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怖畏 pañca vibhīṣaṇān,指的是初學菩薩的怖畏[1]

內容

编辑

一、不活畏:

為化渡眾生占去務業之時,則無求生計之機,行布施時怕影響自己的生活,故不能盡其所有,為之有瞻前顧後之執著怖畏,因為初學菩薩往往處於有餘依階段。如果邁不過這個畏,就進入不到乾慧地菩薩的證量,更進入不到真正的登地菩薩的境界。[2]

二、惡名畏:

行者於世間,遭受誣謗,恐受惡名,或牽連罪名,不能為和光同塵之行,生罣障惡名畏。學佛法當中,難免些誣謗、誣名,或者世間法上的事情,被他人顛倒捉弄。因為魔妖本來就與佛菩薩對立的,他們來到這地球上,破壞聖人、破壞正法就是他 們的工作。所以魔妖他們為了破壞眾生慧命,謗害如來正法,達到害聖助邪的目的,妖邪的劣行會嚇到初學菩薩,發生在各個方面,甚至於有時候是對上師的事情,或者是某位高僧大德的事情,或者某位師兄、師弟的事情、某位朋友的事情,惡人壞弟子的事情,初學菩薩就怕罪名牽連到他,因此呢就不願意一起去做光明的事,也怕墮落在同塵之中去,墮落在黑暗之冤假錯案中去,也就是說不與你同甘共苦為眾生服務。原因是怕累贅於他,就生罣礙惡名畏,怕別人說:就是他,這個傢伙是壞人!只背了一些惡名他都怕了。[3]

三、死畏:

菩提心的薩埵,以菩提心這個因緣之故呢,要為法忘軀,為了佛法不惜一切勞累,為了渡眾生,為眾生說法,牽渡眾生走上佛門的正道,牽渡眾生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好人,了脫生死,這個是菩薩自己的任務。由於在初學境界之中,想作菩薩,有的已經證入聖境而初學的菩薩,但有的在未斷我執的時候,就不能自捨生命,是死畏之罣礙造成的。發了菩提心,作了菩提薩埵以後,要為法忘軀,為了眾生可以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拋去,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境界。[4]

四、惡道畏:

於行持中,恐墮惡道輪迴,於不善法而成分別對治處之,意令不生,是執善惡分別之有罣礙之惡道畏也。[5]

總之佛法一定得從行上修起,如理入法,不要於善法而成分別對治處之,不能產生這麼一種境界。同時也不能住於空樂之境,執著位入空樂之境,則產生有相所得定,落入有為相樂所生境中,但亦不能執著善惡二境智分別。如執善惡分別,則執善惡分別之有罣礙,善惡分別不執著則即真空,執著則產生罣礙,就進入惡道畏。需不執著,要無為行善,無為離惡,心無罣礙而行。[6]

五、大眾威德畏:

初學菩薩有大眾威德的,凡行菩薩道者,首先得為渡眾生而擔負如來法擔,以自覺覺他為務,若逢機緣成熟,有人集眾祈請開示,於有善解法義人前,不敢暢論,惟恐有失,生大眾威德之罣礙而所畏也。 凡行菩薩道者,首先得為眾生擔負如來的法擔。佛的目的就是要渡脫一切眾生,祂發下了如是的大事因緣,我們學菩薩的人應該替祂擔負荷擔,要為眾生說法。那麼要為眾生說法,自己要懂得佛法,要進入初學菩薩境界,但是真正要講法,要作為法師、正知正見的法師境界去講法,起碼是九地菩薩,八地菩薩說法都是缺陷甚大的。當然要沒有錯誤,只有等妙覺菩薩和佛陀。[7]

初學菩薩在有機緣的時候,或者有很多人,或者有數人,在請他說法,在大眾的面前,其中下面有高僧大德,那麼他就怕了,他就怕把佛法講錯,因此就產生極大的怖畏。實際上這是罣礙所致,見大眾而不能暢論,見有高僧大德而不能暢論,產生的怖畏,這個現象就是我執轉迴的現象,就是我執迭迴來了,開始產生執著,所以要把大眾威德畏都去掉,不能有。

詞名出處

编辑
  •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成就此四力者,得離五恐怖。何等五﹖謂不活恐怖、惡名恐怖、眾中恐怖、死恐怖、惡趣恐怖,是名五恐怖。
  • 十住經•歡喜地》卷1:「是菩薩摩訶薩歡喜地,所有諸怖畏即皆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離如是等一切諸畏。」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十地經論》卷2:「論曰:此五怖畏是初地障」
  2. ^ 《十地經論》卷2:「菩薩離我想故,尚不貪身,何況所用之事,是故無有不活畏。」
  3. ^ 《十地經論》卷2:「心不悕望供養恭敬,我應供養一切眾生、供給一切所須之具,是故無有惡名畏。」
  4. ^ 《十地經論》卷2:「離我見,無我想故無有死畏。」
  5. ^ 《十地經論》卷2:「又作是念,我若死已,生必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墮惡道畏。」
  6. ^ 《十地經論》卷2:「我若死已,生必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墮惡道畏。」
  7. ^ 《十地經論》卷2:「我所志樂,一切世間身心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

外部連結

编辑

五怖畏. 佛光大辭典. [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