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部

部派佛教部派之一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初期佛教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法藏部梵语dharmaguptaka;巴利语:dhammagutta、dhammaguttika),gutta,guttika[1][2],又称昙无德部、法护部、法密部[3],是早期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公元前1世纪时十分兴盛。法藏部的戒律四分律汉传佛教有重要影响。

部派源流 编辑

异部宗轮论》记载为佛灭后第三百年中由化地部分出。在法显所传的大众部“律分五部”说法中,法藏部是上座部中最早与大众部发生分裂而形成的部派。现代学者如渥德尔等称法藏部可能起源于阿育王派往阿波兰多国英语Aparanta传教的僧团,法藏部热衷于向外传教,在中亚发现的犍陀罗佛教原稿属法藏部。

清辩《异部精释》也将法藏部列为分别说部之一。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中,将法藏部列为分别说部四部之一。

僧团服饰 编辑

公元 148 年至 170 年间,安息僧人安世高入华,翻译了一部描述印度佛教五个主要教派使用的僧袍颜色的著作,名为《大比丘三千威仪》。 法藏部僧袍颜色和一切有部的颜色是相反的。 在较早的资料中,一切有部被描述为穿着深红色的长袍,而法藏部被描述为穿着黑色的长袍。[4] 但后来所翻译的《舍利佛经》中发现的相应段落则将一切有部描绘成穿着黑色的长袍,而将法藏部描绘成穿着深红色的长袍。
在唐代,中国僧侣通常穿着灰黑色的长袍,即缁衣,“黑袍者”。 [5] 然而,宋代僧人赞宁(919- 公元1001年)写道,在汉魏早期,中国僧侣通常穿着红色长袍。[6]
根据法藏部的戒律规定,僧袍应该用不超过18块布缝制而成,并该用厚粗布料。[5]

经典语言 编辑

对法藏部的经典记录语言,学者间已有共识,主要以犍陀罗语(Gāndhārī)、佉卢文及梵文记录。[7] 现时被掘出的犍陀罗文献大部分是属于法藏部的。

历史 编辑

在犍陀罗找到的文献属于法藏部,表明从化地部分裂的法藏部传教的所在区域在印度西北部,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向中亚传教的影响。佛教学者A.K Warder认为法藏部起源自印度西部边界地区,这地区包括Kathiawad,Kutch 及Sindh。[8][9] 有学者认为法藏部取得传法的成功是因为受到斯基泰人的支持,但后来该地区被贵霜王朝迦腻色伽一世占领,定都犍陀罗后,支持说一切有部。[10]

宗义 编辑

《长阿含经》的〈游行经〉记载法藏部用十二分教作教义,此在部分大乘经中亦看到。这十二分教是:贯经.祇夜经.受记经 .偈经.法句经.相应经.本缘经.天本经.广经.未曾有经.证喻经.大教经。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记载了法藏部的宗义;《杂阿毘昙心论》记载了法藏部的四圣谛一时现观;《异部宗轮论》记载法藏部认为布施窣堵波会获得比布施僧众更大的果报,与制多部相对立,其他宗义大多同于大众部。《论事》之觉音注释称“阿罗汉之一切法是无漏”为北道派的邪执。


存世经典 编辑

汉译由分别论者所持的《舍利弗阿毘昙论》可能是法藏部的阿毘达磨诵本。该部所持律藏为《四分律》,传至中国发展为南山律宗。

佛本行集经》记载法藏部将佛传称为“佛本行[11],有现代学者因而将其与《佛本行经》一起归入法藏部。《三论玄义》记载传说法藏部的经典称为五藏,在三藏之外,又有菩萨藏(菩萨本生)及咒藏[12]

现代研究 编辑

日本学者平川彰认为:“在部派佛教中,上座部系的法藏部可说最接近大乘。”吕澂认为,法藏部的学说,对于现代上座部佛教有很大的影响。

吕澂认为法藏部与制多部大天五事而产生的分裂,是在化地部犊子部分裂之后,佛教的第三次上座与大众分裂[13]

注释 编辑

  1. ^ Concise Pali-English Dictionary by A.P. Buddhadatta Mahathera
  2. ^ guptaka in the sanskrit disctionary. [2022-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3. ^ 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法藏者。部主名。亦名法密。密之与藏义意大同。法藏、法密二义皆得。此师含容正法如藏之密。故言法密。从人以立部主名。此部师说。总有五藏。一经。二律。三阿毗达磨。四咒。即明诸咒等。五菩萨。即明菩萨本行事等。既乖化地本旨。遂乃部分。他不信之。遂引目连为证。菽者豆也。上古有人嗜绿豆。子采以为食。遂得成仙。目连是彼仙种。故言采菽氏也。或言。仙人食豆。此是彼种。氏谓族类。此部引目连说。有五藏证也。”
  4. ^ Hino, Shoun. Three Mountains and Seven Rivers. 2004.
  5. ^ 5.0 5.1 Kieschnick, John.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 2003
  6. ^ Kieschnick, John.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1997
  7. ^ Heirman, Ann; Bumbacher, Stephan Peter, eds. (2007). The spread of Buddhism. Leiden: Brill.
  8. ^ Warder, A.K. Indian Buddhism.
  9. ^ Sashi Bhusan Chaudhuri (1955). Ethnic Settlements in Ancient India
  10. ^ "The Discovery of 'the Oldest Buddhist Manuscripts'" Review article by Enomoto Fumio. The Eastern Buddhist, Vol NS32 Issue I, 2000
  11. ^ 佛本行集经》:“或问曰当何名此经。答曰。摩诃僧祇师。名为《大事》。萨婆多师。名此经为《大庄严》。迦叶维师。名为《佛生因缘》。昙无德师。名为《释迦牟尼佛本行》。尼沙塞师。名为《毘尼藏根本》。”
  12. ^ 三论玄义》:“三百年中从正地部又出一部。名法护部。其本是目连弟子。得罗汉恒随目连往色界中。有所说法皆能诵持。自撰为五藏。三藏如常。四咒藏。五菩萨藏。有信其所说者。故别成一部也。”
    《三论玄义检幽集》:“真谛云。法护是人名。此罗汉是目连弟子。恒随目连往天上人中。六欲天子见目连。必共谈说佛法。我曾说如此咒供养如来。或言。如来如是说菩萨修行法门。法护既随师游行。随所闻者无不诵持。目连灭后。法护习为五藏。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四咒藏。五菩萨本因。即名菩萨藏也。”
  13. ^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部派佛学:“大昙无德的法藏派与大天的制多派之争也名上座部与大众部之争。大天为什么也是大众部呢?据当时派出传教的大德都系正统的上座部,大天自不例外。这里所指的大众,当是这次争论中又出现了多数派与少数派,案达属多数派,因而大天也就成了大众部,正如第二次分裂,化地与犊子之间,犊子是多数就曾被称为大众部一样。它们与第一次分裂和上座对立的大众部,不是一回事。这次分裂,围绕五事展开争论是可能的,因为在《论事》第一品首先提出的是补特伽罗有无的问题,接着第二品提出的就是大天的五事,可以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