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势力

两党制中的第三大党

两党制的国家里,第三势力英语:Third party)指的是形成两党制下的政治体制中,两大政党以外的政治力量,但相关政治力量的立场并不等于中间派、甚或等于极左派极右派

定义 编辑

政治上,第三势力是反对、对抗现存两党制政治的政党或政团。例如 : 英国苏格兰民族党自由民主党,相对于保守党工党为第三势力;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英属香港殖民地时期,第三势力是反抗左派(亲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和极右政治(亲中国国民党蒋中正)统治,诉求争取民主自由的运动[1]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等。

重要性 编辑

两大政党长期垄断及轮流掌握政权下,容易透过党纪强行通过法案,若有第三势力,则需要得到第三势力的支持。[2]此外,两大党亦可能籍政治协商达成协议及共同通过法案,一旦涉及政治内幕交易,容易构成黑箱作业的情况。

第三势力可能将国会拉回中间派路线。避免两大政党往极端靠拢,拉回中间路线。[3]

不过,实际上由于两大政党的长期竞争及合作,会使两大党的政纲和逐渐趋向中间路线,但第三势力有可能采取较两大党激进的路线,提出较两大党更为左倾或更为右倾的政治立场,不一定等同极左派极右派,但不少涉及民粹主义的路线。

各地发展 编辑

香港 编辑

香港政治的第三势力,是在香港民主派建制派以外的政党及政治势力。

建制派政党主要有民主建港协进联盟香港工会联合会香港经济民生联盟新民党自由党港九劳工社团联会,其他的建制派社团有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九龙社团联会新界社团联会等。

民主派政党主要有民主党公民党,其他的中小型民主派政党有人民力量社民连工党民协等。

香港现时的第三势力为修宪派自决派本土派,而其中修宪派与建制派及民主派的分别最大,香港第三势力在香港立法会没有席次。

自决派现时被视为民主派的一部分,在2016年立法会选举与本土派曾经被香港传媒合称为“本土自决派”,而在2020年被香港传媒合称为“抗争派”。

本土派泛民建制派政党不一样,不追求及主张大中国情怀,极力反对大中华主义,强调香港的主体性,民族性和香港文化。现时政党包括屯门社区网络天水连线本土民主前线半岛连线等。

中间派认同在现有政治体制下寻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沟通渠道,但不会像建制派般近乎全面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政策,部分中间派也与温和民主派立场相同(参见非建制派),如认同须平反六四事件,且支持香港实现双普选中间派没有明确政治立场。

修宪派的主张包括全民制宪、永续《基本法》,追求香港在《基本法》和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下,享有自治权利,普选行政长官与立法会,政策必需以香港利益和需要为依归,反对香港独立,政治立场涵盖右翼极右翼。修宪派不属于本土派[4][5],并与民主派有明显、很大分歧[6]第六届香港立法会中的政党有热血公民,其余政党则有香港复兴会香港市民党

中国大陆 编辑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 编辑

冷战时期 编辑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及蒋氏带领国民党播迁台湾后,顾孟余李宗仁等人在美国支持下曾试图在当时的英属香港发动国民党及共产党以外的第三势力运动,但未能维持。

台湾 编辑

台湾政治的第三势力,现在是指在泛蓝政党中国国民党泛绿政党民主进步党以外的政党。

1995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中,新党分别拿下21席,成为当时蓝绿以外席次最多的政党,1998年起内斗消息频传,虽然席次略有减少,但不影响第三大党的关键地位。2000年代以后,宋楚瑜成立的亲民党在创党后首次国会选举中获得46席,取代新党成为第三大党;随着国亲合作逐渐明朗化,席次逐步减少。

200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首次实施单一选区两票制无党团结联盟成为新的第三大党。201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中,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各拿下3席,并列为立法院第三大党。2016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由黄国昌所领导的时代力量,获得3席区域立委及2席不分区,成为立法院第三大党,随着前党主席黄国昌加入台湾民众党2024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中,退出立法院。

目前由前台北市长柯文哲发起组建、倾向中间路线的台湾民众党支持率及立委席次最高,在2024年总统大选第十一届立法委员选举中,皆获得超过20%的得票率,被视为台湾在两党制之下,最稳固的第三势力。[7]

