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雅(英语:Roger Michael Garcia,1952年4月29日),香港艺术展览策展人电影评论员、监制和导演,早年为香港公务员,曾在1985年至1987年担任湾仔政务专员,以及在2010年至2018年出任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总监。混血的高于1952年出生在经商与律政背景的家庭,父亲为前申诉专员贾施雅,但他自小以艺术电影为志业,并在利兹大学美术系毕业。虽一度留英尝试以影评人为事业,但最终发展欠佳而返港就业。

高思雅
Roger Garcia
2018年3月的高思雅
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总监
任期
2010年9月30日—2018年10月31日
主席王英伟
前任邵淑慧
继任利雅博
湾仔政务专员
任期
1985年6月3日—1987年9月6日
区议会主席林贝聿嘉
前任林锦光
继任周守信
个人资料
性别
别名S N Ko(笔名)
出生高思雅
Roger Michael Garcia

(1952-04-29) 1952年4月29日71岁)
 英属香港
国籍 英国
 葡萄牙
 美国
公民权 香港
父母贾施雅(父)
学历鲗鱼涌英童学校
英皇佐治五世学校
克洛科特学院英语Ratcliffe College
母校利兹大学
职业策展人、电影评论员、监制、导演和公务员

高在1977年加入港英政府担任政务主任,但在1994年42岁时就辞官退休。他在入职初年长期处理艺术文化事务,参与香港市政局出资的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筹委会。及后,他被派至地区任职,推动地方行政计划发展,更曾担任湾仔政务专员。最后数年,他在布政司署铨叙科负责公务员本地化工作,亦曾在工商科担任北美地区投资推广总监,官至首长级丙级政务官。

离开港府后,高移民至美国旧金山湾区重新发展电影事业,既担任电影监制亦接下康卡斯特的电视台制作项目。随后,他改为从事电影节策展工作,参与旧金山英语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都灵马尼拉英语Metro Manila Film Festival等多个国际电影节的工作,并在2010年回流香港出任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总监。

早年生涯 编辑

高思雅在1952年4月29日出生于英属香港的一个汉族葡萄牙混血的欧亚人富有家庭,他的父亲是后来成为香港首任申诉专员贾施雅[1][2][3][4]。由于他的姓氏加西亚(Garcia)常见于菲律宾,而他的祖父亦曾在当地经商,故常有人误会是他是菲律宾人[2]。高虽然在香港出生,不过因为贾施雅在1950年代于英国求学及考取大律师执业资格,故他在年幼时就常会被带往伦敦肯辛顿生伍德,在英港两地往来[3]。他在香港曾就读鲗鱼涌英童学校英皇佐治五世学校,而在英国则曾入读位于莱斯特郡克洛科特学院英语Ratcliffe College[3]。因学业而常与家庭分开的他认为自己像是读上寄宿学校,亦养成依靠自己的习惯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他透过独特且多变的生伍德方式也培养了文学兴趣及学习划艇和滑雪等不同技能[3]

为了学习艺术电影,高选择入读利兹大学美术系,主要修研美术史绘画电影制作[5]。他在大学时花很多时间在电影学会上,又担任电影杂志观察镜(Scope)的编辑[3]。同时,他亦因而得到与托尼·加内特英语Tony Garnett合作的机会,参与《英国之声英语British Sounds》的制作[3]。在1974年,他于利兹大学取得荣誉文学士学位[1]。离开大学前后,他尝试以影评人为事业,甚至为了即时撰写评论而每晚观赏三至五套电影[5]。不过,他没有因此而成功建立事业,最终在贾施雅催促下返港求职[5],并于1977年取得港英政府政务主任聘书[1]

