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

歸順天朝,傾心聖化

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越南语Thời Bắc thuộc lần thứ 3時北屬𠞺次𠀧?),该时期的越南中国武周等王朝统治[1],是越南北属时期的一部分。此一时期的起讫时间,越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定为603年至939年[2];另有定为602年-905年。是越南历史上被中国隋朝唐朝统治,并过渡至独立建国的时期。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将刘方平定了前李朝李佛子的势力,将今越南北部直接置于隋朝的统治之下。621年,唐朝取代隋朝并继续统治安南,并设置都护府(曾称作交州总管府、交州都督府、安南都护府、镇南都护府等)及节度使等军政官署,管辖当地。在第三次北属期间,该地曾爆发多起民变,并受环王国(位于现今越南中、南部)、阇婆(位于爪哇)、南诏国(位于中国西南)的侵扰。到唐末五代时期,曲承裕成为静海节度使,其后,越南人士逐渐取得自主权力,标志着第三次北属时期结束。

历史沿革 编辑

隋朝对越地加强统治 编辑

公元6世纪中期,中国南朝梁辖下的交州地区(在今越南北部),爆发李贲的起事,并割据当地,越南史上称作“前李朝”。到589年,隋朝(581年─618年)统一中国,越地则有李佛子势力的盘踞。[3]关于李佛子政权与隋室的关系,学者王承文根据出土碑铭《舍利塔铭》(601年刻成,2004年在北宁省顺城县出土)的内容,认为隋帝诏令亦得在交州执行,因此李氏应与隋廷处于隶属关系。[4]602年,李佛子起事,隋文帝派交州道行军总管刘方率兵南下,行军顺利,并向李佛子劝降。李佛子“惧而降”,于是将之遣送隋朝国都大兴城,越南地区遂受隋朝统治。[5]

其后,隋朝对越地的统治有所加强,这在稍后的唐朝政府亦沿袭下去。据中国大陆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论述,指出隋在当地,设置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地方军政机构,加强控制越地及防止林邑国(即占婆)的北犯,务求巩固边防。早在李佛子降后,身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的刘方便立刻在当地实行统治。604年,隋设立总管。隋炀帝时,605年,林邑国出兵北犯,刘方随即受任为驩州道行军总管,领兵击败林邑。此外,隋朝把以往的地方三级制,改为郡、县二级制,精简了地方行政架构,以免叠床架屋。在越地,亦实行了此一模式,设置了六郡(包括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和平定林邑后,一度设置了比景郡海阳郡林邑郡)、三十六县。[6]

隋炀帝末年,中国全境陷入群雄割据之局,其中之一的萧铣据有荆州越之地,并与交趾太守丘和(原为隋廷派任)发生冲突。丘和曾致力加以抵抗,后来得知炀帝被杀,便归附萧铣。及至政权于621年消灭萧铣,丘和再归附唐。唐朝遂展开对越地的统治。[7]

唐朝的军政建置 编辑

621年,唐朝接管越地。次年(622年),唐在当地设“交州总管府”,管治越地军政,任丘和为大总管。其后又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总管改为都督。628年,唐太宗对全国实行地区改制,把交州都督府划归岭南道。到679年,唐高宗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命刘延祐任“安南都护”,兼任“经略招讨使”。其后,安南都护府曾有更名。757年,安南都护府改为镇南都护府。758年,升安南经略使为节度使。768年,再改为安南都护府。[8]791年,唐朝在安南都护府设置“柔远军”。[9]

在唐朝晚期的唐宣宗唐懿宗时,中国西南地区的南诏曾向安南都护府发动进攻,唐廷多次遣军与南诏交锋。到866年,安南都护经略招讨使高骈成功击退南诏军队,唐廷随即在越地设立藩镇静海军,由高骈任节度使。其后,又曾称为“安南节度使”。[10]一直到唐朝灭亡,静海军节度使仍在越地进行统治。

唐时的越地人民起事 编辑

越南地区在第三次北属时期,曾发生多起民变。民变的形成与唐政府官员的素质有关。从唐初开始,遇上此一问题,正如台湾学者吕士朋指出,“交州终不能得良吏以治之,州政不举,贪利侵侮之风如故”[11]。这大大影响了唐地越南地区的民情,元代史家胡三省作这样的归纳:“史言蛮非好乱,苦于贪帅而乱。”[12]

武后当政时,唐廷任刘延祐为都护,兼任“本管经略招讨使”。刘延祐到任后把原先岭南“俚户”的旧输半租,改为输全租,导致俚户不满,并由交州人李嗣仙领导谋反(《大越史记全书》作“李嗣先”,《旧唐书》、《新唐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均作“李嗣仙”),但被刘延祐所诛。其后,李嗣仙余党丁建李思慎率众起事,攻破安南都护的官府,击杀刘延祐。唐廷遂派桂州司马曹玄静率兵入安南讨伐,最终擒杀丁建、李思慎等起事者。事件发生在687年。[13]

722年,安南人士梅叔鸾林邑国真腊国联络(《新唐书·宦官传·杨思勗传》又作“梅玄成”、《资治通鉴》作“梅叔焉”),攻占安南都护府,自称“黑帝”。唐廷遣内侍兼骠骑将军杨思勗前往征讨。杨思勗到当地,招募“群蛮子弟”,加入人数达十多万,于是平定梅叔鸾势力。[14]

