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庫平郡 (伊利諾州)
馬庫平縣(英語:Macoupin County)是美國伊利諾伊州西南部的一個縣,是聖路易斯都會東區的一部分。面積2,247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47,765人[1]。縣治卡林維爾。
歷史
編輯17世紀最早來到當地的歐洲人是法國探險家,他們沿美洲的大河向南探險。當時當地居住的是伊利諾伊聯盟美國原住民。今天的縣名就源於邁阿密-伊利諾伊語中對美洲黃蓮的稱呼。也有一說它的原意是馬鈴薯[2]。雖然一些最早歐洲移民的後代稱他們部分含有原住民的血緣,但是過去居住在當地的人已經不復存在。最早的歐洲移民沿已經設立的密西西比河運輸途徑從西南方進入當地。
馬庫平縣成立於1829年1月17日[3]。它是從麥迪遜縣和格林縣分離出來的。縣名來自伊利諾伊河西南邊一條名為馬庫平溪的支流[4]。當時當地居民的經濟主要是自給農業,他們的聯絡方向是朝向西南方的。
19世紀中伊利諾州發展變化迅速。最大的變化在於鐵路的建設,馬庫平縣位於連結聖路易斯和當時還年輕的芝加哥都市地區的鐵路和公路線上。馬庫平縣位於聖路易斯和當時伊利諾伊的州府斯普林菲爾德正中。當地的主要經濟依然是農業,但是農民把他們的產品運到市場上去的路徑方便多了。當時的居民點都很小,而且分布稀落,所有新居民點都是沿鐵路線建成的,利用鐵路的運輸服務。在文化上馬庫平縣保持了它與聖路易斯的歷史連結,而與伊利諾州北邊地區的聯繫沒有那麼密切。
農業依然是縣的主要經濟部門,但是縣內也開始開採煤礦,煤礦的開採使得縣的部分面貌發生變化。當地整個地區地下有煤,但是沿鐵路線和在已經存在的鎮附近的煤礦最經濟。20世紀開始時許多鎮裡有礦,所有這些礦里都有許多從歐洲各地移入的礦工。
20世紀裡農業和煤礦依然是馬庫平縣的主要經濟支柱。縣隨著這兩個支柱起伏。開始時縣內的農業主要是家庭農業。馬庫平縣常常成為礦工和礦主之間勞工爭議的中心,也是工會活動的熱點。1890年代馬庫平縣在勞工暴動中起了一個主要作用,因此在美國知名。馬庫平縣是美國礦工聯合會成長的中心舞台,1930年代裡美國礦工聯合會和美國進步礦工內部鬥爭也主要在這裡。
農業依然是馬庫平縣的主要經濟支柱,但是大型公司企業越來越起主要作用,家庭企業消失迅速。煤礦也不斷減少,最後幾乎完全消失。這個過去重要工業的房屋和建築在年久失修後被拆除,今天所剩無幾。
縣裡的鎮不是中西部城市廣場或者是大街格局。城市廣場格局的鎮環繞一個中心廣場,或者有一座小亭子的公園,鎮上的小店都環繞著這個中心。大街格式的鎮的主要建築和鎮上的小店排列在一條主街兩側。縣治卡林維爾是一座城市廣場格式鎮,縣政府建築是鎮的中心。該建築里有所有縣政府的辦公室。一般教堂和其它教派的宗教建築也位於城市廣場周圍,或者排列在市中心附近的主街兩側。
現代公路改善了交通,縣北部的一些鎮逐漸成為睡城,當地居民主要在斯普林菲爾德工作和購物,導致鎮內的小店蕭條。縣最南邊的鎮也有同樣的現象。由于越來越多的人在聖路易斯和都會東區工作,2005年美國普查局把馬庫平縣納入聖路易斯都市統計地區。
地理
編輯根據美國普查局數據馬庫平縣的總面積為225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為2240平方千米,水域面積為12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0.5%)[5]。
氣候
編輯卡林維爾 | ||||||||||||||||||||||||||||||||||||||||||||||||||||||||||||
---|---|---|---|---|---|---|---|---|---|---|---|---|---|---|---|---|---|---|---|---|---|---|---|---|---|---|---|---|---|---|---|---|---|---|---|---|---|---|---|---|---|---|---|---|---|---|---|---|---|---|---|---|---|---|---|---|---|---|---|---|
氣候圖表 | ||||||||||||||||||||||||||||||||||||||||||||||||||||||||||||
| ||||||||||||||||||||||||||||||||||||||||||||||||||||||||||||
|
近年來縣府卡林維爾1月的平均最低氣溫為-8°C,7月的平均最高氣溫為31°C。歷史記錄的最低氣溫是1905年2月記錄到的-31°C,最高氣溫為1954年7月記錄到的45°C。平均最低降水量在2月,為50毫米,平均最高降水量在5月,為108毫米[6]。
主要公路
編輯周邊縣
編輯人口
編輯調查年 | 人口 | 備註 | %± |
---|---|---|---|
1830 | 1,990 | — | |
1840 | 7,826 | 293.3% | |
1850 | 12,355 | 57.9% | |
1860 | 24,602 | 99.1% | |
1870 | 32,726 | 33.0% | |
1880 | 37,692 | 15.2% | |
1890 | 40,352 | 7.1% | |
1900 | 42,256 | 4.7% | |
1910 | 50,685 | 19.9% | |
1920 | 57,274 | 13.0% | |
1930 | 48,703 | −15.0% | |
1940 | 46,304 | −4.9% | |
1950 | 44,210 | −4.5% | |
1960 | 43,524 | −1.6% | |
1970 | 44,557 | 2.4% | |
