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经济学家列表
新古典经济学家(Neo-Classical Economist)一般专称自1871年经济学界“边际主义革命”开始,逐渐采取主观价值学说的经济学家,他们的学说的特点是主张个人感受的边际效用为决定商品价值的因素,而且采纳生产要素学说及边际生产力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家”这称呼见诸托斯丹·凡勃伦的两篇有关方法论的论文,用以指称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
此列表记录从1870年到1936年之前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1871年为威廉·史坦利·杰文斯发表《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书的年份;1936年为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年份,因此本列表以经济学历史学界公认为经济思想史上1870年代的“边际革命”作开始,并以经济大萧条之后的1930年代“凯恩斯革命”为结束。前者为边际效用学说正式立足经济学说的一部分,也是所谓的新古典时代开始;后者,提出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应付经济衰退,以公共支出作为振兴经济的武器。而且,本列表不限于传统定义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对此作出的扩展意在把同时期的经济学家纳入列表内,列表的学者学术观点不一定完全同意上述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共同特征,因此本列表可理解为新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家列表。
关于1870年之前的经济学家,请参看古典经济学家列表。
为了阅读和使用上的便利,本列表所用正式译名一概以1949年以后北京商务印书馆刊行的著作所采用之译名为准,其他华语使用地区(如台湾地区和港澳地区)采用之译名若有异于上述译名,则胪列在正式译名之后,以供参考。如果北京商务印书馆不同出版物对同一人物译名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则以该人物的著作中文译本所用者为准。
排名一般不分先后,但列表整体仍以出生年份较早者为先,其次按照其代表作发表年份为准则。
著作仅列出与经济学有关的学术论著,跟经济学无关系而作者发表的其他学术领域著作并不包括在“代表作”一栏中。
边际效用学派
编辑按时代来说,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并不属于经济学新古典时代的一分子,但是戈森却毫无疑问是新古典时代的开创者。戈森本为普鲁士的税官,他生前透过著作《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当中更运用数学方法,进一步扩展边际效用的概念。戈森本人极为重视他这部著作,更把自己的学术发现的重要性自比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对科学的影响。由于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大多信奉劳动价值论,致使戈森的学说在学术界湮没无闻,戈森也在失望下带着愤恨离世。离世前,他要求把已发行的著作全数回收并且销毁。其贡献一直到威廉·史坦利·杰文斯的同事亚当森(Robert Adamson,苏格兰哲学家)在旧书摊找到戈森著作原本并推介给杰文斯,以后被杰文斯在1879年再版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再版序言>公开宣扬才为人所熟知。
奠基人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80px | 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或译海尔曼·亨利希·高森)
Hermann Heinrich Gossen |
1810年9月7日 | 1858年2月13日 | 普鲁士王国 | 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 | 边际效用理论的先驱者、戈森第一定律、戈森第二定律 |
数理经济学家
编辑威廉·史坦利·杰文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他认为以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所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分析走错了路,他提倡经济学应该以个人感受作价值判断而非19世纪早期流行“客观的”的劳动价值论,并主张“政治经济学”应该去掉“政治”(Political)而简称为“经济学”。杰文斯酷爱数学,他把微积分等高等数学技术引入他的经济学分析之中,以此展开他的边际分析,独立发展出边际效用递减定律,他称边际效用为“最后一个效用单位”。杰文斯为人宽厚,他不仅在个人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版序言>中介绍戈森的成就,更清楚表明他直接受益于法国数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丹·古诺及工程师杜皮伊的经济学数学分析。这与后来剑桥学派的开山鼻祖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一生始终不愿意承认杰文斯本人对边际革命的影响力相映成趣(杰文斯的边际分析最早见于1860年代末,但马歇尔自认当时他已从事“边际增量”的研究,因此即使他后来运用类似概念和分析并非受益于杰文斯)。