公务员生涯 编辑

艺术及文化事务 编辑

 
高思雅首个任职部门为市政总署

高思雅在1977年10月10日加入港英政府担任政务主任,他在两日后被派至市政总署任职[1]。他在总署内并没有固定实任,港府因他的学术背景安排他以政务主任身份跟进市政局的公共表演场地规划和发展,以及为艺术界及电影业制定政策[1][6]。及后,他认识到香港电影的业界、特质及文化后,决定直接向海外推广香港电影,并随即审阅大量1950年代的香港电影,再和传统及好莱坞电影作出比较,以思考发展策略[2][3]。在文化署署长陈达文成功争取到市政局支持筹办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后,高主理的市政局文化服务组终于在1978年3月正式设立编制,而他更参与电影节的筹委会,成为会内最年轻的成员,更兼任主席[1][5][7]。电影节使香港电影的经验及产业正式走向国际,成为黑泽明萨蒂亚吉特·雷伊胡金铨以外的亚洲势力[5]。虽然他场热忱电影,但当时身为公务员的他认为电影业蓬勃发展,不建议港府以公帑介入自由市场[2]。然而,他在任内则推动市政局拨款资助电影节、创办香港中乐团香港话剧团,以丰富香港的艺术及文化环境[3]

首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后,高在1979年7月转往布政司署出任助理环境司,并曾一度署任首席助理环境司[1]。虽然他在1981年9月跟随决策科改组改于行政及环境事务处出任政务主任,但心系电影及艺术的他很快就得到转职机会,于1981年11月被派任至康乐文化署工作[1][5]。他先被安排负责表演艺术的政策工作,但很快就被指派担任发展工作,继续跟进香港文化中心沙田大会堂屯门大会堂的工程进展及相关安排[1][6]

地区事务 编辑

高思雅在1983年5月获港九政务署委任为九龙城民政主任,为九龙城政务专员的副手[1]。他经常代表政府于九龙城区出席伍德动,曾为地方行政计划及首届九龙城区议会作宣传,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地区事务[8][9],又为足球及慈善等伍德动担任主礼嘉实[10][11],亦加强推动地区层面的义工运动[12]。在九龙城政务专员出缺由他兼任时,他亦借1985年香港区议会选举登记选民伍德动的机会告诫区议员须兼顾全港事务[13]。与此同时,他在任内于1984年4月升任高级政务主任[1]

 
1986年时的湾仔区,时任政务专员是高思雅

高在1985年6月3日进一步被委任为湾仔政务专员,接替林锦光出任湾仔区首长,而高亦在同日起获奉为官守太平绅士[14][15][16]。在主管湾仔区时,他除了继续向青少年宣传参与地区事务的重要性外[17],亦着力灭罪工作,鼓励邻里间协同打击区内犯罪[18][19]。另外,他曾与副手杨立门一起出面支持夏国璋为居民义诊[20]。随着地方行政越来越成熟,高统筹的地区伍德动亦变得多元化,既曾邀请各派地区人士模仿乒乓外交乒乓球友谊赛吸引民众注意选举[21],亦曾与14名湾仔区议会议员出访日本美国夏威夷州考察当地各级议会及行政部门[22]

区议员的职务愈见繁重,湾仔区议会主席林贝聿嘉十九区的议会主席于1986年11月联名致函香港总督尤德要求增加区议员薪酬及福利[23],一度传出大量区议员缺席行政立法两局议员的约见为向港府抗议的一部分[24]。林贝聿嘉随即公开澄清另有原因,而高思雅亦与行政局议员谭惠珠出席区议员张有兴何淑云联合办事处的开幕礼,以缓和紧张的港府与区议会关系[25]。及后,高多次公开赞扬各地区团体的贡献[26][27],亦常与林贝聿嘉及张有兴为不同伍德动揭幕,促进官民各界的和谐关系[28]。最后,高在1987年4月1日升任首长级丙级政务官,亦在同年9月6日卸任专员,由周守信接任[1][29]

公务员及工商事务 编辑

在1987年9月,高思雅返回布政司署,于铨叙科担任首席助理铨叙司,为副铨叙司王英伟的下属[1][5][29]。当时由于纪律部队的薪酬及服务条件存有严重争议,卫奕信责成凌卫理组织检讨委员会为港府提供建议,逐安排由高担任小组秘书[30]。及后,因应英国将香港主权在1997年移交中国,高故此需要负责部分公务员本地化的工作,更曾应邀在澳葡政府行政暨公职司的《行政》杂志撰文,向当地分享本地化政策经验[31]。他随后数年都在铨叙科供职,负责公务员编制计划事宜,直至1991年5月离任[1]

