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里协天宫

花蓮縣玉里鎮廟宇,主祀關聖帝君

玉里协天宫台湾花莲县玉里镇庙宇,主祀关圣帝君,亦称玉里关帝庙,有“花东三大庙宇”之称[1][2]

玉里协天宫
协天宫门楼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 981 花莲县玉里镇国武里民生街52巷13号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关圣帝君
观世音菩萨
天上圣母
城隍爷
神农氏
月下老人
例祭农历六月廿四(关圣帝君诞辰)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普渡)
领导重要人物:吴光亮、吴光忠、客家移民
开基 清朝 吴光亮
(籍贯广东,时任南澳镇总兵官)
建立时间 清朝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地图
地图
汉语名称
汉语拼音 yù-lǐ xié-tiān gōng
台语罗马字 gio̍k-lí hia̍p-thian kiong

沿革

编辑

清朝自公元1684年将台湾纳入帝国版图[3],对台湾原住民与其居住地多采取“封山禁绝”的治理手段,直至1874年牡丹社事件之前,清廷有效统治范围仅到台湾西部平原的枋寮为止,东部则仅有宜兰(噶玛兰),枋寮、宜兰以南称作“后山”,悉视为“化外之地”,清廷并不规范“化外之地”区域原住民之行为与活动。[4][5]:98-100

同治13年(1874)五月,日本帝国琉球国居民漂流至台湾南部的牡丹社(今屏东县牡丹乡)被当地原住民杀害为由,日本海军登陆车城乡射寮村,攻打车城、枋山狮子乡一带的原住民(排湾族为主),企图攻占台湾;清廷得知消息后,调派钦差大臣沈葆桢于六月赶赴台湾,一方集结兵力,并几经与日本方面调停,双方达成协议,日军撤出台湾,史称“牡丹社事件”。[4][6]

牡丹社事件之后,清廷为有效管理后山地区与原住民,一改原本采消极放任、汉番隔绝的后山政策,推行“开山抚番”,派遣兵勇辟建山路衢道,开放汉人进入后山开垦,以期达到“番民汉化”、“巩固海疆”之效。[7]

光绪元年(1875),时任南澳镇总兵吴光亮(1834—1898)率飞虎左营的军队,自林圯埔(今南投竹山镇)开凿中路山道抵达璞石阁(玉里镇旧称)抚番(此处系阿美族布农族[a][8][5]:103-104,据传军队便是驻扎于今协天宫的所在处,关圣帝君的香火亦是于此时一同请来。[9]根据民间说法,吴光亮在璞石阁时适逢瘟疫流行,为了祈求平安,遂于当地起盖一座小祠奉祀关圣帝君[9][2],此即协天宫之起源。

后来,客家裔的移民从新埔义民庙新竹县)分香至玉里协天宫,协天宫右殿因而开始奉祀义民爷之故,周遭客家村落(客城、旧庄、三民与大禹)的居民每逢初一、十五亦会至玉里镇市区的协天宫参拜,同时也带入不少客家色彩的祭典。[2]

文物

编辑
 
后山保障匾

“后山保障匾”为牛樟木所制,乃玉里协天宫镇宫之宝[9],上款:“光绪七年(1881)辛巳孟冬吉立”、下款:“钦加总镇衔总带飞虎左营兼理中路招抚垦务福建即补协镇府提督吴 敬奉”[b]

由于下款处敬献者仅题一姓氏“吴”字,世人多以为此“吴”乃指吴光亮;但根据文史工作者考证,光绪七年(1881)吴光亮已出任台湾镇总兵官一职,官衔明显与匾额所题不符,故推断此“吴”系指吴光亮之弟,即飞虎左营总带吴光忠[9]

修建纪录

编辑

庙宇翻修纪录参阅注释附图之【玉里协天宫沿革史碑文】:

  • 光绪元年(1875),吴光亮初建之际仅为一简陋的竹篱茅屋。
  • 光绪13年(1887),协天宫首度扩建。
  • 大正八年(1919),募款重修落成。
  • 大正九年(1920),遭逢祝融之灾,再度重修。
  • 中华民国40年(1951),花莲县大地震,协天宫倾毁,地方仕绅自组重建委员会,翌年重建落成。
  • 中华民国97年(2008),协天宫重建翻新,翌年落成。

图辑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沿革史碑文
后山保障匾解说牌

注释

编辑
  1. ^ 【玉里协天宫沿革史碑文】
  2. ^ 【玉里协天宫后山保障匾解说】

23°20′02″N 121°18′58″E / 23.333946°N 121.316061°E / 23.333946; 121.31606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张, 柏东. 〈玉里協天宮建宮143年 入火安座9周年〉. 东方报. 2017-04-07 [201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2)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客委会万维网. 玉里協天宮. 客家云. 2017-02-10 [201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2) (中文(台湾)). 
  3. ^ 许雪姬. 臺灣棄留疏.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201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2) (中文(台湾)). 
  4. ^ 4.0 4.1 骆, 芬美. 《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台北市: 时报. 2014: 67–93. ISBN 9789571358864 (中文(台湾)). 
  5. ^ 5.0 5.1 温, 振华. 《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清治時期)》. 南投县: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7. ISBN 9789860115611 (中文(台湾)). 
  6. ^ 许毓良. 牡丹社事件.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10-04-20 [2018-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8) (中文(台湾)). 
  7. ^ 张素玢. 開山撫番.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2018-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中文(台湾)). 
  8. ^ 李, 国祈. 〈左宗棠與台灣〉,《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5: 184–185. ISBN 9570519509 (中文(台湾)). 
  9. ^ 9.0 9.1 9.2 9.3 花莲县文化局. 玉里協天宮後山保障牌匾. 花莲县文化局. 2018-10-12 [201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