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度论
(重定向自四阿鋡暮抄解)
初期佛教 |
|
《三法度论》是犊子部的论书,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异译本有公元382年符秦鸠摩罗佛提等译的《四阿鋡暮抄解》,题为婆素跋陀(Vasubhadra)[1]造。慧远于《三法度序》称本论为山贤造,僧伽先(Saṃghasena)注释[2]。
篇章结构
编辑本论以三分法为主,分三品,每品三真度(犍度),共九真度。下表以《三法度论》译词为主,括号中为部分《四阿鋡暮抄解》对应译词。
德品 | 福 | 施 | 第一 真度 | ||||
戒 | |||||||
修 | 禅 | ||||||
无量 | |||||||
无色 | |||||||
根 | |||||||
无恶 | 忍辱 | ||||||
多闻 | |||||||
不恶 (圣分) |
真知识(善知识) | ||||||
真御意(思惟) | |||||||
真由 (得) |
具 (等具) |
善损 (等书) |
粪扫衣 | ||||
无事 | |||||||
乞食 | |||||||
伏根 | |||||||
近行禅 | |||||||
方便 | 戒 | 第二 真度 | |||||
上止 (息) |
进 | ||||||
念 | |||||||
定 | |||||||
智 | 见地 | ||||||
修地 | |||||||
无学地 | |||||||
果 | 佛 | 第三 真度 | |||||
辟支佛 | |||||||
声闻 | 离欲 | ||||||
未离欲 | |||||||
阿罗汉 | |||||||
恶品 | 恶行 | 身恶行 | 第四 真度 | ||||
口恶行 | |||||||
意恶行 | |||||||
爱 | 染 | 第五 真度 | |||||
恚 | |||||||
慢 | |||||||
无明 | 非智 | 有为不知 | 第六 真度 | ||||
无为不知 | |||||||
不可说不知 | |||||||
邪智 | 身见 | ||||||
边见 | |||||||
盗见 | |||||||
惑智 | 宝不了 | ||||||
谛不了 | |||||||
定不了 | |||||||
依品 | 阴 | 色阴 | 第七 真度 | ||||
行 | |||||||
知 | 痛 | ||||||
想 | |||||||
识 | |||||||
界 | 欲界 | 第八 真度 | |||||
色界 | |||||||
无色界 | |||||||
入 (处) |
细滑入 (更乐处) |
近境界 | 第九 真度 | ||||
不近境界 | |||||||
无境界 | |||||||
度入 (异学处) |
一处因 | ||||||
不正因 | |||||||
无因 | |||||||
解脱入 (解脱处) |
想 | ||||||
禅 | |||||||
博闻 |
犊子部宗义
编辑犊子部作为部派佛教最早的四大部派之一,在印度佛教灭亡之后,其理论只在汉译的《三法度论》(四阿含抄解)和《依说论》(《三弥底部论》)中有所存留。
补特伽罗论
编辑《三法度论》记载:
“ | 问:云何不可说?答:不可说者,受、过去、灭施设。……受[3]施设者,众生已受阴、界、入,计(众生与阴界入是)一及余(异)[4]。过去施设者,因过去阴界入说,如所说:“我于尔时名瞿旬陀”。灭施设者,若已灭是因受说,如所说:“世尊般涅槃”。复次过去施设者,制众生断。灭施设者,制有常。受施设者,制无。不受施设者,制有。 | ” |
不可说法
编辑《三法度论》并举三世有为、无为和不可说的记载:
“ | 问:云何无愿?答:无愿者,过去、未来、现在,不乐立。无愿者,不立义,是入此三中,过去、未来、现在,是一切有为,如《说处经》所说。彼若作是意,我及涅槃,彼不摄是三,此不应尔,所以者何?一无二义故,涅槃[5]者,离世一向无缘,彼中无意我者,离三世,更无此不可说,是以三中不乐立,是谓无愿。 | ” |
“ | 问:云何相?答:相者,起、住、坏,起者生,住者成,坏者败。问:漫说于众生、涅槃有疑,众生及涅槃,亦有此相。若有者,为大过,即有无常。若不者,此经有过,应当说起住坏,是有为相。答:众生者,于相是余不可说,若异即有常,若是即无常,是二过不可说,涅槃亦如是,是故分别,当知相者,一向有为相。 | ” |
阿罗汉有退论
编辑《中阿含经·大品·福田经》记载:
“ | 云何九无学人。思法。昇进法。不动法。退法[6]。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 | ” |
《三法度论》记载:
“ | 阿罗汉者是说供养名。堪受供养故曰阿罗汉。问谁堪受。答为一切众生。故说阿罗汉。是阿罗汉三种。利根钝根中根。问云何利根。答利根者。住法升进不动法……。问云何钝根。答钝根者。退念护法。退法念法护法。此三是钝根。 退法者。或差降退非圣谛故曰退法。或复于修地退。修者修习。说以不修习是名退。如学经已不数习忘。如是不修习修地退。是病业诵和诤远行观故退。以是故名修地。 |
” |
第一义谛
编辑《三法度论》记载:
“ | 问云何第一义谛。答第一义者。作字念至竟止。作字及一切念至竟止。是谓第一义谛。作者身业。字者口业。念者意业。若此三至竟灭。是谓第一义谛。是涅槃义。 | ” |
二十七贤圣
编辑《三法度论》详细解说了《中阿含经·大品·福田经》[8]的十八有学和九无学。
信胜 | 慧胜 | 俱胜 | ||||||||
---|---|---|---|---|---|---|---|---|---|---|
未离欲[9] | 第八[10] | 从信行 | 从法行 | 俱行 | ||||||
须陀洹 | 极七 | 中[11] | 家家 | |||||||
薄地[12] | 一来 | 中[13] | 一种 | |||||||
离欲[14] | 信解脱[15] | 见到[16] | 身证[17] | |||||||
上流般涅槃 | 行般涅槃 | 无行般涅槃 | 上流般涅槃 | 生般涅槃 | 中[18]般涅槃 | 行般涅槃 | 无行般涅槃 | 生般涅槃 | ||
漏尽[19] | 慧解脱[20][21][22] | 俱解脱[23][22] |
钝根[6][21] | 中根 | 利根 | |||||||
---|---|---|---|---|---|---|---|---|---|
