銃與火炮,和3萬以上的馬來士兵,包括1萬名來自印度爪哇傭傭兵。但這種速成的組合也改變不了馬來士兵本身偏弱的問題。同時部分手擁重兵的馬來領袖,如Utimutiraja認為蘇丹馬末沙無法打敗葡萄牙軍隊,因此拒絕出戰,隨後他也被阿方索處決。

而葡萄牙作為當時最好的軍事實力,已經在歐洲和印度一系列登陸攻城作戰時表現了戰場上磨練出的高素質,同時擁有優勢的船艦、巨炮、火繩槍和盔甲等裝備。整支遠征軍包括了11艘克拉克帆船,3艘卡拉維爾帆船和2艘划槳的加萊戰船。和700名葡萄牙兵士和300名主要是划槳加萊戰船的印度人。[8]

開戰

編輯

7月25日,葡萄牙軍隊對馬六甲城發動攻勢,葡軍對大橋和城市發動兩面攻勢,發現葡軍登陸的馬來守軍立刻用火炮攻擊,葡軍在艦炮支援下對大橋和城市發起強攻,馬來守軍的毒箭和吹管面對葡軍的盔甲沒有很大效果,很快就占領橋上的要塞。700百名馬來騎兵出城繞到葡軍後方攻擊,葡軍此時發揮了武器和戰術優勢,組成方陣防禦馬來步騎隊的圍攻,葡軍很快就擊潰了馬來騎兵。[10]

從大橋上潰敗的馬來守軍也節節後退,蘇丹王子穆扎法北率領20頭戰象部隊反攻。葡軍攻擊戰象的眼睛讓其失控,結果戰象踩死踩傷多名馬來士兵,王子穆扎法北也從戰象上跌倒受傷。葡軍在橋上建築柵欄開始攻城,並放火焚燒馬六甲王宮,但有大批馬來守軍守護王宮城牆,同時不斷用火銃和火炮攻擊。葡軍無法完成柵欄工事被逼退回船上,而受傷中毒的葡軍也在船上身亡,馬來守軍趁機收復大橋,並加強此地的防禦。夜晚,馬來軍隊打算趁機使用火船偷襲葡軍的戰船,結果被早有準備的葡軍擊退。

8月8日,葡軍趁潮水時機,利用船上的火炮和各種火器不斷轟擊馬六甲城上的守軍,同時葡軍成功登陸港口,並建立炮兵陣地對馬六甲王宮不斷轟炸。馬六甲城內的叛徒西基托洛(Si Kitol)趁機打開城門讓葡軍入城,馬來守軍被逼撤到市區內作戰,從屋頂上對葡軍射擊,葡軍對此縱火焚燒城市。8月10日,馬六甲淪陷,葡軍攻下了城市中心,蘇丹馬末沙眼看無法守住後逃離馬六甲。此時的馬來軍隊已經無心戀戰開始棄器逃亡。8月24日,葡萄牙完全占領馬六甲全城,葡軍收穫大量武器、金銀財寶和香木。此後,馬六甲被葡萄牙占領了130年。[10]

後續發展

編輯

蘇丹馬末沙和他的兩個兒子和追隨者撤退到巴莪和麻坡,建立要塞展開復國戰爭。葡萄牙軍隊挫敗馬末沙的攻擊後,馬末沙撤到東海岸的彭亨,得到彭亨的強力支持,同時試圖從明朝獲得幫助,但這期望落空。蘇丹馬末沙成為馬來聯軍的領導人,多次攻打馬六甲和葡萄牙商船。

1520年,葡萄牙軍隊對馬末沙進行報復行動,並摧毀了首都巴莪。蘇丹馬末沙被逼退守廖內群島賓丹島(Bintan),並繼續和葡萄牙對抗。1526年,葡萄牙發動反擊,蘇丹馬末沙逃往蘇門答臘島的錫巴, 兩年後於1528年在錫巴去世。但他的兒子阿拉烏丁生活在柔佛並創立了柔佛蘇丹國,成為馬六甲的競爭對手。他的首都巴莪位於Temasik(新加坡)附近,在他擔任柔佛蘇丹期間,他繼續獲得周邊地區的支持和忠誠。 蘇丹馬目末沙的另一個兒子穆扎法北被北方人民邀請成為他們的蘇丹並創立了霹靂蘇丹國[8]

影響

編輯
 
葡萄牙在馬六甲建立的法摩沙堡(後被英國人炸毀,如今只剩下一道城門,稱聖地牙哥城門)

馬六甲被攻陷後,馬來半島被分裂成兩個主要勢力,分別是柔佛蘇丹王朝葡屬馬六甲。其二勢力水火不容,而且馬六甲海峽海域西面的蘇門答臘島上還有著國力日益強盛的亞齊蘇丹國,因爲總總原因在最終爆發爲期百年的三角戰爭

葡萄牙對馬六甲的目的有二,其一是壟斷東方貿易,控制海上霸權;其二是排斥伊斯蘭教,宣揚天主教

葡萄牙占領馬六甲初期,主要目的不在於擴張領土,占領期間,葡軍利用上千名馬來奴隸在馬六甲修築教堂、城堡、堡壘和要塞等工事,這使得國小寡民的葡萄牙不必派遣大量人員駐守。除了對港口貿易抽取高額關稅外,還強迫所有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都要進入港口。葡軍恃其強大的海軍力量,追擊不順從的商船,焚燒船隻,並沒收貨物,達到壟斷馬六甲海峽的貿易。這種海盜式的行徑,使各國貨船將進入馬六甲海峽視為畏途。

葡萄牙在馬六甲推行歧視性政策,極力排斥伊斯蘭教。葡軍占領馬六甲當天,對伊斯蘭教為主的當地民眾進行燒殺擄掠。除了強迫伊斯蘭教徒改教,也對他們進行個驅逐、殺戮和搶收他們的財產,迫使伊斯蘭教徒集中在亞齊柔佛,成為抵抗葡軍的主力。此外,葡萄牙在馬六甲實行分而治之的方法,將各族分區而居,不讓來往,並在他們之間挑撥離間。

葡萄牙也在馬六甲霸占農田,徵收各種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馬六甲居民苦不堪言。以上種種暴政使得葡萄牙在馬六甲當地大量樹敵,不斷招受他國攻擊,使得馬六甲失去以往的商業地位。1601年,荷蘭王國在馬六甲海峽大敗葡萄牙艦隊,葡萄牙失去東方霸主的地位。1635年,荷蘭截斷馬六甲海峽的貿易後,馬六甲可謂成為一座死港。[10][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osworth, Clifford Edmund. Historic cities of the Islamic world. BRILL. 2007: 317 [23 August 2011]. ISBN 978-90-04-1538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0). 
  2. ^ van Gent, Robert Harry. Islamic–Western Calendar Converter. Universiteit Utrecht. [23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rtas de Afonso de Albuquerque, Volume 1, pp. 396–397
  4. ^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rtas de Afonso de Albuquerque, Volume 1 p. 65
  5. ^ Diffie, Winius, p. 256
  6. ^ Gibson-Hill 1953,第146-147頁.
  7. ^ Diffie, Winius, p. 258
  8. ^ 8.0 8.1 8.2 8.3 8.4 《馬來西亞:多元共國的國度》ISBN978-957-085279-9
  9. ^ 《馬來西亞史》,陳鴻瑜編
  10. ^ 10.0 10.1 10.2 《馬來西亞及其東南亞領國史》,加影: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統會,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