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 (贝多芬)

贝多芬作有五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分别是1796年的作品5(两首),1808年的作品69,以及1815年的作品102(两首)。从所属分期来看,或是从音乐内容着手分析,都可以看出这些作品恰好属于贝多芬的早期、中期、晚期风格,是认识贝多芬音乐的绝佳途径。加以第一维也纳乐派的二位前辈(莫扎特海顿)都没有同样编制的作品传世,贝多芬的钢琴-大提琴奏鸣曲于是成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1][2]

名称 编辑

相较于弦乐器在巴罗克时代的兴盛,拜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所赐,键盘乐器逐渐占优,到了莫扎特的时代已经是器乐的主角。莫扎特一生作有卅六首键盘与小提琴奏鸣曲,他的年代经历键琴在音乐市场的衰退,古钢琴钢琴的兴起,莫扎特所使用的标题也由“键琴,或者古钢琴”,渐渐改为“古钢琴,或者键琴”,甚至有“为古钢琴”的例子(作品目录第547号)。然而在此同时,小提琴始终是作品的配角,莫扎特也写明这些奏鸣曲是“附有小提琴伴奏”(avec accompagnement d'un violon)的键盘奏鸣曲。以音乐内容来说,即使是小提琴占比最高的第32号奏鸣曲(目录第454号),键盘仍然有难以令人忽视的演出。这个现象也由贝多芬所继承,他的十首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亦是以键盘声部为重。[3]虽然随着贝多芬个人创作的演进,小提琴逐渐可以和钢琴分庭抗礼(例如第10号奏鸣曲,作品96),但由贝多芬所使用的命名(钢琴为先),不难看出他的布局意图。在大提琴方面,则是继续沿用了这一方式,后期作品更是发展至大提琴和钢琴可以等量齐观的程度。

将这些作品一概简称为“大提琴奏鸣曲”的称法,常见于一般音乐会文宣,偶而被使用在学术文献中。然而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称法既没有考虑音乐史的流变,也是罔顾实际音乐内容的。

创作背景 编辑

作品5 编辑

作品5的二首奏鸣曲写于1796年,贝多芬位处柏林。作品题献给普鲁士王国的威廉二世,他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也能演奏大提琴。[4]

作品69 编辑

作品69写于1807年至1808年间,是贝多芬旺盛创作力的产品。[注 1][5] [6]1809年3月5日,尼古拉斯·卡夫(Nikolaus Kraft)和多萝西娅·冯·厄特曼(Dorothea von Ertmann)首演了这首作品。[注 2][6][8]同年,布赖特科普夫与黑特尔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作品,作品题献给贝多芬的好友伊格纳兹·冯·格莱兴斯坦英语Ignaz von Gleichenstein,亦是一名业余大提琴手。[8]:162[5][9]

贝多芬当时正处于听力逐渐恶化的时期,不得不在1808年12月22日的演出后,放弃自己钢琴演奏的事业。[10]作品69的起草,可以溯至1807年9月的稿件,当时贝多芬正构思第5号交响曲和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8]:162

相较作品5的特性来说,作品69的奏鸣曲可见大提琴与钢琴平起平坐,均分占比,史上首见。犹如《英雄》在交响曲的开天辟地,作品69的奏鸣曲在大提琴文献中亦一向备受重视,长久以来都是音乐会曲目的常客。

作品102 编辑

作品102的二首奏鸣曲写于1815年5月至12月间,经过小幅修改,由西姆罗克出版社在1817年出版。作品题献给贝多芬的密友,玛丽·冯·埃尔杜迪夫人英语Anna Maria Erdődy[11]

1812年至1817年期间,是贝多芬较为安定的一段时间,生活中的大部分难题都获得解决,唯独听觉除外。此时他已经完全失聪,创作的灵感和动力也遭受严重的打击。[12]作品102的二首奏鸣曲,连同此前完成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28号,作品101),被视为晚期贝多芬风格的滥觞。《音乐广讯报》(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的评论表示:[13]