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威廉·史坦利·杰文斯(哲逢斯)
William Stanley Jevons |
1835年9月1日 | 1882年8月13日 | 英国 | 政治经济学理论 | 边际效用理论、太阳黑子经济周期论 |
奥国学派
编辑奥国学派由19世纪末期维也纳的奥地利籍经济学家组成,以卡尔·门格尔为首。卡尔·门格尔的著作《国民经济学原理》紧接着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同在1871年发表,但略晚于数月。门格尔把效用称为“财货价值”,并以人对财货的需要展开论述。相对于杰文斯运用数学概念解释理论,门格尔的著作除了一些以数字表示效用的量值之外,基本上不见一丝数学的痕迹,此书公认为通俗易懂之作,但却非全面讨论经济学的范围。门格尔的著作仅在德语国家普及,迟至20世纪50年代才有英文译本问世,致使门格尔在英语国家名气低落,即使有学者公开承认他的学术成就也是凭借博姆-巴维克和维塞尔两人著作的缘故。奥国学派作为奥地利土产的经济学家,横空出世便被德国新历史学派视为威胁,《国民经济学原理》甫出版便引起新历史学派领袖人物古斯塔夫·冯·施穆勒毫不客气地针对门格尔研究方法的攻击,两者持续的笔战长达数十年(学术观点的不同更演变成夸张的人身攻击),成为经济学说史上赫赫有名的方法论之争,德语系经济学界成为论战的主战场。即使身为两派首领的施穆勒和门格尔突然在1880年代停战,追随者们仍持续恶战,激励起更多德语学者著作的诞生。方法论之争的结果最后不了了之,双方皆不认输,熊彼特认为这场论战浪费了参与者的经历和时间。欧根·博姆-巴维克和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为奥国学派仅次于门格尔的重要任务,前者集中研究资本和利息理论,后者更佳地扩展了门格尔的理论。同样地,奥国学派的领头人们并不爱用数学表述其理论。
有趣的是,奥国学派的骨干人物们大多有其公务员生涯:门格尔本人早年曾在奥地利国务院办公室的新闻部工作,后来在维也纳学术界有所成就之后,更被任命为奥匈帝国皇太子鲁道夫的私人教师,一道被政界中人视为有力问鼎首相宝座,但伴随着王储于1889年自杀身亡,门格尔的政治前途也戛然而止。
门格尔两大理论传承者欧根·博姆-巴维克和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发展了奥国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有关收入分配的归属理论,得益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马特的助力,奥国学派的学术著作被翻译成英语,使本来德语学术圈子的经济思想得以受到英语世界重视并流芳百世。博姆-巴维克和维塞尔都曾担任奥匈的财政部长,但他们不像后来的斯德哥尔摩学派或剑桥学派般,他们的著作与实际政策关联不大。熊彼特受教于博姆-巴维克,二战前移居美国,以资本主义“创造性破坏”的学说闻名于世,另一瞩目成就为撰写了《经济分析史》(尽管熊彼特逝世之时,仍未编辑完成),详细介绍了经济学的学说史及其邻近学科的发展。
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卡尔·门格尔
Carl Menger |
1840年2月28日 | 1921年2月26日 | 奥匈帝国 | 国民经济学原理(德文:Grundsätze der Volkswirtschaftslehre) | 边际效用理论 | |
欧根·博姆-巴维克(庞巴维克)
Eugen von Böhm-Bawerk |
1851年2月12日 | 1914年8月27日 | 奥匈帝国 | 资本与利息、资本实证论 | 边际效用理论、资本理论、利息理论、时差利息论、经济思想史 | |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
Friedrich von Wieser |
1851年7月10日 | 1926年7月22日 | 奥匈帝国 | 自然价值、社会经济学 | 边际效用理论、稀缺性、归属理论、机会成本、企业家职能 | |
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
1883年2月8日 | 1950年1月8日 | 奥匈帝国 | 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经济分析史 | 经济周期、创新理论、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或称创造性毁灭) |
洛桑学派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莱昂·瓦尔拉斯
Léon Walras |
1834年12月16日 | 1910年1月5日 | 法国 | 纯粹经济学要义 | 一般均衡理论、瓦尔拉斯定律 |
意大利经济学家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维弗雷多·帕累托
Vilfredo Federico Damaso Pareto |
1848年7月15日 | 1923年8月19日 | 意大利 | 政治经济学教程 | 帕累托法则、帕累托最优 | |
马费奥·潘塔莱奥尼
Maffeo Pantaleoni |
1857年7月2日 | 1924年10月29日 | 意大利 | 纯经济学原理 | ||
80px | 埃里科·巴罗内
Enrico Barone |
1859年12月22日 | 1924年5月14日 | 意大利 | 政治经济学原理 | 扩展一般均衡分析 |
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
编辑“遗老”集团
