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

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英语:Admiral-class battlecruiser是英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设计的战斗巡洋舰,一开始设计为伊利沙伯女皇级战列舰的改良版本但英国大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认为再建造更多的战列舰是多余的。因此被重新设计为战斗巡洋舰。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一共有4艘,皆是使用英国著名的将领去命名包括有胡德、安森、豪以及罗德尼,因此被称为海军上将级。但是四艘船中有三艘被取消了。因为优先等级比不上商船和护航舰艇以及日德兰海战和随后的德国更新锐的马肯森级战斗巡洋舰下水,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的原本设计在海战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已经不足以应对更强大的威胁。1919年,最终英国海军部决定开始设计新的战斗巡洋舰,称为G3级战斗巡洋舰。但最后取消了。因此胡德号战斗巡洋舰成为了唯一的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

1921年的胡德号战斗巡洋舰
概况
名称 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
使用者  英国海军
前级 勇敢级战斗巡洋舰
次级 G3级战斗巡洋舰 (取消)
建造期 1916–1920
运行期 1920–1941
服役期 1920–1941
规划数 4
完成数 1
取消数 3
损失数 1
技术数据(截至1917年8月20日)
舰型 战斗巡洋舰
排水量 45,470长吨(46,200公吨) (满载排水量
全长 860英尺(262.1米)
全宽 104英尺(31.7米)
吃水 31英尺6英寸(9.6米)
动力输出
动力来源
速度 32(59千米每小时;37英里每小时)
续航距离 7,500 nmi(13,900 km;8,600 mi) at 14节(26千米每小时;16英里每小时)
乘员 820
武器装备
装甲
  • 水线:12—6英寸(305—152毫米)
  • 甲板:0.75—3英寸(19—76毫米)
  • 炮座:12—5英寸(305—127毫米)
  • 炮塔:15—11英寸(381—279毫米)
  • 司令塔:11—9英寸(279—229毫米)
  • 水密舱壁:4—5英寸(102—127毫米)

胡德号战斗巡洋舰作为唯一的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成为了英国大西洋舰队战斗巡洋舰分队的旗舰。胡德号在服役后参加了1923-1924年的帝国巡游。随后在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期间加入了英国地中海舰队直至二战前夕才返回英国本土加入英国本土舰队。

二次世界大战初,胡德号战斗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德国破交舰队以及护航。在法国投降后,胡德号作为H舰队的旗舰对停泊在凯比尔港的法国军舰发动袭击。1941年5月,胡德号战斗巡洋舰英皇乔治五世级威尔士亲王号前往北大西洋拦截俾斯麦号战列舰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但是在随后的丹麦海峡海战中,胡德号被德舰命中,武器库遭到重创殉爆在五分钟内沉没。

设计背景 编辑

1906年,英国设计了无畏号令世界进入了无畏舰时代但是却引起了一场海军军备竞赛。经过8年军备竞赛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拥有9艘装备13.5英寸(343mm)主炮的战斗巡洋舰,而德国海军只有4艘装备305毫米主炮并且只有装甲优势。德国为了解决这种窘境,故设计了装备350毫米主炮[注 1]马肯森级战斗巡洋舰。而在当时英国在计划建造新型高速战列舰用于替代伊利沙伯女皇级战列舰,但正因马肯森级建造转而直接改成战斗巡洋舰,否则英国将会在战斗巡洋舰上全面落下风。因为哪怕是建造中的2艘声望级战斗巡洋舰也要弱于马肯森级。[1][2]

