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討論:漢字姓氏
本模板依照頁面評級標準無需評級。 本模板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姓氏 | |
羿姓 | |
百家姓第210位 | |
26: | 荀羊於惠 甄曲家封 |
27: | 芮羿儲靳 汲邴糜松 |
28: |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
堂號 | 羿氏堂 |
郡望 | 羿家郡 |
寫法
| |
先前看到百家姓的姓氏頁面中,為了僅顯示前後幾行的百家姓內容,曾有編輯單獨做了Template:百家姓01到Template:百家姓71,使用起來十分不便,也不利於整體維護(修改任何一點內容都需要同時修改71個模板)。
於是新製作了一個模板:百家姓,自動查詢姓氏所在行與次序,新增了拼音、堂號、郡望等內容,且對於繁簡有別的姓氏進行區分。
例如以下代碼顯示如右,其中堂號、郡望為虛構,更多例子見模板:百家姓文檔頁面。
{{百家姓
|姓氏=羿
|拼音=Yì
|堂号=羿氏堂
|郡望=羿家郡
}}
詢問大家的意見,對新模板是否還有更多意見?之後我會將其應用至所有百家姓頁面內……—∰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1日 (五) 05:18 (UTC)
- 一點是,不在百家姓里的姓怎麼辦?二是為何只用拼音?置台灣用戶於何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月21日 (五) 06:53 (UTC)
- (:)回應,因為這個模板最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能夠自動根據姓氏而顯示其在百家姓中的位置,避免現在的複雜情況,便於統一編輯。如果是需要顯示其他姓氏的話,恐怕得另建一個模板,我現在著手弄弄。加注音符號不難,目前社群內有沒有關於注音方面的共識?--∰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1日 (五) 10:24 (UTC)
- (!)意見,剛剛翻看了先前的討論,關於注音的爭論真夠複雜啊,還有粵語注音的問題。而姓氏中偏僻字和異讀字出現的頻次太多了,感覺不得不進行注音,那目前,我就改成同時顯示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吧。PS:中文維基中有沒有自動轉換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的模板?像我這樣的很多人通常只會一種。前些日子我把英文維基那邊可將漢語拼音自動轉為國際音標的模板:IPAc-cmn一套全都搬了過來,類似的模板用起來很方便。--∰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1日 (五) 11:03 (UTC)
- 我剛參考Template:IPAc-cmn創建了Template:Pinyin-zhuyin和Template:Zhuyin-pinyin兩個模板,能夠完成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間的相互轉換。不過編的時候比較倉促,如果發現bug的話可以跟我說。--Stevenliuyi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01:33 (UTC)
- (:)回應,太感謝了!一會兒試試,順便學學注音符號。--∰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2日 (六) 01:48 (UTC)
- 我剛參考Template:IPAc-cmn創建了Template:Pinyin-zhuyin和Template:Zhuyin-pinyin兩個模板,能夠完成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間的相互轉換。不過編的時候比較倉促,如果發現bug的話可以跟我說。--Stevenliuyi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01:33 (UTC)
- (!)意見,剛剛又發現一個問題,姓氏方面,粵語區、台灣、海外中文圈,很多已經習慣使用威妥瑪拼音等方式進行拼寫了,作為自己的姓名,這種習慣很難被一時地更改(例如,曾給我們班上課的一位來自台灣的教授,「支」姓就寫為「Chi」),各個地區也都完全習慣了,即便奧運會上目前好像也不會硬要求必須用漢語拼音進行羅馬式拼寫,會尊重其本人寫法的。我目前所想,對于姓氏模板,上方同時標註官方的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上下並列,便於與字能夠對齊),然後在下面如同英文版那邊標註漢語詞彙一樣,可選地允許進行其他方式注音。這樣如何?--∰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2日 (六) 01:48 (UTC)
