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球嶺砲臺
獅球嶺砲台(英語:Shihciouling/Shih-chio-ling Fort)是位於台灣基隆市仁愛區獅球嶺的一處砲台遺址,始建於台灣清領時期,目前屬基隆市市定古蹟。
獅球嶺砲台 | |
---|---|
位置 | 臺灣基隆市仁愛區獅球路 |
坐标 | 25°07′08″N 121°44′07″E / 25.118825°N 121.735167°E |
建成时间 | 清朝光緒10年(1884年) |
公众参观 | 開放時間:全日 |
官方名称 | 獅球嶺砲台 |
類型 | 登錄等級: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關塞 |
詳細登錄資料 |
歷史
编辑獅球嶺砲台位居台灣東北角,亦是日本菲律賓航線的中點,往來船隻必須於此運補。因此,自十七世紀以來,外來殖民者西班牙与荷蘭、明鄭王朝、清朝、日本和中華民國都意識到獅球嶺砲臺的重要,並對之進行防禦建設。
清領時期
编辑光緒時代之前,基隆的砲臺建築是為了應付敵人的襲擊而趕工,光緒元年(1875年)隨洋務推行的風潮,以及清國受到日本入侵刺激,對台軍事規畫改為「廣建洋式砲台」,獅球嶺砲臺則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據傳為清國巡撫劉銘傳為鞏固海防,抵禦法軍入侵,聘英國技師所建,也是清國據守基隆通往台北盆地的最後一道防線。
同年(1884年),清國與法國因越南統治問題,而爆發中法戰爭。法國為避免戰線過長,後方補給不易,改以福建海域為主要戰場。福州、基隆遂淪為主要戰場。是時清國以劉銘傳親自前往督師,於獅球嶺指揮,以大砂灣砲臺為基地,對法展開攻擊。法軍李埤斯(Lespes)以側擊方式,猛轟基隆達二日,劉銘傳命大軍撤至水返腳(今汐止區),基隆港不久後即淪陷,獅球嶺砲台也因守軍撤離而失守,轉為法軍的防線要地,同年十二月底開始,清軍向獅球嶺發起多次反攻,但均未能成功奪回獅球嶺[1],直到法軍在久戰後感到不支,與清國簽約講和,乃退出基隆港[2]。
光緒十九年(1893年),獅球嶺砲臺加裝火力配備為5吋英國前膛砲一尊。光緖二十年(1894年)的火力配置為12吋前膛加農砲及6吋加農砲各一門[1],成為扼守基隆港口、屏障台北盆地的重要軍事設施。
日治時期
编辑中日甲午戰爭後,光緒二十一年3月23日(1895年4月17日),清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把福建台灣省割讓給日本。由於馬關條約讓渡協議事前並未徵得當地軍民共識,因此在4月29日(1895年5月23日)當地官紳發表了〈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成立台灣民主國軍隊,發起了乙未抗日戰爭。清國之前在基隆港建立的要衝自然成為守軍抗日的主要憑藉。但日軍選擇在貢寮登陸,避開了守軍在基隆港的主力,使得當時大多的砲臺要衝無法發揮預期戰力。只有獅球嶺砲臺,恰好對著日軍登陸的地點轟擊日軍,使日軍進攻失利[1]:139-140。
據日軍記載,1895年6月3日,日軍趁著守軍內部意見不合之際,攻克該據點。至此乙未抗日戰役終於落幕[1]:139-140。日治初期,基隆港被規畫為足以取代淡水的商港,也計劃若戰事爆發,可以其優異的條件做為軍事的支援港。基隆要塞施工最早的紀錄為明治33年(1900年)3月興建木山砲台。然而獅球嶺不在整建計劃之列。直到日本明治42年(1909年)才在施工的计划中,比起其他基隆砲台要晚。
1934年到1945年,獅球嶺的火力有所變動,分別佈署2門加農砲及一門加農砲一門野砲。輔仁大學歷史學系許毓良推測是日軍利用前清陣地規劃的陣地,配有牽引式的大砲而沒有固定建築。這時代配置的火力已較先前強大,可以合乎海防的需求[1]。 此外,在日俄戰爭中,日本也有特地強化基隆的各個砲臺,以防俄羅斯突襲臺灣。
二戰後
编辑獅球嶺砲臺逐漸荒廢,喪失軍事功能,目前僅存石造指揮所、砲座與彈藥庫等多處遺跡,1985年8月19日,獅球嶺砲臺被指定為第二級古蹟,而後則改為市定古蹟,由於視野遼闊,近年獅球嶺砲臺附近也開發為公園,已成為民眾遊憩景點之一。
地理位置
编辑獅球嶺砲臺標高150公尺,位於基隆港南方,中山高速公路大業隧道上,因其地勢高且位居內陸,成為基隆港的重要防線,在此可俯瞰整個基隆市區,最遠時可見基隆嶼,能有效掌握整個港區船隻進出及移動狀況,前往砲臺可開車由中山高速公路北上,出基隆交流道後,右轉忠四路直行,再右轉成功路,過成功路橋後右轉可以抵達。
設施
编辑獅球嶺砲臺格局為西、中、東三處區域。今日古蹟保存範圍以中砲台為主,西砲台和東砲台則淹沒在荒煙蔓草中,基隆市政府過去曾有整修計畫,希望能早日使砲台恢復全貌[2],周圍地區則有戰後時期所建造,目前已經廢棄的防空壕和碉堡。
中砲台
编辑中砲台現僅存一座砲座、彈藥庫與石造指揮所,主材質皆是砂岩,配置方式是一字排開,營舍位於後方,牆角下設有尖拱形的貯彈孔。砲盤遺跡則呈扇狀平面,低處為大砲位置,稍高處原鋪設弧型軌道,其前方的胸牆內存有十個彈孔以供緊急發砲之用。至於放射型的凹槽則為排水溝,可見設計之精良。彈藥庫為回字型的雙重牆體,前有兩道拱門,開口朝南[3]。
石造指揮所牆體以山岩及三合土築成,屋頂則為堅硬無比的鋼鐵水泥構造,內部設有房間及迴廊,牆厚約一公尺。
西砲台
编辑西砲台位於中砲台距其2公里的砲台山的山頂上,有殘遺水泥碉堡、彈藥庫、小型營舍、和一處砲盤遺跡,目前部分區域被雜草遮蔽。在鄰近平安宮附近則有湘軍之墓,及西砲台略異的砲盤與庫房遺跡。
東砲台
编辑東砲台位於獅球嶺山東側,大業隧道偏東側山坡上,在文獻中法軍稱之為鷹巢砲台,其營舍形式與大小,跟中砲台營舍非常接近,目前僅存遺跡僅留石砌庫房大門、砲盤、彈藥庫和觀測碉堡,當前全被雜草遮蔽,保存程度較差。
參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獅球嶺步道(劉銘傳隧道)[失效連結]
- 國家文化資產網:獅球嶺砲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基隆市市定古蹟:獅球嶺砲臺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
- 基隆旅遊網:獅球嶺砲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