设计历程 编辑

初期设计 编辑

1915年,英国海军部决定展开新的战列舰设计作为伊利沙伯女皇级战列舰的后继级别。英国海军造舰部的尤斯塔斯·亨利·威廉·丁尼生爵士为下一级战列舰正式下达设计指令并由第三海军大臣弗雷德里克·都铎(Frederick Charles Tudor)呈送给海军部造舰部[1]。新的设计会在舰上武器装甲防护以及引擎动力方面在伊利沙伯女皇级战列舰为基础下进行改进。新的舰体在水下防护方面也应该要多加改进。因为在开战一年以来英国海军发现由于战列舰的干舷太低,在恶劣的天气中很容易涌上浪。特别是布置在两舷内嵌式的副炮炮郭,当舰艇高速行驶时,海浪会透过开孔涌入炮郭内,不但会影响火炮的瞄准射击,还会导致战舰重量的增加,降低舰体复原性[1]。综上,海军部要求新战舰拥有较高的干舷,25节的航速和15英寸(381mm)主炮。在11月首个设计A已经被递交至英国海军部。英国海军造舰部的设计A与伊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相比舰体的阔度增加了22%达到了104英尺(31.7m)并且长度增加至810英尺(246.9m)。如此巨大的舰体令到只能在三个船坞里建造一个位于罗塞斯另外两个位于朴次茅斯海军基地。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安装了更加大的防雷鼓包以及副武器为双联装5英寸(127mm)炮安装在前方甲板上。设计更大的排水量令到浮力比之前的英国无畏舰更多,同时新设计拉长了舰体降低了水下阻力令到全速可以达到26.5节(49.1km/h;30.5mph)比起伊利沙伯女皇级战列舰高2.5节(4.6km/h;2.9mph)。第一海务大臣亨利·布拉德瓦·杰克逊爵士在12月6号驳回设计并认为新的海军上将级会导致和美国展开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并且设计应该要增加甲板的装甲防护以防止在远距离交战时被重创。[3]

随后,英国海军部认为新设计B的舰体宽度不得超过90英尺(27.4m),但是这个要求会损害舰只的水下防护。设计B将船速减至22节以缩短舰体并且尽量减少吃水令到新的舰体可以适应更多其他船坞。随后的设计C1有最全面的防雷鼓包,而设计C2则在不超过伊利沙伯女皇级战列舰的舰体长度下最好的防雷鼓包。设计C1比设计B的舰长短了100英尺(30.5m),而设计C2只有610英尺(185.9m)但吃水增加了1 英尺 3 英寸(0.38 m)。在两个设计专案中,都减少了副炮的数量以及装甲防护。但是英国海军部对新设计并不满意,要求在设计A的基础上基于伊利沙伯女皇级战列舰的吃水,舰体宽度,舰上武器装甲防护,航速方面不变,但舰体长度更短。此外副炮由5英寸炮(127mm)更改为5.5英寸炮(140mm)。[4]

中期设计 编辑

英国大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认为马肯森级战斗巡洋舰比起英国所有当时现役的战斗巡洋舰都先进和英国当时正在建造的2艘声望级战斗巡洋舰以及3艘勇敢级战斗巡洋舰具有同样航速,但是对比德国的主炮英国的装甲太薄弱。德国新型战列巡洋舰令皇家海军在战斗巡洋舰上的数量和技术优势荡然无存。同时约翰·杰利科在基于伊利沙伯女皇级战舰的经验上认为新战舰的航速不应该处于战斗巡洋舰和战列舰之间。只能处于当时战列舰的平均航速21节( 39 km/h ; 24mph )或者是战斗巡洋舰的30节,并且最好是30节 (56 km/h ; 35mph )[2]

1915年秋天,在约翰·杰利科的要求下,海军部将原有的战列舰的设计改成了战列巡洋舰方案,方案由造舰部部长尤斯塔斯爵士负责,著名设计师阿特伍德和古多尔协助。由于英国情报部门推马肯森级的航速为30节,新型战斗巡洋舰的航速要求达到32节[1]