1980 | 49,384 | 10.8% | |
1990 | 47,679 | −3.5% | |
2000 | 49,019 | 2.8% | |
2010 | 47,765 | −2.6% | |
2018年估計 | 45,313 | [7] | −5.1% |
美國十年普查[8] 1790-1960[9] 1900-1990[10] 1990-2000[11] 2010-2013[1] |
根據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馬庫平縣有47765名居民,分19381個戶,13224個家庭[1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4人。97.6%的居民是白人、0.8是黑人或非裔美國人、0.3%是亞裔、0.3%是美洲原住民、0.2%是其他人種。0.9%是混血兒。拉丁美洲裔或西班牙裔的人占0.9%[12]。35.8%的人祖先來自德國、16.2%來自愛爾蘭、13.9%來自英國、9.5%來自美國、8.0%來自義大利[13]。
縣內的19381個戶里30.2%有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53.5%是結婚夫婦、9.8%是帶孩子的單身婦女、31.8%不是家庭、27.0%是單身漢。平均每戶2.42人、家庭的平均大小為2.90人。平均年齡為41.7歲[12]。
縣內每戶平均年收入為47178美元、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為59700美元。男子的平均年收入為48878美元,女子的平均年收入為30748美元。人均年收入為23222美元。約9.7%的家庭和12.0%的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包括17.4%的未成年人和5.5%的老年人(65歲或以上)[14]。
政治
編輯馬庫平縣屬於環繞聖路易斯都市地區的伊利諾州部分,是農村德國天主教帶的一部分,傳統上當地人比較支持民主黨。包括2000年的大選在內馬庫平縣僅在六次雪崩式大勝中選舉共和黨候選人,除1972年理察·尼克森以3000票多數戰勝喬治·麥戈文外共和黨從未在馬庫平縣獲得絕對多數。
21世紀開始後馬庫平縣的選舉特徵巨大更改,原因是當地的保守選民對民主黨就社會問題的自由主義態度不滿,此外當地選民也認為民主黨沒有解決當地經濟問題的答案。2012年貝拉克·歐巴馬成為首位在伊利諾州獲勝的民主黨總統獲選人,但是在馬庫平縣他沒有獲勝。2016年希拉蕊·柯林頓在馬庫平縣僅獲得30%的選片,甚至比喬治·麥戈文的敗北還要少。
年 | 共和黨 | 民主黨 | 第三黨 |
---|---|---|---|
2016年 | 64.0% 14,322 | 29.9% 6,689 | 6.2% 1,380 |
2012年 | 51.9% 10,946 | 44.9% 9,464 | 3.2% 673 |
2008年 | 44.1% 9,891 | 53.9% 12,090 | 2.1% 462 |
2004年 | 50.1% 11,413 | 49.1% 11,193 | 0.8% 179 |
2000年 | 45.6% 9,749 | 51.5% 11,015 | 2.9% 625 |
1996年 | 34.3% 7,235 | 52.7% 11,107 | 13.0% 2,733 |
1992年 | 27.6% 6,518 | 50.9% 12,050 | 21.5% 5,093 |
1988年 | 43.2% 9,362 | 56.3% 12,195 | 0.5% 112 |
1984年 | 53.5% 12,282 | 46.2% 10,602 | 0.3% 69 |
1980年 | 54.3% 12,131 | 40.8% 9,116 | 5.0% 1,107 |
1976年 | 45.6% 10,242 | 53.0% 11,910 | 1.5% 334 |
1972年 | 58.0% 13,583 | 41.3% 9,662 | 0.7% 162 |
1968年 | 43.9% 10,262 | 46.0% 10,750 | 10.1% 2,356 |
1964年 | 35.6% 8,430 | 64.4% 15,227 | |
1960年 | 47.1% 11,731 | 52.7% 13,120 | 0.2% 45 |
1956年 | 49.9% 12,290 | 50.0% 12,303 | 0.1% 34 |
1952年 | 48.7% 12,336 | 51.1% 12,944 | 0.3% 68 |
1948年 | 45.7% 10,198 | 52.7% 11,742 | 1.6% 358 |
1944年 | 48.9% 11,572 | 50.5% 11,951 | 0.7% 160 |
1940年 | 47.1% 13,000 | 52.0% 14,356 | 0.9% 254 |
1936年 | 36.8% 9,502 | 57.6% 14,896 | 5.6% 1,453 |
1932年 | 29.7% 7,031 | 62.7% 14,810 | 7.6% 1,799 |
1928年 | 47.7% 10,699 | 50.3% 11,290 | 2.0% 449 |
1924年 | 39.2% 8,571 | 28.1% 6,134 | 32.7% 7,136 |
1920年 | 44.7% 8,700 | 30.5% 5,936 | 24.8% 4,834 |
1916年 | 43.6% 8,875 | 49.2% 10,012 | 7.1% 1,448 |
