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方自治联盟
(重定向自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是1930年从台湾民众党分裂出去的一个右翼政治团体。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 | |
---|---|
领袖 | 林献堂 |
成立 | 1930年8月17日 |
解散 | 1937年7月15日 |
分裂自 | 台湾民众党 |
意识形态 | 民主主义 地方自治 改良主义 |
政治立场 | 右翼 |
台湾政治 政党 · 选举 |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 | |
闽南语名称? | |
---|---|
全汉 |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
全罗 | Tâi-oân Tē-hng Chū-tī Liân-bêng |
历史
编辑1930年8月17日台湾地方自治联盟成立于台中醉月楼酒家,出席者达227人,并推林献堂、土屋达太郎为顾问;杨肇嘉、蔡式谷、李良弼、刘明哲、李瑞云等5人为常务理事,成立后即于全岛24个地方巡回演讲,锁定“施行地方自治”此单一议题,主张确立民主主义,采取合法手段,以争取政治自由与地方自治。
但自治联盟常遭到民众党及左翼阵营的批评及抵制。民众党也做出决议,禁止党员加入自治联盟;为了贯彻此立场,民众党中执委决定“对于加入自治联盟之党员,付以两周促其反省,若不退出自治联盟者予以除名处分”。之后除林献堂外,蔡培火、陈逢源等跨党份子都遭除名,林氏也愤而退党。左翼阵营方面,除了讥讽自治联盟为“第二公益会”(公益会即亲日派辜显荣等人创立的组织),林秋梧主编的《赤道报》也曾予以讥讽[1],新台湾文化协会的《新台湾大众时报》甚至直批“骗贼”、“理该碎尸万段”[2]。自治联盟因其改良主义立场而成为少数被台湾总督府接受的社会运动团体。
1931年(昭和6年),台湾总督府大举镇压台湾的政治、社会团体,无论台湾民众党、新台湾文化协会、台湾共产党、台湾农民组合等组织皆被查禁,其成员纷纷遭到搜捕。唯独台湾地方自治联盟还能正常运作。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亦曾派员参加1935年(昭和10年)第一届市会及街庄协议会员选举,成绩不错,当选者包括刘传来、沈荣等人[3]:490。
1936年(昭和11年),发生祖国支那事件,让林献堂受到挫折。1937年(昭和12年)7月15日,台湾地方自治联盟举行“第四届联盟大会”,众干部决议解散组织。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引用
编辑来源列表
编辑- 李筱峰. 《台灣史100件大事(上)戰前篇》. 玉山社. 1999. ISBN 9789578246256.
- 简炯仁. 《台灣民眾黨》. 台北板桥: 稻香. 1991. ISBN 9789579405485.
- 叶荣钟. 《台灣民族運動史》. 台北: 自立晚报出版部. 1971.
- 台湾总督府警务局.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 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 [《台湾社会运动史》]. 台北: 创造. 1989.
- 杨肇嘉. 《楊肇嘉回憶錄》. 台北: 三民书局. 1970.
- 许世楷. 《日本統治下の台灣》 [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东京: 东京大学出版会. 1972 (日语).
- 陈君恺. 《狂飆的年代: 1920年代台灣的政治, 社會與文化運動》. 国立编译馆. 2006. ISBN 9868125170.
- 陈翠莲.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一 自治的夢想》. 新北市: 卫城. 2013. ISBN 978986896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