高在1991年5月调往工商科任职,他及后被指派出任北美地区投资推广总监[1]。不过,对于官场兴趣一般的他在父亲贾施雅于1994年从行政事务申诉专员职位退休时,年仅42岁的高也从公务员行列退休,并移民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定居[2][5]

电影生涯 编辑

公务员时期 编辑

 
香港的地理环境是高思雅的创作源头之一

高思雅除了因职务而参与香港国际电影节外,在任职公务员时亦没有放弃电影评论工作,并在工余时间以中文译名高思雅三字转化的香港政府粤语拼音S N Ko”作为笔名撰写影评,内容包括1960年代及1970年代的香港电影作品[32][33]。因此,他亦成为研究香港电影的著名专家之一[32][33]。另外,高在布政司署担任首席助理环境司的时间亦令他萌生拍摄电影表现香港独特城乡地理的念头,他因而在1984年与克劳斯·瓦特(Klaus Vatter)合作为香港歌德学院制作了实验片《描绘香港》,并参与了1985年的第三届都灵电影节意大利语Festival internazionale Cinema giovani 1985[34]。他在1980年代借助于政府工作累积的假期,环游亚洲,并因而顺道将菲律宾电影带到国际层面[35]。从港英政府退休时,他在1995年发表了名为亚洲电影英语Cinema of Asia四分一世纪的回顾文章,并就香港独立电影详细分析[32]

移民海外 编辑

高思雅从港英政府退休后以消磨时间及兴趣的心态重投电影界的怀抱,决定担任电影监制[5][6]。虽然他为了更易参与美国好莱坞电影制作而移民至旧金山湾区定居,但他仍然支持亚洲独立电影的制作,并替电影人及投资者搭桥[5][6][36]。他及后在好莱坞电影公司工作,制作出1998年4月底美国票房冠军英语List of 1998 box office number-one films in the United States无字头4杀手英语The Big Hit》等作品,亦接下康卡斯特的电视台制作项目,当中更首创关于亚洲电影和亚裔美国人电影的节目[2][6]。虽然这些工作令他过上丰足的生伍德,但自感远离初衷的他决定重新从事影评人的工作,改为担任电影节策展人[3]

他为多个电影节担任顾问工作,除了居住地举办的旧金山国际电影节英语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外,他也前往意大利协助筹办都灵电影节乌迪内远东电影节[3]。在1999年,他也参与洛迦诺电影节的评审团,评鉴好莱坞电影风格[37]。他在2000年起才将工作重点由培育亚裔青年电影人,改为支持整体亚洲电影发展,既继续将马来西亚电影带到美国市场,亦自此多次担任马尼拉电影节英语Metro Manila Film Festival的评审[3][35][38][39]。及后,他亦在2001年为洛迦诺电影节撰写好莱坞及亚洲电影的鉴赏比较[40]。另外,他在留美时亦曾于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关于亚洲电影的课程[41]。在2004年8月,他以学者身份受香港电影资料馆邀请到香港主讲以1970年代香港电影文化与工业为题的座谈会[33]

高的经验及能力在2005年获韩国政府青睐,被映画振兴委员会朝鲜语영화진흥위원회委任为第一任制片发展工作室总监,推动韩国电影的创新及均衡发展,至2008年卸任[41]。此时,继续在旧金山湾区居住的他在2008年中受香港驻旧金山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张美珠邀请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纪念的庆祝项目,与美籍武术演员陈美美英语Mimi Chan一起重回香港制作名为《香港之内》的纪录片系列[36]。及后,高在2009年于菲律宾监制电影《马尼拉的天空》,并获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樱花奖[2]

回流香港 编辑

 
高思雅出任约八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总监

在前上司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主席王英伟的邀请下,高思雅在2010年9月30日起接替邵淑慧出任协会的总监,正式由加州回流香港并再次筹划香港国际电影节,以及协会辖下的亚洲电影大奖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2][5][42][43]。虽然已由1970年代最年轻的筹委会主席及导演变成2010年代时最年长的协会总监,但仍希望透过协会丰富的资源及伍德动把香港电影新鲜人带到国际市场[2][5][7][42]。不过,他在上任后察觉香港电影的文化及市场愈见疲弱,因此加强协会与公众的联系及合作,增加曝光率[5]。同时,他亦一改担任公务员时反对以库房资助电影工业的看法,认为政府在21世纪对包括本土电影在内的创意产业加以支援是应尽之义[2]