791年,安南都护高正平增加赋敛,遭到当地民众反对。农历四月,安南地区的“群蛮酋长”杜英翰起兵进攻都护府(一说领导人物为冯兴),高正平忧愤而死。七月,唐廷任赵昌为安南都护,成功将起事者安抚下来。[15][注 1]

803年,安南地区的长裴泰铲去交州城中的沟地,引起民众的不满,[16]州将王季元驱逐裴泰。唐廷任用熟悉安南事务的赵昌再任都护,到任后,当地民众庆贺,乱事平息。[17]关于王季元起事的始末,《资治通鉴》则有另一说法:“安南牙将王季元逐其观察使裴泰,泰奔朱鸢。明日,左兵马使赵匀斩季元及其党,迎泰而复之。”[18]

唐宪宗时,出身“酋豪”的杨清,因不满安南都护李象古行为“贪纵”,加上自身从驩州刺史迁任“牙门将”,于是郁郁不快。819年农历十月,因有黄洞蛮作乱,李象古命杨清率兵三千前往镇压。杨清在途中倒戈相向,进攻安南都护府,杀李象古。唐廷便命桂仲武任都护,意图安抚杨清,授任为琼州刺史,但杨清不从,在安南境内肆行“刑戮憯虐”,导致当地“人无聊生”。桂仲武便联络安南各地酋豪,逐步壮大实力,数月后聚集起七千余人。其后,唐军收复杨清据地,并杀杨清。事件遂平。[19][注 2]

828年,峯州刺史王昇朝反唐,旋即失败伏诛。[20]据《安南志略》,平定王昇朝的安南都护韩约,后来又被乱军所逐。[21]

843年,安南经略使武浑命将士修筑城邑,但引来将士叛乱,烧城楼、劫府库,武浑逃奔广州。其后,监军段士则成功抚平乱局。[22]

唐宣宗大中年间,安南都护李琢“为政贪暴”,强令以盐一斗,交易牛或马一头,又杀当地的“蛮酋”杜存诚,引来民众怨怒,因而联络中国西南地区的南诏进攻安南都护府。中国史家司马光就认为,安南民众对唐朝官吏的不满情绪,“导南诏侵盗边境”,亦即是说与后来南诏长期进攻安南都护府,有一定的关连。[23]