阿罗汉[24][25] | 退法 | 念法 | 护法 | 慧解脱 | 俱解脱[26] | 住法 | 升进法 | 不动法 |
引用
编辑- ^ 《四阿鋡暮抄序》:“阿鋡暮者。秦言趣无也。阿难既出十二部经。又采撮其要迳至道法。为四阿鋡暮。与阿毘昙及律并为三藏焉。身独学士以为至德未坠于地也。有阿罗汉。名婆素跋陀(秦言今贤人名也得无著道)。抄其膏腴以为一部。九品四十六叶。斥重去复文约义丰。真可谓经之璎鬘也。百行美妙。辩是与非。莫不悉载也。优奥深富行之能事毕矣。有外国沙门。字因提丽。先赍诣前部国。秘之佩身。不以示人。其王弥第求得讽之。遂得布此。余以壬午之岁八月。东省先师寺庙于邺寺。令鸠摩罗佛提执梵佛念佛护为译。僧导昙究僧叡笔受。至冬十一月乃讫。此岁夏出阿毘昙。冬出此经。一年之中具三藏也。深以自幸。但恨八九之年。始遇斯经。恐韦编未绝不终其业耳。若加数年将无大过也。近敕译人。直令转梵为秦。解方言而已。经之文质所不敢易也。又有悬数悬事。皆访其人为注其下。时复以意消息者。为其章章注修妒路者。其人注解引经本也。其有直言修妒路者。引经证非注解也。”
- ^ 慧远《三法度序》:“三法度经者。盖出四阿含。四阿含则三藏之契经。十二部之渊府也。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开而当名变而弥广。法虽三焉。而类无不尽。觉虽一焉。而智无不周。观诸法而会其要。辩众流而同其原。斯乃始涉之鸿渐。旧学之华苑也。有应真大人。厥号山贤。恬思闲宇智周变通。感达识之先觉。愍后蒙之未悟。故撰此三法。因而名云。目德品暨于所依。凡三章九真度。斯其所作也。其后有大乘居士。字僧伽先。以为山贤所集虽辞旨高简。然其文犹隐。故仍前人章句为之训传演散本文以广其义显发事类以弘其美。幽赞之功于斯乃尽。自兹而后道光于世其教行焉。于是振锡取足者。仰玄风而高。蹈禅思入微者。挹清流而洗心。高座谈对之士。拟之而后言。博识渊有之宾。由之而赡闻也。有游方沙门。出自罽宾。姓瞿昙氏。字僧伽提婆。昔在本国豫闻斯道。邪翫神趣怀佩以游。其人虽不亲承二贤之音旨。而讽味三藏之遗言。志在分德诲人不惓。每至讲论嗟咏有余。远与同集劝令宣译。提婆于是自执胡经。转为晋言。虽音不曲尽而文不害意。依实去华务存其本。自昔汉兴逮及有晋。道俗名贤并参怀圣典。其中弘通佛教者。传译甚众。或文过其意。或理胜其辞。以此考彼殆兼先典。后来贤哲若能参通晋胡善译方言。幸复详其大归以裁厥中焉。”
- ^ 《三法度论》:“受名者取义也。因业及烦恼痴意计我是我所。是名受。”
- ^ 文字增补出自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九章“上座别系分别论者”,第三节“被称为分别论者的犊子部”,第二项“三法度论与僧伽斯那”。
- ^ 《增一阿含经·火灭品·第2经》:“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为二。有余涅槃界.无余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有余涅槃界。于是。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是谓名为有余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无余涅槃界。于是。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余涅槃界。此二涅槃界。当求方便。至无余涅槃界。”
- ^ 6.0 6.1 《增支部·五集·149经、150经》:““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退失。何等为五?即:乐于作业、乐于谈话、乐于睡眠、乐于与众杂处、不如实观察解脱心是。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时解脱之比丘退失。”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有五因缘令时解脱阿罗汉退。一营事业。二乐戏论。三和诤讼。四好远行。五遇长病。” - ^ 《杂阿含经·一〇九一经》(S.4.23. Godhika):“时。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侧黑石室中。独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数数退转。一.二.三.四.五.六反退。还复得。时受意解脱身作证。寻复退转。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习。以自饶益。时受意解脱身作证。而复数数退转。乃至六反。犹复退转。我今当以刀自杀。莫令第七退转。”
- ^ 《中阿含经·大品·福田经》:“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种福田人。云何为二。一者学人。二者无学人。学人有十八。无学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学人。信行、法行。信解脱、见到、身证。家家、一种、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谓十八学人。居士。云何九无学人。思法。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
《杂阿含经·九九二经》:“佛告长者。世间有二种福田。何等为二。学及无学。即说偈言。世有学无学。大会常延请。正直心真实。身口亦复然。是即良福田。施者获大果。” - ^ 《杂阿含经·八二三经》:“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贪.恚.痴薄。得一种子道。若彼地未等觉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觉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觉者。得须陀洹。彼地未等觉者。得随法行。彼地未等觉者。得随信行。”
- ^ 《三法度论》:“问云何第八若数者应第一不第八。初向后至阿罗汉云何此是阿罗汉耶。答不当观。如人有八。儿彼非以长为第。八以幼为第。八如是世尊功德子有八。彼阿罗汉为长。诸漏已尽故。谓初向为幼。是以说第八。”