高利用在香港及韩国政府工作的人脉,除了多次与香港驻东京经济贸易办事处釜山国际电影节期间安排推广香港电影的伍德动外[44][45][46],亦曾与三个驻欧洲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在九个主要城市举行香港电影回顾展以拓展市场[47][48][49]。就新媒体及平台冒起,他邀请知名导演拍摄系列短片集,不但在各电影节放映,更上载至网上累积以百万计的观众[7]。另外,为了加强香港在亚洲电影英语Cinema of Asia的影响力,他在2013年主导亚洲电影大奖从电影节协会的分拆计划,并设立亚洲电影大奖学院管理,而高亦一度兼任学院总监[7][50][51]。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的工作以外,他亦在2016年至2022年出任M+董事局成员[6][52][53],以及参与2015年的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和2017年创办的东盟电影节[6][54],而坚持继续创作的他在2012年亦监制了布鲁克林电影节参展作品《佐渡摇滚风暴》[55]

不过,高统筹下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却在2017年传出政治审查丑闻,描述六七暴动的电影《消失的档案》被指因高以“旁白声太刺耳”及“零艺术”等不合理的原因被拒参展,而高的助理更在评审的大部分时间入睡[56][57]。高及后发表声明表示指控与事实不符,更指选片一向是集体决定,更已是破例私下解释落选原因[57][58]。最终,高在2018年10月31日卸任协会总监,由利雅博接任[59]。在2019年3月22日,对艺术事业贡献良多的高获法国政府颁赠艺术与文学勋章骑士勋位[60]

2010年代后期,他将工作重心转至中国内地市场,他先应邀在2017年起于平遥国际电电影节中担任艺术顾问团成员[61],及后更自2018年起出任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35]。然而,他也担任2019年台北电影奖的决选评审团成员[62]。另外,他在2021年9月亦为港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主持一带一路下文化共融与拓展电影产业机会的论坛[63]

个人生伍德 编辑

因高思雅的美术史绘画学术背景,游览博物馆美术馆及各式展览是他在电影以外的最大兴趣[5]。虽然他并非专业食评家,但他亦曾在报章分享饮食心得,而他最喜欢的菜系为马来西亚料理印度料理,而喜爱菜式则为鸡肉沙嗲印度煎饼温达卢咖喱[64]

