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

墓碑上的銘文
(重定向自墓志

墓志铭,又称坟记,或圹记[1]为文体名,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另外中国古代还有祭文行状的写法。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在1882年被冤狱错杀者乔治·强森的坟墓。其墓志铭写道:“受错杀于1882年之乔治·强森长眠于此。铭曰:彼乃无辜者,我行误判言;处之以绞杀,就此别人间。”
威廉·巴特勒·叶芝的墓志; Drumecliff, Co. Sligo

滥觞 编辑

中国撰写墓志铭始于西汉杜子夏[2]北宋曾巩说:“夫铭志之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3]

东汉蔡邕曾因撰写谀墓之文受到非议。[4]其实拿人钱财,难免要在碑志中说人好话,[5]“以为谀墓之文,例多溢美。”[6]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最善写墓志铭,宋人李涂曰:“退之诸墓志,一人一样,绝妙。”[7]李汉的《昌黎先生集序》载韩愈计有碑志75篇。韩愈曾为石洪作墓志,石洪生前官仅止于县尉,无奇伟之事迹,日后宋人修《新唐书》竟收此“谀墓之文”。[8]韩愈文名日盛,达官贵人常求其为先人撰墓志铭,润笔酬金甚高,韩愈亦来者不拒。[9]门客刘叉甚觉眼红,取其黄金数斤而去,云:“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10]欧阳修也写过《范文正公神道碑》、《尹师鲁墓志》、《杜祁公墓志》,但其子孙皆不满意欧的文章。[11]曾巩曾对欧阳修为其祖父作墓碑铭深表谢意说:“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3]苏轼本人则极少作行状、碑志。[12]不过苏轼还是代张方平滕元发的墓志铭,是为〈代张文定公作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这是由于张方平当时已病故。叶适亦善写墓志铭,《水心文集》中收录有148篇的墓志铭。嘉定年间,叶适为枢密参政汪勃作墓志,以其襄佐秦桧为政,直书“佐佑执政”四字,隐然有贬意。汪勃之孙汪纲不满意,致书请求修改,叶适拒绝,“自谓已极称扬,不知盛意犹未足也。”不久叶适去世,其学生受汪家请托,竟为除去“佐佑执政”四字。[13]清人魏象枢也发表过意见:“为人作墓志铭甚难,不填事迹,则求者多不甘;多填事迹,则见者不信;甚至事迹无可称述,不得已而转抄汇语及众家刻本以应之。譬如传神写照向死人面上,脱稿已不克肖,况写路人形貌乎?世人生前行些好事,做个好人,勿令作墓志铭者,执笔踌躇,代为遮盖也。”[14]

文体架构 编辑

墓志铭的撰写有其固定的书写格式,大略是记述死者的生平传记,包括死者的世系、名字、爵位、寿年、卒葬年月和子孙大略等。[15]一般而言,墓志铭还分为“志”和“铭”两种,志多用散文记叙死者姓氏、籍贯和生平,铭多用韵文概括全篇,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

著名的墓志铭 编辑

  •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 皇甫湜:《昌黎韩先生墓志铭》
  • 欧阳修:《泷冈阡表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明人徐师曾列举了20种不同说法:“至论其题,则有曰墓志铭……曰墓志铭并序……曰墓志……曰墓铭……曰权厝志,曰志某……曰后志……曰归祔志……曰迁祔志……曰盖石文……曰墓砖记,曰墓砖铭……曰坟版文,又有曰葬志,曰志文,曰坟记,曰圹记,曰椁铭,曰埋铭。其在释氏则有曰塔铭,曰塔记。凡二十题,或有志无志,或有铭无铭,皆志铭之别题也。”
  2. ^ 墓志最早起源目前学界仍意见分歧。《幼学琼林》之《疾病死丧》篇“墓志创于傅奕”一句,注称傅奕为汉代人,实为隋末唐初人,墓志亦非其首创。明人徐师曾考证:“至汉,杜子夏始勒文理墓侧,遂有墓志,后人因之。”(徐师曾:《文体明辩》卷五十二,页235-236。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3. ^ 3.0 3.1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4. ^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蔡伯喈集》中,为时贵碑诔之作甚多,如胡广、陈寔各三碑,桥玄、杨赐、胡硕各二碑,至于袁满来年十五、胡根年七岁,皆为之作碑。自非利其润笔,不至为此。史传以其名重,隐而不言耳。”
  5. ^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碑诔》注文中说:“唐宋以下,凡称文人,多业谀墓,退之明道自任,犹或不免,其他更何足数。此亭林所以发‘志状不可妄作’、‘作文润笔’之笃论矣。自文章与学术分道,缀文之徒起似牛毛,贵室富贾之死,其子孙必求名士献谀为快,即乡里庸流,亦好牵率文人,冀依附文集传世。文人则亦有所利而轻应之。”
  6. ^ 昭梿:《啸亭续录‧孙文正取四城》
  7. ^ 吴文治编:《韩愈资料汇编》二,李涂语,页468。(北京,中华书局,2004)
  8. ^ 二十二史考异》卷五十五
  9. ^ 刘禹锡《祭韩吏部文》粗略统计韩愈写墓志的收入:“三十余年,声名塞天。公鼎侯牌,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10. ^ 李商隐《杂记·记齐鲁二生·刘叉》:“闻韩愈善接天下士,步行归之。既至,赋《冰柱》、《雪车》二诗,一旦居卢仝、孟郊之上。樊宗师以文自任,见叉拜之。后以争语不能下诸公,因持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愈不能止,复归齐、鲁。”
  11. ^ 欧阳修《与杜欣书》二通,其一云:“修文字简短,止记大节,其于久远,恐难满孝子意,但自报知己,尽心于记录耳。……然能有意于传久,则须记大而略小,此可与通识之士语,足下必深晓此。”
  12. ^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提及:“东坡先生平生为人碑志绝少,盖不妄语可故也。”
  13. ^ 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称:“水心作《汪参政勃墓志》,有云:佐佑执政,共持国论。执政,盖与秦桧同时者也。汪之孙浙东宪纲不乐,请改。水心答云:凡秦桧时执政,某未有言其善者,独以先正厚德,故勉为此,自谓已极称扬,不知盛意犹未足也。汪请益力,终不从。未几,水心死。赵蹈中方刊文集未就,门下有受汪嘱者,竟为除去“佐佑执政”四字,碑本亦除之,本非水心之意也。水心答书,惜不见集中。”
  14. ^ 魏象枢:《庸言》
  15. ^ 王德毅〈宋人墓志铭的史料价值〉:“综合宋代诸名臣之墓志铭来论,首要叙述姓原族望,次及名讳字号、三代世系之名讳官爵、乡贯或迁徙之郡邑,学行功名起家之年岁,宦游经历及所建之事功,乃至晚年之休致,卒年、年寿、葬地、葬时,某妻氏及受封号,下及诸子出身官衔,乃至于女与所择配,有孙儿女者亦逐一述及。最后为铭辞。”(《东吴历史学报》第十二期,2004年12月)

参考文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墓志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