它们引起了最意想不到和不寻常的反应,不仅是通过它们的形式,而且还通过对钢琴的使用……我们无法预见这点。但这些作品也许是贝多芬作品链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将我们引领至大师希望我们到达的地方。

相较第3号奏鸣曲,作品102在当时较少被演奏,不过现在已经是大提琴文献的最重要作品之一,受到音乐会听众及录音品牌的一致欢迎。

分析 编辑

承前,大提琴在当时的地位仍然有限,直到19世纪初期,都经常可见将大提琴作键盘左手(低音)的重叠声部,或是数字低音的用途来使用,而缺少为大提琴的音域、性能所专门写作的音乐。贝多芬的五首奏鸣曲解放了大提琴的旋律性与歌唱性,是音乐史上开创性的一次变革。[14]

第1号奏鸣曲 编辑

有二个乐章:

  1. 持续的慢板/快板(Adagio sostenuto – Allegro)
  2. 轮旋曲。活泼的快板(Rondo. Allegro vivace)

演奏用时约25分钟。

第2号奏鸣曲 编辑

由约翰·米歇尔(John Michel,大提琴)以及丽莎·伯格曼(Lisa Bergman,钢琴)演奏

米歇尔及伯格曼演奏

播放这些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与第1号同样是二乐章体:

  1. 深情而持续的慢板/近似急板的快板(Adagio sostenuto e espressivo – Allegro molto più tosto presto)
  2. 轮旋曲。快板(Rondo. Allegro)

演奏用时约25分钟。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的序奏段(44小节长)或快板段(509小节)都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在早期贝多芬风格来说,甚至是所有五首钢琴-大提琴奏鸣曲当中,都堪称宏大的格局设定。[15]大提琴和钢琴先后演奏主要主题。[16]之后,钢琴的三连音型(右手)则带来音乐的动力。[17]第二主题按传统转至关系的B大调。[16]呈示部的末尾,顺应B音的出现,转至C小调的结束。

发展部以呈示部尾段的素材作延伸,C小调、B大调、A大调、D小调陆续出现。再现部将主要主题缩减,在次要主题来临前转至E大调的手法,可说令人惊奇。[16]再现部结束处记有一反复记号,若选择反复,便要将发展部、再现部再演奏一次。考虑到这个乐章的篇幅,部分演奏家会选择略去反复,径行向下演奏。而以反复记号的所在来看,可以回推乐章的尾奏段至第436小节处。之后,音乐逐渐转往平行的G大调结束。[18]

第二乐章

在位居最后的乐章使用轮旋曲式的手法,来自古典主义和奏鸣曲式的传统,经常在海顿的交响曲当中有所应用。[19]由钢琴率先,大提琴则作为对位旋律出现(第12小节)。[20][21]另外,第二乐章在开始处(C音)和中段(C大调)的调性安排,可以说预示了后来第4号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相似色彩。[22]

钢琴在中段带来一个崭新的主题,此时大提琴则是演奏密集的分解和弦。此段的风格华丽,互动精彩,颇有华丽(galant)之风。中段即将结束,主题再至之前,“错误”的调性令人莞尔(第158小节起)。[20]短暂停顿(第279小节)之后,二声部在不失趣味的互动中结束全曲。[21]

第3号奏鸣曲 编辑

A大调第3号奏鸣曲
米歇尔及伯格曼,演奏实时录音



播放这些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第3号奏鸣曲共三乐章:

  1.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anto)
  2. 诙谐曲。甚快板(Scherzo. Allegro molto)
  3. 歌般的慢板/活泼的快板(Adagio cantabile – Allegro vivace)

演奏用时约25分钟。

虽然贝多芬在手稿上记有“泪水和忧愁”,不过一直以来这首作品被认为是贝多芬正向精神的展现。类似这样的状况,在第2号交响曲,或是舒伯特的部分作品中也可得见。[23][5]如前所述,大提琴和钢琴在此是地位相当的伙伴,不似早期只是炫技钢琴的陪饰。[24] [25]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采奏鸣曲式,不甚快的快板。

