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沙湾炮台

(重定向自海門天險

二沙湾炮台,又名二沙湾炮台海门天险(源自其营区正门题字),是位于台湾基隆市基隆港东岸无线电山上的近代要塞洋式炮台遗址,山上炮台在史料上称“洋楼东炮台”、“基隆小炮台”、“小炮台”[1]。此炮台在1841年便已存在,今日山上规模为1886年台湾巡抚刘铭传所修筑,目前为中华民国文化部所管辖的国定古迹

二沙湾炮台
Ershawan Battery
基隆市中正区
二沙湾炮台正门(海门天险城门)
设施信息
控制者 清朝(1874-1895)
 大日本帝国(1895-1945)
 中华民国(1945-)
公众开放
历史
建于1840年
建造者清军
使用时期1840年–1895年
材料石砖水泥
战役鸦片战争西仔反战役乙未战争
驻军状态
历任指挥官刘铭传邵友濂唐景崧
二沙湾炮台
二沙湾炮台
海门天险
地图
位置 台湾基隆市中正区中正路旁
坐标25°08′15″N 121°45′25″E / 25.1375°N 121.757°E / 25.1375; 121.757
建成时间1885年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官方名称二沙湾炮台
类型登录等级:国定古迹
登录种类:关塞
详细登录资料

沿革

编辑
 
二沙湾炮台东炮台一景

清领时期

编辑

台湾兵备道姚莹鸦片战争防范英军而开始建造二沙湾炮台工程。1841年9月30日(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据台湾地方官员奏报,英国运输船“呐尔不达号”(HMS Nerbudda)对鸡笼岸边炮台发射两枚炮弹,打坏兵房一间。在三沙湾炮台防守的淡水同知曹谨对英船发炮回击,英船触碰到礁石搁浅,此为清廷台湾守军与英国第一次交战。但据英方文献及生还俘虏所述,该英船实因遇风触礁而由舟山漂流至基隆,船难幸存船员却被拘禁及处斩。据战后钦差大臣闽浙总督怡良调查,此皆为台湾地方官员谎报战功(见“呐尔不哒”号事件)。

据台湾地方官员奏报,英船第六等小型炮舰“猎人号英语HMS Nimrod”(HMS Nimrod)于1841年10月27日(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十三)辰时进入基隆港直攻二沙湾炮台,清廷守兵立即反击,另英军也从二沙湾的鼻头山登岸。此次数名清廷兵勇受伤,二沙湾及三沙湾军营住房烧毁,五门大炮损坏。[2]而据英方资料,英舰“猎人号”1841年10月19日前往基隆海域营救,提出以每名100元换取“呐尔不哒”号船难的生还者,到27日基隆守军仍未回复,获悉船员已被送往台南及被囚,“猎人号”即炮击摧毁二沙湾炮台27座大炮后离去,回航香港。

1884年4月13日(光绪十年三月十八),法国军舰“楼打号”(Volta,哇尔大号)驶进基隆要求购煤矿被拒;船长福禄诺中校(F. Fournier)认为是清官阻挠,借机生事要求守军,否则开炮;在淡水关税总巡胡美利的协助之下,风波平息。刘铭传于1884年7月16日(光绪十年闰五月二十四)基隆上岸,审视基隆及淡水形势,认为全台“台南澎湖为锁钥,台北以基隆为咽喉”。澎湖多岛难守,而基隆又有煤矿受到法国的觊觎,实为紧要;因此,刘铭传令在基隆港东北角赶造新炮台(今二沙湾炮台),并安装德国制新式克鲁伯大炮(Krupp guns)。该炮台的缺点是明炮台、无法旋转、目标明显,刘铭传自以为是固若金汤的堡垒。[3]

1884年8月5日(光绪十年六月十五),清法战争,法将李士卑斯S.N.J.Lespès)率领5艘军舰与守军交战5小时。因基隆的炮台无法旋转,法舰由侧面攻击炮台,故炮台无由发挥作用,基隆的炮台大半数被摧毁,火药库亦被炸毁。隔日(1884年8月6日),法军400至500人登陆基隆。[4]

清法战争后,刘铭传鉴于二沙湾炮台乃基隆港要津,约1885年后,于二沙湾海滨之山上构筑新式炮台,聘德国人鲍恩士监造,分营盘和炮座区,以御北台门户,并题字“海门天险”。[5]

战后至今

编辑

根据前基隆市长陈正雄所撰,李纯甫书写,置放在二沙湾山脚下的〈整修海门天险记〉表示,1973年,基隆市政府民政局文物课成立后因配合发展观光事业,开始对基隆地区古迹名胜展开计划调查与整护,并在1975年重新在大沙湾山上禁区发现二沙湾炮台的遗迹,并决议以原形原质,细加整修,邀请私立淡江文理学院建筑系教授王纪鲲与历史系教授周宗贤负责规划修复设计,因此设计将城门城墙之整修扶正,登山步道阶梯整修,广场铺石块,阶梯护城整修及营房区整修,暨古炮之仿造等,成果于1979年设计完成,1980年年6月工程竣工,当年年八月古炮仿制完成并按装原有炮位。

1983年12月28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级古迹名单,二沙湾炮台名列其中,1997年5月,《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法后,不再区分为一至三级古迹,而采用国定、直辖市定、县市定三级。二沙湾炮台改为国定古迹,该炮台现今已无军事用途,但因为可俯瞰基隆港外港与一部分内港,因此成为观光景点。

平面配置与构造

编辑

二沙湾炮台位山丘之上,下临陡坡地势险要。大致分成三大区:东炮台、北炮台及营盘区,目前仍保有古城门、炮台、碉堡、弹药库、古井、河南勇墓等遗迹,城门朝西南,乃标准中国式城门,入口以石作丁顺砌之拱门,其中作为营地入口城门朝西南,门楣题“海门天险”四字。 城门两翼有城垣,上筑雉堞设有射口。炮台石材应为就地取材,其墙垣、兵房弹药库都用当地砂岩砌成,炮基则用铁水泥筑成。

海门天险将东、北两个炮台区建在较高的临海山头,属“抱山式炮台”,而将扎营处设在背海面较低平的地区。这样的布局,使得海上的敌舰猛烈攻击都只击中向海的山面,或者越过山头落到谷底,而绝难击中营区。因此营区所在地几乎可以避开任何正面射来的炮弹,所以开仗时能从容支援炮台区上的炮火作业。

图辑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书目
引用
  1. ^ 许美策〈二沙湾炮台(1840–1895)之再考与补遗〉,《台北文献(直字)》,199(2017.3),页 172–175。
  2. ^ 姚莹,《夷船再犯鸡笼官兵击退奏》,东溟奏稿,页41-43。
  3. ^ 刘铭传:《恭报到台日期并筹办台北防务折》,刘状肃公奏议,页165。
  4. ^ 刘铭传:《敌陷基隆炮台我军复破敌营获胜折》,刘状肃公奏议,页169。
  5.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二沙灣砲台》. [201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