1916年2月1日,英国海军造舰部准备了两个新设计给英国大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两个新设计都是战斗巡洋舰,航速均有30节(56 km/h ; 35mph )或以上,以及都装备了8门15英寸(381mm)主炮。设计1的排水量为39,000长吨(39,626吨)水线装甲带减少了2英寸,航速有30节。设计1采用了和当时战列舰同款的大管水管锅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设计1比之前的任何战列舰设计都大 9,000 长吨(9,144 吨)。而设计2和设计1的差别只是在锅炉上,设计2更改为小管水管锅炉。设计2的改进令到排水量比设计1减少了3,500 长吨(3,556 吨),并且吃水减少了1英尺。 [5]这些节省的排水量,足以令到总工程师没有反对意见,尽管小管水管锅炉需要更频繁、昂贵的维修。[6]英国海军造舰部被要求提交另外四个使用小管锅炉的设计,另外四个新设计于2月17日提交。设计3是在设计2的基础上增加马力至到160,000匹马力(120,000kW)令到最高航速可以达到32节(59km/h ; 37mph)。其余的三个新设计则有4门,6门或者8门的18英寸(457mm)主炮。设计3被选中,英国大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规定新设计不得小于8门主炮以减少对精确火控造成问题,并提供两种替代方案,第一种配备12门5.5英寸(140mm)副炮,第二种配备16门5.5英寸(140mm)副炮。随后,第二种方案于4月7日被选中,4月19日英国海军订购了三艘船(胡德、豪和罗德尼)。第四艘船安森于于6月13日订购。[7]

后期修订 编辑

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当天,胡德号战斗巡洋舰开始铺设龙骨,正式开工建造。在日德兰海战中失去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导致所有三艘舰艇的工作暂停,等待对设计缺陷进行调查。约翰·杰利科上将在调查后将船只的损失归咎于弹药装填程序,导致炮塔弹药输送带中的火灾延烧至弹药库。调查报告建议在弹药库和操作室安装防火设备以及增厚甲板装甲,防止有炮弹碎片或者炮弹击穿弹药库。但是,海军造舰部和第三海务大臣反对增厚甲板装甲,因为当时并没有证据显示弹药库曾经或可能被击穿。[8]

7月5日,海军造舰部提交了海军上将级的两个修订设计。设计一略微增加了甲板炮塔炮台烟囱的装甲,为 5.5 英寸弹药库门口和输送带装甲增厚1英寸,发电机数量从4个增加到 8 个。第一设计令到排水量增加了1,250长吨(1,270吨),吃水增加9英寸(228.6mm)。设计二大幅地增加了装甲防护,令到设计二由战斗巡洋舰转换为快速战列舰水线装甲厚度增加了50%,而甲板装甲就像设计一稍为增加。设计二的改进令到排水量增加了4,300长吨(4,369吨)并且吃水增加了2英寸,但航速会降低半节。新设计虽然会更加接近伊利沙伯女皇级战列舰,但是航速会快上7节(13km/h ; 8.1mph)并且有更好的鱼雷防护,但是排水量比起伊利沙伯女皇级增加13,000长吨(13,209 吨)。在海军造舰部递交了上述设计后,被要求考虑三联装15英寸主炮的可能性。最终,英国海军部选择了设计二。9月1日,胡德号战斗巡洋舰重新开工。[9]

9月尾,根据对日德兰海战的进一步分析,胡德号的装甲方案略有修改。甲板装甲增厚,以确保在炮弹入射角30度的情况下至少有9英寸的装甲。1917年有进一步的改动,增加了炮塔前方及炮塔上方的厚度。以上的改动令到胡德号增加了600长吨(610吨)排水量,吃水增加3英寸(76.2mm)但航速减低至31节(57km/h ; 36mph)。1918年时候胡德号继续进行改进,弹药库上方的装甲从1英寸增加到2英寸,为了抵消增加的排水量就省略了前甲板烟囱进气口的装甲。1919年5月,和弹药库并排的主甲板装甲增加到3英寸(76 mm),结果删除四门5.5 英寸(140mm)副炮。6月,胡德号被允许前弹药库上方的主甲板装甲增加至5英寸(127mm)后弹药库的则增加至6英寸(152mm),为了抵消增加的排水量,删除四具鱼雷管及其配套的装甲,鱼雷控制塔的装甲被削减至只有1.5英寸(38.1mm)。但是,上述被允许的修订从未实行,只有鱼雷管减少装甲。[10]

