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織物工藝

中國傳統織物工藝包括中國傳統的紡織織造刺繡染印工藝。通過這些工藝做出不同的織物,除有實用價值外,還富有觀賞價值。

《蠶織圖》中的挽花織造工藝
乌镇蓝印花布染坊

傳統織物分为:金缕紵絲等等。[1]织金、锦、罗、绫是最昂贵的织物,绫罗锦绣自古就是富人的象征。时期,除齐纨、鲁缟享有盛名外,[2]尚有吴绫、越罗、楚绢、蜀锦等名品。汤式《一枝花·赠美人》曰:“价重如齐纨鲁缟,名高似蜀锦吴绫。”最古老最廉价的材料是麻葛。[3][4]

紡織

编辑

江西贵溪龙虎山崖墓中发掘的苎麻印花布,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是目前中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苎麻印花布,其精细如丝绸。夏布是《韩非子》“冬日裘,夏日葛衣”里葛衣的材料,也是《礼记》中所说的“布”,即丧服祭服以及深衣的制作材料。古代夏布的规格以“升”表示,即在规定的布幅内每80根纱称为1升,约为每毫米1.6根纱。7~9升的粗苎布供奴隶、罪犯穿用,也可作包装布用;10~14升为一般平民穿用;15升以上细如丝绸,仅供贵族享用;最精细者达30升,供王公、贵族制帽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夏布为21~23升,经测定经密37.1根/厘米、纬密43.6根/厘米,平纹组织,布幅20厘米,重量仅43克/平米。夏布依其粗细程度曾有各种不同名称,其中最细者可与丝绸媲美。苎麻纤维与棉花纤维相比较无法用现代化纺织机械加工,只能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繐,即蜀布。[5]蜀布用麻所织成,用于夏季,故称夏布。早在汉代,就有“蜀布”记载,[6]其上品在唐代就已成为贡品。目前手工夏布主要产地在江西、湖南、重庆等地,幅宽同古制二尺二寸,与捣练图中的织物幅宽一致。

余杭清水丝绵制作历史悠久。余杭地处杭嘉湖平原,周时种桑养蚕,已是重要的农耕生产,遍及家家户户。到了唐代开元年间,丝绵被列为贡赋。南宋《咸淳贡赋志》记载“钱塘、仁和、余杭……九县岁解绵以同功(宫)茧与出娥蚕非缫丝者涑为绵,今余杭所出为佳”。罗,丝绸的一种,原产自杭州,所以也称杭罗。据《正字通·系部》载:“织素为文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它是采用斜纹图案或在其上加以提花,选上等桑蚕长丝交织而成,依花色品种分为素广绫、花广绫等。因产于吴地,故曰“吴绫”。[7]吴绫织有龙凤、麒麟、天马、辟邪等纹样。[8]《新唐书·地理志》载:“明州余姚郡……土贡:吴绫、交梭绫。”唐代的方丈绫和宋代的织绵,都被列为苏州的贡品。贞元年间(78-805年)越州丝绸贡品有吴绫、异样吴绫、花鼓歇纱、吴朱纱、宝花花纹罗、白编绫、交梭绫、十样花纹绫、花纱、吴絹等数十种。湖州市双林绫绢以轻如蝉翼、薄如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著称,被誉为“丝织工艺之花”。双林绫绢系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双林绫绢的生产可追溯到三国(220—280)时期,当时湖州地属东吴,有“吴绫蜀锦”的美称。[9][10][11]花型有云鹤、双风、锦龙、带子风、冰梅、竹菊、环花、绕枝花、古币、寿团、龙风呈祥等。魏县土织布是具有悠久的织造历史、复杂的传统工艺、天然的织造原料。魏县传统纺织技艺有搓花结、纺线、打线、染线、浆线、络线、经线、印布、掏缯、闯杼、绑机、织布等12道工序。能织出各种条纹、方格、四页缯布。缯有二页缯、三页缯、四页缯三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香云纱染整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明代永乐年间即开始生产并远销海外。