历任刺史、太守、都护、节度使概况 编辑

  • 李  (缺名):隋朝仁寿年间,任驩州刺史[24]
  • 丘和洛阳人。隋朝大业末年任交趾太守。南方林邑国常向他致送礼品,因而“富埒王者”。隋亡时,曾与割据岭南萧铣对抗。最后,丘和向唐朝归降,获授任交州总管。[24]
  • 李大亮:唐朝贞观初年,任交州都督。[25]
  • 李寿:唐朝宗室。任交州都督,因贪冒而获罪。[25]
  • 卢祖尚(字季良):唐太宗任为交州都督,但卢祖尚并无到任,只以“为岭南多瘴疠,去无还理”为由推辞官职,被唐太宗处死。[26]
  • 李道兴:唐朝宗室。635年任交州都督。因当地瘴疠,在任中忧死。[27]
  • 李道彦:贞观年间任交州刺史。曾平定山僚的叛乱。[27]
  • 李鉴:襄邑王李神符之子,获授任交州刺史。[28]
  • 柳贤蒲州人,贞观年间任交、二州都督。[28]
  • 杜正伦相州人,曾在朝廷任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等职,因太子李承乾事件,而被贬为交州都督。[28]
  • 窦德明:唐廷任为爱州刺史。[28]
  • 甯达武曌当权时任爱州刺史。[29]
  • 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人,唐高宗时,皇后武曌听信许敬宗李义府等对遂良的诋毁,而贬为爱州刺史,不久去世。其儿子褚彦甫褚彦冲等亦被流放爱州,并被杀。[29]
  • 柴哲威:唐高宗时,柴哲威任交州都督,后升迁到朝廷任御史中丞,后又被贬为交州刺史。[30]
  • 刘延祐:任安南都护,因改革俚户租税制度,引起当地人士反叛,刘延祐被起事者所杀。[31]
  • 刘祐:任安南都护,家巨富。[32]
  • 曲览唐中宗时任安南都护,因贪暴,声望低落,被司录甘猛所杀。[33]
  • 光楚客江陵人。开元初年任安南都护,与杨思勗合力平定梅叔鸾的起事。[34]
  • 宋之悌虢州弘农[35],开元年间曾任剑南节度使太原,因犯事而被流放朱鸢,适值驩州发生动乱,之悌获授任为交州总管,成功讨平乱事。[34]
  • 杜朋举濮阳人,任安南都护。[34]
  • 何履光桂州人,天宝年间任安南都护,曾领兵进入中国云南地区与南诏人交战,收复安宁城,并立铜柱以定疆界。[36]
  • 康谦族商人,资产数以亿万。杨国忠为宰相,授任康谦为安南都护。[37]
  • 张顺唐肃宗,756年,任安南都护。[38]
  • 张伯仪:张顺之子,757年任镇南都护。767年,修建大罗城(《越史略》又作“罗城”)768年,镇南都护府再改为安南都护府。[33]另外,据《安南志略》载,张伯仪任“安南经略使,始筑大罗城”。[39]张伯仪任安南都护的时间,一说为767年至777年。[40]
  • 朝衡(即阿倍仲麻吕):日本人,766年任安南都护,时有“生蛮”进攻德化州龙武州等地,朝衡前往抚平。[39]
  • 辅良交:782年任安南都护。任内,演州司马李孟秋峯州刺史李彼岸发动叛乱,自称“安南节度”,被辅良交击杀。[41]另有一说指,777年至787年期间,任安南都护的为乌崇福[40]
  • 张庭:788年任安南都护。[40]
  • 厐复:789年任安南都护。[40]
  • 高正平:任安南都护。791年,因增加赋敛,遭到当地人杜英翰等起兵反对,高正平忧愤而死。[15]
  • 张应:继高正平任安南经略。据《旧唐书·李复传》载,高、张二人“相次卒官”,接连去世,参佐李元度等拥兵自重,后被唐军将领李复所平。[42]
  • 赵昌(字洪祚):安南发生杜英翰起事时,唐廷任赵昌为安南都护,得当地民众归附。在任十年后,唐廷改任裴泰接位,但不久被州将王季元所逐。唐德宗便再起用年过七十,但熟悉安南事务的赵昌任都护。安南叛兵获悉赵昌复住,便停止作乱。[17]赵昌先后两任的安南都护任期,是791年至802年及804年至806年。[40]
  • 裴泰:唐德宗命裴泰代赵昌为安南都护,不久被州将王季元所逐。[17]资治通鉴》记载裴泰任“观察使”,在王季元起事时逃往朱鸢,不久由左兵马使赵匀所平,裴泰复职。[18]裴泰任职时间为802年至803年。[40]
  • 张舟:806年,由安南经略副使升任安南都护、本管经略使。[43]在任期间,改建大罗城,加高城墙,并强化安南的军事防御,以抵抗环王国的入侵。[44]张舟在任时间为806年至810年。[40]
  • 马摠(字元会):810年农历七月,继张舟任安南都护,甚有治绩,史称他“清廉不挠,用儒术教其俗。夷獠安之”。又加建铜柱,以彰显唐朝声威及展示自己为马援后裔。[45]马摠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10年至813年。[40]
  • 张励:810年至813年任安南都护。[40]
  • 裴行立:任安南经略使。曾整顿当地豪族领袖,并“更择良子弟代之。于是威风盛行。[46]裴行曾两任安南都护,第一次为813年至817年。第二次在820年。[40]
  • 李象古:唐朝宗室。任安南都护后,贪纵不法。因发生动乱,派驩州刺史杨清率兵征讨,反被杨清倒戈击杀。[47]李象古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18年至819年。[40]
  • 桂仲武:任安南都护,平定杨清。[47]桂仲武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19年至820年。[40]
  • 王承弁:822年任安南都护。[40]
  • 李原善(一作李元喜):821年农历九月,任安南都护。825年五月,迁移都护府到江北岸。[48]一说李原善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22年至826年。[40]
  • 韩约:任安南都护。828年,峯州刺史王昇朝造反,被韩约所平。后来韩约亦遭乱军所逐。[49]韩约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27年至828年。[40]
  • 王昇朝:任峯州刺史,828年造反,被安南都护韩约所平。[49]
  • 郑绰:831年至832年任安南都护。[40]
  • 刘旻:833年任安南都护。[40]
  • 韩威:834年至835年任安南都护。[40]
  • 田早:835年任安南都护。[40]
  • 马植(字存之):开成初年任安南都护。其治下出现太平局面,史称“其政清静不烦,民安之。化诸酋,皆来纳款”。[50]
  • 武浑:任安南经略。843年,被乱军所逐。[50]
  • 裴元裕:846年至848年任安南都护。[40]
  • 田在宥大中年间任安南都护,朝廷称他“颇立边功”。[51]
  • 崔耿:852年任安南都护。[52]
  • 李琢(一作李涿):任安南都护,贪暴,当地“夷落”不满,便联结南诏入侵。[53]李琢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53年至855年。[40]
  • 李弘甫:856年至857年任安南都护。[40]
  • 宋涯:857年任安南都护。[40]
  • 王式:858年农历正月任安南都护、经略使。在任时曾加强该地防务,以抵御南诏的入侵。在内政方面,都校罗行恭久专府政,王式便施以杖刑处罚,并加以贬黜。[54]王式任职时间为858年至859年。[40]
  • 李鄠:任安南都护。后在咸通年间,被蛮人所攻而逃。[55]李鄠任安南都护时间为859年至860年。[40]
  • 王宽:唐廷任为安南经略招讨使。桃林林西原的七绾洞首领李由独“举众附蛮”,王宽无法制止。[55]王宽任职时间为861年。[40]
  • 蔡袭:862年,唐廷派蔡袭代王宽任安南经略,不久,南诏派兵攻打安南,蔡袭死守,于次年(863年)阵亡。南诏将领杨思缙领兵留守安南。[56]
  • 宋戎:863年,唐廷置“行交州”于海门镇,任宋戎为交州刺史。[57]
  • 高骈(字千里):864年,唐廷派高骈为安南都护,先后在峯州交州等地击破叛唐“土酋”及南诏军队。866年,唐廷在安南设静海军,由高骈任节度使。在高骈治理期间,进一步修治了重要城市大罗城[58]高骈任职时间为864年至868年。[40]
  • 高浔(一作高𬩽):高骈从孙。[59]与高骈收复安南,代高骈任静海军节度使。[60]高浔任职时间为868年至873年。[40]
  • 曾衮:《越史略》载,曾衮在唐僖宗时,代高𬩽任静海军节度使。[33]安南志略》载,曾衮于877年任安南都护,任内南诏入侵,曾衮逃至中国邕州[60]曾衮任职时间为878年至880年。[40]
  • 敬彦宗爱州人,任刺史。[61]
  • 高茂卿:882年任职。[40]
  • 谢肇:884年任职。[40]
  • 安友权:897年至900年任职。[40]
  • 孙德昭:901年,唐廷命孙德昭“充静海军节度使”,同年任安南节度使。[62]
  • 朱全昱朱全忠之兄。唐廷任为安南节度使。905年,朱全忠“请罢之”。[63]
  • 独孤损:905年农历三月,唐廷命独孤损“充静海节度使”。关于独孤损的到任,元代史家胡三省却提出质疑,认为“静海军治交州,在岭海之外,损安得至邪!”[64]然而现代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则提到,独孤损“大力推广唐的文物典章制度,使之尽快地输入安南,使安南汉文化广为普及。他为政仅数月,以唐律严治安南,凡违令者处以酷刑,并投狱为囚。州内安宁无事,政绩初见成效,州人赞他为‘狱尚书’。”又提到他在同年被贬职,流放海南岛[65]