在1917年,除了胡德号以外的三艘海军上将级的建造工程已经被暂停,因为所需的劳动力和材料将用于修理和建造优先程度更高的商船护航舰艇,以保持U艇封锁对英国时的海上补给线畅通。然而,设计修订仍在继续,虽然胡德号已经足够先进不需要设计修订,最终差别可令到其他三艘船组成自己的级别。[11]1917年尾,对被暂停舰艇设计进行了修改,将炮塔顶部的厚度增加6英寸(152 毫米)以及对装甲舱壁进行了改动。修订令到排水量增加了267长吨(271吨)。除此以外,还重新设计了舰桥结构,将烟囱靠得更近以及将15英寸炮的炮弹库和弹药库交换位置。弹药库交换位置可以以损失轻微的航速和损失弹药储存为代价以容纳新舱室。[12]

整体特征 编辑

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比前一级声望级战斗巡洋舰更加大。舰长达到860呎(262.1m),舰宽达到104呎(31.7m),在满载排水量下吃水可以达到31呎6英寸(9.6m),比声望级长110 英尺(33.5 m),宽14英尺(4.3 m)。在标准排水量下可以达到41,200长吨(41,861吨),满载排水量下可以达到45,620长吨(46,352吨),比起声望级多13,000长吨(13,210吨)。海军上将级在满载排水量下具有4.6英尺(1.4 m)的稳心高度以及完整的双层船底。[13]

引擎动力 编辑

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装备了四套布朗-柯蒂斯(Brown-Curtis)单减速齿轮蒸汽涡轮机组,每套驱动一个螺旋桨轴,以及有三个引擎室。在前方的引擎室安装了两个驱动两侧翼轴蒸汽涡轮,中间引擎室装有用于左舷内轴的蒸汽涡轮,以及后引擎室装有右舷内轴的蒸汽涡轮。每组蒸汽涡轮的外壳中都内置了一个巡航蒸汽涡轮。涡轮机由24台亚罗小管锅炉提供动力,这些锅炉都平均分在四个锅炉室之中。[14]锅炉在235磅/平方英寸 (1,620 kPa) 的工作压力下理论上可以产生总计144,000匹马力(107,000 kW),但在胡德号的航行测试期间达到了超过151,000马力(112,601 kW),航速略微超过31节(57 km/h;36 mph)设计速度。[15]

胡德号可以携带1,200长吨(1,219 吨)燃料油,最大容量为4,000长吨(4,064吨)。[16]在满载排水量下,胡德号14节的速度航行时,航程可以达到7500海里(13,890公里 ; 8,630英里)。胡德号有八台175千瓦(235马力)发电机、两台柴油机、两台蒸汽涡轮发电机和四台往复式发电机[17]

武器配备 编辑

 
1926年胡德的15英寸炮

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装备了8门双联装BL15英寸主炮,主炮在四个双液压驱动的Mark II炮塔中,从前到后炮塔代号顺序为A、B、X、Y。主炮俯仰角最低可以达到-3度,最高可以达到30度,俯仰角只要在20度以下就可以进行装填,但是高角度装填会减慢主炮返回至到标准位置的速度。海军上将级每门15英寸主炮携带120枚炮弹。在使用1,920 磅(871千克)的炮弹的情况下,主炮初速可以达到2,467英尺/秒(752米/秒),令到使用穿甲弹的最大射程为29,000码(26,518米)。[18]

海军上将级的副炮为16门BL5.5英寸炮安装在前甲板的枢轴支架上受炮盾保护。每门5.5英寸主炮携带200枚炮弹。[19]CPII支架上的火炮最大仰角为30°。射速是每分钟为十二发,在使用82磅(37公斤)炮弹的情况下,主炮初速可以达到2,790英尺/秒(850 米/秒,在30° 仰角时,最大射程为17,700码(16,200米)。[20]