编辑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一书中,称呼以下几位经济学家为“遗老”集团,当然并非指他们的年纪。熊彼特的意思相当明确:以下的英国经济学家遵从约翰·穆勒的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一些经济学家,如卡尔尼斯,以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他们经济学说的基石;另有一些较年轻的经济学家,如尼科尔森,虽然接受了效用学说,但却试图把效用学说和约翰·穆勒的古典经济学连结在一起,始终把穆勒的经济学视为圣经。即使他们的著作有边际分析的影子,但却全无数学成分,解释概念的图表也不存在。一如约翰·穆勒熟悉数学,却从来没有把数学引入经济学分析。
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约翰·卡尔尼斯(凯尔恩斯)
John Elliott Cairnes |
1823年12月26日 | 1875年7月8日 | 爱尔兰 | 政治经济学某些主要原理的新解释 | 经济学方法论 | |
亨利·福西特
John Elliott Cairnes |
1833年8月26日 | 1884年11月6日 | 英国 | 政治经济学手册 | ||
亨利·西奇威克
Henry Sidgwick |
1838年5月31日 | 1900年8月28日 | 英国 | 政治经济学原理 | 国际价值理论 | |
80px | 约瑟夫·希耳德·尼科尔森
Joseph Shield Nicholson |
1850年 | 1927年 | 英国 | 政治经济学原理 |
无所属学派者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弗朗西斯·伊萨德罗·埃奇沃思
Francis Yisidro Edgeworth |
1845年2月8日 | 1926年2月13日 | 英国 | 政治经济学论文集、数理心理学 | 埃奇沃斯框图、活跃于统计学 | |
80px | 菲利普·威克斯蒂德
Philip Henry Wicksteed |
1844年10月25日 | 1927年3月18日 | 英国 | 政治经济学常识 | |
埃德温·坎南
Edwin Cannan |
1861年 | 1935年4月1日 | 英国 | 1776年-1848年的生产与分配理论史、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 | 经济思想史 | |
80px | 约翰·霍布森
John Atkinson Hobson |
1858年7月6日 | 1940年4月1日 | 英国 | 工业生理学(合著)、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个经济学异教徒的忏悔 | 经济思想史 |
美国经济学家
编辑无所属学派者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弗朗西斯·阿马萨·沃克(沃克将军、沃克校长)
Francis Amasa Walker |
1840年7月2日 | 1897年1月5日 | 美国 | 工资问题 | 以批评工资基金说闻名,对货币也颇有研究、主张推行金银复本位 | |
弗朗克·威廉·陶西格
Frank William Taussig |
1859年12月28日 | 1940年11月11日 | 美国 | 美国关税史、国际贸易 | 国际经济学 |
单一税经济学家(乔治主义、土地社会主义)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亨利·乔治
Henry George |
1839年9月2日 | 1897年10月29日 | 美国 | 进步与贫困 | 土地税 |
边际效用学派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80px | 约翰·贝兹·克拉克
John Bates Clark |
1847年1月26日 | 1938年3月21日 | 美国 | 财富的分配 |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
数理经济学家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西蒙·纽科姆
Simon Newcomb |
1835年3月12日 | 1909年7月11日 | 美国 | 政治经济学原理 | 交换方程式的先驱者 | |
欧文·费雪(费沙)
Irving Fisher |
1867年1月27日 | 1947年4月29日 | 美国 | 货币的购买力、利息理论 | 交换方程式、费雪方程式、费雪效应、费雪分离定理 |
制度主义学派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托斯丹·凡勃伦
Thorstein Veblen |
1857年7月30日 | 1929年8月3日 | 美国 | 有闲阶级论、企业论、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 | 炫耀性消费 | |
约翰·康芒斯
John Rogers Commons |
1862年10月13日 | 1945年5月11日 | 美国 | 制度经济学、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 | 以法学结合经济学对企业制度和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 |
80px | 威斯利·米切尔
Wesley Clair Mitchell |
1874年8月5日 | 1948年10月29日 | 美国 | 商业周期 |
“旧”剑桥学派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
