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变
闽变,又称福建事变,是1933年11月驻扎福建省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的起事,其后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起事者为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和李济深等人,及其带领下原本在福建参与剿灭中国工农红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由于未得到各方支持(虽与红军签订了抗日反蒋的初步协定,但是因为当时中共领导人王明的反对而未能让红军施以援手),次年一月,事变的十九路军即被蒋介石以优势兵力击败。战败后,事变诸高层领导人出走,十九路军亦在缴械后被解散收编。
闽变 | |||||||
---|---|---|---|---|---|---|---|
1933年,中华共和国大致的实际控制区域(此图所示中华共和国版图内实际上还存在着闽东、靖和浦、安南永德等苏区) | |||||||
| |||||||
参战方 | |||||||
(1933年11月22日后)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态度暧昧,见内文) | 中华民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李济深 陈铭枢 蔡廷锴 蒋光鼐 | 蒋中正 | ||||||
参战单位 | |||||||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3年11月22日前) 人民革命军(1933年11月22日后) | 国民革命军 | ||||||
政治支持 | |||||||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3年11月24日前) 生产人民党 (1933年11月24日后) 中国共产党(态度暧昧) | 中国国民党 |
起因及经过
编辑闽变的主力第十九路军原为粤军第一师,1926年粤军第一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为军长,陈铭枢为当中第十师的师长,蒋光鼐为副师长、蔡廷锴为属下团长。
国民革命军北伐中第四军屡有战果,第十师亦扩编为第十一军,后来第十一军参加1930年的中原大战,助蒋介石击败冯玉祥及阎锡山,改编为十九路军。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之后十九路军亦参加了第三次围剿红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十九路军调防上海,同时因蒋介石受压下野,南京国民政府由粤系主持,陈铭枢任京沪戍卫司令。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派陆战队登陆上海,十九路军奋起迎战抵抗,即淞沪抗战,因而成为声名大噪的抗日军队。后来日本多番增援,但在蒋介石复出后,国军亦派出中央军共同作战。最后事件以外交谈判解决,第十九路军从上海撤下,并被调到福建剿共。蒋光鼐同时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最初十九路军在福建与红军作战取得胜果,占据部分的红军根据地,但后来与彭德怀的部队交战开始失利。十九路军陷于两难局面,蔡廷锴等将领在前线与红军展开和谈,并取得停火。
同时陈铭枢从欧洲回到中国,于6月联络桂系的李宗仁和陈济棠等,商议另立“人民政府”对抗南京国民政府,但未得实际支持。蒋介石得到情报,派林森到福州游说蔡廷锴等人不果。11月20日,闽变正式爆发,在福州的“第三党”举行“中国全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决议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更改国旗为上红下蓝,中嵌黄色五角星,同时废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并推李济深、陈铭枢、陈友仁、蒋光鼐、蔡廷锴及黄琪翔等为政府委员。之后即与江西中央苏区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签署协定,停止军事对抗和开始经济合作。22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成立,以李济深为政府主席,陈友仁为外交部长,改年号为中华共和国元年。[2]24日,成立执政党生产人民党。
闽变未能得到中国国民党内其他势力的支持。桂系对十九路军另立中央后即与中国共产党和解,亦未曾明言主张抗日的立场感到不悦,即通电不表支持。陈济棠接受蒋介石的拉拢,亦不支持闽变。宋庆龄表示事发前未闻其事,胡汉民亦大表反对。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出现毛泽东为首的国内派及王明为首的国际派之间的权力斗争。12月5日,王明为首的中共中央发表声明,指福建政府是“非人民的,仍是不革命的”,并指“一切想在革命与反革命中间取第三条路者,必然失败”。
同时,蒋介石调八个师的国民革命军陆军入闽,并以空军和海军配合攻击。十九路军迅速溃散,五个军之中的四个军在阵前倒戈投降中央,大部分被一年前在上海一二八事变时并肩作战的中央军缴械。中央军最后在1月13日进入福州,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不足两个月即瓦解。21日,十九路军余部通电拥护中央,闽变正式落幕。蒋光鼐、蔡廷锴、陈铭枢和李济深等人则逃至香港,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的番号取消,部队亦被分散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