防空方面,海军上将级设计配备了四门QF4英寸Mark V高射炮,最大俯角为-5°,最大仰角为80°,可以以2,387英尺/秒(728 米/秒)的初速以每分钟10到15发子弹的速度发射31磅(14公斤)的高爆弹。最大射程为31,000英尺(9,400米),但有效射程要短得多。[21]

至于鱼雷方面,有2具21英寸(533mm)水下鱼雷发射管安装在A炮塔前方。本来打算安装8具Mark V鱼雷发射管在后烟囱附近但胡德号只安装了4具。鱼雷发射管由液压动力装填和移动,水下鱼雷发射管使用压缩空气发射鱼雷,而甲板上的则是使用堇青石装药。A型炮塔炮弹舱前部的两个弹药库可容纳三十二枚鱼雷,每枚都有一个515磅(234公斤)的 TNT 弹头。[22]鱼雷有三档速度来控制鱼雷的射程,以35节航行时,射程达到8,000码(7,315米),以29节时,射程达到10,000码(9,144米),以25节的速度航行时,射程达到13,500码(12,344米)。[23]

火控系统 编辑

海军上将级的主炮是由两个火控系统控制。一个位于指挥塔的装甲罩上方,另外一个位于前桅的桅顶。[24]B火控也可以控制所有主炮塔,而X火控可以控制后方的炮塔。[25]来自装甲罩中30 英尺(9.1米)测距仪的数据被输入到位于平台甲板上发射站 (TS)[26]的Mk V 德雷尔火控表,数据会被转换成射程和偏转数据以供主炮开火使用,[27]目标的数据也以图形方式记录在绘图表上,帮助炮兵预测目标移动。前桅顶装有一个15英尺(4.6 米)测距仪。[28]每个炮塔都在炮塔顶部的装甲外壳中配备了一个30英尺测距仪和一个用于炮台火控内的杜马雷斯克(Dumaresq)模拟计算机。[29]

副炮主要由安装在舰桥两侧的5.5 英寸导向器控制。前桅顶的两个额外控制位置进行辅助,这些位置都配备了9英尺(2.7米)测距仪和用于本地控制的杜马雷斯克(Dumaresq)计算机,但观察数据通常会发送到下层甲板的5.5英寸TS上,就像15英寸炮的程序一样,除了发射数据是由两个F型火控时钟(模拟计算机)计算的。[30]高射炮由安装在船尾上层建筑上的一个简单的2米(6 英尺 7 英寸)测距仪控制。[31]

最初设计中,鱼雷有一个类似的程序,其中各种测距仪,尤其是后鱼雷控制塔上方的15英尺测距仪,偏转瞄准由鱼雷TS中的德雷尔表提供数据,该表与下层甲板上的5.5英寸TS相邻。然而,胡德号在1929年至1931年的改装期间,德雷尔表被拆除,射击计算改为在舰桥的鱼雷控制位置进行。[32]

装甲防护 编辑

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的主要水线装甲带有12英寸(305mm)厚,在某一些位置向外倾斜12°,以将装甲带保持在防雷鼓包内,并在鱼雷击中时可以将压力转移。装甲角度增加装甲于水平、近距离射击的厚度,代价是降低了装甲带高度,增加了炮弹在装甲带上面或下面击穿的可能性。但倾斜装甲带使海军上将级的装甲厚度与最新的英国无畏舰一样有13英寸(330毫米)。主要水线装甲带长562英尺(171.3米),从A炮塔的前缘到Y炮塔的中间。在A炮塔的前方,水线装甲带减少到6英寸,然后遂步减少到5英寸(127毫米),并在船头附近的5英寸(127毫米)舱壁结束。主要水线装甲带的尾端减少到6英寸(152毫米),但装甲带跟船头一样没有到达船尾,而是只达到一个5英寸(127毫米)的舱壁。主要水线装甲带的高度为9英尺6英寸(2.9 m),有4英尺(1.2 m)低于设计水线。在水线装甲带上面是7英寸的中间装甲带,高7英尺(2.1米),还有5英寸的上装甲带,高9英尺(2.7米)。中间装甲带在A炮塔和Y炮塔之间,两端有四英寸的横隔板。上装甲带仅从A炮塔运行到轮机室的末端,并在达到一个四英寸的横向舱壁中。胡德号的五个装甲甲板厚度从0.75到3英寸(19到76毫米)不等,其中弹药库和舵机的上方最厚。[33]靠近A炮塔和Y炮塔的主装甲甲板有5英寸厚以保护弹药库。[34]

