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右丞
简介
编辑东汉开始设置,为尚书台佐贰官,在尚书左丞之下,品秩四百石。掌管廩假錢谷,假署印綬,管理尚書台專用文具和財用庫藏,和尚書左丞一起管理臺內庶務,保管文書章奏。
曹魏、晉朝、南朝為尚書省佐官,位次於尚書,和尚书左丞一起掌管尚书都省的庶务,率领各个都令史监督稽核各尚书曹、郎曹政务,监察弹劾百官。掌管本省庫藏廬舍、督錄遠道州郡文書章奏,兵士百工名籍、內外庫藏谷帛、刑獄訴訟、軍械、田地、戶籍、行政區劃、州郡長官免贈收捕等文书奏事。曹魏、晋朝、刘宋为六品,萧梁八班,南陈四品、六百石。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定为四品中,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改为从四品。北齊為從四品,不掌管彈糾,管理省內用度雜物,监督駕部、虞曹、屯田、起部、都兵、比部、水部、膳部、倉部、金部、庫部诸郎曹的政务。
隋唐尚书左丞缺任時,右丞通判都省事,领右司郎中、员外郎,监督稽核兵部、刑部、工部三部十二司。隋朝从四品,唐朝正四品下,永昌元年(689年)到如意元年(692年)一度为從三品下。隋朝行台尚书省也有尚书右丞,为从四品。唐朝尚书令不常设,唐玄宗开元以后尚书仆射、六部尚书渐渐成为名誉职务,尚书省的政务开始由左丞、右丞主持。诏令经过门下省审核后,由尚书左丞、右丞复审,有权封驳。尚书右丞加同平章事为宰相,入政事堂议政。
五代继承唐朝的制度。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右司侍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恢复唐制,长兴元年(930年)改为正四品。
北宋初年为四品的寄禄官,不参预尚书省的事务。元丰改制后为正二品,位列执政,为副宰相。在六部尚书之上,参议大政,和左右仆射一起管理尚书省的事务。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四月,废除尚书右丞,改为参知政事。
辽国尚书左丞为南面官,金朝、元朝为执政,佐宰相治尚书省事,正二品。当时行台尚书省、行尚书省也有尚书右丞,在尚书左丞之上。后来元朝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尚书右丞被废除。设中书右丞,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中书右丞。
历代
编辑唐朝
编辑- 高祖
- 太宗
- 高宗
段宝元 刘燕客 辛茂将 韦思齐 崔余庆 源直心 杨昉 卢承业 李敬玄 皇甫公义 高审行 崔知温 柳范 韦行诠
- 武后
张光辅 狄仁杰 李景谌 李元素 韦巨源 宋玄爽 韦安石 张知泰 敬晖
- 中宗
- 睿宗
- 玄宗
卢藏用 崔昇 刘知柔 张暐 倪若水 王丘 齊澣 韦虚心 韩休 席豫 姚奕 陆景融 张绍贞 宋鼎 崔翘 李道邃 韦见素 卢奂 李憕 劉彙
-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宪宗
李鄘 裴佶 许孟容 卫次公 张贾 孔戣 韦贯之 崔从 张正甫
- 穆宗
- 敬宗
- 文宗
沈传师 王璠 温造 宋申锡 崔琯 李固言 李虞仲 郑肃 卢载 韦温
- 武宗
- 宣宗
- 懿宗
- 僖宗
- 昭宗
宋朝宰执
编辑- 王安礼(1082-1083)
- 李清臣(1083-1086)
- 吕大防(1086)
- 刘挚(1086-1087)
- 王存(1087-1088)
- 胡宗愈(1088-1089)
- 许将(1090)
- 苏辙(1091)
- 郑雍(1091-1095)
- 蔡卞(1095-1097)
- 黄履(1097-1099,1100)
- 范纯礼(1100-1101)
- 陆佃(1101)
- 温益(1101-1102)
- 赵挺之(1102)
- 张商英(1102-1103)
- 吴居厚(1103-1104)
- 邓洵武(1104-1107)
- 梁子美(1107)
- 朱谔(1107)
- 徐处仁(1107)
- 刘正夫(1109-1110)
- 邓洵仁(1110-1113)
- 薛昂(1113-1116)
- 白时中(1116-1117)
- 范致虚(1118-1119)
- 张邦昌(1119)
- 王安中(1119-1121)
- 李邦彦(1121-1123)
- 赵野(1123-1124)
- 宇文粹中(1124-1126)
- 李纲(1126)
- 李棁(1126)
- 何㮚(1126)
- 陈过庭(1126)
- 孙傅(1126-1127)
- 吕好问(1127)
- 许翰(1127)
- 许景衡(1127-1128)
- 朱胜非(1128)
- 张澂(1129)
参考
编辑-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
- 《中国历史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