- 已經大幅度修改,見[1],可以顯示不在百家姓里的姓--UAL55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09:31 (UTC)
- (:)回應 多謝!有個小問題,《百家姓》最後一句「百家姓終」這四個字不應該算入百家姓之中,「家」和「終」本身已和前面重複。我當時查了很多文獻,都說數目一共是504個,按照這個數目,最後這四個字不記入百家姓,查的幾本百家姓的書也都不會介紹「百姓 (姓氏)」和「姓姓」。
- 當時那幾個次序模板我製作得倉促,其實除了明顯的幾個繁簡不同的姓氏都做了處理外,還有例如百家姓中所指的那個台姓,一直就寫為「台」,這種繁簡問題沒有來得及處理(因為沒收集全類似情況),我會在對所有百家姓進行應用模板的過程中將類似的繁簡問題找出,再修正那幾個次序模板。--∰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2日 (六) 12:25 (UTC)
- 已經大幅度修改,見[1],可以顯示不在百家姓里的姓--UAL55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09:31 (UTC)
- (~)補充 報告進度,模板基本完畢。可以進入模板:姓氏看效果,上面Stevenliuyi朋友製作的拼音和注音轉換模板固然很簡潔,但還需要手工分割聲母、韻母,我一狠心就直接整了個全部可能拼音和音調的轉換表,見模板:Pinyin2zhuyin。正在根據中文姓氏羅馬字標註、書籍《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中的讀音和郡望整理。百家姓前100個(到尹姓)均已完成,今天白天還有些事兒,晚上回來後儘量把剩餘的400多個姓完成。--∰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3日 (日) 03:12 (UTC)
- 在下倒是建議不設拼音,否則應添加粵語拼音。—ATRTC 2011年1月23日 (日) 11:31 (UTC)
- 模板可顯示粵語拼音,亦不強制要求漢語拼音,個人認為現時安排可接受。--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4日 (一) 11:04 (UTC)
- 在下指的是模板頂部。—ATRTC 2011年1月24日 (一) 11:45 (UTC)
- 此邏輯不可取:如果加入漢語拼音會導致有人要求添加粵拼,那麽加入注音符號同樣會導致有人要求添加台灣方言音符號。——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月24日 (一) 18:24 (UTC)
- 模板可顯示粵語拼音,亦不強制要求漢語拼音,個人認為現時安排可接受。--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4日 (一) 11:04 (UTC)
謝謝回覆。我的意思是加了粵語,會不會引來其他方言的拼音?在「沒有拼音」與「僅漢語加國語拼音」之間,我選擇後者。--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4日 (一) 15:32 (UTC)
- 粵語是香港和澳門的官方語言。既然已經列出大陸和台灣的拼音方式,同樣身為大中華地區的一份子的港澳的拼音方式豈能忽視?況且,粵語不單通行於粵港澳,亦是大部分海外華僑的母語。就算將粵語視為方言,但亦異於吳語等方言,因為那些方言使用者並不會以其方言作為自己姓氏的拼音,而是採用現代標準漢語的拼音方法,反之以粵語作姓氏拼音的卻大有人在。因此,在下認為排除粵語是不智的。—ATRTC 2011年1月25日 (二) 09:59 (UTC)
- 以粵語作姓氏拼音的香港人都是採用香港政府粵語拼音,但這套拼音沒有統一標準,添加有難度。--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6日 (三) 10:05 (UTC)
- 那倒不如不添加任何拼音,反正維基百科亦非維基詞典。—ATRTC 2011年1月26日 (三) 12:32 (UTC)
- 以粵語作姓氏拼音的香港人都是採用香港政府粵語拼音,但這套拼音沒有統一標準,添加有難度。--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6日 (三) 10:05 (UTC)
姓氏 | |
趙姓 | |
百家姓第1位 | |
1: |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
2: |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
堂號 | 半部堂 |
郡望 | 天水郡 |
- (:)回應,是的,感覺基於現代標準漢語的中文維基百科,大字部分標註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足矣。前幾天和Ws227一起增加了更多的寫法和拼讀,完整版本如右,點擊展開,就可以看到有一堆寫法和拼寫方式。--∰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4日 (一) 19:01 (UTC)