炮塔前方的装甲厚15英寸,侧面厚11至12英寸(279至305毫米),炮塔顶厚5英寸。尽管A炮塔和Y炮塔在甲板下方的装甲比其他炮塔厚得多,但炮塔的装甲最多为12英寸,在甲板下方的装甲会减薄。指挥塔装甲厚9到11英寸,是舰上最大的装甲,重600长吨(610 吨)。[35]指挥塔顶上的主要火控指挥员受到装甲罩的保护,装甲罩的正面有6英寸厚,侧面有2英寸厚,顶部有3英寸厚的装甲。三种防雷鼓包厚1.5英寸(38毫米)、1英寸(25毫米)和 0.75英寸(19毫米)[36]

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是第一艘安装防雷鼓包的英国主力舰上,防雷鼓包充分吸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始的一系列实验的经验。防雷鼓包由一个外部空气空间、一个内部浮力空间和 1.5 英寸的防护舱壁组成。浮力空间充满了密封的钢制易碎管,为了在被命中时吸收冲击波以及将爆炸力分散到尽可能大的区域。[37]胡德号建成后,对用水填充的防雷鼓包进行测试,结果同样有效,而且便宜得多。[38]

建造 编辑

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当天,胡德号战斗巡洋舰开始铺设龙骨,正式开工建造。在日德兰海战中失去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导致所有三艘舰艇的工作暂停,等待对设计缺陷进行调查。[8]胡德号战斗巡洋舰重新在9月1日开工建造。[9]

在1917年,除了胡德号以外的三艘海军上将级的建造工程已经被暂停,因为他们所需的劳动力和材料将用于建造和修理优先程度更高的商船和护航舰艇,以在 U 艇封锁时保持英国的交通线畅通。[12]

在所有海军上将级战斗巡洋舰中,胡德号是最接近完成的。因此如果当时德国人不停下他们对新的战斗巡洋舰的建造工程,胡德号又会继续建造。在此期间,戴维·贝蒂上将不断敦促胡德号的建造速度加快和胡德号的姊妹舰重新开工。但是,但战争内阁拒绝批准这两项措施,因为为推行造船计划不能牺牲任何东西。在战争结束后,被暂停的三艘船被取消了,因为难以基于战争经验而进行改进。[39]

同级舰 编辑

舰只 造船厂 舰名出处 建造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胡德号 约翰布朗&公司克莱德班克 第一代胡德子爵塞缪尔·胡德海军上将 1916年9月1日 1918年8月22日 1920年5月15日 1941年5月24日在丹麦海峡海战中沉没
安森号 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埃尔西克 第一代安森男爵乔治·安森海军上将 1916年11月9日 不适用 不适用 1917年3月9日暂停 ; 1919年2月27日取消
豪号 卡梅尔·莱尔德伯肯黑德 第一代豪侯爵理查德·豪海军上将 1916年10月16日
罗德尼号 约翰·埃尔德有限公司加文 第一代罗德尼男爵乔治·布赖吉斯·罗德尼海军上将 1916年10月9日

服役历史 编辑

 
1932年的胡德号

胡德号战斗巡洋舰在1920年5月15日服役后不久,胡德号成为大西洋舰队战列巡洋舰中队的旗舰,由罗杰·凯斯少将指挥。这一年,胡德号在斯堪的纳维亚水域进行了一次巡航。并在1921年和1922年访问了地中海,与地中海舰队一起训练,然后与战列巡洋舰中队一起航行到巴西和西印度群岛。[40]

