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鼐
孙家
孙家鼐 | |
---|---|
大清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 | |
籍贯 | 安徽省凤阳府寿州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燮臣,号容卿、蛰生 别号澹静老人 |
谥号 | 文正 |
出生 | 道光七年 1827年4月7日 安徽寿州 |
逝世 | 宣统元年 1909年11月29日 (82岁) 京师 |
出身 | |
|
生平
编辑咸丰九年(1859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出湖北学政,升侍讲、侍读。入值上书房。
光绪四年(1878年),命在毓庆宫行走,与翁同龢同任光绪帝师。历升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侍郎等职。
光绪二十年(1894年),孙家鼐反对为朝鲜的宗主权与日本开战,力言“衅不可启”,主张妥协,与李鸿章的见解不谋而合。二十四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成立,任第一任管学大臣。三十三年,与溥伦同任资政院总裁,妥拟院章,筹画立宪事宜。
戊戌变法期间,孙家鼐主张向欧美学习,指出“中国以礼教为建邦之本,纲常名义,万古常新”,变法乃维护清廷统治的工具,固有制度不可打破,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主张不同。二十四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停止新政,囚禁光绪帝,杀“戊戌六君子”。孙家鼐变法立场较温和,遂未被追究。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帝后西行陕西,孙家鼐被启用为礼部尚书。还京后,任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文渊阁、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注重实学,并与张百熙等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开展教育改革。后与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瞿鸿禨总责核定改革官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赏太子太傅。
著作
编辑孙家鼐著作多毁于义和团起事期间,仅少量奏稿幸存。有《太傅孙文正公手书遗折稿》。
家庭
编辑父亲孙崇祖(1795-1854),字鼎叔,号巢云,又号岫亭,母亲林氏(1791-1872)。
长兄孙家泽(1814-1846),字伯涛,号沛农,又号麓川,道光十八年进士,礼部主事。
次兄孙家铎(1815-1871,字振之,号雪筠),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历任安仁、彭泽、贵溪等县知县,山西河口镇同知、瑞州府知府,政声卓著。其孙儿孙多𪩘(字陟甫,号“八公山民”),民国实业家,富收藏。
三兄孙家怿(1821-1890),咸丰二年举人,刑部员外郎,奉天司行走,赏戴花翎。
四兄孙家丞(1825-1878)字石筠,优廪生,历任浙江乐清县知县、直隶州知州、吏部侍郎,勤政爱民,工诗善文。
孙家鼐配宋氏(1830-1885),侧室王氏。
长子传榕(1847—1862),次子传楘(1863—1931)。
曾孙女孙琪方(1919年—2011年,传楘孙女、多煃之女)嫁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
族亲孙传瑗(1893—1985),其女画家孙多慈。
现代中国知名网络主播“帝师”孙英雄自称是孙家鼐的后人。[来源请求]
注释
编辑- ^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孙家鼐,字燮臣,安徽寿州人。咸丰九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侍读,入直上书房。光绪四年,命在毓庆宫行走,与尚书翁同龢授上读。累迁内阁学士,擢工部侍郎。江西学政陈宝琛疏请以先儒黄宗羲、顾炎武从祀文庙,议者多以为未可,家鼐与潘祖荫、翁同龢、孙诒经等再请,始议准。十六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
二十年,中日事起,朝议主战,家鼐力言衅不可启。二十四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命为管学大臣。时方议变法,废科举,兴学校,设报编书,皆特交核覆,家鼐一裁以正。尝疏谓:“国家广集卿士以资议政,听言固不厌求详,然执两用中,精择审处,尤赖圣知。”其所建议,类能持大体。及议废立,家鼐独持不可。旋以病乞罢。
二十六年,乘舆西狩,召赴行在,起礼部尚书。还京,拜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文渊阁,晋武英殿。充学务大臣,裁度规章,折衷中外,严定宗旨,一以敦行实学为主,学风为之一靖。议改官制,命与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瞿鸿禨总司核定。御史赵启霖劾奕劻及其子贝子载振受贿纳优,命醇亲王载沣与家鼐往按,启霖坐污蔑亲贵褫职,而载振寻亦乞罢兼官。资政院立,命贝子溥伦及家鼐为总裁,一持正议不阿。时诏诸臣轮班进讲,家鼐撰尚书四子书讲义以进。三十四年二月,以乡举重逢,赏太子太傅。历蒙赐“寿”,颁赏御书及诸珍品,赐紫缰,紫禁城内坐二人暖轮,恩遇优渥。宣统元年,再疏乞病,温诏慰留。寻卒,年八十有二,赠太傅,谥文正。
