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自旅長

(英语:Brigade)是现代陆军的编制,由若干个组成,两个以上的旅可以组成一个,人数在上千到约万人左右。

北约APP-6A标图符号

在现代军队编制中,旅是一个战役战术单位,用于完成特定战役中的军事任务。旅的指挥官称为旅长,由少将军官或上校军官担任,在这个层级,旅长拥有独立的小指挥部和参谋机构,也会有自己的通讯单位。在编制上由多个兵种混合编成的旅可称为混成旅、合成旅或联兵旅。旅也可以由同一兵种组成,例如炮兵旅、工兵旅、宪兵旅等。也会有不由师级部队指挥的独立旅。旅由于编制较小,使用灵活,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最高层级的军事编队。

空军联队与旅相当。

起源 编辑

各国部队 编辑

中华民国国军 编辑

 
中华民国陆军步兵302旅上校旅长。

1969年陆军总司令部接受蒋纬国建议,废团改旅,陆军指挥体系以旅为基本战术部队,师为基本战术兵团,军为基本战略军团。

1998年因“精实案”裁撤所有的师级作战编制,只保留8个师指挥机构(第16、19、26、33、34、46、49、51师),战时遂行作战指挥,陆军作战部队则将步兵、坦克、炮兵、陆航等两个或两个以上兵种结合在一起,新编成40个“联合兵种作战旅”(以下简称“联兵旅”),成为基本战术兵团。

联兵旅又区分为守备旅(步兵旅,编阶分为上校少将,视编装大小)和打击旅(摩托化步兵旅、机械化步兵旅、装甲旅、空中骑兵旅、空降特战旅,编阶少将)两类。

  • 25个守备步兵旅编制:
    • 五步一炮,约2800人×12
    • 四步一装(战)一炮,约3000人×2
    • 三步一装(战)一炮,约2800人×7
    • 三步一炮,约2000人×4
  • 15个打击旅:
    • 3个摩托化步兵旅,约3400人×3
    • 3个装甲步兵旅,约4400人×3
    • 5个装甲旅,约4300人×3、约3700人×1、约2700人×1
    • 2个空中骑兵旅,约2200人×2
    • 1个航空训练中心
    • 1个特种作战旅

而之所以将基本战役兵团由师改为联兵旅,主要是因为台湾本岛面积有限、地形狭长、山地众多、河川交错、城镇密集,不利于组织庞大及指挥层级较多的大部队以纵深防御阵形展开,更不适合机动作战,因此认为旅级单位更加适合台湾岛等地理特点。

另外台湾陆上交通线与桥梁多集中于西部平原地区,战时容易遭到破坏摧毁,各部队在短期内将很难跨越作战区增援遭受敌军攻击的友军部队,组建联兵旅能更加适应“预警短、纵深浅、决战快”的防御作战形势,“1个联兵旅战斗力可超过1个传统步兵师”及“可随时派赴所需地区遂行支援和反击作战”,基于以上理论,将基本战术兵团由“师”拆分重组为机动灵活、功能完整、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联合兵种旅”,以军团为基本战略军团,希望各军团能各自独立支撑一个方向的作战任务。

2004年“精进案”,针对守备步兵旅进行调整如下:

  1. 负责新兵训练的8个后备步兵旅移编后备司令部、旅长军衔降编上校
  2. 8个守备步兵旅裁撤。
  3. 1个特战步兵旅改组整编为兵种指挥部,指挥官军衔维持少将
  4. 2个守备步兵旅改组整编为地区守备队,队长军衔降编上校
  5. 2个守备步兵旅合并整编为地区指挥部、5个守备步兵旅改组整编为地区指挥部,指挥官军衔维持少将

2013年“精粹案”,负责新兵训练的6个陆军后备步兵旅(由原来8个已缩编为6个)在前中华民国陆军司令李翔宙上将任内回编陆军,旅长军衔维持上校。另外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心负责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心指挥官军衔上校

