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号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

b小调第6号交响曲,作品54,是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创作于1939年,并于同年11月由穆拉文斯基率领列宁格勒管弦乐团作首演。然而,首演日期却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11月5日[1],另一个则为11月21日-刚好是他的第5号交响曲的首演后两年。[2]

创作背景[3] 编辑

自从肖斯塔科维奇以《第5号交响曲》回应了斯大林对他“混沌取代了音乐”的指控后(刊于1936年1月《真理报》社论,后来历史学者的研究普遍相信这篇文章其实是斯大林所撰写的),并获得官方所接纳后,他就多次和身边的朋友和学生提及,下一首交响曲将会是大规模的“列宁交响曲”。他并且已经有了创作大纲:结合独唱、合唱和乐队的合唱曲;并选取了诗人弗拉基米尔·马雅科夫斯基的一首歌颂列宁的诗。可是,这首诗显然令肖斯塔科维奇感到吃力,使他尝试寻找其他作家的作品。在1939年1月的一次电台访问中,他显然没有再提及“列宁交响曲”的想法。而到了同年9月,他写成了第六交响曲后,向传媒发表了以下的谈话:

《第6号交响曲》的首演相当成功,终乐章更加被要求再加奏一次。之后的评论亦指出这首作品让作曲家对“形式主义”更为疏远了。然而,后来却同样出现相反的评论,认为这首乐曲的写作手法和结构都很笨拙,各种的情绪并列在一起令人感到刺耳。后来在1946年受到了第二次谴责时,这首和随后的第八第九交响曲都被评为“形式主义”而遭禁演。[4]

配器 编辑

结构 编辑

本乐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的长度比之后的两个乐章的总长度还要长。值得留意的是,作曲家在三个乐章均采用了ABAB的结构(亦可称为没有发展部的奏鸣曲式)。[5]

  • 第1乐章:慢板(Largo),4/4为主,约18-20分钟
  • 第2乐章:快板(Allegro),3/8,约5-6分钟
  • 第3乐章:急板(Presto),2/2,中段为3/4,约7-8分钟
这是一首带有加洛普舞曲风格的乐章,而A段的内结构亦采用了回旋曲式的结构。第1小提琴奏出轻快的主题,甚有罗西尼威廉·泰尔》序曲的影子(作曲家后来在《第15号交响曲》中更将原旋律直接套用),是引用第一乐章中的第2部分旋律。木管乐则作出呼应;副题部分则以模仿主题而作出变化,包括调性,旋律方向或逆向行走等。过场后进入B段三拍子的乐段,先由低音乐器奏出连续的四分音符,乃来自第一乐章第1部分,及后中提琴及小提琴依次序加入,并将持续的四分音后再加上带附点及“短长”节奏的第二主题,圆号及大提琴随即回应,小号的过场带至木琴、木管和弦乐为主的第二副题,并在急速的上行音阶和定音鼓的独奏中进入第一个高潮。经过第二副题转调重现后,气氛趋向平静,巴松管、长笛、双簧管和短笛先后出现独奏乐句,最后由独奏小提琴总结并重回A段。经过大提琴的简短过场后,由一下三角铁敲响起,木管将主题转为大调,弦乐虽然试图作出干扰,但铜管乐最后把调性拨回,并进入改以2/2拍子及经增值后的B段主题为素材的终结段,营造出如《第5号交响曲》终曲的热闹,但多一份欢跃感的进行曲,铜管和敲击将乐曲带到另一个高潮,并且果断地结束。

外部链接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Hulme, D (1991). Dmitri Shostakovich: A catalogue, Bibliography, and Discograph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ISBN 0-19-816204-9
  2. ^ 乐谱出版社 Sikorski 于2005年所出版的肖斯塔科维奇作品全集目录上以后者为首演日期,但亦标示了另一个声称的首演日期(第75页)。 ISBN 3-935196-60-1
  3. ^ Fay, L. (1999). Shostakovich: A Life., p.115-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3438-9
  4. ^ 已故香港音樂評論人陳浩才談蕭士塔高維奇《第9號交響曲》. [201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9). 
  5. ^ Hurwitz, D. (2006). Shostakovich Symphonies and concertos. Amadeus Press: New Jersey. ISBN 1-5746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