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小学校舍列表

此列表按照校舍设计,列出香港所有标准小学校舍的资料。

一座典型的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屯门官立小学

第一代设计

编辑
 
采用另一款前梯设计的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道教青松小学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浸信会天虹小学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彩云圣若瑟小学
 
一所在后期加建操场大楼的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香港青少年军总会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职安健学院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香港路德会增城兆霖学校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道教青松小学 (湖景邨)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保良局梁周顺琴小学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东华三院邓肇坚小学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仁爱堂刘皇发夫人小学
 
首座采用第一代设计的标准小学校舍--光明学校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粉岭官立小学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循理会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学
 
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前佛教明珠学校
 
一座在后期加建操场大楼的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2007年停办的蚝涌西贡中心小学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 学校名称 落成年份 现时用途
(如适用)
备注 首次编配性质 承建商
南区 利东邨 1 鸭脷洲街坊学校 1987 最后一座兴建的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
全港三所兴建时已设操场大楼的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迁校 中国建筑
黄大仙区 天马苑 1 天主教博智小学 1986 原设于横头磡邨第5座地下(1988年清拆),清拆前两年获准迁校
竹园南邨 1 浸信会天虹小学 1984 预计最早2024年迁往启德新建校舍[1],长远将拆卸重建作公营房屋发展 新建
彩云邨 1 彩云圣若瑟小学 1982 下午校于2009年分拆至邻近的平山新建校舍
成为佐敦谷圣若瑟天主教小学
合和建筑
观塘区 启业邨 1 浸信宣道会吕明才小学 1983 香港青少年军总会 于2009年迁往邻近的平山新建校舍
后期加建操场大楼
乐华北邨 1 圣公会基乐小学 原为圣公会基信小学及圣公会圣巴拿巴小学,分别位于黄大仙下邨第23、24座地下及观塘(翠屏道)邨第11座地下
下午校于2003年迁往九龙湾新建校舍,成为圣公会九龙湾基乐小学
迁校、合并 祥记建筑
乐华南邨 1 乐善堂杨仲明学校 1985 原为乐善堂油塘湾学校及乐善堂观塘学校,分别位于油塘邨第10座天台及观塘(翠屏道)邨第24座地下
因取消天台小学政策而迁校
迁校、合并
荃湾区 石围角邨 1 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石围角小学 1982 新建
(不适用) 1 中华基督教会基慧小学 1983 下午校于2003年分拆至同区珀丽湾新建校舍[2]
成为中华基督教会基慧小学(马湾)
葵青区 长康邨 3 青衣商会小学 1984 有成建筑
保良局陈溢小学 下午校于2002年分拆至同区新建校舍
成为保良局世德小学[3]
安利(萧氏)建筑
青衣公立学校 职安健学院 原址位于山下的蓝田村
2008年被明令杀校[4]
迁校 有成建筑
屯门区 兆康苑 1 屯门官立小学 1982 下午校曾拟与另外三间官立小学合并并迁往葵联邨现址,但不果[5] 新建
蝴蝶邨 2 仁德天主教小学 1983
香港路德会增城兆霖学校 原址为旅港增城同乡会兆霖学校
2005年与路德会吕祥光小学下午校合并[6]
朱祥兴建筑
湖景邨 1 道教青松小学 (湖景邨) 1985 原址为佛教黄筱炜纪念学校
2008年与道教青松小学下午校合并[7]
新昌营造
兆山苑 2 保良局梁周顺琴小学 1984 下午校于2011年与保良局庄启程第二小学下午校合并并迁往扫管笏新建校舍
成为保良局西区妇女福利会冯李佩瑶小学
均利建筑
五邑邹振猷学校
山景邨 2 乐善堂梁黄蕙芳纪念学校 1983 安利(萧氏)建筑
道教青松小学 1985 下午校于2008年与佛教黄筱炜纪念学校合并
成为道教青松小学 (湖景邨)[7]
顺成建筑
安定邨 4 东华三院邓肇坚小学 1981 全港首批建成的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路德会吕祥光小学 1982 下午校于2005年与旅港增城同乡会兆霖学校合并
成为香港路德会增城兆霖学校