1842年7月26日 | 1924年7月13日 | 英国 | 工业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工业与贸易、货币、信用与商业 | 供给与需求、边际效用理论、企业家职能、现金余额学说、货币理论 | |
80px | 亚瑟·塞西尔·庇古(披谷)
Arthur Cecil Pigou |
1877年11月18日 | 1959年3月7日 | 英国 | 福利经济学、工业波动论、失业论 | 边际效用理论、外部性、庇古效应、庇古税 |
80px | 杰拉尔德·肖夫
Gerald Frank Shove |
1887年11月 | 1947年8月 | 英国 | 变动成本与边际净产品 | |
80px | 丹尼斯·罗伯逊
Dennis Holme Robertson |
1890年5月23日 | 1963年4月21日 | 英国 |
德国经济学家
编辑“新”历史学派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古斯塔夫·冯·施穆勒
Gustav von Schmoller |
1838年6月24日 | 1917年6月27日 | 符腾堡王国、后为德意志帝国 | 政治学与社会学文献史、社会政策与国民经济学的根本问题、施穆勒年鉴 | ||
魏尔纳·桑巴特
Werner Sombart |
1863年1月19日 | 1941年5月18日 | 萨克森王国、后为德意志帝国 | 现代资本主义 | ||
马克斯·韦伯
Maximilian Karl Emil "Max" Weber |
1864年4月21日 | 1920年6月14日 | 萨克森王国、后为德意志帝国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其余经济学家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阿道夫·瓦格纳
Adolph Wagner |
1835年3月25日 | 1917年11月8日 | 巴伐利亚王国、后为德意志帝国 | 财政学 | ||
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克·纳普
Georg Friedrich Knapp |
1842年3月7日 | 1926年2月20日 | 黑森大公国、后为德意志帝国 | 国家货币理论 | 查特主义者(chartalist,主张政府发行法币取缔金属货币、相信货币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 | |
80px | 拉迪斯劳斯·博特基威茨
Ladislaus Josephovich Bortkiewicz |
1868年8月7日 | 1931年7月15日 | 俄罗斯帝国,学术生涯多在德国度过 | 对马克思未能完全解答的价值转化为价格的价值转型问题作了处理 |
斯德哥尔摩学派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努特·维克塞尔 | 1851年12月20日 | 1926年5月3日 | 瑞典 | 利息与价格、价值、资本与地租 | ||
古斯塔夫·卡塞尔
Karl Gustav Cassel |
1866年10月20日 | 1945年1月14日 | 瑞典 | 社会经济学理论 | 购买力平价 | |
80px | 大卫·达维逊
David Davidson |
1854年8月21日 | 1942年 | 瑞典 | 地租理论的历史贡献 | 经济思想史 |
伊莱·赫克歇尔
Eli Filip Heckscher |
1879年11月24日 | 1952年12月23日 | 瑞典 | 主要为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如:H-O模型、HO定理(H即为赫克歇尔);经济思想史 | ||
贝蒂尔·奥林(贝替·俄林)
Bertil Gotthard Ohlin |
1899年4月23日 | 1979年8月3日 | 瑞典 | 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 主要为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如:H-O模型、HO定理(O即为奥林) |
马克思主义者
编辑图片 | 姓名 | 生年 | 逝于 | 国籍 | 代表作 | 相关理论 |
---|---|---|---|---|---|---|
卡尔·考茨基
Karl Johann Kautsky |
1854年10月16日 | 1938年10月17日 | 长于奥匈帝国、生活在德意志帝国、捷克,逝世于荷兰 | 资本论解说、农业问题 | 编辑出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史、解释马克思主义 | |
爱德华·伯恩斯坦
Eduard Bernstein |
1850年1月6日 | 1932年12月18日 | 德意志邦联、魏玛共和国 | 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英译本作《进化的社会主义》) | 改良主义者 | |
米哈伊尔·杜冈-巴拉诺夫斯基
Mikhail Ivanovich Tugan-Baranovsky |
1865年1月20日 | 1919年1月21日 | 俄罗斯帝国、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 政治经济学原理 | 区分价值和耗费价值、把马克思主义结合边际主义 | |
罗莎·卢森堡
Rosa Luxemburg |
1871年3月5日 | 1919年1月15日 | 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 | 资本积累论 | ||
80px | 鲁道夫·希法亭
Rudolf Hilferding |
1877年8月10日 | 1941年2月11日 | 奥匈帝国、魏玛共和国,逝世于维希法国 | 金融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