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受灭定
(重定向自想受滅)
想受灭(巴利语:saññā-vedayita-nirodha)[1],又称为想知灭[2]、想受灭定(梵语:saṃjñā-vedita-nirodha-samāpatti)、灭受想定、灭正受[3],即灭尽定(梵语:nirodha-samāpatti)[4],或称增上想灭智定(abhisaññanirodha-sampajāna-samāpatti),佛教术语,为等至的一种,在这个三昧境界中,身行、语行、意行皆停止,其中意行灭即想与思灭[5]。是八解脱之一,在九次第定中,位于语行灭的第二禅和身行灭的第四禅之后,说一切有部等认为,在此定境中,除去一切心、心所法,与无想定并称为二无心定。
概论
编辑灭尽定属于无心三昧,类似于无想定,在这种三昧中,思想停止,心与心所都没有活动[6]。其外在的表现趋近于死亡,只剩下体温及细微的呼吸[7]。
修行禅定,最初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与无所有定,因为想的作用还在,皆称为有想定。经由禅定修行,观‘想’如病如痈如箭,使‘想’停止,进入的这个三昧境界,称为无想定[8]。若进一步使受与想都停止,称为灭受想定[9]。
各种见解
编辑说一切有部说为:在灭尽定中已无一切心、心所法。只要仍有心所法存在,就不能说是寂静。世友[10]与法救[11]认为菩萨不入灭尽定。
现代考证
编辑印顺法师认为,佛教论师在部派佛教时期由无相心三昧进一步细分出非想非非想处定,灭尽定,无想有情与无想定等。根据出定时的差异,区分出灭尽定与无想定的不同[14]。
注解
编辑- ^ 《杂阿含经·四七四经》:“佛告阿难:……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nirodha)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passaddhiya)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samāpannassa),言语(vācā)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vitakka-vicāra)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巴利语:saññā)受(巴利语:vedanā)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 ^ 《中阿含经·根本分别品·意行经》:“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身触成就游,慧见诸漏尽断智。彼诸定中,此定说最第一、最大、最上、最胜、最妙。……得此定,依此定,住此定已,不复受生、老、病、死苦,是说苦边。”
- ^ 灭尽定的解释和意思 - 灭尽定是什么解释? - 佛学大词典. foxue.51240.com. [2019-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 ^ 《大毘婆沙论》:“问:灭尽定自性云何?答:不相应行蕴为性,是彼摄故。界者,在无色界。地者,在根本非想非非想处地。问:何故下地无此定耶。答:……又、灭尽定,灭极细心、心所故得,下地不顺极细心、心所灭。……问:灭尽定中,灭一切心、心所法,何故但言想、受灭,不说心等?答:譬喻者说,此定有心,唯灭想、受。问:今不问彼,但问说无心者,何故尔耶?答:说想、受灭,显余亦灭,非余相应法离想、受起故。……问:心平等,说名等至,此中无心,云何名等至?答:等至有二,一、令心平等,二、令大种平等。无想、灭尽定,虽断平等心,令不相续,而引平等大种,令现在前,故名等至。”
- ^ 《杂阿含经·五六八经》:“有质多罗长者,……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谓行者,云何名行?伽摩比丘言: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心,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想、思是心数法,依于心,属于心,想转,是故想、思名为意行。……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
- ^ 《大智度论》卷47:“无心三昧者,即是灭尽定,或无想定,何以故?佛自说因缘,入是三昧中,诸心、心数法不行。”
- ^ 《杂阿含经》卷20:“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答:‘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 ^ 《显扬圣教论》卷1:“无想定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地欲。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唯无想天寂静微妙。由于无想天起出离想,作意前方便故,不恒现行心心法灭性。”
- ^ 印顺《大乘广五蕴论讲记》:“修定,佛法可有两种定:一种叫有想定,一种叫无想定。起初修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于一直到无所有定,都叫有想定,都有“想”。有想的,就有一个印象。再到上面去,就叫无想定,没有“想”的。三果圣者到阿罗汉、佛,是灭受想定,受、想都灭了,这是最高的境界。”
- ^ 《大毘婆沙论》卷153:“问:菩萨为入灭尽定不?尊者世友说:不能入。契经说,为圣者定故,若菩萨能入者,亦应名异生定。”
- ^ 《大毘婆沙论》卷153:“菩萨不能入灭尽定,以诸菩萨虽伏我见不怖边际灭,不起深坑想,而欲广修般罗若故,于灭尽定心不乐入,勿令般若有断有碍故,虽有能而不现入,此说菩萨未入圣位。”
- ^ 玄奘译《大毘婆沙论》卷152:“谓譬喻者、分别论师,执灭尽定细心不灭。彼说:无有有情而无色者,亦无有定而无心者。若定无心,命根应断,便名为死,非谓在定。”
- ^ 《大智度论》卷64:“是人离一切世间法,故无有忧愁苦恼;得世间事不以为喜,失世间事不以为忧,所谓常不离如所说般若波罗蜜行。若人少时应行,后还失者,宜须守护;若常不离如所说般若波罗蜜,则不须守护。如伽罗夜叉,以拳打舍利弗头,舍利弗时入灭尽定,不觉打痛。般若波罗蜜气分,即是灭尽定,是故若人若非人,不能得便。略说二种因缘,不须守护,若人若非人不得便:一者、从身乃至一切诸法,皆厌离,无我,无我所故,皆无所著,如斩草木,不生忧愁;二者、得上妙法故,为十方诸佛菩萨诸天守护。 ”
- ^ 印顺《空之探究》第一章:“依无相心三昧,演化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及报处),灭尽定以外,还有无想有情(asaññasatta)、无想定。无相心三昧不作意一切相,也就是不起一切想。《长部.大缘经》立七识住与二处,二处是无想有情处与非想非非想处。无想定与灭尽定相似,所以从起定时的差异,而加以分别。七识住与二处,综合起来,名为九有情居。依《长部.波梨经》说:传说中的世界起源说,其中‘无因论’者,是从无想有情死没而来生的,所以说无因而有。无想定与无想有情,可能外道有类似无想的修验与传说,佛法为了要给以应有的解说,才从无相定、灭尽定中分出,位居四禅广果天上。这是成立要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