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平

道教神仙

黃初平(328年10月13日—約386年),後世稱為黃大仙,著名道教神仙,出生地為現中國浙江省金華市蘭谿市,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於山中修煉得道。宋代封為「養素淨正真人」。

黃初平像「列仙酒牌」
香港黃大仙祠

1897年 (清光緒23年),據說黃大仙奉玉帝旨意,塵凡佈教,在廣東番禺的一個扶乩活動中顯靈,自道身世,勸人向善,引來不少信眾,赤松黃大仙之名因而得以顯揚。由於黃大仙十分靈驗,加上當時廣東的疫病蔓延,求醫問方的善信就愈來愈多,黃大仙降乩用的靈和藥簽一直沿用至今,在香港也十分普及。1921年,梁仁庵道長於香港九龍竹園籌建黃大仙祠,1969年,港英政府以黃大仙祠為地標,在香港九龍設立黃大仙區黃大仙祠漸漸發展為香港最重要的道教祠廟及旅遊景點。每年立春時節,黃大仙祠會開放給犯太歲的人免費進去其太歲殿拜太歲,只需以身份證作實便可。

生平簡介

編輯

黃大仙以東晉會稽郡金華縣以「叱石成羊」的傳說而著名。初平少年時在金華山放羊,於15歲得道士指引,到赤松山金華洞內石室修仙。

其兄黃初起四處尋找初平,都沒結果。40多年後卻在一位善的道士指示下,在金華洞內找到黃初平。初起追問當年羊群下落,初平就叫他往東面的山頭處找。初起四處找不到羊,初平就走到山頭大聲呼喚。眼前的白石竟然應聲昂首而起變成羊群。初起因此也起了修道之心,於是辭別親人,與初平一起修煉去了。他們食松脂茯苓等,結果煉得「坐在立亡」,「日中無影」,雖500歲,而有「童子之色」。他們後來回鄉,見親戚鄰居都死盡了,於是回山修煉。

生年

編輯

至於黃初平的生年,倪守約《金華赤松山志》明確指他生於晉成帝咸和三年(328年10月3日)。[1]

宋帝兩次封誥

編輯

黃初平先後因為「汲井癒疾」而有「救人之功」、「祈晴祈雨」和「隨感隨通」的仙跡,在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和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得到「養素真人」和「養素淨正真人」的兩個封號。

記載

編輯

黃大仙的生平梗概在《神仙傳》、《黃大仙自序》、《金華府志》、《金華縣志》、《浙江通志》及《蘭谿縣志》都有記述。

外號與封號

編輯

「赤松子」:倪守約在《金華赤松山志》說明指引初平入金華洞修煉和指示初起覓得初平的道人,是赤松子的幻相。

黃大仙信仰發展

編輯

民間傳說的發軔和傳承

編輯

黃大仙的信仰與崇祀,相傳早在黃初平飛昇後已經開始,也許在晉代已經發生。黃初平在金華山牧羊遇仙,在赤松山金華洞修煉成仙,加上「叱石成羊」,「證道得仙」等奇遇,非常引人入勝。再加上他們傳說中能授人藥方,度人成仙的故事,令初平兄弟為人所崇信。

自晉至近代的黃大仙崇祀活動

編輯

赤松宮的落成與修建

編輯
 
1997年重建的赤松黃大仙宮,位於金華市赤松鎮

據《金華赤松山志》,赤松宮於東晉時落成。赤松宮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奉詔更名「寶積觀」。1951年,中國政府發展水利,建山口馮水庫,寶積觀才沉於水底。

叱石巖與叱石寺

編輯

明代以後,黃大仙的信仰傳到廣東一帶,新會縣的羊石坑,就是因為黃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而易名「叱石巖」。