末以后情况,请参见以下“越人自主及建国”。

越人自主及建国 编辑

中国踏入五代时,越南地区人士亦开始进行自主。交州曲承裕自称静海军节度使,控制越地。[66]曲颢继任节度使时,与盘踞中国岭南地区的刘隐南汉政权)对峙,“志在相图”[67],双方因而发生冲突。到曲颢之子曲承美继位后,于930年遭到南汉进攻,曲承美被擒。[68]

南汉铲除曲氏后,便委任爱州杨廷艺(一作杨延艺)继续管治越南地区,并派军驻防,以备当地人士反抗。但在931年,杨廷艺发难,成功击败南汉驻军,自称节度使,统治越地。937年,杨廷艺被牙将矫公羡(一作皎公羡)所杀。杨廷艺的另一位牙将吴权征讨公羡,公羡于是向南汉政权求援。南汉君主刘隐遂派皇子刘洪操(一作刘弘操)率军入越。南汉与吴权军队在白藤江爆发战事。结果,南汉战败,吴权在越地建立新政权,是为吴朝[69]

对外关系 编辑

与占婆国的关系 编辑

中国隋朝在602年,派将领刘方率兵南下,把越南北部地区并入版图后,位于印支半岛占婆国(中国文献里又称为林邑国),便成为隋朝南邻。604年,刘方获任命为驩州道行军总管,与司马李纲钦州刺史宁长真驩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等,从越北地区出发,进攻占婆。605年,刘方率军到灵江口,与占婆王范梵志交战,隋军得利。其后深入至阇黎江,刘方击溃敌军,渡江后又再攻破占婆象阵。此后刘方行军甚为顺利,最终攻进占婆国都,范梵志奔逃。隋廷便在占婆国境设置比景郡(初称荡州)、海阴郡(初称农州)、林邑郡(初称冲州)。不久隋军撤退,占婆王范梵志返回故地,遣使到隋廷谢罪,其后朝贡不绝。[70]

唐代前期,与占婆国的邦交处于友好状态,占婆曾多次遣使到唐入贡。[71]但到唐朝中叶,占婆国踏入第五王朝(中国典籍又称为环王国)后,双方爆发军事冲突,而唐朝治下的越南地区亦首当其冲。803年农历一月,占婆王诃梨跋摩一世的军队侵入二州。数年后,809年,占婆再度入侵安南都护府辖地,但被安南都护张舟所击破。[72] 824年农历十一月,占婆联同黄洞蛮入侵陆州(在今越南谅山省一带),陆州刺史葛维在战事中阵亡。[73]到唐朝晚期,安南都护府因与南诏国发生战事,未暇顾及占婆。而占婆国在第六王朝时的君主因陀罗跋摩二世,则曾于877年遣使到唐廷入贡。[74]

爪哇地区盗寇的侵扰 编辑

中国唐代时,爪哇地区的诃陵国(又称阇婆),与中土之间有着通商和邦交的关系。到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一批来自爪哇的“昆仑阇婆”盗寇,入侵安南都护府地区,在767年更攻陷安南地区州城。唐廷调度军队,由安南经略使张伯仪与武定都尉高正平联手,成功击破昆仑阇婆。其后,张伯仪修筑大罗城(又称罗城,即现时越南河内),以作防卫。此后,安南未再受其侵扰。[75]

南诏国的侵扰 编辑

南诏位于中国西南,与唐朝为邻,与安南都护府所辖的越南地区亦亦互相接壤。自唐朝中叶起,南诏与唐多次在四川地区相攻,势成水火。唐朝在安南的治理又时有失当,南诏便计划攻取安南。唐宣宗大中年间,安南都护李涿(一作李琢)贪暴,强令以一斗盐交易马牛一头,并杀害“蛮酋”杜存诚,惹起当地民众不满。李涿又把峯州戍兵裁撤,使原本为唐廷作防御工作的七绾洞蛮孤立无缓。七绾洞蛮酋长李由独在南诏的利诱之下,遂改投南诏,入寇安南。[76]858年,南诏进攻安南交趾城(即大罗城,为现时河内),但因该地原有严密的防御设施,“树芀木为栅,可支数十年,深堑其外,泄城中水,堑外植竹,寇不能冒,选教士卒甚锐”,南诏军队见无法进攻而撤去。[77]