荣誉 编辑

殊勋 编辑

头衔 编辑

  • 高思雅,JP(Roger Garcia, JP,1985年6月3日-1987年9月6日)[16][1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香港政府布政司署. 香港政府公務員簡介 一九九三年. 香港: 香港政府. 1993-07-01: 110.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八方人物--《馬尼拉的天空》監製:電影反映菲國悲凉. 苹果日报 (香港). 2010-09-07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Roger Garcia [高思雅]. 南华早报. 2010-09-07 [201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英语). 
  4. ^ 行政長官對賈施雅逝世表示哀悼.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0-12-17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Roger Garcia Interview: "We were pioneers in bringing Asian and Hong Kong cinema to the international scene" [高思雅访问:我们是将亚洲及香港院线带到国际映画的先锋]. easternKicks. 2010-09-07 [201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M+董事局成員 - 高思雅先生.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 2021 [2021-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9). 
  7. ^ 7.0 7.1 7.2 7.3 高思雅. 香港國際電影節40年. 第四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2016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8. ^ 做個有價值的市民 了解責任作出貢獻. 华侨日报. 1983-07-23: 第六张第二版. 
  9. ^ 孔仲歧紀念中學畢業禮 高思雅勉勵學生服務社區. 香港工商日报. 1983-07-23: 第六张第二版. 
  10. ^ 九龍城區小球賽 四八隊參加. 华侨日报. 1983-10-19: 第三张第四页. 
  11. ^ 九龍城街坊會一蚊慈善獎券開獎. 华侨日报. 1984-09-25: 第二张第三版. 
  12. ^ 百年耕耘漁港變大埠 義工辛勞不可沒. 香港工商日报. 1984-08-27: 第七页. 
  13. ^ 政務專員高思雅稱明年獲選區議員須兼顧全港事務. 香港工商日报. 1984-08-16: 第七页. 
  14. ^ 馮佘梅芬出任旺角政務專員 高思雅任灣仔政務專員. 华侨日报. 1985-05-07: 第二张第二版. 
  15. ^ 15.0 15.1 15.2 灣仔區社團明日設宴 送迎兩政務專員. 华侨日报. 1985-06-11: 第四张第三版. 
  16. ^ 16.0 16.1 16.2 香港政府布政司署. 香港政府各公務委員會及其他名表 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 香港: 香港政府布政司署. 1986-07-01: 177. 
  17. ^ 參與策劃暑期活動之外 青少年應關注地區事務. 华侨日报. 1985-07-07: 第二张第二版. 
  18. ^ 灣仔滅罪運動昨開幕高思雅籲鄰里守望相助. 大公报. 1985-10-13: 第六版. 
  19. ^ 今年滅罪活動重點 防止大廈爆搶刦. 华侨日报. 1985-12-03: 第一张第四版. 
  20. ^ 灣仔街坊福利會夏季贈醫施藥開幕 高思雅政務專員主禮. 华侨日报. 1985-06-30: 第六张第二版. 
  21. ^ 灣仔政務專員高思雅 盼合資格選民速登記. 华侨日报. 1985-09-14: 第三张第三版. 
  22. ^ 灣仔區議會十四成員聯同政務專員高思雅啟程訪問夏威夷日本. 华侨日报. 1985-10-31: 第六张第四版. 
  23. ^ 東區區議員均支持 十九區主席致函港督. 华侨日报. 1986-11-21: 第三张第一版. 
  24. ^ 憲制小組第四日交流會 四區議會廿八議員出席. 华侨日报. 1986-11-21: 第三张第一版. 
  25. ^ 張有興何淑雲設聯合辦事處. 华侨日报. 1986-11-21: 第三张第一版. 
  26. ^ 政務專員高思雅表揚灣仔地方團體 改善環境舉辦康體活動 提高區內居民生活質素. 华侨日报. 1987-02-12: 第三张第一页. 
  27. ^ 政務專員高思雅讚揚灣仔賢毅社. 华侨日报. 1987-05-24: 第二张第三版. 
  28. ^ 全港逐街逐戶清掃行動 灣仔率先並舉行開幕禮 張有興高思雅林貝聿嘉剪綵並傾倒垃圾. 华侨日报. 1987-05-19: 第三张第一版. 
  29. ^ 29.0 29.1 周守信任灣仔政務專員 高思雅調任助理銓叙司. 华侨日报. 1987-09-07: 第二张第一版. 
  30. ^ 紀律部隊薪酬及服務條件檢討委員會成員名單 (PDF). 纪律部队薪酬及服务条件检讨委员会初步报告 (香港政府布政司署). 1988-07-07 [2021-04-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1-23). 
  31. ^ 高思雅. 香港公務員的本地化. 行政 (澳门行政公职局行政杂志编辑部). 1989, 2 (6 (4/1989)): 801–803 [2021-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32. ^ 32.0 32.1 32.2 自主世代──六十年代至今自主、實驗、另類創作. 香港电影资料馆. 2021-04-16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33. ^ 33.0 33.1 33.2 電影資料館舉行連串座談會探討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文化與工業.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04-08-11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34. ^ 3° FESTIVAL INTERNAZIONALE CINEMA GIOVANI - Spazio Aperto 1985 - HONG KONG TOPOGRAPHY [第三届都灵电影节 - 开放空间1985 - 描绘香港]. 都灵节庆. 1985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意大利语). 
  35. ^ 35.0 35.1 35.2 专访海南艺术总监高思雅:世界正在等待下一个中国电影浪潮的袭来. 抛开书本. 2019-12-12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通过WeMP. 
  36. ^ 36.0 36.1 "Inside Hong Kong" Documentary Series aired in the Bay Area [“Inside Hong Kong”纪录片系列于湾区播送]. 香港驻旧金山经济贸易办事处. 2007-12 [202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英语). 
  37. ^ Charles Tesson; Claudine Paquot; Roger Garcia; Cahiers du cinéma. L'Asie à Hollywood. Paris Locarno: Cahiers du cinéma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e Locarno. 2001. ISBN 978-2-86642-282-0 (法语). 
  38. ^ CHANGE OF HEART, A. 马尼拉电影节. 2001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39. ^ BALER. 马尼拉电影节. 2009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英语). 