印染

编辑
 
浙江苍南县宜山镇八岱村夹缬百子纹样

周礼》就规定有典丝染人从事印染。传统染色的材料都是植物。[12]包括:红花、乌梅、蘆木、苏木、黃櫱、青礬、莧藍、槐花、棓子、杨梅皮、蓝牙叶、莲子壳、绿豆粉等等。[13]古典布料的染色遵从古制,体现了华夏阴阳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说,青所以象东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黄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还有对应的间色:纁-黄赤色、紫-青赤色、红-赤白色、绿-青黄色、缥-青白色。间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绯、绿、青。
另外还有绀-深青扬赤色、绯-赤、绛-大赤、缇-丹黄、朱-深纁。

色彩 染料 色图
藍草
红花
绿 槐花
金黃色 蘆木
鵝黃色 黃蘖
紫色 蘇木、青礬

最廉价普遍的是藍草制靛的蓝印花布[14]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时期,古时称为药斑布。[15]汉族的染印工艺称作三缬,即蜡缬夹缬绞缬。缬是指系缯帛而后染之,使系处形成一定的花纹,起源自秦汉时代。[16][17]在織物上扎结以防染,称为绞缬,今为“扎染”。胡三省《通鉴注》“缬,撮彩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色矣。其色斑斓谓之缬。”唐明皇柳婕妤妹适赵氏,镂版为杂花,打为夹缬。夹缬是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再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纹。[18]缬版,又称花版,将布曲折夹入多张花版,再灌入染料,可制成连续重复的缬纹。[19]晋代《搜神记》曰:“二女子,姿色甚美,著紫缬襦,青裙。”隋炀帝制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20]唐宋时期,“缬绢对花风袍,绯缬绢对花宽袖袄”极为流行。据《资治通鉴》记载,德宗贞元三年(787 年),大唐朝廷为了与党项互市,以缯交换牛,就大量以彩缬法染制了18万匹缯。明代的织锦与刺绣兴起以后,夹缬逐渐衰落,并被碱印、拓印,刮浆防染法取代。

織繡

编辑
 
天工開物的花機紡織圖
 
明代雲錦
 
綢緞上的刺繡
 
宋代緙絲

中國古代服飾的织绣工艺通过苏绣湘绣蜀绣汉绣粤绣以及蜀锦云锦宋锦流传至今。蜀锦是在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以优质蚕丝织造。四川自古一直是锦绣工艺的产地,蜀锦蜀绣均是贡品,[21][22]古蜀锦“五星锦”、“连珠龙纹锦”分别在新疆尼雅精绝国王陵中和吐鲁番阿斯塔拉226号墓发掘出来则是佐证。特别是“连珠龙纹锦”残片的背面有墨笔行书题记:“双流县,景云元年折调紬绫一匹,双流县八月官主薄,史渝”,为全国出土的丝织物中唯一记载出产地的古代丝织物,实属罕见的绝世珍品。[23]宋人诗云“百尺雕堂悬蜀绣,珠帘外玉栏瑗琼。”[24]宋代是蜀锦的鼎盛时期,有八答晕锦、盘锦、大窠狮子锦等12种,继承了隋唐织锦而又有所发展。大百花孔雀锦、青绿如意牡丹锦、真红穿花凤锦等细色织锦对后世影响极大。[25]宋人赞曰:“青春才子金门贵,蜀锦袍新夺日鲜。”[26]因此成都享有錦城、錦官城的美譽。[27]从西汉到蜀汉,政府均设“锦官”,管理蜀锦生产和交易。经明末清初战乱,成都"锦坊尽毁,花样无存",流传到清初的工艺只有天孙锦(或曰通海缎)一种。有天下乐锦、翠毛细锦、簇四雕花细锦、方胜宜男细锦、四答晕福寿全宝锦、环藤双线锦、方胜练鹊锦、四合 如意天华锦等。《天水冰山录》记严嵩家中收藏的宋锦计有大红、沉香、葱白、玉色种种。其中有三种织金锦,名目是:青织金仙鹤宋锦、青织金穿花凤宋锦、青织金麒麟宋锦。宋锦图案一度失传,康熙年间有人从泰兴季氏处购得宋裱《淳化阁贴》十秩,揭取其上宋裱织锦二十二种,转售予苏州机房模取花样,并改进其工艺组织重新生产。宋锦,可分为重锦、细锦、匣锦、小锦四类。大锦有四五十种花样,均为明清流传下来的底本,如龟背龙纹、金线如意、双桃如意、福寿全宝、梅兰竹菊、定胜四方等。