其后,唐廷任李鄠为安南都护。李鄠上任不久,就杀害“蛮酋”杜存诚之子杜守澄。到860年农历十月,李鄠对南诏用兵,收复位于黔中道播州,但杜守澄的宗党却联合南诏,合共兵力三万,攻陷安南交趾,李鄠逃到武州(位于现时中国广西)。唐廷在861年正月,发邕州军队抗击南诏。[78]到该年六月,李鄠率武州兵击退南诏军队,但唐廷追究他的“失守”及“杀守澄之罪”,而加以流放。事后,唐廷起用当地名门杜氏家族,“务在姑息,冀收其力用”。[79]

861年七月,唐、南诏双方战事不断,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邕州、巂州等地互有攻守。[80]到862年二月,南诏再攻安南,安南经略使王宽向唐廷告急,唐廷派蔡袭代任经略使,在等各道调兵三万准备反击。南诏军见唐军势盛而撤退。[81]

蔡袭统率各道军队驻守安南,却引来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忌恨。蔡京向唐廷奏称“南蛮(指南诏)远遁,边徼无虞,武夫邀功,妄占戍兵,虚费馈运。盖以荒陬路远,难于覆验,故得肆其奸诈。请罢戍兵,各还本道”,要求撤回各道军队。蔡袭多次向朝廷上书,极言“群蛮伺隙日久,不可无备”,又作“十必死状”,表示军情危急,应挽留驻兵。但唐廷最终接纳了蔡京的建议。[82]862年十一月,南诏派军五万入侵安南,蔡袭(时任都护)告急,唐廷急忙从荆南湖南桂州等地调兵数千,但又有岭南东道节度使韦宙奏请先守卫邕州,阻挠援救安南。唐廷令蔡袭退守海门镇(位于中国广西)[注 3],蔡袭却坚守交趾城(大罗),并继续要求增援。南诏大军包围交趾城,到863年正月城陷,蔡袭战死,唐军溃败,南诏遂据有安南,由将领杨思缙驻守,又设安南节度使,由段酋迁任职。[83]同年金月,唐廷废安南都护府,在海门镇另设“行交州”,不久在行交州复置安南都护府[84],积极从事收复安南。

864年,唐廷任高骈为安南都护及经略招讨使。865年,高骈拣选士卒五千人先行出击,命监军李维周稍迟出发。高骈在邕州(位于中国广西)击败南诏的援军“林邑兵”,又在龙州屯击败南诏军,南诏军烧毁物资及畜口,狼狈而逃。[85]唐军开进越地,在峯州击破敌军,安抚降众,获取物资充当军用,然后向交趾城步步进迫。866年六月,唐军包围交趾城,战况顺利,但李维周在这时向唐廷进谗,称高骈“玩敌不进”,唐廷听信谗言,改派王晏权代替高骈。但王晏权未能胜任军职,李维周又性格凶贪,军中将领不服。到唐廷得知真相乃高骈破敌,便令高骈复职。高骈鼓舞士卒,到十月,攻破交趾城,歼灭南诏军三万余人,斩其将段酋迁。南诏战败后,安南地区仍有两个峒蛮依附南诏,唐军将之击破,恢复对安南的统治。战后,唐廷设静海军于安南,任高骈为节度使[86]

地理建置 编辑

隋朝在越地的地理建置 编辑

郡县名 户口 备注
交趾郡 户口:3,0056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交州
宋平县 《隋书·地理志下》:在以前为宋平郡。隋朝灭,废宋平郡。隋炀帝大业初年设交趾郡。
龙编县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为交趾郡。隋朝灭陈,废交趾郡。大业初年归入交趾郡。
朱䳒县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为武平郡。隋朝灭陈,废武平郡。
隆平县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武定,隋以前属武平郡。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隆平。
平道县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国昌,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名为平道。
交趾县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交趾县本汉代龙编县地,隋开皇十年(590年)分置交趾县。
嘉宁县 《隋书·地理志下》:隋以前为兴州、新昌郡。隋灭陈,废新昌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峯州。大业初年废峯州。
新昌县
安人县 旧称临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安人。
郡县名 户口 备注
九真郡 户口:16,135 《隋书·地理志下》:在南朝梁时称爱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九真郡。
九真县 《隋书·地理志下》:带郡。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分移风县地设置,属爱州。
移风县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设九真郡。隋灭陈,废郡。
胥浦县
隆安县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高安,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隆安。
军安县
安顺县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常乐,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安顺。
日南县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本汉代居风县地,晋代分置津梧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再分置日南县。


郡县名 户口 备注
日南郡 户口:9,915 《隋书·地理志下》:南朝梁时称德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驩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日南郡。
九德县 《隋书·地理志下》:带郡。
咸驩县
浦阳县
越常县
金宁县 《隋书·地理志下》:南朝梁时设利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智州。大业初年废智州。
交谷县 《隋书·地理志下》:南朝梁时设明州,大业初年废州。
安远县
光安县 旧称西安,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光安。