家鼐简约敛退,生平无疾言遽色。虽贵,与诸生钧礼。闭门斋居,杂宾远迹,推避权势若怯。尝督湖北学政,典山西试,再典顺天试,总裁会试,屡充阅卷大臣,独无所私。拔一卷厕二甲,同列意不可,即屏退之,其让不喜竞类此。器量尤广,庚子,外人请惩祸首戮大臣,编修刘廷琛谓失国体,责宰辅不能争,家鼐揖而引过。其后诏举御史。家鼐独保廷琛,谓曩以大义见责,知忠鲠必不负国,世皆称之。
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资料
编辑官衔 | ||
---|---|---|
前任: 孙诒经 |
工部汉左侍郎 光绪六年八月癸卯-光绪九年六月丙辰 (1880年9月11日-1883年7月11日) |
继任: 孙毓汶 |
前任: 孙诒经 |
户部汉右侍郎 光绪九年六月丙辰-光绪十三年正月辛亥 (1883年7月11日-公元1887年2月15日) |
继任: 曾纪泽 |
前任: 廖寿恒 |
兵部汉右侍郎 光绪十三年正月辛亥-光绪十五年正月壬戌 (公元1887年2月15日-1889年2月15日) |
继任: 徐用仪 |
前任: 孙毓汶 |
吏部汉右侍郎 光绪十五年正月壬戌-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己巳 (1889年2月15日-1890年12月14日) |
继任: 徐郙 |
前任: 祁世长 |
汉缺左都御史 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己巳-光绪十八年八月壬申 (1890年12月14日-1892年10月7日) |
继任: 徐郙 |
前任: 祁世长 |
工部汉尚书 光绪十八年八月壬申-光绪二十二年十月辛卯 (1892年10月7日-1896年12月4日) |
继任: 许应骙 |
前任: 李鸿藻 |
礼部汉尚书 光绪二十二年十月辛卯-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壬辰 (1896年12月4日-1897年8月2日) |
继任: 许应骙 |
前任: 李鸿藻 |
吏部汉尚书 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壬辰-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戊辰 (1897年8月2日-1899年12月26日) |
继任: 徐郙 |
前任: 翁同龢 |
汉缺协办大学士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丁巳-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戊辰 (1898年6月23日-1899年12月26日) |
继任: 王文韶 |
前任: 无 |
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丁卯-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戊辰 (1898年7月3日-1899年12月26日 ) |
继任: 无 |
前任: 鹿传霖 |
礼部汉尚书 光绪二十六年十月癸丑-光绪二十七年三月癸巳 (1900年12月6日-1901年5月15日) |
继任: 徐郙 |
前任: 徐郙 |
吏部汉尚书 光绪二十七年三月癸巳-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甲寅 (1901年5月15日-1902年1月31日) |
继任: 张百熙 |
前任: 王文韶 |
体仁阁大学士 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丙辰-光绪二十九年八月丙子 (1902年2月2日-1903年10月15日) |
继任: 敬信 |
前任: 崇礼 |
东阁大学士 光绪二十九年八月丙子-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丙寅 (1903年10月15日-1905年7月26日) |
继任: 裕德 |
前任: 无定员 |
政务处大臣 光绪二十九年九月戊戌-宣统元年十一月癸巳 (1903年11月6日-1909年11月29日) |
继任: 无定员 |
前任: 无 |
学务大臣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丁未-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己卯 (1904年1月14日-1905年12月6日) |
继任: 无 |
前任: 崇礼 |
文渊阁大学士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丙寅-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丁丑 (1905年7月26日-1907年7月27日) |
继任: 世续 |
前任: 崇礼 |
武英殿大学士 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丁丑-宣统元年十一月癸巳 (1907年7月27日-1909年11月29日) |
继任: 无 |
前任: 无 |
资政院总裁 与溥伦同时在任 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壬酉-宣统元年十一月癸巳 (1907年9月20日-1909年11月29日) |
继任: 溥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