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宝诞

(重定向自媽祖聖誕

天后宝诞,即妈祖诞辰,也称为天后诞妈祖生天妃诞天妃祭,是庆祝天后(妈祖)诞辰的东亚传统文化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廿三。相传天后(妈祖)能保佑人们海上平安。天后广州香港澳门汕尾汕头南澳)、三水闽东闽南台湾等沿海地区常见供奉的海神,更是莆田的乡土神[1],因此每年的天后宝诞都有许多信众于各个天后(妈祖)庙宇庆祝。

市民在香港旺角庆祝天后宝诞
香港西贡天后古庙
香港元朗鸡地,元朗天后诞巡游起点
舞龙,香港元朗天后诞巡游
舞狮,香港元朗天后诞巡游
美国加州天后宫

南粤

编辑

民间信奉天后为护海女神,渔民与疍家人信奉最深,沿海沿江多建有天后宫。每年三月二十三日为天后诞,各地均有祭祀活动。如三水县西南镇及汕头等地的天后庙,旧时每隔三、五年都会打醮摆会。共和国后逐渐被废,但仍甚多前往参拜者。汕头市信众是日多炒面条,并买卤鹅肉吃。南澳岛渔民崇奉妈祖,是日家家户户做妈生,不出海作业,庙前演大戏

广州

编辑

旧俗广州疍家人视为大节,乡村有天后庙的均打醮庆贺[2]。旧日河南(海珠区)沙园一带最为热闹,迎神出游时非常多人。此乡虽无天后庙,却有天后像。每年诞前必求神问杯,占卜到某街就把神像送其所在的公所或祠堂供奉。是日一迎一送,各街均出仪仗、乐手,或舞狮舞龙,于各村游行。各村当其时会在村口、祠堂备好祭品迎神驾。各家亦会摆上香花祭品,待天后像经过便放爆竹。一连三天做神功戏,访客亦住下三天,庆贺一番。

香港

编辑

妈祖信俗已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港的天后诞是中国境内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悠久历史,而且植根社区,从未间断,饶具特色。在天后诞庆祝活动中,除了信众会带备祭品到天后庙参拜还神外,还有接神、神功戏、花炮及巡游等仪式活动。

接神仪式

天后诞的庆祝活动主要在天后庙前的空地举行,但如活动需移师其他地方,神诞值理会便会把天后的行身(小神像),从天后庙移送至贺诞活动地点,这个仪式称为“接神”。此外,值理会成员也会把区内其他神庙中神明的行身请出,一同至神棚庆诞。

接神仪式举行时,一般会由瑞麟或醒狮开路,值理会成员会抬着奉祀天后行身的神舆绕经社区,祝福当地居民。

神功戏

神功戏是“为神造就功德”的戏剧表演,一般在神诞、建醮、开光、传统节日等场合上演。现时香港仍有多个地方社区举办天后诞神功戏,包括长洲西湾、西贡粮船湾、茶果岭、蒲台岛、青衣、坪洲、石澳等,神功戏以粤剧为主,一般演出三至四天,戏班除演出首本剧目外,还会演出例戏如《封相》、《贺寿》、《加官》、《送子》等,娱神娱人,达至神人共乐。

花炮活动

香港很多庙宇的神诞庙会,都有地方信众自发组织花炮会,年复一年参加神诞祭祀仪式。传统的花炮约有八、九呎高,以竹枝及纸张扎成,中央放着所奉祀神祇的木像或绘图,是神祇的化身;花炮上亦挂满代表吉祥好运的饰物和物品。

大部分地方的天后诞都有花炮活动,交换花炮是核心庆祝活动,也是信众参与活动的主要方式。花炮活动一般在正诞日举行,由会社团体组成的花炮会准备一座新花炮送回天后庙还神,俗称“还炮”。值理会随着把还神送来的花炮,以抢夺或抽签方式重新分配予各花炮会,获得花炮的会社可把花炮带回社区奉祀,以得到天后的祝福和庇佑。各花炮会会于翌年的神诞送还花炮,然后再“抽炮”,这个过程循环不息。

时至今日,为避免激烈的肢体碰撞,花炮活动大多改以抽签的形式进行,只有少数地区如蒲台岛仍然保留抢花炮的习俗。

巡游活动

有些地区的天后诞会举办陆上或海上巡游。

十八乡、大埔墟、茶果岭等地区的天后诞,花炮会送还花炮的活动已发展成巡游活动。花炮会会在一个地点集合,列队顺序送还花炮到天后庙,以舞龙、舞狮、舞麒麟、舞貔貅等引领开路,伴以飘色、地色、花车、中西乐队、歌舞等表演,穿梭社区大街,成为瞩目的贺诞活动。

在西贡粮船湾举行的天后神诞建醮祭祀,则会在海面进行“祭幽”仪式。村民会将天后神像的行身自庙中请出,并用神舆移到主船上,然后由另外两艘船只象征性地以绳索拖行,在粮船湾前的海面巡游并进行祈福仪式,以祈求天后庇佑航海顺利,渔获丰收,水陆平安。

香港各地祝贺活动

编辑

天后诞一般是定期举行,一年一次,大部分在农历三月二十至二十四日举行,视乎每个地方而定。

元朗
编辑

元朗十八乡天后宝诞会景巡游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正日举行。(由于时值香港实施防疫措施,2020年取消举行。)