2020年“提升后备战力专案”,2021年1月1日起以陆军北区专长训练中心、南区专长训练中心,扩大整编为二个后备步兵旅之后,依照期程管制北、中、南地区,再度新编三个后备步兵旅,共计新编5个后备步兵旅(由原来7个[1]增编为12个),2023年1月6日编成完毕[2]

中国人民解放军 编辑

自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起,解放军开始逐步将一些乙等师缩编、拆编为旅,首先在空降部队上进行试点(解放军第十五军的三个空降师一度均被改编为空降旅)。在1998年后师改旅的步调加快,除装甲师已全部改为装甲旅之外,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机步旅、摩步旅,乙级集团军开始向全旅制(5个左右的主力旅)转变。然而,空降旅在1993年又改为师编制。解放军的旅级编制不断变化,主力营数量一般为5-6个,另有炮兵团1个(2营制),其余单位若干。

2016年十三五规划期间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一轮军改以后,解放军已经将绝大多数的师缩编、改编为一种“合成旅”单位[3]。依照规划目标一个合成旅将有传统一个轻装师的战斗力,中间的人数差距依靠科技装备来弥补,所以每一合成旅的各式车辆达数百辆另有不少无人机,军改前后一个营的坦克和装甲车、步战车的编制扩编了40%,火炮数量增加 50%,每旅并新增了数字化中型合成营的资讯军种编制。[4]

俄罗斯陆军 编辑

冷战时期苏联红军基本不存在陆军旅,而在苏联解体之后由于军费紧张,俄罗斯陆军的相当多的师不得不缩编为旅,但陆军整体仍保持着以师为主力的框架。然而在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之后,俄罗斯陆军在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指导下实施一次重大改革,彻底废除陆军师的编制,将坦克师、摩步师全部改为坦克旅、摩步旅。每个旅拥有过去一个团(坦克团或摩步团)的主力营编制和数量(4个,3+1),但拥有过去一个师(坦克师、摩步师)的支援单位的编制和数量。至2012年俄罗斯陆军仅剩1个机炮师。然而在谢尔久科夫下台后,俄罗斯陆军又恢复一些师的编制。

美国陆军 编辑

 
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陆军国民警卫旅的3200人

二战中的美国陆军的战斗单位(步兵师、装甲师)基本不存在旅这一编制,步兵师下的各团在加强附属单位(工兵、医疗等)后以团级战斗队英语Regimental combat team的形式参与作战,装甲师则在1943年取消了团,师以战术指挥部的形式直接指挥下属的坦克营和装甲步兵营。只有一些支援单位(情报、炮兵、防空)等单位存在旅。然而美国陆军对这种编组形式并不满意,并在1954年——1956年间开始实施战斗群编组,将各步兵团内各营拆散,每个师拥有若干个营(随年代不同可能是9-11个),分配给4-5个战斗群英语Pentomic;到60年代的陆军师重组计划(ROAD)实施之后,在每个师内成立三个旅,旅作为一个非永久的编制形式,仅负责在战时指挥师分配给这个旅的若干个营。师则保有着师内的大多数支援单位(炮兵营、支援营、陆航营)等。这种编制形式一直维持到冷战结束,在空地一体战思想成型后每个陆军师增加了一个战斗航空旅。与此同时,美军仍保有着个别几个独立旅,如驻柏林的第170步兵旅英语170th Infantry Brigade (United States)

西德联邦国防军的组织形式和ROAD时期的美国师基本相同,不过由于其没有经过美国陆军团拆营的过程,其每个营都有自己独立的番号序列。

旅级战斗队计划实施之后美国的师、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动:师失去了全部师属支援单位,这些单位被分配给师下的各个主力旅(随年代不同可能是3-4个)和战斗航空旅。旅(级战斗队)继而拥有了独立战斗能力,编制固定下来,从战术指挥机构变成了战术作战集群;而师的意义从战役作战集群下降为战役指挥机构。美军目前共有3种主力旅,即轻装的步兵旅级战斗队(IBCT)、中型的斯特瑞克旅级战斗队(SBCT)和重型的装甲旅级战斗队(ABCT,2008年前称重装旅级战斗队、HBCT),另有防空旅、军事情报旅、通信旅、火力旅等支援单位。与此同时,美国陆军中硕果仅存的几个团级单位(军属装甲骑兵团)也被改为旅级战斗队的编制形式。对美国的这次军事改革国内也通常称之为“师改旅”,但其和解放军和俄军的师改旅相比的区别显而易见。