郡县名 户口 备注
比景郡 户口:1,815 《隋书·地理志下》: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国(即占婆国),置荡州,后改为郡。
《隋书·南蛮传·林邑》:后来林邑王“复其故地,遣使谢罪”,亦即比景、海阴、林邑三郡回归林邑国。
比景县
朱吾县
寿泠县
西卷县
郡县名 户口 备注
海阴郡 户口:1,100 《隋书·地理志下》: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国,置农州,后改为郡。
新容县
真龙县
多农县
安乐县
郡县名 户口 备注
林邑郡 户口:1,815 《隋书·地理志下》: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攻破林邑,置冲州,后改为郡。
象浦县
金山县
交江县
南极县

※以上各项,参考魏徵隋书·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版)及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版)制成。

唐朝在越地的地理建置 编辑

州县 编辑

唐代时期,越南地区归入岭南道管辖。该道在越地的州县建置情况,列表如下。

州县名 备注
交州 约当现时河内北宁南定等地。
宋平县
南定县
太平县
交趾县
朱鸢县
龙编县
平道县
武平县
州县名 备注
峯州 约当交州以西红河上游两岸,至中国云南境内的羁縻州该属峯州。
嘉宁县
承化县
新昌县
高山县
珠绿县
州县名 备注
长州 约当现时宁平省
文阳县
铜蔡县
长山县
其常县
州县名 备注
爱州 约当现时清化省
九真县
安顺县
崇平县
军宁县
日南县
长林县
州县名 备注
驩州 约当现时河静省
九德县
浦阳县
越裳县
怀驩县
州县名 备注
演州 约当现今乂安省大部分。
忠义县
怀驩县
龙池县
思农县
武容县
武金县
州县名 备注
福禄州 约当现时乂安省东南及河静省
柔远县
唐林县
福禄县
州县名 备注
陆州 约当现今谅山省等地。
乌雷县
华清县
宁海县
州县名 备注
汤州 约当现时宣光省
汤泉县
绿水县
罗韶县
州县名 备注
芝州 约当现时老街省
忻城县
富川县
平西县
乐光县
乐艳县
多云县
思龙县
州县名 备注
武峨州 约当现时太原省
武峨县
如马县
武义县
武夷县
武缘县
武劳县
梁山县
州县名 备注
武安州 约当现时广宁省
武安县
临江县

※以上各项,参考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安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制成。

羁縻州 编辑

唐代在辖下的越南地区,还设有“羁縻州”的行政单位。有关唐朝地方制度中的羁縻州,据史家顾颉刚史念海的说法,该制度设有的名称,而刺史县令均以当地酋长、渠魁担任其内部行政,唐朝中央政府甚少过问,后世的土司制度与之相似。[87]

唐代在越地设置的各个羁縻州,列表如下。

羁縻州名 备注
德化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在林睹符部落设立。辖县二:德化、归义。
郎茫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永泰元年(766年),在林睹符部落分县。辖县二:郎茫、古勇。
龙武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大历年间在潘归国部落设置。辖县二:龙丘、福宇。
归化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四:归朝、洛都、落回、落巍。
郡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土贡有白镴、孔雀尾。辖县二:郡口、乐安。
万泉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一:陆水。
思农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武郎、武容、武全。
为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都龙、汉会、武零。
西原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罗和、古林、罗淡。
林西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二:林西、甘橘。
思廓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都宁、昆阳、罗方。
武灵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文葛、甘郎、苏物。
新安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归化、宾阳、安德。
金廓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罗嘉、文龙、禄荣。
提上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长宾、提头、朱绿。
甘棠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一:忠诚。
武定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福禄、柔远、康林。
都金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四:温泉、嘉陵、甘阳、都金。
谅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二:武兴、古都。
武陆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安南都护马植在武陆县设置。
平原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开成四年(839年)分都金州的平原馆设置。辖县三:龙石、平林、龙当。
龙州
武定州
真州
信州
思陵州
禄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中宗时有单乐县,后省除。
南平州
西平州
门州
余州
岿州
金邻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设置。
暑州
罗伏州
儋陵州
樊德州
金龙州
哥富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
尚思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
安德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

※以上各项,主要依据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制成。

第三次北属时期的社会文化 编辑

宗教发展 编辑

因受中国内地的影响,且有本地官府的带动,佛教越南地区渐成重要信仰。早在601年,即李佛子的前一年,隋文帝下诏在全国奉安舍利交州亦执行诏令(隋对交州的统治见上文),现存碑铭记载隋廷“于交州龙编县禅众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以弘扬佛教。[88]到隋末初,越地九真郡长官倾心佛教,并“聚道徒迹求道场[89]。到9世纪,即唐代中期,禅宗毋言通派于传入越南,其中心地区为现时河内城郊扶董一带的建初寺。此外,毗尼多流支派(即“灭喜派禅宗”),早在6世纪后期传入越南,到唐代发展迅速,在峰山(位于山西市社)、驩州(即乂安省)、长州(即宁平省)等地兴建佛寺。与此同时,安南都护府也大力鼓励佛教,在各地兴建寺院。[90]

