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大乘佛教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20年3月25日) |
《入菩萨行论》(梵语:Bodhisattvacaryāvatāra),作者为那烂陀寺的寂天,为八世纪印度大乘佛教哲学著作。内容为如何发起、实践菩提心与行持六波罗蜜。此论影响了大乘佛教中对菩提心的实践方法的讨论。[1]
《入菩萨行论》 | |
---|---|
原名 | Bodhisattvacaryāvatāra |
作者 | 寂天 |
译者 | 天息灾、释隆莲、释如石 |
语言 | 梵文 |
主题 | 佛教、大乘、中观派 |
发行信息 | |
出版地点 | 印度 |
被引用 |
《入菩萨行论》对其后几部重要藏传佛教论著的诞生都有贡献,例如噶当派阿底峡的《菩提道炬》和格鲁派宗喀巴对《菩提道炬》的注解《菩提道次第广论》[2]。
译本
编辑汉译本
编辑985年(宋朝雍熙二年)天息灾译师曾经将《入菩萨行论》翻译为四卷《菩提行经》,作者题为龙树。但并没有得到汉传佛教注意。
藏译本
编辑阿底峡首先将《入菩萨行论》引入西藏,并将之编入噶当派的噶当六论当中,成为藏传佛教中的重要教典。另外还有巴楚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
现代汉译本
编辑受藏传佛教影响,《入菩萨行论》重新传入汉地。1951年,隆莲法师将《入菩萨行论》从藏本译汉。1985年作为四川尼众佛学院的教材。经赵朴初审阅后,送金陵刻经处印行,收入续藏中。
1997年,台湾的如石法师将《入菩萨行论》从藏本译汉,并介绍寂天相关的著作,此译本被四川喇荣佛学院的索达吉堪布讲授为《入菩萨行论广释》。另外也有由堪布贡噶旺秋以藏文讲述,中华民国正法源学佛会出版的译本。
内容
编辑宋译本 《菩提行经》 将之分为八品 :
- 赞菩提心品第一、
- 菩提行经菩提心施供养品第二、
- 菩提行经护戒品第三、
- 菩提心忍辱波罗蜜多品第四、
- 菩提行经菩提心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五、
- 菩提心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六、
- 菩提心般若波罗蜜多品第七、
- 菩提行经菩提心回向品第八。
-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 第二品 忏悔罪业
-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 第四品 不放逸
- 第五品 护正知
- 第六品 安忍
- 第七品 精进
- 第八品 静虑
- 第九品 智慧
- 第十品 回向
注释书
编辑此论在藏地各派解释道次第中的六度都会使用,最著名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
西藏佛教中,对此论的注解,翻译汉文的有:
藏传比丘尼佩玛·丘卓对本论的讲解No Time to Lose: A Timely Guide to the Way of the Bodhisattva[3],由雷叔云译为中文《生命不再等待》,有正体与简体两种版本[4][5]。
引用文献
编辑- ^ 张福成. 阿底峽《菩提道燈》內容研究. 中华佛学学报. 1993, (第6期): 329-349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这部论非常巧妙的将菩提资粮涵摄在菩提心的实践中,而以愿心、行心为总纲。可以说由龙树,无著发展下来的这个潮流,到了寂天就完备了,此后所有讨论以菩提心来实践大乘资粮的,完全以寂天的架构为主,再也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 ^ 张福成. 阿底峽《菩提道燈》內容研究. 中华佛学学报. 1993, (第6期): 329-349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与莲花戒的情况相同,入藏的阿底峡也是应藏人修行上的问题而撰著了《菩提道灯》,以当时教法混乱的情况来看,也是没有掌握实践的纲领,于是阿底峡在论中也依寂天的骨干,分出二类菩提心(《菩提道炬》第10~19颂),并说行心是为了增广愿心的(第19颂),其方法是三学。[...]藏传佛教各大教派,均将金洲法称传下来的《修心七义》、寂天《入菩萨行论》、阿底峡《菩提道灯》三部书列为论典稍为有些基础后,修发心法之前的必读书籍,因为借此可了解显密之间的关系,尤其可了解发心与菩提资粮之间的关系。阅完之后,再阅读各派成就者仿《菩提道灯》而撰的注释书籍,噶举派则读冈波巴的《解脱庄严宝》,格鲁派则读宗喀巴的《道次广论》,噶当派虽有许多注解,但向以阿底峡的自释为主。这些书阅完后,实际修发心时,都有各派成就者自撰的仪轨,但其口诀必定是阿底峡传下的寂天自他相换或金洲法称的因果七教诫。
- ^ Pema Chödrön. No Time to Lose.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5 [2013-09-19]. ISBN 978-0-8348-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 ^ 佩玛‧丘卓. 《生命不再等待》. 雷叔云译. 台北市: 心灵工坊. 2008年11月14日 [2013年9月19日]. ISBN 97898667824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26日).
- ^ 佩玛‧丘卓. 《生命不再等待》. 雷叔云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2013-09-19]. ISBN 978-7-5613-498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参考文献
编辑- 释如石著. 《入菩薩行導論》. 高雄市: 谛听文化. 1997年. ISBN 9578818165.
- 寂天菩萨造颂; 杰操大师广解. 《入菩薩行論廣解》. 隆莲法师汉译. 台北县汐止市: 大千出版. 2005年. ISBN 9574470881.
- 寂天菩萨造颂; 杰操大师广解. 《入菩萨行论广解》. 隆莲法师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 [2013-09-20]. ISBN 978-7-5325-413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 无著菩萨作. 《入行論釋・善說海》. 慧光集27. 堪布索达吉仁波切译. 台北市: 宁玛巴喇荣三乘法林佛学会. 2006年 [2013-09-20]. ISBN 978-986-81867-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 《入行论广解》,索达吉堪布著。本论是迄今为止最广的《入行论》注释。其内容是一切诸佛菩萨之同行道,修持一切安乐之因,一切有情善聚之源。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子,不论你是修显宗或密宗,这部论典极为重要。如果没有通达此论的内容,无法生起入大乘之基础——菩提心;如能通晓此论,则已得八万四千法门之心要总汇。
外部链接
编辑- 入菩萨行论梵汉藏对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