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峒

台北市地名
(重定向自大龍峒街

大龙峒,或称大浪泵大隆同巴赛语Daronpon或Pourompon台湾话大浪泵白话字Tōa-lōng-pōng台罗Tuā -lōng-pōng),位于台湾淡水河基隆河交口附近,今台北市大同区哈密街一带,是晚于艋舺而早于大稻埕台北市旧聚落。


历史沿革

编辑

地名演变

编辑

此旧聚落最早有文字记载地名的时期为1645年至1655年间的台湾荷治时期,是以荷兰文写成“Pourompon”,也有Pourompom、Paronpon、Paronghpot等拼法;1697年在郁永河的《裨海记游》中首次出现汉字地名“巴琅泵”,黄叔璥台海使槎录》作“大浪泵”[1]:4-5。史载18世纪前,大浪泵社全境皆为平埔族族人所居,并无汉人。直至1709年泉州人陈逢春赖永和陈天章、戴伯歧合股立“陈赖章”(取三人之姓名)垦号,向台湾府诸罗县申请开垦大佳腊艋舺)地方后,才陆续有汉人进驻大浪泵。不过由1764年间平埔族业主玛老仍据多数土地之史载,当时大浪泵汉人人数并不多。

在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泉州同安人王元记、王智记、陈兰记、陈陞记、高明德、郑西源等六户,在此开设44间瓦店,因而形成俗称四十四崁的街道,于是将大浪泵改称大隆同,以取“兴隆同安”之意,也是现代大同区的由来。大龙峒聚落的信仰中心,奉祀医神大道公大龙峒保安宫也是在此时期开始发展的。

至清道光同治年间,此地因生员举人中试人数较多,乡民视士子如龙,才开始有“大龙峒”之别名,至今仍用此别名。另说则是附近有风水如龙的大龙山(今日的圆山),故称“大龙峒”。

空间发展

编辑

咸丰三年(1853年)艋舺发生激烈的械斗顶下郊拼顶郊泉惠南人烧毁了安溪人奉祀的清水祖师庙,偷袭下郊,下郊同安人败退至大龙峒,以保安宫为防御中心,后又迁徙到大稻埕

大龙峒分为大龙峒街(今哈密街)与陈悦记祖宅两个空间单元,大龙峒街又包括大龙峒保安宫、四十四坎(顶街、隘门内)与下街,这两个空间单元于咸丰三年(1853年)年前分别发展,之后合称大隆同大龙峒。

大稻埕开发时间虽晚于大龙峒,却因商业强度高于大龙峒,使大龙峒因与大稻埕之地理及人文相近下,而在产业上开始依附大稻埕。到日治时代日本人艋舺大稻埕台北城合为都市台北市时,大龙峒转为支持都市中心之服务区。大龙峒保安宮主祀神—保生大帝同安县籍贯乡土神,从保安宮的祭祀圈分布可了解同安人的分布几乎包括整个淡水河流域与基隆河下游一带。

重要文化财

编辑

大龙峒史前遗址

编辑

2006年因台北市府拆除兰州派出所, 进行所谓的“大龙峒文化园区”六艺广场的工程时,发现大龙峒遗址。[2] 经由中研院史语所刘益昌教授进行考古探坑试掘, 分别在大龙国小操场及学校周围六艺广场挖掘十处探坑,其中九处发现了发现新石器时代的“讯塘埔文化”特有的绳纹陶、石器、石槌、玉锛及箭镞,此外也发掘出许多清代瓷器。 [3]“讯塘埔文化”乃约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距今3500至4500年,由大坌坑文化晚期演化而来,有着著名的绳纹红陶。

兰州派出所

编辑

兰州派出所在2005年的2月24日更名为“无忧艺术派出所”,转为艺文空间使用,成为古迹活化的良好的示范,原本令人敬而远之的警察局,变成了民众好奇的艺术站。[4][5]大龙峒文史工作室负责人陈应宗指出,当初是台北大学都市计划所教授辛晚教认为兰州派出所象征日本统治之眼,破坏了大龙峒的风水,才导致日治时代以后,大龙峒再也生不出状元,因此辛晚教建议台北市政府把兰州派出所拆掉。夏铸九痛骂市府硬拆兰州派出所是胡搞,指园区目的是“活化地方产业”,地方需要的是软件方案,以盖广场等空间建设并无法达到轴线翻转,都发局根本搞错方向。[6][7] 在2006年农历年节期间,一夕间就把日治时期古建筑物毁掉,而兰州派出所原址今已变成水泥广场。

四十四崁街

编辑

传闻在保安宫落成后,利用剩下建材,由当时王、郑、高、陈四户合资承购以建造此位于保安宫西侧之木造覆瓦店铺,两排店铺共计四十四间,一间叫做一坎,故称四十四崁。 每间大小均等,形式乃“一进带过水”,式样、大小、尺寸皆同。 而四十四崁街亦有“隘门内”之称号, 为了聚落的防御功能,两端各设隘门。 东侧题有“小邑弦歌”,西侧则为“大隆同”, 但两个隘门后因道路拓宽而被拆除。[8]

保安宫为祭祀保生大帝台湾民间信仰庙宇,因为创庙者为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佑同”的意思。保安宫和艋舺龙山寺艋舺清水岩合称“台北三大庙门”[9],经几度改建后,该庙发展成3000的三殿三进式大庙。1985年,中华民国内政部认定为国家二级古迹(今直辖市定古迹)1995年,因应紧邻街道扩建,保安宫自费整修,以传统工法结合现代科技达到“平衡工法”、“整旧如旧”的尽复旧观效果,成为全台湾各级古迹修复的最高典范,并获得2003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古迹保护荣誉奖

名人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书目
  • 尹章义,《台湾开发史研究》,1989年,台北,联经出版社
  • 庄永明,《台北老街》,1992年,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引用
  1. ^ 蓝志玟. 台北大龍峒聚落之研究(1802-1945). 国立成功大学建筑学系硕博士班 (台南市). 2002. 
  2. ^ 趙金勇、鍾亦興《花岡山與大龍峒遺址的近現代陶瓷消費》 考古人類學刊,2012年 (PDF).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4-28). 
  3.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大龍峒史前遺址 文史人士疾呼保留》.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 
  4. ^ 公视新闻《公共艺术进驻 兰州派出所变身》2004-11-01[永久失效链接]
  5. ^ 曾韦祯《统治之眼》本土文化,2005年
  6. ^ 陈俍任《拆兰州派出所 风水说当推手》联合报、2005/09/06
  7. ^ 林修卉《啊~!台北的古蹟不見了:馬英九的古蹟拆除計劃》本土文化,2006年.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8). 
  8. ^ 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保安宮與四十四坎》.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9. ^ 請問臺北三大廟門是指那三座廟?. [2021-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