日本 编辑

四单位制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长为少将军衔,旅团部不设参谋长与参谋,设有旅团副官。基本编成:

  • 旅团司令部
  • 歩兵联队(2个)
    • 联队本部
    • 大队(3个)
      • 大队本部
      • 中队(4个)
      • 机枪中队
      • 歩兵炮小队(大队炮小队)
    • 歩兵炮中队(连队炮中队)
    • 速射炮中队

另外还有混成旅团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步兵旅团、旅级的5000余人的独立警备队

兵种旅团有骑兵旅团、炮兵旅团、战车旅团、飞行旅团等。 骑兵旅团 “七七事变”前设有骑兵第1、2、3、4旅团,分别在近卫师团第一师团第八师团第三师团建制内。

骑兵第一旅团 骑兵第一旅团日语騎兵第1旅団 (日本軍)1938年7月从关东军调华北方面军,旅团长片桐茂。后隶属驻蒙军,与骑兵第4旅团合编为骑兵集团。1942年11月作为骑兵集团主力改制扩编为战车第三师团。 骑兵第四旅团 1907年组建,1938年7月从关东军调华北方面军,后隶属驻蒙军,与骑兵第1旅团合编为骑兵集团。后调湖北省,在第11军序列参加1939年4月随枣会战,在第1军序列参加1941年4月中条山会战,1942年12月转隶第12军,参加1944年3月豫中会战、1945年3月老河口战役。旅团长小岛吉藏、佐久间为人、小仓达次、小原一明、藤田茂、加藤源之助。终战时在河南归德缴械。是“八一五”日本陆军仅有的骑兵旅团。 野战重炮兵旅团 曾设有野战重炮兵第1、2、3、5、6旅团。“七七事变”前野战重炮兵第1、2、3、4旅团分别在第三师团第十二师团第一师团近卫师团编成内。

野战重炮兵第1旅团 1937年8月调华北,隶属第1军,辖野炮兵第3联队、野战重炮兵第2联队、野战重炮兵第3联队。1938年在第2军序列参加徐州会战,9月调入新组建的第21军。 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 1937年8月调华北,辖野炮兵第24联队、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野战重炮兵第5联队、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1938年在第1军序列参加徐州会战,后直属华北方面军,历任旅团长前田治、平田健吉、木谷资俊。 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 1937年9月编入上海派遣军,在第2军序列参加武汉会战,后直属华中派遣军,旅团长内山英太郎。 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 1937年8月调华北,隶属第2军,旅团长澄田赉四郎,辖野战重炮兵第13联队、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1937年11月调淞沪战场编入第10军序列,后直属华中派遣军。1938年7月在第11军序列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2月参加南昌会战,期间辖野战重炮兵第10联队、野战重炮兵第13联队、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野战重炮兵第15联队、独立山炮兵第11联队。1939年4月参加随枣会战。 战车旅团 9个独立战车旅团

战后日本陆上自卫队恢复师团辖两旅团的制度。 将特科旅团一律简称“団”。例如混成旅团称作“混成団”(Combined Brigade,直译为“混成旅”)。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包含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心
  2. ^ 洪哲政. 國軍搶人 海岸守備旅提前卡位 (新闻稿). 联合新闻网. 2023-01-09 [202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9) (中文(台湾)). 
  3. ^ 央視官方頻道-合成旅. [2019-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0). 
  4. ^ 新浪-解放军编成合成旅后. [2019-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