顺德联谊总会胡少渠纪念小学 下午校于2011年合并并迁往扫管笏新建校舍
成为顺德联谊总会李金小学[8]
仁爱堂刘皇发夫人小学 1985 生记建筑
友爱邨 1 顺德联谊总会何日东小学 1982 下午校于2011年合并并迁往扫管笏新建校舍
成为顺德联谊总会李金小学
剑虹建筑工程
(不适用) 1 保良局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小学 1981 首座由政府直接兴建的同类校舍[9]
2005年由保良局接办,并在原来校名前冠名[10]
元朗区 朗屏邨 2 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 1986 全港三所兴建时已设操场大楼的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合和建筑
元朗朗屏邨东莞学校 原为“东莞学校”,原址位于同区大旗岭[11]
全港三所兴建时已设操场大楼的第一代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迁校
水边围邨 1 光明学校 1981 全港首座动工的标准小学校舍,于1979年11月招标[12]
全港首批建成的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原校舍位于同区横洲
下午校于2006年分拆并迁往同区新建校舍
成为光明英来学校
北区 彩园邨 2 上水惠州公立学校 1984 东华三院马锦灿纪念小学(分校) 于2008年迁往同区近天平邨新建校舍[13]
校舍曾由东华三院马锦灿纪念小学使用,亦于2017年迁往同区近清河邨新建校舍[14]
此校舍暂时保留作马锦灿纪念小学分校,以应付小学学额需求暂时增加,长远将拆卸重建作公营房屋发展
香海正觉莲社佛教陈式宏学校 1982 下午校于2003年分拆至同区近清河邨新建校舍
成为香海正觉莲社佛教正慧小学
预计于2027年迁往同区新建后千禧校舍
新建
祥华邨 1 粉岭官立小学 1984 下午校曾拟与另外三间官立小学合并并迁往葵联邨现址,但不果[5] 均利建筑
大埔区 广福邨 2 大埔浸信会公立学校 1983 原为大埔公立学校,位于北盛街,于1979年结束,4年后复校
2006年由大埔浸信会接办并改为现时校名[15]
复校 宏昌建筑
圣公会阮郑梦芹小学 1984 下午校于2009年与香港神托会培贤小学合并
成为圣公会阮郑梦芹银禧小学
新建
大元邨 2 新界妇孺福利会梁省德学校 1981 全港首批建成的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香港道教联合会云泉吴礼和纪念学校 1984 原名为“香港道教联合会吴礼和纪念学校”
富善邨 2 三水同乡会禤景荣学校 1986 原名为“三水学校”
中华基督教会基正小学 1985 空置 原为“正而学校”,位于大埔墟
2010年被明令杀校
长远改作安老院,而建筑署曾就此聘用顾问进行研究[16]
迁校
沙田区 新翠邨 3 循理会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学 1983 原为循理会至正学校,位于慈正邨
于1982年获准于现址复办,以免杀校
下午校于2005年与沙田公立美林小学合并
成为循理会美林小学
复办
东莞工商总会张煌伟小学 1984 新建
九龙城浸信会禧年(恩平)小学 1985 原址为恩平工商会李吴瑞爱纪念学校
2006年与九龙城浸信会禧年小学下午校合并[17]
新田围邨 1 沙田官立小学 1981 全港首批建成的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下午校曾拟与另外三间官立小学合并并迁往葵联邨现址,但不果[5]
隆亨邨 1 保良局王赐豪(田心谷)小学 1983 原址为田心谷六村公立小学
由显径公立学校与田心公立学校合并而成[18]
2006年与保良局朱正贤小学下午校合并
合并
秦石邨 1 佛教明珠学校 1984 沙田循道卫理中学/
天主教郭得胜中学共用扩展校舍
曾于2005-2009年间与佛教黄允畋中学结为一条龙学校
2009年被明令杀校[19],而结龙关系随之结束
新建
博康邨 2 救世军田家炳学校 1983
保良局朱正贤小学 1985 下午校于2006年与田心谷六村公立小学合并
成为保良局王赐豪(田心谷)小学
顺成建筑
乙明邨 1 乐善堂陈祖泽学校 1982 沙田围胡素贞博士纪念学校 2009年被明令杀校[20]
(不适用) 1 慈航学校 原为慈航义学,原址位于邻近车公庙侧的李屋村 迁校
沙田第一城 2 胡素贞博士纪念学校 1985 下午校于2010年分拆并迁往乙明邨乐善堂陈祖泽学校旧址
成为沙田围胡素贞博士纪念学校
新建 协兴建筑
浸信会吕明才小学 1982 原为浸信会培爱小学,位于慈安邨
因原校舍被征用作智障儿童学校而迁至现址
下午校于1999年分拆并迁往同区前柏立基教育学院分校校舍,成为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21]
迁校
美林邨 2 循理会美林小学 教育局办公大楼 原址为沙田公立美林小学
因原来的沙田公立学校改作智障儿童学校,常规班迁至现址
2005年与循理会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学下午校合并
2010年迁往同邨东华三院谭兆小学旧址
其后曾作为东华三院蔡荣星小学邻近水泉澳邨的永久校舍落成前的临时校舍直至2023年[22]
长远将拆卸重建作公营房屋发展
新昌营造
东华三院谭兆小学 1984 循理会美林小学 2008年被明令杀校 新建 焕利建筑
西贡区 (不适用) 1 西贡中心小学 西贡蚝涌福利设施大楼 由西贡区内8间乡村学校合并而成[23]
采用特别设计,较同类校舍少两层
后期加建操场大楼
2007年被明令杀校
于2021年批予基督教灵实协会,用作开办灵实蚝涌颐养院暨长者日间护理中心,并安置原址位于宝林邨的灵实蚝涌日间活动中心暨宿舍
合并 生记建筑
合计︰53座