明代云锦鼎盛的时代,多用于朝衣。织锦图案有团花、折枝、缠枝、几何纹等。牛郎織女的神話则說織女天帝孫女,長年織造雲錦,天帝憐她獨處,許她與河西牛郎成婚,婚後她中斷織錦,天帝聞知大怒,責令她仍回河東,與牛郎分離,只准夏曆每年七月初七夜相會一次。云锦分库锦库缎妆花三种。库锦,又称织金银,是在缎地上以金或银线织出各种花纹,也有少数织物用两至三种色彩绒并织,所以称谓上有“两色库锦”和“彩花库锦”之别;库缎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花纹有明暗,通过不同经纬线交织根数和不同的叠压,显出花纹,明花浮于缎面,暗花平于缎面。妆花始于唐宋,又称妆花缎,是在缎地上用各色丝线织出花纹,同时夹用金银线,是织锦中最精美的一种。《金瓶梅》里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出门都穿着妆花锦绣衣服。[28]

染印织绣 原料 用途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挂牌传承工厂/传承人
染印 木棉 夹缬 江苏省南通市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桐乡工艺印染厂[29][30][31]
桑蚕丝 夏時衣料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香云纱染整技艺 广东省顺德伦教成艺晒莨厂[32]
縑襜褕、綿布小衫、綿布裙、綿布褲[33] 杭州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上海市徐汇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河北省魏县、肥乡县传统棉纺织技艺
苎麻(葛/繐) 夏衣(絺绤)、白夏布衫兒、[34]夏布裙子、[35]夏布袴、深衣、祭服、丧礼冠服 江西省万载县、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夏布织造技艺、天台苎布[36] 万载县双志夏布厂[37]、重庆市荣昌县苎麻基地[38]
桑蚕丝 圓領袍官服、[39]青绫裙、[40]黄绫带,黄绢袴,白绢袜;白綾襖,黃綾裙[41] 湖州绫、绢(练/縞)[42] 湖州云鹤双林绫绢有限公司(原双林绫绢厂)[43]
冕服(青羅衣裳、朱羅裳)[44]、红罗蔽膝、白羅大帶、白罗中单、白罗方心曲领、红罗销金袍帔、薄罗衫子、罗襦、罗裙、紅羅長裙、黄罗销金裙、青罗抹带、罗袜、罗帕 杭罗 杭州福兴丝绸厂[45][46]
蜀锦袍、袄子、蜀锦缠头(抹额)、蜀锦裤 四川省成都市蜀锦 四川省成都市蜀江锦院(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47]
衮龙袍、翟衣、霞披、云肩、圆领袍胸背补子 江苏省南京市云锦木机妆花 南京云锦研究所[48]
江苏省苏州市宋锦 苏州织锦厂[49]、苏州丝绸博物馆[50]
[51] 苏州缂丝 王金山大师工作室[52][53][54]
衣裳纹章 四川省成都市蜀绣 成都蜀绣厂[55]
江苏省苏州市苏绣 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56][57]
广东省广州市、潮州市粤绣
湖南省长沙市湘绣
上海市松江区顾绣 钱月芳顾绣工作室[58][59]
瓯绣
汴绣
汉绣
宁波金银彩绣

