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净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
七清净(巴利语:Saptha Visuddhi),佛教术语,源自觉音《清净道论》,由戒、定、慧三学中细分出来,为修习解脱道至涅槃的七个阶段。在南传上座部中有很重要地位。
内容
编辑根据《巴利圣典》《中部》(相当于中阿含经)《七车经》(或称为传车经)的内容,觉音整理出七清净:
- 戒清净
- 心清净
- 见清净
- 度疑清净
- 道非道清净
- 行道智见清净
- 智见清净。
戒清净: 居士五戒或八戒; 沙弥或沙弥尼的十戒; 学法女(式叉摩尼)的六戒; 比丘227条戒及比丘尼的311戒。
心清净: 达到近行定(巴利语:upacāra-samādhi)或安止定(巴利语:appanā-samādhi)的四禅。近行定相当于北传的“近分定”(梵语:sāmantaka-samādhi),安止定相当于北传的“根本定”(梵语:maula-dhyāna)。
分类
编辑“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与十六观智之对应[1]:
- 见清净:名色分别智。
- 度疑清净:缘摄受智
- 道非道清净:思惟智、生灭随观智(未成熟)。
- 行道智见清净:生灭随观智(成熟)、坏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
- (无对应之清净):种姓智
- 智见清净:道智、果智、省察智(返照智)。
道智和果智可以再细分为须陀洹道/果智、斯陀含道/果智、阿那含道/果智和阿罗汉道/果智,共有四组,共八项,所以称为“四双八辈”,这是原始佛教对“僧”的定义。凡圣之别,始于第一个须陀洹果,亦称初果,一旦证入初果,注定不坠入恶道,最慢七次投生天上或人间之后,证入完全的解脱。解脱证果始于行舍智,经随顺智、种姓智的过程,悟入道智,证果智,行返照智,这是解脱开悟的过程,四道智都共同经过。但阿罗汉的返照智不观察未断的烦恼(因为没有剩余未断的烦恼)。
参见
编辑- 证入初果的四项要素:四预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