第二代设计(没有操场大楼)

编辑
 
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郑任安夫人学校
 
首座采用第二代设计的标准小学校舍--圣公会蒙恩小学旧翼
 
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世界龙冈学校刘德容纪念小学
 
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佛教荣茵学校
 
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林村公立黄福銮纪念学校
 
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仁济医院蔡衍涛小学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 学校名称 落成年份 现时用途
(如适用)
备注 首次编配性质 承建商
黄大仙区 慈乐邨 1 伊斯兰鲍伯涛纪念小学 1997 香港最后一座标准小学校舍[24] 新建
观塘区 翠屏南邨 1 天主教佑华小学 1990 原为佑华学校(圣神第二学校),位于同邨第7座天台及第9座地下
受旧式徙置大厦重建计划(清拆日期为1990年)及取消天台小学政策影响而迁校
原订用作迁置天主教洁心学校,但该校拒绝校舍分配
下午校于2004年分拆并迁往调景岭新建校舍
成为天主教圣安德肋小学[25]
迁校 中国建筑
葵青区 青衣邨 2 荃湾商会学校 1986 落成时并无操场大楼,操场大楼现址本为供学校使用之篮球场,后来改建为操场大楼。 新建 均利建筑
仁济医院赵曾学韫小学 1989 现代建设
屯门区 (不适用) 1 仁济医院何式南小学 1985 首批采用第二代设计的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郑任安夫人学校 首批采用第二代设计的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下午校于2003年分拆并迁往扫管笏新建校舍
成为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郑任安夫人千禧小学
瑞昌建筑工程
圣公会蒙恩小学 首座采用第二代设计的标准小学校舍[26]
下午校曾获分配元朗第13区校舍作分拆之用,但不果[5]
世界龙冈学校刘德容纪念小学 1986
田景邨 1 柏立基教育学院校友会何寿基学校 1989 顺成建筑
建生邨 1 侨港伍氏宗亲会伍时畅纪念学校 有利建筑
良景邨 1 保良局方王锦全小学 1987 下午校于2002年分拆并迁往同区宝田邨新建校舍
成为保良局志豪小学[27]
顺成建筑
元朗区 (不适用) 1 佛教荣茵学校 1989 下午校于2008年分拆并迁往同区新建校舍
成为佛教陈荣根纪念学校
合利建筑
北区 天平邨 1 石湖墟公立学校 1986 原名“石湖公立学校”,原址位于邻近的马会道 迁校 顺成建筑
(不适用) 1 东华三院港九电器商联会小学 1988 创校时名为“东华三院第六小学”
2010年下午校分拆并迁往彩园邨上水惠州公立学校旧校舍
成为东华三院马锦灿小学[14],再于2017年迁至清河邨附近新建校舍
新建 Hung Yue & Co.
