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派南拳門派,東江系。始創人張禮泉。 白眉拳屬於南拳的一個流派,起源於明朝末年,據傳是四川峨嵋山白眉上人所傳,現在四川,廣東,香港,澳門等地較流行。其特點是剛強兇猛,連貫性強,路線寬廣。其拳法有衝拳,鞭拳,雙撞拳及千字箭拳。橋法有碎橋,鑽橋,剎橋與封橋等。

張禮泉

编辑

張禮泉(1882-1964),廣東惠陽(東江)人,從小習武,曾拜當地的三位名師學武,初從林石習流民拳(套拳之十字拳),其後轉隨李義思李家拳套路拳械。十二歲時拜林耀桂父親林源為師習「龍形摩橋」。十九歲去廣州謀生,後返回鄉間。民國時,先後在新會江門設館,後在廣州安懷里設館授徒,之後曾先後受聘為廣州警察教練所燕堂軍校、黃埔軍校為武術教官。抗日期間,曾擔任東江遊擊支隊的教練,和平後回到廣州任國民政府武術教官.廣州解放,移居香港,於是白眉派正式進入香港

傳說歷史

编辑

據說白眉拳術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祖師白眉上人將自身於少林寺所學之武術,在四川峨嵋山上瀝心修練,而自創白眉拳術。白眉上人和師兄弟,五枚馮道德至善苗顯合共五人,出身少林寺(清末民初小說內容)。當今許多南拳門派,皆稱娩育於其門下。

白眉上人在峨嵋山將武功傳受廣慧禪師,而後三祖竺拂雲禪師皆是出家人。出家眾因潛修佛法很少走出寺院,故白眉拳術無機緣傳出寺院之外。直到第四代祖師張禮泉宗師創立白眉派後白眉拳術才開始普傳。

白眉派相傳創自四川峨嵋山白眉道長,傳至張禮泉。張禮泉深得竺拂雲襌師真傳,曾挫多派拳師,功夫造詣已至化境,更被人譽為「東江之虎」。

可信歷史

编辑

張禮泉先後而跟隨了三個師父。將平生所學融會貫通,選其所傳之最好武術,保留原有之招式,但適當改良了身、手、腰、馬及發勁的方法。故此白眉一派之拳術,有白眉拳中的「直步標指拳」、「九步推」、「十八摩橋」、及「猛虎出林」,亦有其他所學。如李義所傳之「李家八卦拳」,石師所傳的「十字鷹爪扣打拳」、「地煞」及羅浮山林合所傳五形拳之「鷹爪黏橋」及「龍形摩橋」。

清末政府腐敗,各地革命黨人起義推翻滿清。張禮泉宗師亦加入革命行列。革命成功後民國期間,在廣東設館授徒,被譽為東江猛虎。當時武術界流傳著『南有張禮泉、北有孫玉峰』。抗日期間,曾擔任東江遊擊支隊的教練,後回到廣州任國民政府武術教官,在中國內主要教授白眉拳以外的拳法。因內戰爆發,宗師便遷居香港。並於香港正式立派,白眉拳及宗師較早所學到的拳法普傳於香港、澳門。因門下傳人移居海外,故白眉拳術現今亦傳到歐美各國。

內容

编辑

東江拳路包括 直步拳、三門八卦拳、十字扣打、四門八卦、鷹爪黏橋、九步推、十八摩橋、猛虎出林。

白眉派乃是南方之短打內家拳種,有拳詩曰「內家拳白眉,練就寸寸肌,雙眼炯炯明,身輕燕子飛」。白眉派拳術包涵「三形、四標、六勁、八式。」等要訣,三形 為身形角度,即:圓、扁、薄;四標為內勁,即:吞、吐、浮、沉;六勁為發勁身體配合,即:牙、頸、腰、背、手、腳;八式為拳術之手法,即:鞭、割、挽、 撞、彈、索、盤、衝。

白眉派拳術以步法和發關節勁為主,以修煉直勁、沉索勁、升勁為重心所在,其中又以驚彈與驚扎最為高深。還有腰勁,先是左右轉腰勁,後是右吐腰發勁。馬步採用不丁不八, 訣曰「馬不丁不八、你不來我不發」,發拳由肘部彈出,拳到位時才握緊,屬爆發勁,每拳六勁齊發,勁力源源不絕,發拳時咬牙和收緊脛肌,防頭部因發勁受傷, 練白眉拳尚要腰背吻合,身似輪行,立如山獄,步似流水,頂平順項,溜臀收肛,不用蠻力,故有拳詩曰「似剛實柔,似柔實剛,剛柔並濟,連綿不斷」。

勵存國術會,1912年於廣州成立,日本侵華年間,積極參與抗戰活動,為此南五虎(包括張禮泉宗師),創出勵存刺槍術及大刀術,以抗日軍。及後國共內戰,張禮泉宗師因而舉家和重要弟子,移居於香港並正式開宗立派,名 “白眉派”。並於宗師離世後,於1973年由兒子和弟子成立正式傳承的白眉國術總會,再於1990年因應海外同門支援易名國際白眉國術總會,2002年再易名中國白眉武術總會直至零三年得到國內外各同門元老、師叔伯、師兄弟及社會首長、賢達鼎力支援,得以全球白眉武術總會名稱成立,樹幟武林,成為正式的白眉武術之傳承。

编辑

人物傳承

编辑

由於人物眾多,未能盡錄,詳情可參照「全球白眉武術總會」的世系表。
-〔一傳〕傳說乃祖師少林五老之白眉道人
-〔二傳〕廣慧禪師。
-〔三傳〕竺法雲禪師。
-〔四傳〕張禮泉宗師,白眉拳派的始創人。
-〔五傳〕人物眾多
-〔六傳〕人物眾多

  1. (中文)《少林白眉拳術》,作者:李毅成,1984年5月出版。
  2. (中文)李毅成愛武術更愛老妻 白眉派傳人,新西蘭中華武術協會會長李毅成於人民網的相關新聞。
  3. (中文)全球白眉武術總會官方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中文)白眉資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中文)白眉功夫視頻
  6. (中文)昭龍武術會 ‧ 白眉派(郭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