1923年11月,胡德号在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第一轻巡洋舰中队的多艘达内级巡洋舰的陪同下,从西向东经巴拿马运河开始了帝国巡游。 10个月后,于1924年9月回国。 1925年1月,战列巡洋舰中队访问里斯本,参加瓦斯科-达伽马的庆祝活动,然后继续在地中海进行演习。胡德号在这十年中继续这种冬季访问地中海的训练模式。[41]

1929年5月1日至1931年3月10日,胡德号进行了一次大修,之后恢复了作为战列舰中队旗舰的角色。同年晚些时候,胡德号的船员参加了因弗戈登兵变,因为水手们的工资被削减。叛变和平结束,胡德号随后回到了她的母港。 1932年初,战列舰中队进行了一次加勒比海巡航。1933年,胡德号又恢复了以前的做法,在地中海进行冬季巡航。 1935年1月23日,在前往直布罗陀进行其中一次巡航时,胡德号与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相撞,但只是轻度受损。参加了次年8月在斯皮特海德举行的英王乔治五世银禧节舰队检阅。不久之后,胡德号被调往地中海舰队,在第二次意大利-阿比西尼亚战争和西班牙内战爆发时驻扎在直布罗陀。 1937年4月23日,尽管国民党巡洋舰Almirante Cervera号试图封锁毕尔巴鄂港,但胡德号还是护送三艘英国商船进入该港。 [42]1939年1月,胡德号回到朴茨茅斯进行大修,并一直大修到8月12日。[43]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1939年6月,胡德号战斗巡洋舰被分配到本土舰队的战列巡洋舰中队,当时胡德号还在改装;同年晚些时候战争爆发时,胡德号主要在冰岛和法罗群岛附近巡逻,护航商船并拦截试图闯入大西洋的德国破袭舰队。 1939年9月,胡德号被一枚250公斤(550磅)的飞机炸弹击中,造成轻微损伤。到了1940年初,胡德号的引擎处于糟糕的状态,限制了胡德号的航速为26.5节(49.1公里/小时;30.5英里/小时);胡德号在4月4日至6月12日期间进行了改装。[44]加了1940年7月的凯比尔港海战。就在法国投降的8天后,英国海军部向奥兰的法国舰队发出了最后通牒,以确保法国舰队不会落入德国或意大利的手中。但被拒绝了,皇家海军向停泊在那里的法国舰队开火。胡德号损坏了敦克尔克号战列舰,后者被四枚15英寸的炮弹击中,被迫靠岸。胡德号在交战期间被敦刻尔克号击中;两人受伤。敦刻尔克号的姊妹舰史特拉斯堡号战列舰成功地逃出了港口,胡德号与几艘轻巡洋舰追击,胡德号为了避开了一艘法国小型风帆战船的鱼雷齐射,导致一具涡轮发动机故障,航速仅剩28节(52千米每小时;32英里每小时),只能在两个小时后放弃追击[45]

8月10日,胡德号在返回斯卡帕湾后,声望号战列巡洋舰接替成为H部队的旗舰。在经过短暂的整修后,又恢复了针对德国破袭舰队的巡逻和护送船队。并一直持续到1941年1月,当时胡德号开始了持续到3月的改造。改造完成后,胡德号出海,试图拦截德国战列舰格奈森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任务失败之后,胡德号受命前往比斯开湾拦截任何试图从布雷斯特突围的德舰。 4月19日,当海军部收到俾斯麦号从德国出发的虚假报告时,胡德号被命令前往挪威海。此后,胡德号在北大西洋上巡逻,并于5月6日返回斯卡帕湾[46]