  40. ^ Bill Krohn; Roger Garcia; Jonathan Rosenbaum; Cahiers du cinéma. Joe Dante et les Gremlins de Hollywood. Paris Locarno: Cahiers du cinéma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e Locarno. 1999. ISBN 978-2-86642-250-9 (法语). 
  41. ^ 41.0 41.1 Roger Garcia專訪──港產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映画手民. 2016-03-17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42. ^ 42.0 42.1 高思雅先生將出任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 香港贸易发展局. 2010-09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43. ^ 高思雅出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總監的啟示. 讲铲电影节. 2010-09-02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44. ^ 香港於釜山舉行酒會推廣電影業.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2-10-09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45. ^ 香港於釜山舉行酒會推廣電影業.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5-10-05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46. ^ 香港於釜山舉行酒會推廣電影業.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7-10-15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47. ^ 「創意無窮:香港電影1997-2017」回顧香港電影二十年 特別嘉賓許鞍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7-09-21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1). 
  48. ^ 倫敦經貿辦於倫敦推廣香港電影.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7-11-20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6). 
  49. ^ 十部精彩香港電影在布拉格上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7-12-12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50. ^ Roger-Garcia [高思雅]. 南华早报. 2013-02-22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4) (英语). 
  51. ^ 香港国际电影节32周年--影像香江之多元化发展. 新浪娱乐. 2008-03-03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52. ^ 會議出席紀錄 - M+董事局 (PDF).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 173. 2017-09-28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21). 
  53. ^ M Plus Museum Limited董事局成員名單 (PDF). M Plus Museum Limited. 2022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18).  |journal=|work=只需其一 (帮助)
  54. ^ Venice Film Festival 2015: Elizabeth Banks, Diane Kruger join Alfonso Cuaron for jury lineup [2015年威尼斯电影节:伊丽莎白·班克斯、黛安·克魯格加入艾方索·卡隆的评审团阵容].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5-07-27 [2021-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英语). 
  55. ^ SADO TEMPEST by John Williams [约翰威廉斯的《佐渡摇滚风暴》]. Brooklyn Film Festival. 2017-12-12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英语). 
  56. ^ 《消失的檔案》被拒國際電影節 羅恩惠引述總監稱:女旁白把聲太刺耳. 众新闻. 2017-03-09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57. ^ 57.0 57.1 電影節指零藝術拒播《消失的檔案》 導演批欠勇氣. 香港01. 2017-03-09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58. ^ 香港國際電影節回應 《消失的檔案》導演指控與事實不符. 众新闻. 2017-03-09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59. ^ 資深電影人利雅博獲委任為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 (PDF). 香港贸易发展局. 2018-09-28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21). 
  60. ^ 60.0 60.1 Mr Roger Garcia honoured as Chevalier dans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2019 [高思雅先生被授予2019年艺术与文学勋章骑士勋位]. La France à Hong Kong - Consulat Général de France à Hong Kong & Macao. 2019-03-25 [2021-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英语). 
  61. ^ 微山西. 平遥国际电影展公布重磅级顾问团名单,顶级阵容为影展保驾护航. 搜狐. 2017-08-29 [2022-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7). 
  62. ^ 李烈領軍台北電影獎評審團! 「每一位評審都能暢所欲言」. 明潮M'INT电子报. 2021-06-26 [202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7). 
  63. ^ 第六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带一路办公室. 2021-09-01 [2022-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7). 
  64. ^ I know a place: Roger Garcia, executive director HKIFF Society [我知道一个地方: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执行总监高思雅]. 南华早报. 2014-03-19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0) (英语). 

相关条目 编辑

政府职务
前任者:
林锦光
湾仔政务专员
1985年6月3日-1987年9月6日
继任者:
周守信
非营利组织职务
前任者:
邵淑慧
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总监
2010年9月30日-2018年10月31日
继任者:
利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