此外,据越南出土的唐代文物青梅社钟铭文所显示,越地佛教在中唐时期,与中国一样,传统的“社”与“法社”渐相结合,形成一种融合式的“民间社”。此外,该钟的铭文上记载的人物名字,既有佛教信众,也有道士,他们均是铸造社钟时的捐施者,此一情况,与今日越南三教融合,大概有一定程度的关连。[91]

货币经济的发展 编辑

 
唐代铸行的“开元通宝

在第三次北属时期,政府所铸行的货币,亦在越南地区流通使用,有的甚至在后世出土。南北朝时,中原铜钱短缺,当地市场长期采取以物易物的贸易模式,隋朝时铸的“开皇五铢”流入交州郡县,当地遂使用金属货币。隋代货币,在唐朝大历年间(766年─779年)以前,仍在越地流通。

唐代时期,中原技术及文化的传入,铁制农具获广泛应用,唐人修建防洪堤和灌溉用的河渠,当地民众种植双季稻,并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经济更为进步。唐朝铸行的货币亦流入越南地区。唐朝政府于621年起铸行“开元通宝”,后来曾改铸钱面上的文字格式,而不同钱文的“开元通宝”都有在越南出土。758年铸行的“乾元重宝”,亦流通越南。“会昌开元”在845年铸行,流入越地的是在桂州铸造,钱背上有一“桂”字。“会昌开元”制作不精,但流传亦广。

唐朝中叶以后推行两税法,越地亦有推行,人人要用钱纳税,因此出现货币供不应求的现象。有出土文物显示,当地曾铸造“开元通宝”,以解燃眉之急。[92]

中国文风的南被 编辑

中国唐代为文化发展蓬勃的时期,在文学上取得突出的成就。越南地区在第三次北属时期,亦受到唐代文风的熏陶。在该时期,中国内地文人,因事被贬到越地,或受命到当地任官的有不少。被贬到当地的有王勃杜审言沈佺期等等,到当地任官而精通诗文的则有晚唐时的高骈,他们都留下关于在当地生活及工作的作品。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有不少人士,与越地朋友以诗文互赠,如杨巨源的《供奉定法师归安南》、贾岛的《送安南惟鉴法师》等等。由此可见中国内地和越地文人之间,有频繁的文化交往,并从而带动越地文风发展。

在越地亦有凭着文才,入仕唐廷的文人。较著名的是爱州姜公辅。公辅在唐德宗时参加科举,登进士第,因而入仕,曾官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为德宗一朝的重要历史人物,并与朝中名臣陆贽友好。他的作品《白云照春海赋》及《对直言极谏策》被收录到《全唐文》,反映他为具有文才及见识的安南文士。[93]

本土习俗 编辑

越南地区在此一时期当中,虽笼罩在中国文化之下,但该地仍有部分的部落民众,较少接触中国文化。这些民众被称为“生獠”。据晚唐时人崔致远所提及,“生獠”在日常习俗、人际关系、衣着、嫁娶等方面,均与中原内地有所相当差异,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在他的《补安南录异图记》里记载:

可见,越南从第一次北属到第三次北属的约一千年间,仍与中国存有显著的的文化差异。

喃字的萌发 编辑

越南古时使用的语言载体喃字,其最初的萌发,据中国学者罗长山认为应在8世纪至12世纪(即第三次北属李朝期间)。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等越南史籍记载,于791年“冯兴起义”当中,出现“布盖大王”的称号,而“布盖”的喃义为“父母”。[95]罗长山分析认为,这是喃字早期出现的一种假借字形式。到13、14世纪,喃字便以形声字与假借字的形式出现。[96]

自然灾异 编辑

  •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农历八月,驩州水灾。[97]
  •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夏,交州水灾。[97]
  • 开元四年,安南都护府江中有大蛇,首尾横出两岸,经日而腐,寸寸自断。数日,江鱼尽死,蔽江而下,十十五五相附着,江水臭。[98]