第二乐章

同部分的钢琴奏鸣曲般,贝多芬有时会略去慢板乐章,直接导入舞曲,在此则是以贝多芬式的诙谐曲替代。这个乐章是A小调,即前一乐章的平行调。主要主题有二次再返,意味第二乐章是A-B-A-B-A的三段体结构。此外,刻意与节拍错位的重音,是这一乐章的幽默之处。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由 
 
拍子如歌的E大调慢板展开。关于这一段慢板是不是可以视为一个乐章看待,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华德斯坦》奏鸣曲的慢板属于一个乐章,功能、布局类似的作品69第三乐章则未在此列。活跃(vivace)的快板采奏鸣曲式,主要与次要主题皆由大提琴率先演奏。第三乐章的尾奏段相当可观,甚且富于表达。[23]

第4号奏鸣曲 编辑

C大调第4号奏鸣曲,作品102之1


播放这些文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第4号奏鸣曲采二乐章体:

  1. 行板/活泼的快板(Andante – Allegro vivace)
  2. 慢板/行板速度/活泼的快板(Adagio – Tempo d'andante – Allegro vivace)

这首作品的篇幅短小,乐思成谜。贝多芬在此试图挑战奏鸣曲式框架的限制,由此开始,直到晚期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09至111),传统的曲式写作规则遭受拆解、拉伸。贝多芬借此形塑自己的晚期作品风格,更是个人心神状态的写照。若以结构进行分析,编号作品102之1的这首奏鸣曲,与早前的第28号钢琴奏鸣曲可说十分相似。

第一乐章的导奏段落与一般的导奏颇有不同,只有一个挽歌风格的短主题(由大提琴奏出),主题被重复数次,然而期间基本没有明显的调性转移,最后也回归C大调解决,以上都是悖于传统导奏布局的手法。快板段则是以关系的A小调展开,钢琴的角色渐重,织体明显向三声部(第45小节)发展,不再只是高-低二个音域的调配变化。

继承第一乐章精巧的篇幅(154小节长),第二乐章同样是精致、短暂即逝的音乐(16小节长)。章间不间断、接踵而来的快板段则是“活跃的快板”,调性也回归到C调上。快板段一开始的音阶模进音型,令人联想第1号交响曲终曲乐章的幽默。这个乐章也由三声部(第91小节)渐渐扩充至四声部织体(第200小节),音响更形丰富。在轻快的二拍子音乐中,贝多芬令主要主题变化、翻伸,以分析角度,可说是一种变奏形式,听众则是在最后的高潮来临前,产生一种狂喜式的期待。这一效果也可见于他的第5号第9号交响曲,都是极富戏剧性的作品。

第5号奏鸣曲 编辑

第5号奏鸣曲有三个乐章:

  1. 生动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2. 极富感情的慢板(Adagio con molto sentimento d'affetto – Attacca)
  3. 快板/快板赋格曲(Allegro – Allegro fugato)

第5号的结构和音乐内容较第4号保守,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乐章的赋格。以赋格作结的布局安排,也可见于《槌子键琴》钢琴奏鸣曲,以及他的晚期弦乐四重奏(例如作品133的《大赋格》)。

录音节选 编辑

以下列出较具有代表性的全本(五首)录音作品:

轶事与其他 编辑

  • 低音提琴演奏家多梅尼科·德拉内蒂英语Domenico Dragonetti曾在贝多芬本人亲自助奏下演奏第2号奏鸣曲。据说在此之后,贝多芬“不再认为低音提琴只是大提琴声部的简化版”。[27]由后来贝多芬在交响曲当中对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分别写作,可以看出他受到这次经验的影响甚大。[28]
  • 亨乐出版社在1971年针对第3号奏鸣曲发行了新编辑版,内容参考由波昂的贝多芬档案馆(Beethoven Archive)所支持的稿件及资料,是更为可靠的乐谱版本。