青衣
编辑

青衣天后宝诞于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初五举行。

油麻地
编辑

2018年,东华三院亦复办九龙区最大型的天后诞活动──“油麻地天后诞”,以承传本土传统文化,并为市民祈福消灾,祝愿香港繁荣安定。更会举行难得一见的“花炮冲神仪式”,向天后娘娘报喜及鞠躬行礼。

大埔
编辑
西贡
编辑
屯门
编辑

海上巡游

编辑

于2012年4月13日,香港旅游发展局统筹了40艘渔船帆船鸭灵号维多利亚港上演大型海上巡游,令到昔日的香港渔港风貌重现眼前,巡游吸引了近300游客和市民聚集于尖沙咀海旁围观。船队从九龙湾出发,列队慢驶至维多利亚港近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对开海面,船上插满写有“天后宝诞”、“风调雨顺”及“网网千斤”等旗帜。

香港渔民互助社主席林根苏表示,该年是应官方邀请,首次安排船队先在维多利亚港上演海上巡游,以协助推广香港旅游业[3]

台湾

编辑

每年夏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的诞辰。在这一天,各地的妈祖庙都会张灯结彩、演戏,非常热闹。

大甲镇澜宫每年在妈祖生日前则举办“大甲妈祖绕境”的活动,让信众步行跟随着妈祖神轿祭礼行列,从大甲一直往南走到新港。该活动参加者动辄百万多人,队伍迤逦数十公里,可说是一大宗教盛事。原先是往北港朝天宫进香,在1988年两庙发生摩擦后,北港进香中断,近年来改往新港奉天宫进香绕境出巡,路程更远,人数却更多。大甲镇澜宫每五年举办一次“大甲妈祖回娘家”活动,前往湄洲祖庙谒祖进香,湄洲祖庙亦以盛大队伍接驾,欢迎大甲妈祖回娘家谒见圣父母及湄洲天上圣母。

北港朝天宫的“迎妈祖”,其热闹场面也与大甲妈祖出巡不相上下。每年开春之后,各地到北港拜妈祖的信众便络绎不绝。到了诞辰当天,涌进北港的信众,更有如浪涛汹涌般,镇日锣鼓喧天,热闹的程度甚至到全镇疯狂的地步。

松山慈祐宫于2007年起结合台北市松山区公所及台北市松山社区大学展开以“锡口文化节”为主题,发展出“妈祖文化与信仰”研究论坛和节庆活动融入社区特色其中。(松山社区大学 萧尧教师提出)

迎妈祖

编辑

所谓的“迎妈祖”(也作“迓妈祖”),是到外地去迎一尊本地居民普遍信仰或有渊源的妈祖来参与巡境的活动。不管自己村里或是共同举行迎妈祖的区域是否已有一尊“在庄妈”或“在地妈”,都可能会往外地去迎妈祖。通常是往地域层级高一点的地方去迎妈祖。例如,台中市雾峰区乌日区大里区地区有一个“东保十八庄”(旱溪妈祖绕境十八庄)迎妈祖的活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共有十八个村庄参与,这十八个村庄并没有共有的庙,但却有一尊共有的妈祖称为“十八庄妈”。每年农历3月1日开始把附近的旱溪妈祖(乐成宫)、南屯妈祖(万和宫)、台中妈祖(万春宫)、彰化妈祖通通请来,参与绕境,队伍当中,“十八庄妈”在前领路,各庄依一定的顺序,逐日在庄内迎神绕境并请客。

近来学界人士从“祭祀圈”的概念来探讨这些迎妈祖的活动,借由“神界”的疆域观念,重新解读“人界”中不同地域之间的从属关系。

刈香

编辑

刈香亦名“进香”,是到远处的、有名的、历史悠久的、香火旺盛的寺庙去朝香,表示对该神明的敬意。与迎妈祖的差别是进香并不会把对方的妈祖之神像请回来,只是去分沾她的香火,因此自己的神明是要出去的。到了进香对象的妈祖庙,神像也要进去,放在神殿上,有时是用“掬火”的方式,有时是用交香的方式,沾取对方的香火。另一个与迎妈祖的差别是进香的地点不一定与地域层级有关,因此进香的地点远一点也是常见的事。

其他节日

编辑

妈祖升天日

编辑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妈祖羽化升天的日子[4],各地妈祖庙亦有庆祝活动,通常此日列为“秋祭”典礼[5](三月廿三妈祖诞则为“春祭”),此日又称“妈祖成道日”、“妈祖升天成道日”[6]

马祖人及地方政府为感念妈祖舍己为人、普渡世间的精神,盛重举办妈祖飞升庆典,命名为“妈祖在马祖升天祭”[7],简称“妈祖升天祭”[8][9],表达出对妈祖的感念之情,也成为推展观光的文化景点,常吸引两岸三地信众共襄盛举[10]

参见

编辑

外部参考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广东省志·风俗志
  2. ^ 广州市志·社会卷
  3. ^ 天后诞渔船巡游 游客赞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2年4月14日
  4. ^ 媽祖昇天祭.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 
  5. ^ 全國唯一 新港奉天宮明晚重現古禮向媽祖祝壽.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6. ^ 媽祖昇天成道日 金門辦慶典.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7. ^ 媽祖在馬祖昇天祭 逾千民眾參與.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8. ^ 媽祖昇天祭 馬祖千人登梯祈福.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9. ^ 馬祖媽祖昇天祭 首度跨海佑鄉親.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10. ^ 「媽祖在馬祖」遶境 千餘名鄉親共襄盛舉.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