- ^ 《三法度论》:“中者。此二中。非一向从家至家般涅槃。亦不一向极七天人生般涅槃。而于中间般涅槃。”
- ^ 《三法度论》:“云何薄地。答薄地者。一来一种中。欲界结薄住。故曰薄地。”
- ^ 《三法度论》:“此三。一来一种中。一来者此终生天上。一来而般涅槃。一种者。受一有而般涅槃。增益功德故。中者此二俱。是三谓未离欲。”
- ^ 《杂阿含经·八二三经》:“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中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生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槃。”
- ^ 《杂阿含经·九三六经》:“圣弟子一向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于正法.律如实知见。不得见到。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信解脱。”
- ^ 《杂阿含经·九三六经》:“若圣弟子一向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不得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然于正法.律如实知见。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见到。”
- ^ 《杂阿含经·九三六经》:“圣弟子一向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而不见有漏断。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身证。”
- ^ 《中阿含经·七法品·善人往经》:“复次。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行如是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铁洞燃俱炽。以椎打之。迸火飞空。从上来还。未至地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结已断。得中般涅槃。是谓第三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
- ^ 《杂阿含经·八二三经》:“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 《杂阿含经·九三六经》:“圣弟子一向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不得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然彼知见有漏断。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慧解脱。”
- ^ 21.0 21.1 《杂阿含经·七一〇经》:“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 ^ 22.0 22.1 《中阿含经·因品·大因经》:“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慧解脱。复次。阿难。有八解脱。云何为八。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复次。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脱。复次。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游。是谓第三解脱。复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是谓第四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是谓第五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第六解脱。复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第七解脱。复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游。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脱。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
《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阿难。复有八解脱。云何八。色观色。初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有对想。不念杂想。住空处。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灭尽定。八解脱。阿难。诸比丘于此八解脱。逆顺游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脱。” - ^ 《杂阿含经·九三六经》:“圣弟子于佛一向净信。于法.僧一向净信。于法利智.出智.决定智。八解脱具足身作证。以智慧见。有漏断知。如是圣弟子不趣地狱.畜生.饿鬼。不堕恶趣。说阿罗汉俱解脱。”
- ^ 《杂阿含经·七一经》:“是名比丘阿罗汉。(1)尽诸有漏。(2)所作已作。(3)已舍重担。(4)逮得己利。(5)尽诸有结。(6)正智心解脱。”
- ^ 《三法度论》:“阿罗汉者是说供养名。堪受供养故曰阿罗汉。问谁堪受。答为一切众生。故说阿罗汉。”
- ^ 《三法度论》:“俱解脱二。一得具解脱。二不具。俱解脱者。信及慧。已得此二故胜。”
《四阿鋡暮抄解》:“俱分解脱二。尽解脱报。不尽解脱报。俱分解脱名念解脱慧解脱。是二增去义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