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
(重定向自打醮)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8月27日) |
醮或醮典为道教祭典仪式。举行醮典亦称打醮、建醮、造醮或斋蘸。醮的种类很多,如禳灾祈福为斋蘸,最著名的就是武则天的三官手书;祈求神明庇佑的叫“清醮”又称为“祈安醮”;为庆祝寺庙或相关建筑物落成的“庆成醮”;祭拜瘟神的叫“瘟醮”;超度死于水火亡魂的是“水醮”或“火醮”。此外,尚有为神明祝寿的“神诞醮”和佛教盂兰盆会混合而成的“中元醮”等。[1]
字义
编辑《说文》:“醮,冠娶福祭。”《博雅》:“醮,祭也。”《高唐赋》提到祭祀时:“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一。”《隋书·经籍志》:“夜中于星辰之下,陈放酒脯、饼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乙,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
历史
编辑汉之后,醮成为道教的重要仪式,许多道教的典籍都有记载醮仪。史书上亦有许多关于醮事的记载,例如《ˋ书卷七·志第二·礼仪二》:“大业中,炀帝因幸晋阳,遂祭恒ˋ知岳。其礼颇采高祖拜岱宗仪,增置二坛,命道士女官数十人,于壝中设醮。”到了明末所撰的《正字通》中,“醮”字的知释更显醮和道教的关系:“凡僧道设坛祈祷曰醮。”
明代之后,民间醮典已不一定和道教有关。
种类
编辑在道教上,醮分清醮(阳醮)和幽醮(阴醮),前者主要目的为祈福、庆贺,后者则意在超渡亡灵。[1]《喻世明言·第二十四卷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就提到幽醮一词:“(金陵土星观观主刘金坛)吩咐一面安排做九幽醮,且请众官到里面看灵芝。”
在台湾,醮多于冬天举行,有“立冬之后打大醮”的说法。除了有定期醮典外,亦有因各种特殊原因而有的,如:
- 水醮、火醮:因有关灾害发生了而举行,附属清醮或王醮。
- 中元醮:普渡亡灵。
- 瘟王王船醮:多在南部有王爷信仰的地区举行,驱瘟逐疫之王爷醮,迎接代天巡狩下凡主持。
- 庆成醮:庆祝建筑物(多为庙宇)落成。
- 圆醮:主醮祭后举行。
- 台南每年冬天举办建醮大典,有分三年一次,五年一次,九年一次,甚至十二年以上皆有
按日子长短,有一/二/三/五/七/九朝醮。
民间醮典习俗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研究书目
编辑- 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8)。
- 蔡志祥,2000,《打醮:香港的节日与地方社会》,香港三联书店 ISBN 9620416708
- Bokenkamp, Stephen(柏夷)著,林欣仪译:〈麻布与灰――涂炭斋中的自我与家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吕鹏志:〈灵宝六斋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谭伟伦:〈中国东南部醮仪之四种形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谭伟伦:〈粤北及赣西北山区乡村醮仪的佛教元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刘枝万:〈台湾南部何以多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赖宗贤:〈台湾的醮祭与符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卜永坚等:〈宗教仪式.地域社会.历史脉络:婺源县玉坦村2009年11月仙水老爷醮考察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佳里刈香情:醮典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王爷信仰(椰林风情 - 精华区):提到瘟醮王船祭
特定醮典
编辑- 嘉义市城隍庙清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茄萣乡:提及其建醮仪式
- 西港王船醮-文建会公告国定重要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