1912年 | 21.1% 2,177 | 47.5% 4,902 | 31.4% 3,235 |
1908年 | 42.8% 4,988 | 49.5% 5,775 | 7.7% 901 |
1904年 | 46.7% 4,796 | 42.2% 4,336 | 11.1% 1,140 |
1900年 | 45.1% 4,814 | 51.3% 5,472 | 3.6% 387 |
1896年 | 46.4% 4,970 | 52.1% 5,574 | 1.5% 164 |
1892年 | 40.5% 3,868 | 52.9% 5,051 | 6.6% 625 |
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State & County QuickFacts. 美國人口統計局. [2014年7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6月6日).
- ^ Kane, J. N. and C. C. Aiken. The American Counties: Origins of County Names Dates of Creation and Population Data 1950-2000.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2005.
- ^ Adams, James N. (compiler), Keller, William E. , 編, Illinois Place Names, Springfield: Illinois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592, 1989年1989年, ISBN 0-912226-24-2
- ^ Moses, John, Illinois, Historical and Statistical II, Chicago: Fergus Printing Company: 1137, 1892
- ^ Population, Housing Units, Area, and Density: 2010 - County. 美國人口統計局.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2月12日).
- ^ 6.0 6.1 Monthly Averages for Carlinville, Illinois. The Weather Channel.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23日).
- ^ 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Estimates.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5月2日).
- ^ U.S. Decennial Censu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26日).
- ^ Historical Census Brows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1日).
- ^ Population of Counties by Decennial Census: 1900 to 1990.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4月24日).
- ^ Census 2000 PHC-T-4. Ranking Tables for Counties: 1990 and 2000 (PDF).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年12月18日).
- ^ 12.0 12.1 12.2 DP-1 Profile of General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2010 Demographic Profile Data. 美國普查局.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2月13日).
- ^ DP02 SELECTE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 2006-2010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5-Year Estimates. 美國普查局.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2月13日).
- ^ DP03 SELECTE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 2006-2010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5-Year Estimates. 美國普查局.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2月13日).
- ^ Leip, David. Dave Leip's Atlas of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s. uselectionatlas.org. [2020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