圣公会荣真小学 1989 2000年上午校分拆并迁往嘉福邨新建校舍
成为圣公会嘉福荣真小学
大道建筑公司
五旬节靳茂生小学 1986 1999年上午校分拆并迁往同区新建校舍
成为五旬节于良发小学[28]
启泰建筑工程
香海正觉莲社佛教正觉莲社学校 1987 原址位于邻近同系的佛教普光学校现址[29] 迁校
华明邨 1 方树福堂基金方树泉小学 1990 新建 瑞安建业
大埔区 太和邨 1 林村公立黄福銮纪念学校 1988 现代建设
(不适用) 1 大埔旧墟公立学校 1986 原址位于汀角路
下午校于2002年分拆并迁往同区新建校舍
成为大埔旧墟公立学校 (宝湖道)[30]
迁校 Hung Yue & Co.
大埔崇德黄建常纪念学校 1985 新建 忠诚建筑
运头塘邨 1 仁济医院蔡衍涛小学 1992 部分课室曾为罗定邦中学借用作临时校舍,直至该校永久校舍于1993年启用[31] 祥记冯祥
富善邨 1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小学 1987 与同系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结为一条龙学校
富亨邨 2 天主教圣母圣心小学 1991 原址位于运头街圣母无玷之心堂[32] 迁校 新福港
圣公会阮郑梦芹银禧小学 被合并前为香港神托会培贤小学
该校原为培成小学,位于蓝田(二)邨
整体重建计划影响(清拆日期为1991年)而迁入
2009年与圣公会阮郑梦芹小学下午校合并
瑞安建业
沙田区 显径邨 2 迦密爱礼信小学 1986 新建 有成建筑
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张煊昌学校 1987 新昌营造
(原为祥记建筑)
(不适用) 1 东华三院冼次云小学 启泰建筑工程
秦石邨 1 宣道会陈元喜小学 1985 教联会爱国教育支援中心 首批采用第二代设计的标准小学校舍之一
建于停车场上盖
于2021年迁往美林邨崇兰中学旧址[33]
鸿运建筑
(不适用) 1 培基小学 1990 香港神托会培基书院结为联系学校 新建 Hung Yue & Co.
九龙城浸信会禧年小学 1988 下午校于2006年与恩平工商会李吴瑞爱纪念学校合并
成为九龙城浸信会禧年(恩平)小学[17]
新建 Shui Ho Construction
恒安邨 2 马鞍山圣若瑟小学 1987 原为“马鞍山圣若瑟学校”
1984年停办,3年后复办
复校 瑞安建业
马鞍山信义学校 原为“信义恩光学校”
1976年停办,12年后复办
耀安邨 1 啬色园主办可晖学校 1989 香港专业进修学院 2007年被明令杀校 新建 新昌营造
锦英苑 1 吴氏宗亲总会泰伯纪念学校 1991 建于停车场上盖 礼顿建筑
西贡区 翠林邨 1 葛量洪校友会将军澳学校 1988 青年学院 被明令杀校 新建 维亚尼尼
宝林邨 1 保良局陆庆涛小学 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结为一条龙学校
将于2025年迁往同区安达臣道石矿场发展计划区域内新建校舍
下午校于1999年分拆并迁入区内新建校舍
成为保良局黄永树小学,长远将拆卸重建作公营房屋发展
广东水利水电建设
合计︰36座

第二代设计(建有操场大楼)

