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是一个在民国早期形成的文化保守主义学术流派[1],宗旨是“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依学衡的最初精神,凡在《学衡》杂志发文之人,通常视为学衡成员。学衡派成员虽存在共同的旨趣,但仍有各自观点的差别。

历史 编辑

早在国外,1910年代中后期留美中国学生群体当中,以对中国文化、文言文及白话文的意见分歧,可以分为两派:

  • 一派以梅光迪胡先骕等人为代表,认同、捍卫中国文化,及文言文;
  • 一派以胡适等人为代表,认为西方文化高于中国文化,主张全盘西化,意图打倒文言文,推行白话文。

这些留洋学生回国后在国内形成两派,维护中国文化派以南京大学为中心,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人先后来到南高、东大。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胡先骕则在《南高日刊》上发表《中国文学改良论》,白话文和文言文文学之争日益成为导火线。

1920年胡适出版白话文诗集《尝试集》,随后胡先骕撰《评〈尝试集〉》,但“历投南北各日报及各文学杂志”,无一为之刊登[2],胡先骕遂和梅光迪等人商量自办刊物,得到刘伯明、马宗霍(承堃)的支持,随后吴宓、柳翼谋(柳诒徵)等人也加入。

1921年10月,学衡杂志社成立。1922年1月,《学衡》杂志创刊。

学衡人物 编辑

学衡派主要人物

  • 梅光迪:《学衡》杂志的发起、筹办人。受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立志于儒家学说的复兴。
  • 吴宓:长期担任《学衡》杂志主编,服膺西方新人文主义导师白璧德,以弘扬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自居。
  • 胡先骕:学衡核心人物之一,科学家、人文学者、文学家。
  • 柳诒徵:学衡的国学支柱,启发现代儒学复兴运动。
  • 刘伯明:学贯中西,作为中国现代学术的精神宗师,同样以其人格力量担当着学衡的精神领袖。刘伯明和柳诒徵并为学衡派的两大精神领袖和灵魂人物。
  • 马宗霍(承堃):《学衡》专栏“国学摭谭”作者,文字音韵学家、史学家、经学经、文学评论家、书法家、书法评论家。

学衡派是一个文人群体,他们往往学贯中西,因此构成了一个当时向现代文化社会转型时代中国的精英文化集团。在以上六位核心人物之外,还有萧纯锦邵祖平汤用彤徐则陵王国维缪凤林张其昀陈寅恪梁启超黄节林损王易张歆海郭斌和景昌极王焕镳刘永济吴芳吉赵万里胡梦华张荫麟向达郑鹤声等人。

学风 编辑

刘伯明曾撰《论学者之精神》、《再论学者之精神》、《论学风》等。刘氏倡言,学者应具学者精神,作为一体的学者精神,可分五端:一、学者应具自信之精神。 二、学者应注重自得。三、学者应具知识的贞操。四、学者应具求真之精神。五、学者必持审慎之态度。“真正的学者,一面潜心渺虑,致力于专门之研究,而一面 又宜了解其所研究之社会的意义。其心不囿于一曲而能感觉人生之价值及意义。或具有社会之精神及意识。如是而后始为真正之学者也”。“茍冀为学者,必于科学 有适当之训练而后可。所谓科学精神:其最要者曰唯真是求,凡搜集证据,考核事实皆是也。唯真是求,故其心最自由,不主故常。盖所谓自由之心,实古今新理发 现之条件也。”

中国“古来学风,最重节操。大师宿儒,其立身行己,靡不措意于斯。虽经贫穷,守志弥坚。”“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 节。”“学校既为研究学术,培养人格之所,一切权威应基于学问道德。事功虽为人格之表现,然亦应辨其动机之是否高洁,以定其价值之高下。若通俗所重之名利 尊荣,则应摈之学者思想之外。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此从事教育者应持之态度,而亦应提倡之学风也。”

人文主义 编辑

从文化理念上看,学衡派持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中西人文主义在现代社会的结合。中国人文主义学者柳翼谋源溯孔子,孔子被看作是人文思想的鼻祖。西方新人文主义宗师白璧德远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梅光迪、吴宓、张歆海、郭斌和以及陈寅恪、汤用彤等人本源儒家,又都是白璧德的弟子,或认同其思想。人文主义的基本观念是尊重人本、崇尚理性。

中国文化 编辑

学衡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具有永恒的价值,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和开创者,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轴。

儒家思想 编辑

学衡是现代新儒家的学术源头。学衡派认为,“以儒家之根本精神,为解决今世人生问题之要义”。

道德理想 编辑

学衡派倡导以道德构建理想社会,德化天下,以人文道德拯救现世世界。提倡君子之德,注重人格修养。

世界主义 编辑

学衡派融通中西人文思想,关注文化及国家危机下的中国,同时关切整个人类世界的前途。学衡派认为,“在现代科学昌明的物质状态下”,只有儒家思想,才能“使 吾中国人免蹈近百年来欧美生计组织之覆辙,不至以物质生活问题之纠纷,妨害精神生活之向上”。并认为儒教是世界之光,以儒教拯救当今物质社会,“此吾侪对 于全人类之一大责任也。”[3]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张文建. "学衡派的文化保守主义及其影响." 史学理论研究 4 (1995): 89-102.
  2. ^ 《吴宓自编年谱》
  3. ^ 柳翼谋:《中国文化史》

扩展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