清末以降的黃大仙崇祀活動

編輯

普濟壇的創設

編輯

原來廣東的黃大仙信仰,是在1897年間,由一群讀書人在番禺開始的。據記載,他們後來聯集10名「善友」,請黃初平實設箕壇,並於同年農曆十月,得黃大仙賜壇名為「普濟」。此壇後歷經數次破壞,今重建為廣州黃大仙祠,原祠遺跡被列為廣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普慶壇的創設

編輯

晚清廣東第一間供奉黃大仙的廟宇,是位於南海的普慶壇「赤松黃大仙祠」。該祠始建於1901年,約在1903年竣工,佔地十五、六畝。主要創建人是稔崗梁仁菴道長。

普化壇的創建

編輯

另一間供奉黃大仙的廟宇是普化壇,仍設於廣州花埭,建於1930年,與被破壞的普濟壇,相距約半公里,佔地只有四、五畝。由當年出掌東軍政的南天王陳濟棠和他的姨太太莫秀英主力興建。

黃大仙重新建廟祭祀——金華黃大仙祖宮

編輯

從五代吳越建赤松宮起始,歷代朝廷和民間在祖居宗祠地的浙江金華祀奉黃大仙成風,自「寶積觀」因鹿田水庫建設而沉於水底後,金華山便再無祀奉黃大仙聖靈的道觀。1996年9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成金華山黃大仙祖宮(簡稱祖宮),祖宮建設由金華市人民政府的建設指揮部組織實施。祖宮坐落在國家AAAA級雙龍風景名勝區,居鹿田湖畔,披皇嶺仙境,海拔562米,占地7.9公頃,耗資3000萬元。建有仙祖道源山門、牧羊登仙照壁(長18高4.8厚1米),黃大仙祠牌樓(主牌樓長13.5寬4.3高10.1米、副牌樓長11.8寬3.7高7.2米)日月池、會仙橋、靈官殿(占239平方米)、鍾樓(占地265平方米)、鼓樓(占地265平方米)、天音祭檀(直徑18米,占地255平方米)、赤松宮(又名黃大仙宮,占地1068平方米,總高21米)、三清宮(占地826平方米,總高18米),廂房(東廂房占地435,西廂房159平方米)仙界名區牌坊和皇嶺亭、宋皇御碑等。待建有祈仙殿、藏經閣、朝真閣、赤松道院等。祖宮枕山襟湖、氣勢恢宏,終年雲霧繚繞,訴不盡仙居神佑的傳說。祖宮有三奇;一是雨奇、二是音奇、三是靈簽出奇,被中國道教界和港澳社會尊寵5000年中國史最大道觀和3000萬海外華人的祖祠社壇,現由全真華山派三十一代清純子道長擔任住持。祖宮現有常駐道長20位,皆隸屬華山派,尤其名列道教三十六洞天的朝真洞,也由祖宮華山道士派駐管理,作為練功所用。

黃大仙信仰核心:普濟勸善

編輯
 
黃初平
「有求必應」與「普濟勸善」
據說黃大仙能「有求必應」,因而深受善信的崇祀,但事實並非如此。據《驚迷夢》的序文記載,黃大仙的「有求必應」必須要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這也是黃大仙信仰的宗旨;欲求富貴顯達的話,他是「有求不應」的。
普濟廣施的傳統
廣州的普濟壇,就是為「普濟」而設。在救人急難的前提下,普濟壇開展了施藥的善舉,及後擴展為贈醫送藥,成為黃大仙壇堂的傳統事業。廣東普濟、普慶和普化三壇的祠廟均設醫孳局,提供贈醫送藥的服務。香港淪陷期間,藥局被迫解散,之後在1943年復開,至1956年嗇色園全面開放後,贈醫施藥的事業更為擴展,在1980年落成的中西醫藥局,提供中醫贈診、西醫診療、注射及配藥的服務;同年更成立「嗇色園醫藥基金會」,接受各界人士的捐輸。
除了贈醫施藥外,奉祀黃大仙的道堂祠廟,也有參與及發展其他慈善工作,包括施粥送飯、匿名送錢、施棺助殮、贈送棉衣等。今日的嗇色園,已是一間有規模的慈善團體,充分發揮黃大仙「普濟」的精神。
勸人以善的宗旨
黃大仙及其信眾也重視「勸善」的推廣。「勸善」是黃大仙「顯靈」的最終目的,而印行善書就成為了當時道侶的首要任務。
第一種勸善之書是《驚迷夢》,於1899年刊印,彙收了1897至1899年間,黃大仙及列聖列仙降扶箕開示的詩文,大部分是他們勸世的苦口箴規。
第二種是《醒世要言》,於1906年刊印,彙編了1903年黃大仙及列位仙聖箕示的詩文,但比《驚迷夢》更集中於綱紀倫常的說教。
最後一種是於1963年刊行的《三教明宗》。全書分三部分,將儒釋道三教神聖箕示的文章,彙集成編,分述三教義理。