註釋

编辑
  1. ^ 《魏志》曰:自公侯已下,大夫以上,皆服绫、锦、罗、绮、金缕之物。自是以下,杂彩之服,通于贱人也。
  2. ^ 《管子·輕重戊》“管子對曰:‘魯梁之民,俗爲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從而服之。公因令齊勿敢爲,必仰於魯梁,則是魯梁釋其農事而作绨矣。’”
  3. ^ 《大明会典》“錦一尺八貫,紗一疋八十貫,綾一疋一百二十貫,羅一疋一百六十貫,麻布一疋八貫,葛布一疋二十貫。”
  4. ^ 《宋史》“惟春、冬加绢各百匹,大绫各二十匹,小绫各三十匹,罗各十匹,绵各五百两。”
  5. ^ 《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布帛部
  6. ^ 《汉书》“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
  7. ^ 正德《姑苏志》载:“绫,诸县皆有之,而吴江为盛。唐时充贡,谓之吴绫。”
  8. ^ 《旧唐书》“天宝中吴郡贡方纹绫,大历六年禁织龙凤、麒麟、天马、辟邪等纹,其薄而鸾鹊纹者充装饰书画之用。”
  9. ^ 唐诗《读李贺歌集》“清晨醉起临春台,吴绫蜀锦胸襟开。”
  10. ^ 赵明道《寄香罗帕》“挑成祝寿词,织成蟠桃会,吴绫蜀锦难及。幅尺阔全无半缕纰,密实十分奈洗。”
  11. ^ 《新唐书》“若广陵则锦、铜器、官端绫绣;会稽则罗、吴绫、绛纱;吴郡方文绫。”
  12. ^ 植物染色样. [201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7). 
  13. ^ 宋应星,《天工开物》
  14. ^ 型染めとは
  15. ^ 《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
  16. ^ 隋《二仪实录》“缬,秦汉间始有”。
  17. ^ 玄应《一切经音义》:“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
  18. ^ 《唐语林》“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缬。”
  19. ^ 《朱子文集大全类编》“[唐仲友]又乘势雕造花版,印染斑缬之属凡数十片,发归本家彩帛铺,充染帛用。”
  20. ^ 马缟,五代,《古今注》
  21. ^ 《新唐书·地理六》“成都府蜀郡……土贡:锦、单丝罗、高杼布。”
  22. ^ 《宋史》:“先王不以浮靡示天下,今两川岁贡绫锦罗绮、透背花纱之属,皆女工蠹也。”
  23. ^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 [201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2). 
  24. ^ 葛立方,宋,《夜行船,章甥婚席席间作》
  25. ^ 费著,元代,《蜀锦谱》
  26. ^ 阮阅,宋,《诗话总龟》
  27. ^ 中国伝統工芸美術(日語)
  28. ^ 《金瓶梅》第十五回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
  29. ^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0. ^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6). 
  31. ^ 传统美术 非遗传承人.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8). 
  32. ^ 名贵香云纱 泥里淘出的国家非遗.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1). 
  33. ^ 《大明會典》卷之一百七十九
  34. ^ 《金瓶梅詞話》“上穿白夏布衫兒,桃紅裙子藍比甲”
  35. ^ 《金瓶梅詞話》“穿着毛青布褂兒,桃紅夏布裙子”
  36. ^ 传统纺织技艺.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9). 
  37. ^ 万载夏布巧天工.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38. ^ 重庆市荣昌县苎麻基地简介.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3). 
  39. ^ 《唐会要》卷三十二“令常参官服衣绫袍。金玉带。”
  40. ^ 《太上素灵经》曰:太上神仙,衣青锦单裙,青绫裙,云锦绛章丹裙,绛衣飞裙,黄云锦裙。
  41. ^ 《金瓶梅詞話》第六十二回潘道士解禳祭燈法西門慶大哭李瓶兒
  42. ^ 《增订注释全唐诗》“王献之书兼欣白练裙,练即绢也”
  43. ^ 湖州蚕桑丝织填补“世遗”空白.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0). 
  44. ^ 《宋史》卷一百五十二志第一百0五輿服四
  45. ^ 杭罗的保护传承单位杭州福兴丝绸厂. [2012-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46. ^ 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对拟认定为第三批“浙江老字号”企业的公示. [2012-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8). 
  47.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蜀江锦院).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3). 
  48. ^ 南京云锦研究所,南京云锦博物馆.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1). 
  49. ^ 苏州市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3). 
  50. ^ 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6). 
  51. ^ 庄绰,南宋,《鸡肋篇》
  52. ^ 王金山:通经断纬织出古韵雅意.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53. ^ 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4). 
  54. ^ 江苏省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2). 
  55. ^ 唯一蜀绣国家级传人郝淑萍.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5). 
  56. ^ 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在北京命名并颁牌.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4). 
  57. ^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览.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6). 
  58. ^ 顾绣.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2). 
  59. ^ 松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傳承.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