编辑
 
一所建有操场大楼的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慈幼叶汉小学
 
一所建有操场大楼的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地利亚(闽侨)英文小学
 
一所建有操场大楼的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中华传道会吕明才小学
 
一所建有操场大楼的第二代标准小学校舍--元朗公立中学校友会小学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 学校名称 落成年份 现时用途
(如适用)
备注 首次编配性质 承建商
南区 利东邨 1 圣伯多禄天主教小学 1988 原名“圣伯多禄学校”,原址位于圣伯多禄中学旧址内
下午校于2005迁至同区石排湾邨新建校舍
成为香港仔圣伯多禄天主教小学[34]
迁校 有成建筑
东区 小西湾邨 1 东华三院李志雄纪念小学 1989 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
雇员再培训局联用大楼
原址位于筲箕湾宝文街,因校舍有结构问题而获迁校
曾与东华三院李润田纪念中学结为一条龙学校
2011年被明令杀校,而结龙关系随之结束
2005年下午校与世界龙冈学校冯耀卿夫人纪念小学合并成为东华龙冈冯耀卿夫人纪念小学(亦于2009年被明令杀校)
天顺有限公司
葵青区 安荫邨 1 慈幼叶汉小学 1993 原址位于石荫邨,因校舍涉及26座问题公屋丑闻而暂迁同邨前中华基督教会基荫小学校舍
及后亦受整体重建计划影响(清拆日期为1995年)而迁校[35]
香港最后一座设有操场大楼的同类校舍
下午校于2005年分拆并迁往同区石篱邨新建校舍
成为慈幼叶汉千禧小学
顺成建筑
长安邨 2 地利亚(闽侨)英文小学 1988 原称“闽侨第二小学”
最初位于葵芳邨,受扩展重建计划影响(清拆日期为1988年)而迁校
其后于2006年由地利亚教育机构接办
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百老汇)结为一条龙学校
瑞安建业
东华三院黄士心小学 下午校于2005年迁往保良局青衣中学(技能训练)旧址,成为东华三院周演森小学 新建 新昌营造
长发邨 1 中华传道会吕明才小学 原为中华传道会牧幼学校,位于蓝田(二)邨
受扩展重建计划影响(于1987年紧急封闭,而清拆日期为1991年)而停办一年,并迁至此校舍复办
复校
屯门区 良景邨 2 香港红卍字会屯门卍慈小学 原为香港红卍字会柴湾卍慈小学,位于兴华(一)邨
受整体重建计划影响(清拆日期为1994年)而迁校
首座因整体重建计划而获分配同类校舍安置的小学
迁校 顺成建筑
中华基督教会基良小学 改建中 2008年并入中华基督教会蒙黄花沃纪念小学,并放弃旧校舍[36]
现正改建为老人院[16]
新建
元朗区 (不适用) 1 元朗公立中学校友会小学 1989 仅有两座兴建时已设操场大楼,但并非位处公共屋邨内的同类第二代校舍之一
下午校于2003年分拆并迁往天水围
成为元朗公立中学校友会邓英业小学[37]
有利建筑
朗屏邨 1 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梁省德学校 1987 合和建筑
北区 华明邨 1 凤溪廖润琛纪念学校 1990 新福港
大埔区 运头塘邨 1 保良局田家炳小学 1991 申请迁校时名为“保良局总理联谊会丁未小学”,位于秀茂坪(三)邨
受整体重建计划影响(清拆日期为1991年)而迁校
下午校于2002年分拆,并迁往同区近鹿茵山庄新建校舍
成为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学
迁校 有利建筑
沙田区 广源邨 2 世界龙冈学校黄耀南小学 1989 新建 顺成建筑
沙田循道卫理小学 原为“官塘循道学校”,位于翠屏邨第23座
受旧式徙置大厦重建计划影响(清拆日期为1991年)而迁校并易名
上午校于2000年分拆,并迁往马鞍山
成为马鞍山循道卫理小学[38]
迁校 均利建筑
耀安邨 1 保良局庄启程小学 1988 下午校于2000年分拆,并迁往同区新建校舍
成为保良局雨川小学[39]
新建 有利建筑
(原为祥记建筑)
西贡区 (不适用) 1 坑口中心成杏芳纪念学校 1989 香港教育大学将军澳教学中心 由西贡区内5间乡村学校合并而成[23]
仅有两座兴建时已设操场大楼,但并非位处公共屋邨内的同类第二代校舍之一
2008年被明令杀校
合并 Hung Yue & Co.
宝林邨 1 乐善堂刘德学校 新建 金门建筑
翠林邨 1 香港道教联合会汤邓淑芳纪念学校 1988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将军澳教学中心
2005年曾与保良局冯晴小学合并,但不果,最后被明令杀校 维亚尼尼
景林邨 1 景林天主教小学 1990 原为“调景岭鸣远学校”小学部,因调景岭寮屋区清拆而迁校[23]
下午校于1999年分拆,并迁至同区新建校舍
成为将军澳天主教小学
迁校 瑞安建业
合计︰19座

