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叔鸾
(重定向自梅黑帝)
梅叔鸾(越南语:Mai Thúc Loan/梅叔鸞;670年—722年)[1]是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的一位起义军首领。722年,他发动反对唐朝的起义,自称梅黑帝(越南语:Mai Hắc Đế/梅黑帝),但很快被唐朝官军所灭。
越南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时期(东山文化) | |||||||||||
传说时期(鸿庞氏、瓯貉) | |||||||||||
第一次北属时期 前207–40 | |||||||||||
(秦、南越、西汉、新、东汉) | |||||||||||
东汉:征氏姐妹 40–43 | |||||||||||
第二次北属时期 43–544 | |||||||||||
(东汉、吴、晋、宋、齐、梁) | |||||||||||
吴:赵妪 248 | |||||||||||
前李朝(万春国)544–602 | |||||||||||
第三次北属时期 602–905 | |||||||||||
(隋、唐、武周、唐) | |||||||||||
唐:梅叔鸾、冯兴、杨清 | |||||||||||
越南自主时期 905–938 | |||||||||||
(唐、后梁、南汉) | |||||||||||
静海军:曲家、杨廷艺、矫公羡 | |||||||||||
吴朝与十二使君时期 938–967 | |||||||||||
丁朝 968–980 | |||||||||||
前黎朝 980–1009 | |||||||||||
李朝 1009–1226 | |||||||||||
陈朝 1226–1400 | |||||||||||
胡朝 1400–1407 | |||||||||||
第四次北属时期 1407–1427 (明) | |||||||||||
明:后陈朝 1407–1413 | |||||||||||
后黎朝前期 1428–1527 | |||||||||||
莫朝 1527–1592 | |||||||||||
南北朝 1533–1592 |
莫朝 | 后黎朝 后期 | |||||||||
后黎朝后期 1533–1789 | |||||||||||
后黎朝后期 郑阮分治 1627–1672 1774–1775 |
郑主 1545–1787 |
阮主 (南进) 1558–1777 | |||||||||
西山朝 1778–1802 | |||||||||||
阮朝 1802–1945 | |||||||||||
法属时期 1884–1945 (北圻、中圻、南圻) | |||||||||||
法属印支:保护国阮朝 | |||||||||||
日属时期 1940–1945 (法属印度支那政府) | |||||||||||
日属:保护国阮朝→越南帝国 1945 | |||||||||||
越盟 | 法属时期 1945–1954 | ||||||||||
法属印支:南圻国、山地国、越南临时中央政府 | |||||||||||
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1976 |
越南国 1949–1955 | ||||||||||
越南共和国 1955–1975 | |||||||||||
越南南方共和国1969–1976 |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6至今 | |||||||||||
越南主题 | |||||||||||
生平
编辑梅叔鸾生于枚埠地区(现越南河静省石河县),他身材魁梧,面目黝黑。自幼家中贫寒,及后迁至玉征(现南坛县),每天到山上捡柴、干粗活、种田及放牛。
因缴交赋税以及服役的问题,交趾人长期不满唐朝的统治,曾数度叛乱。722年,唐朝向交趾催交贡品荔枝,引起农民不满。梅叔鸾便乘机号召农民起义反唐,附近大量对唐朝不满的民众前来投奔。梅叔鸾在沙南设置根据地,借着地形险要的优势,以图对抗唐朝的军队。后来他亦沿着蓝江,于卫山附近建起万安城,以此地为都城,自称“黑帝”反抗唐朝。随后,他联合邻国占婆、真腊,以及骆州都护府各地的山区酋长等。一时间,安南的三十二州都被他攻陷,号称有四十万人。
唐玄宗得知交趾叛乱之后,派遣骠骑将军兼内侍杨思勖出征。杨思勖召募首领子弟十万,与安南大都护光楚客一起前往镇压,沿着马援攻打交趾的故道,出其不意地偷袭起义军,大败起义军。[2]梅叔鸾败逃,不久即去世。[3]残余部众立其第三子梅叔辉为君,是为梅少帝,但不久即为唐朝官军所灭。
后世纪念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越南历史》,余富兆著,军事谊文出版社,ISBN 7-80150-151-9
- 《越南历史》(1977年),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