- 黑目啊,你這個模板做得怎麽有點像山寨版HTML萬年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月24日 (一) 18:26 (UTC)
- (:)回應 呵呵,是麼?{{百家姓01}}等模板原本就是如此配色,我嘗試了下,沒怎麼敢改,製作了 ,試了試放進去也不太協調,更擔心圖片太多、格式太複雜會造成對一些老舊小瀏覽器上的問題。
- 說實話,我最近一年都處於「審美不自信」期間,因為先前做過太多花里胡哨的海報和網頁界面了。過去用過好多CSS方法,我現在都不置可否,不敢拿到wiki上來……這幾天,我整幾個風格的配色給大家看看吧。--∰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4日 (一) 19:01 (UTC)
- 其實就是太「花哨」了。不是真花哨,而是那種……看到以後不由自主地想把滑鼠移上去看看會不會出提示框的那種感覺。不知閣下能感受到嗎?——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月24日 (一) 19:35 (UTC)
- 太好了,頂端的拼音去了,看起來就舒服多了。不然跟識字課本似的。——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月26日 (三) 08:51 (UTC)
- 姓字可以不要,頂端已經有姓氏兩字了。
有些姓氏郡望,堂號甚多,只此模板皆只顯示一個,十分不妥。不如去掉這兩個,加上「出於何姓」 --玖巧仔●□留言 2011年1月27日 (四) 01:09 (UTC)
- (:)回應 現在堂號、郡望並非只能顯示一個,可見趙姓頁面,反而是「出於何姓」的情況更多、描述更複雜。比如王姓,堂號一般只有「三槐」、「槐陰」,郡望最多可以收集7個,而「出於何姓」至少得這樣寫:姬姓、媯姓、子姓、田姓、獻子之後、燕太子丹之後、少數民族改姓、自改性。
- 或許應該是這樣一個道理:「出於何姓」意味著有幾個分支,而只有其中某幾個分支可能發展成為「郡望」(在一些古籍之中,郡望通常是唯一的,各地同姓者即使並非來自該處,也會因本姓的繁華所在地而自詡),他們又通常採用同樣的堂號。(當然也有其他情況。)
- 還有一個原因是,堂號、郡望這些東西,切實地發生在可以考證的古代(至少漢朝以後,也在變化,很多姓甚至是清朝才有的堂號),而「出於何姓」,事件發生時間多是先秦、遠古,即便有記載,也是眾說紛紜、家族傳說的,比如「蔣姓出自子姓,為商朝皇室後裔」,商朝的事兒連司馬遷恐怕都說不清楚吧,可靠性很差,只能作為一種說法記錄下來。--∰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7日 (四) 08:47 (UTC)
- 其實,先秦的姓總共只有二十幾個。田氏乃出於媯姓,燕太子丹為姬姓。古代有專門記載姓氏來源的資料,像世本,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二十四史也會提到姓氏的來源,現代的姓氏資料也都是引用這些古籍的內容。
現代的姓氏幾乎全部源於周朝,周朝有蔣國,查一下蔣國的始祖是誰的後裔就知道蔣姓出自何姓了。
正是因為郡望堂號是後起的,他的興起就是用來辨別來源已經不再單一了的同姓人。而郡望堂號相比出自何姓來講,只能概括同姓一小部分人,遠沒有出自何姓來得全面,您認為呢?還有一點,現代哪怕來源並不單一的姓氏,往往也都會追溯至這個姓氏主要源頭。 --玖巧仔●□留言 2011年2月6日 (日) 00:44 (UTC)
- 勞駕在堆這個模板之前先把各個姓氏完善糾正一下,很多內容,尤其是某些姓氏來源根本是瞎扯淡,一點來源都沒有。——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月29日 (六) 12:09 (UTC)
- (:)回應 這一點雖然我也在零散做一些,但苦於手頭沒有很好的可靠來源(或者說,已有的來源中也是眾說紛紜),很難去廣泛「糾正」。我個人能夠完成這樣一個簡單的模板,卻無力去為百家姓中504個姓一一考究論證,維基百科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行,你我都是參與者!共勉。--∰ 黑目觀世界 ⌘ 2011年1月29日 (六) 12:23 (UTC)
- 勞駕在堆這個模板之前先把各個姓氏完善糾正一下,很多內容,尤其是某些姓氏來源根本是瞎扯淡,一點來源都沒有。——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月29日 (六) 12:09 (UTC)
- 關於這款模板 的細節方面。以我個人的立場來看,似乎不需要在模板中列出這麼多姓氏出來。一行八個足矣。配色方面可稍顯古樸,可對照「姓氏」小作品模板的用色。
那個大大的姓可以去掉,再將讀音以小字號顯示於此,更直觀些,放進摺疊面板並不好。--玖巧仔●□留言 2011年2月6日 (日) 00:54 (UTC)
鏈接匹配不精確
編輯在西門姓條目中,模板中的「西門」鏈接未加粗加黑。蓋因其鏈至簡體的「西门姓」,而條目名卻是繁體的「西門姓」。--無瘋子 說胡話 癲狂史 2019年11月10日 (日) 19:0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