已规划但没有兴建的标准小学校舍

编辑
地区 物业名称 数量 校舍类型 备注 现址用途
东区 康怡花园 2 第一代设计 受地势所限,加上发展商之一地铁公司要求校舍需跟总体风格协调,因此委任项目建筑师以“因地制宜”方式设计校舍 佛教中华康山学校
第二代设计 沪江小学
杏花邨 1 救世军韦理夫人纪念学校
九龙城区 黄埔花园 2 发展商和记黄埔认为跟总体风格不协调,委任兴业建筑师有限公司以“因地制宜”方式设计校舍 圣公会奉基小学
小学学额需求大增,圣公会奉基小学需分拆下午校,因此改为兴建千禧校舍 圣公会奉基千禧小学
黄大仙区 竹园北邨 1 小学学额需求下降,改为兴建临时房屋区 盈福苑
凤德邨 1 小学改于其中一幅邨内中学用地兴建[40],原址改作重置一所特殊学校 礼贤会恩慈学校
合计︰7座(1座第一代校舍+6座第二代校舍)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2019年第三次校舍分配工作結果 (PDF).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3). 
  2. ^ 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3. ^ 保良局世德小学-学校简介
  4. ^ 荃灣葵涌青衣鄉村學校.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5. ^ 5.0 5.1 5.2 5.3 2003年校舍分配工作結果(轉全日制) (PDF).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19). 
  6. ^ 香港路德会增城兆霖学校-学校历史
  7. ^ 7.0 7.1 道教青松小學-學校資料.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8. ^ 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創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9. ^ 《香港宪报》1980年第5期第382号公告
  10. ^ 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學校簡介.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11. ^ 元朗朗屏邨東莞學校-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2. ^ 《香港宪报》1979年第47期第3043号公告:招标承投新界元朗水边围一座小学的打桩工程
  13. ^ 上水惠州公立學校-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14. ^ 14.0 14.1 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15. ^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16. ^ 16.0 16.1 建築署-批出協議.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17. ^ 17.0 17.1 九龍城浸信會禧年(恩平)小學-學校簡介.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18. ^ 《田心谷六村公立小学十周年纪念特刊》,P.15-18.
  19. ^ 「被殺」6小學上訴救亡. 《文汇报》. 2006-03-17 [2010-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20. ^ 樂善堂陳祖澤學校結校. 文汇报. 2009-07-17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8). 
  21. ^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22. ^ 2017年第三次校舍分配工作結果 (PDF).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19). 
  23. ^ 23.0 23.1 23.2 西貢坑口區鄉村學校.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24. ^ 因校舍在较早期设计,后来亦因地理限制而无法改用灵活式校舍,被迫继续采用上一代校舍设计
  25. ^ 天主教佑華小學-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6. ^ 聖公會蒙恩小學-學校歷史.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27. ^ 保良局志豪小學-學校簡介.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28. ^ 五旬節于良發小學-學校簡介.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29. ^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蓮社學校-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30. ^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 (寶湖道)-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31. ^ 《罗定邦中学开幕典礼特刊》,P.18.
  32. ^ 天主教圣母圣心小学-学校背景[失效链接]
  33. ^ 2019年第二次校舍分配工作結果 (PDF).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28). 
  34. ^ 圣伯多禄天主教小学-创校五十周年金禧纪念特刊
  35. ^ 慈幼葉漢小學-關於舊校.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36. ^ 中華基督教會基良小學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Kei Leung Primary School - OursWeb 《華人教會名錄 機構名錄》.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繁体中文)
  37. ^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小學-學校簡介.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38. ^ 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學校歷史.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39. ^ 保良局莊啟程小學-關於本校.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40. ^ 鑽石山地區社區中心. 立法局工务小组委员会. 198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