自60年代中期以後,嗇色園把勸善的工作不僅停留在言文上,還融入社會,藉興學育才來播揚道德文化。自1968年,嗇色園不斷增建學校,時至今日已達12間:中學5間、小學4間和幼稚園3間。這些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當中還在中學課程設「經訓」科,讓學生認識三教要義。

黃大仙的徒眾致力將「普濟勸善」的宗旨見諸行動,與信仰融為一體,成為黃大仙信仰的核心。

畫像

編輯

香港黃大仙的祠廟及道壇都沒有供奉黃大仙泥塑或木雕的神像,反而是簡單、平面的畫像。開創供奉黃大仙畫像傳統的人,是香港黃大仙信仰的奠基者,也是嗇色園的創建人之一的梁仁菴道長。黃大仙信仰在近代發軔於中國廣東,主祀的祠廟都供奉黃大仙泥塑金身的神像。由於當時政局不穩,梁氏避亂南來,為求方便,因此捨塑像而帶畫像。這種折衷的做法卻成了香港黃大仙信仰的最大特色。

黃大仙的畫像,目前可見的大致有以下四種:

  1. 嗇色園黃大仙畫像
    見於嗇色園大殿神壇內,畫中黃大仙盤膝坐在蒲團之上,頭戴道冠,身穿道袍。
  2. 元清閣黃大仙「自畫」像
    見於元清閣的神殿內,是在1947年間一次扶箕活動中,由黃大仙降箕,假箕手畫出輪廓,再由道侶設色而成,可說是黃大仙的「自畫像」,他手執塵拂,作道士打扮。
  3. 坊間流行的黃大仙畫像
    這種最為普遍,通常畫在紙上,作為《黃大仙靈簽》的封面,成為善信供奉的神像,在坊間隨時可見。畫中的黃大仙是唇紅鬚黑,頭戴道冠,身穿藍色道抱,盤膝坐在蒲團上。
  4. 新繪的黃大仙畫像
    這是金華縣一位畫師在近年繪畫而成的。畫中的黃大仙作道士打扮,右手執塵拂,左手輕掐長鬚,衣袂飄搖。畫像可於華松仙館內免費取得。

流行文化

編輯

影視作品

編輯
  • 無綫電視1986年拍攝的劇集《黃大仙》,由鄭少秋飾演黃初平,謝賢飾演反派「飛龍太子」。
  • 1988年的電影《笑傲俠義黃大仙》,由林正英飾演黃初平。
  • 橫店娛樂2004年拍攝的電視劇《俠影仙蹤》,劇中男主角原型人物為黃初平。

參見

編輯

參見

編輯
  • 書名:「香港黃大仙信仰」,作者:吳麗珍,攝影:林建雄,出版商:香港的「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日期:1997年7月1日,國際書號:962-04-1389-X
  • 香港的著名黃大仙道觀:元清閣
  • 香港的著名佛寺:萬佛寺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二皇君 成帝咸和三年八月十三日,生次子,諱初平,是為小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