注释 编辑

  1. ^ 同期的作品,还有作品70的钢琴三重奏(二首),作品80《合唱幻想曲》,以及第5号第6号交响曲等等。
  2. ^ 卡夫是当时杰出的大提琴家之一,《三重协奏曲》的大提琴部分便是为他所作。[7]后者则是贝多芬的学生。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Beethoven's five 'cello sonatas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2. ^ Beethoven's Early Works for Violoncello and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3. ^ Arnold, Denis and Nigel Fortune, ed. The Beethoven Companion, ISBN 0-571-10318-9, p. 213.
  4. ^ Mi Yeon Yun. A New Vision for the Genre: The Five Cello Sonata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and the Striving Towards Instrumental Equality (学位论文). 
  5. ^ 5.0 5.1 5.2 Unseld, Kerstin. Musikstück der Woche vom 27.7. bis 2.8.2009 / Die Mittlere / aus der Mitte des Schaffens. SWR. 2009-07-27 [2020-12-05] (德语). 
  6. ^ 6.0 6.1 Mangum, John.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No. 3 in A, Op. 69.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1). 
  7. ^ Vogler, Jan. Masterclass: Jan Vogler on Beethoven Cello Sonata op.69. The Strad. 2018-08-15 [202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8. ^ 8.0 8.1 8.2 Watson, Angus. Cello Sonata in A major, Op. 69. Beethoven's Chamber Music in Context (Boydell Press). 2012: 161–166. ISBN 978-1-84-383716-9. 
  9. ^ Matthew Rye. Cello Sonata in A major, Op 69. Hyperion Records. 1996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0). 
  10. ^ Lunden, Jeff. A Beethoven Extravaganza Recreated.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07-08-01 [202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0). 
  11. ^ Thayer, A.W. The Life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Centaur classic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60: 389 [2020-10-10]. ... Two Sonatas for Pianoforte and Violoncello, Op . 102, published, apparently in January, 1817, by Simrock in Bonn ... 
  12. ^ Ann Arbor 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School of Music. School of Music, Theatre & Dan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ublications. School of Music, Theatre & Dan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ublications. 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880: 2-PA40 [2020-10-10]. 
  13. ^ Reproduced in: Jean and Brigitte Massin, Ludwig van Beethoven, Fayard, Paris 1967, p. 682.
  14. ^ Swift, Samuel Robert. "The Complete Works for Cello and Piano by Ludwig Van Beethoven: A Performance Project." Order No. 9957119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2000. Ann Arbor: ProQuest. 2022-02-20.
  15. ^ Beethoven's five 'cello sonatas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16. ^ 16.0 16.1 16.2 Voice and genre in Beethoven's “Deux Grandes Sonates pour le Clavecin ou Piano-Forte avec un Violoncelle obligé”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英语). 
  17. ^ Beethoven's Early Works for Violoncello and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18. ^ Beethoven Cello Sonata Op. 5 No. 2 - Adagio - Allegro (PDF). [2022-07-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21). 
  19. ^ Voice and genre in Beethoven's “Deux Grandes Sonates pour le Clavecin ou Piano-Forte avec un Violoncelle obligé”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英语). 
  20. ^ 20.0 20.1 Beethoven's five 'cello sonatas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21. ^ 21.0 21.1 Beethoven Cello Sonata Op. 5 No. 2 - Rondo (PDF). [2022-07-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21). 
  22. ^ Beethoven's Early Works for Violoncello and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23. ^ 23.0 23.1 Anderson, Keith. Beethoven: Cello Sonatas No. 3, Op. 69 and Op. 64. Naxos Records. [202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8). 
  24. ^ Isserlis, Steven. How I fell in love with Ludwig. The Guardian. 2007-01-12 [2015-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1). 
  25. ^ Buttall, Philip R.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Cello Sonatas. musicweb-international.com. 2015 [202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26. ^ Chissell, Joan. Beethoven Cello Sonatas. Gramophone. [2020-12-19]. 
  27. ^ Beethoven's five 'cello sonatas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28. ^ Swift, Samuel Robert. "The Complete Works for Cello and Piano by Ludwig Van Beethoven: A Performance Project." Order No. 9957119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2000. Ann Arbor: ProQuest. 2022-02-20.

延伸阅读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