大韩民国 编辑

韩国政治的第三势力是指自由派和保守派政党以外的政党。现时主要有正义党

日本 编辑

日本政治的第三势力,在55年体制时是指右派执政党自由民主党左派反对党日本社会党以外的政党,包括日本共产党公明党民主社会党等。社会党之后的反对党地位由民主党取代。

2012年,民主党在第46届日本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中惨败,除了丧失政权外,所拥有议席数目也减少到只与其他中小型政党相当,其后更多次发生分裂重组的情况,形成自民党一党独大、其他各反对党碎片化的局面。公明党于此期间与自民党共组执政联盟。

2010年代末至2020年代初,立宪民主党整合各派势力,并与其他左派政党组成联盟,稳固反对势力于国会内地位,但也引起了政治取向较为柔和的部分政治人物和议员反感,并于2020年成立了不参与反对派联盟的政党国民民主党。与此同时,提倡改革的政党日本维新会冒起,并以大阪为中心获得各地支持,成为可与左派联盟争高下的第三势力政党。

美国 编辑

美国自由意志党绿党无党派独立人士(注册为无党派人士,美国是柔性政党制度,传媒进行民意调查时,无党派意向者在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外为第三大族群),相对于共和党民主党为第三势力。[8]

英国 编辑

自由民主党是英国的第三大政党。2015年英国大选后,自由民主党在英国下议院的第三大党地位被苏格兰民族党取代,全国第三大党地位的得票率则被争取脱离欧盟英国独立党取代,但独立党在2016年英国去留欧盟公投后支持度大幅下降,自由民主党在2017年英国大选全国得票率重回第三大党,但在国会下议院的第三大党地位继续由苏格兰民族党把持。

加拿大 编辑

魁人政团和左翼新民主党加拿大的第三势力,但2019年联邦大选后,第三大政党为支持魁北克独立的魁人政团(1997年至2011年间的第三大党也是魁人政团)。自由党保守党(以及其前身:旧保守党和进步保守党)自1867年加拿大联邦成立以来,一直在联邦政府轮流执政。

新民主党1961年成立以来,从未成为执政党;而1991年成立的魁人政团只在魁北克省参选,从未有意成为执政党。但在自由党或保守党均未能在下议院获多数,需要组建少数政府时,新民主党和魁人政团扮演关键角色,新民主党就主要支持意识形态相近的自由党,从未支持过保守党。至于魁人政团就比较机会主义,可以支持保守党也可以支持自由党。例如魁人政团在2006年大选后支持了保守党少数政府。保守党在2008年的提前大选中再次胜出,而所有的反对党包括自由党、新民主党和魁人政团在2008年大选后试图组建联合政府取代保守党政府,但最终因保守党政府宣布国会休会而作罢。

2011年大选中新民主党由第四位成为第二位,即系官方反对党,而自由党成为了第三大政党。

随着2015年联邦大选自由党击败保守党和新民主党重夺执政权后,新民主党和自由党的意识形态开始越来越重叠,作为第三势力的新民主党逐渐形成自由党的小弟,导致加拿大在2015年后事实上成为两党制,因为新民主党选民不想保守党胜出而选择弃保去投自由党,因此新民主党的议席大多没有任何增长。

澳大利亚 编辑

澳大利亚绿党澳大利亚的第三大政党。

参考文献 编辑

  1. ^ 50年代香港第3势力运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史料蒐秘,作者:陈正茂。
  2. ^ 缺少第三勢力,誰執政都是老問題.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 
  3. ^ 观点投书:终止政党恶斗 从第三势力谈我们不只一个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风传媒
  4. ^ 鄭松泰指「大眾白癡」:以為我們是本土派 爆粗狂轟梁頌恆游蕙禎. [2017-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5. ^ 指「大眾白癡」才與青政「扮friend」錄音流出 鄭松泰:有手足無遵守黨規 深感遺憾. 立场新闻 Stand News. [2017-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7) (中文). 
  6. ^ 政Whats噏:大埔區會鬼打鬼 黃兆健無被通知開會. 东方日报. [202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9) (中文). 
  7.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229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图表分析】民众党首次参选总统拿下26%,政党票破2成,白色力量票从哪里来?
  8. ^ 存档副本.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2).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