丹麦海峡之战 编辑

1941年5月21日晚,胡德号和新完工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斯卡帕湾驶出,与在格陵兰岛和冰岛之间的丹麦海峡巡逻的诺福克号和萨福克号重巡洋舰会合,因为有消息说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已经进入北大西洋。 5月23日傍晚,当萨福克号在冰岛北部发现德国战舰时,胡德号战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还没有到达海峡。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改变了航向并提高了航速进行拦截。并在5点37分发现了德国战舰,但德国战舰也发现了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上午5点52分,胡德号向领头的欧根亲王号开火,俾斯麦号与欧根亲王号则则于3分钟后开始反击,两舰的开火目标皆为胡德号。欧根亲王号似乎是第一个在战斗中击中敌方的船舰,她的一发炮弹命中胡德号烟囱中间的甲板,点燃置放于甲板上的防空炮与UP火箭弹发射器备弹,转瞬间便引发大火[47]就在6点之前,当胡德号向左转20°借此让后炮塔能够进行射击时,胡德号又被俾斯麦号的第五发炮弹击中船甲板。胡德号船尾的15英寸弹仓爆炸了。这使胡德号沉没了,整艘军舰只存活了三人。[48]

注释 编辑

  1. ^ 在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p. 61–62中则是装备15.2英寸(386mm)主炮

引用 编辑

  1. ^ 1.0 1.1 1.2 1.3 江, 泓. 英國戰列巡洋艦全史. 中国: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9: 213–214. ISBN 9787547233030. 
  2. ^ 2.0 2.1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p. 61–62
  3.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60
  4.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61
  5. ^ Roberts 1997, p. 58
  6.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70
  7. ^ Roberts 1997, pp. 56–58
  8. ^ 8.0 8.1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63
  9. ^ 9.0 9.1 Roberts 1997, pp. 58–60
  10. ^ Roberts 1997, pp. 60, 62
  11. ^ Campbell 1978, p. 72.
  12. ^ 12.0 12.1 Roberts 1997, pp. 60–61
  13. ^ Roberts 1997, pp. 64–65
  14. ^ Raven and Roberts, p. 69
  15. ^ Roberts 1997, p. 81
  16. ^ Roberts 1997, p. 60
  17. ^ Raven and Roberts, p. 70
  18. ^ British 15"/42 (38.1 cm) Mark I. navweaps.com. 1 April 2010 [4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30). 
  19.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67
  20. ^ British 5.5"/50 (14 cm) BL Mark I. navweaps.com. 23 January 2009 [7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9). 
  21. ^ Britain 4"/45 (10.2 cm) QF Mark V and Mark XV. navweaps.com. 25 January 2010 [7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 May 2010). 
  22. ^ Roberts 2001, pp. 17–18
  23. ^ British Torpedoes Pre–World War II: 21" (53.3 cm) Mark IV and Mark IV*. navweaps.com. 12 January 2009 [7 March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30). 
  24.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68
  25. ^ Roberts 2001, p. 18
  26. ^ Brooks 2005, p. 273
  27. ^ Roberts 2001, p. 45
  28.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68
  29. ^ Roberts 2001, pp. 100, 102
  30. ^ Roberts 2001, p. 18
  31.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68
  32. ^ Roberts 2001, p. 18
  33.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p. 67–69
  34. ^ Roberts 1997, p. 60
  35.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68
  36. ^ Roberts 1997, p. 60
  37. ^ Roberts 2001, p. 12
  38. ^ Raven and Roberts 1976, p. 93
  39. ^ Roberts 1997, p. 61
  40. ^ Taylor 2004, p. 235
  41. ^ Taylor 2004, pp. 236–238
  42. ^ Taylor 2004, pp. 172–173, 238–240
  43. ^ Taylor 2004, p. 240
  44. ^ Taylor 2004, pp. 192, 240–241
  45. ^ Taylor 2004, pp. 202–203
  46. ^ Taylor 2004, pp. 241–242
  47. ^ Taylor 2004, pp. 218–221
  48. ^ Mearns and White 2001, pp. 198, 202–203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