注释 编辑

  1. ^ 关于此次的起事,《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属隋唐纪》记载是交州唐林人冯兴(即布盖大王)所领导,杜英翰则是他的同乡人士。冯兴不久去世,由儿子冯安继续领导,直到赵昌到当地作安抚工作,乱事才结束(见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60─161页。)中越史籍的内容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据编撰《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史官说,是“盖地远,不详也”(见《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前编卷之四,属唐德宗贞元七年夏四月条)。
  2. ^ 《资治通鉴·唐纪》的说法有所迥异,提到桂仲武在招联络安南各地酋豪后,唐廷却因他“逗遛”而贬为安州刺史,并派裴行立代任安南都护。但不久安南将士迎接桂仲武,杀杨清,而裴行立在赴任途中,于白州的海门镇去世。唐廷便再任桂仲武为安南都护(见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7779页)。
  3. ^ 此一命令能否传递到蔡袭,后世史家抱怀疑态度。如《资治通鉴考异》指出:“《实录》:‘诏且住海门’。是令弃交趾,退屯海门也。按袭死时犹在交趾。盖诏书到时,袭已被围,不得通也。”(见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8101页。)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里有《属隋唐纪》。
  2. ^ 陈重金(即陈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41页。
  3. ^ 陈重金(即陈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39─40页。
  4.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及相关问题考释》,收录于《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100─101页。
  5. ^ 魏徵等《隋书·刘方传》,北京中华书局,1357─1358页。
  6.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01页。
  7.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206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18页。
  8. ^ 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七》,北京中华书局,1111─1112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18─119页。
  9. ^ 刘昫等《旧唐书·德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372页。
  10.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1─133页;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1─212页。
  11.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18页。
  12. ^ 《资治通鉴‧唐纪》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7524页。
  13. ^ 刘昫等《旧唐书·文苑传上·刘胤之附刘延祐传》,北京中华书局,4995页;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6445页。
  14. ^ 欧阳修《新唐书·宦官传·杨思勗传》,北京中华书局,4756页;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6751页。
  15. ^ 15.0 15.1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7524页。
  16. ^ 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属隋唐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61页。
  17. ^ 17.0 17.1 17.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7─218页。
  18. ^ 18.0 18.1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7600页。
  19. ^ 刘昫等《旧唐书·李象古传》,北京中华书局,3641页。
  20. ^ 欧阳修《新唐书·文宗纪》,北京中华书局,230页。
  21.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5─226页;《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属隋唐纪》则声称韩约是“为杨清所逐,奔还广州”(见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62页)。
  22.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7993页。
  23.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70页。
  24. ^ 24.0 24.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6页。
  25. ^ 25.0 2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08页。
  2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08─209页。
  27. ^ 27.0 2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09页。
  28. ^ 28.0 28.1 28.2 28.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0页。
  29. ^ 29.0 2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1页。
  30.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2页。
  31.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2─213页。
  32.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3页。
  33. ^ 33.0 33.1 33.2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页。
  34. ^ 34.0 34.1 34.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4页。
  35. ^ 刘昫等《旧唐书·文苑传中·宋之问传》,北京中华书局,5025─5026页。
  3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5页。
  37. ^ 刘昫等《旧唐书·酷吏传下·敬羽传》,北京中华书局,4861页。
  38. ^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页;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9页。
  39. ^ 39.0 3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6页。
  40. ^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 40.13 40.14 40.15 40.16 40.17 40.18 40.19 40.20 40.21 40.22 40.23 40.24 40.25 40.26 40.27 40.28 40.29 40.30 40.31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25页。
  41.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6─217页。
  42. ^ 《旧唐书·李复传》,北京中华书局,3337页。
  43. ^ 刘昫等《旧唐书·宪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416页。
  44.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18页。
  45.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华书局,221─223页。
  4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华书局,223─224页。
  47. ^ 47.0 4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华书局,223页。
  48.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华书局,225页。
  49. ^ 49.0 4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5─226页。
  50. ^ 50.0 5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6页。
  51. ^ 刘昫等《旧唐书·田布传》,北京中华书局,3854页。
  52.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7页。
  53.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8页。
  54.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2045─2046页;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6─227页。
  55. ^ 55.0 5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29页。
  5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30页。
  57.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2页。
  58.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31─235页;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2页。
  59. ^ 欧阳修《新唐书·叛臣传·高骈传》,北京中华书局,6392页
  60. ^ 60.0 6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44页。
  61.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45页。
  62. ^ 刘昫等《旧唐书·昭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771页。
  63.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640页。
  64.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及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8640页。
  65.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4─235页。
  66. ^ 陈重金(即陈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48页;据吕士朋《北属时代的越南》,曲承裕任静海军节度使的时间,在公元905年(见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版,141页)。
  67.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南北分争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69页。
  68. ^ 欧阳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北京中华书局,813页。
  69. ^ 欧阳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北京中华书局,813页;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南北分争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70─171页。
  70.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三章《林邑》,台湾商务印书馆,40页。
  71.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三章《林邑》,台湾商务印书馆,40─43页。
  72.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四章《环王国及宝童龙之霸》,台湾商务印书馆,48页。
  73. ^ 欧阳修等《新唐书·敬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28页。
  74.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五章《占婆》,台湾商务印书馆,50─51页。
  75.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0页。
  76. ^ 《蛮书校注》,樊绰撰,向达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07─108页。
  77.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66─8067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2页。
  78.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1─8092页。
  79.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4页。
  80.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5页。
  81.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6页。
  82.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098页。
  83.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101─8103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3─133页。
  84. ^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北京中华书局,8105页。
  85. ^ 刘昫《旧唐书·南蛮列传·南诏下》,6284页。
  8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31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3页。
  87. ^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第十七章第五节,北京商务印书馆,144页。
  88.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及相关问题考释》,收录于《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95─101页。
  89. ^ 元仁器《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之碑文》,收录于潘文阁、苏尔梦主编《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北属时期至李朝》,远东学院、汉喃研究院,8页。
  90.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第四编第八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57页;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300─301页。
  91. ^ 耿慧玲《越南青梅社钟与贞元时期的安南研究》第三节《青梅社钟内容的分析》,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7─28页。
  92. ^ >《越南历史货币》,中国金融出版社,13─14页。
  93.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35─139页。
  94. ^ 崔致远《补安南录异图记》,收录于《桂苑笔耕集》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554页。
  95. ^ 潘清简等《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前编卷之四,贞元七年四月条。
  96. ^ 罗长山《越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版,328─329页。
  97. ^ 97.0 97.1 欧阳修等《新唐书‧五行志三》,北京中华书局,928页。
  98. ^ 欧阳修等《新唐书‧五行志三》,北京中华书局,937─938页。

来源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