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mis

前廣告網站

Bomis/ˈbɒmɪs/,promise的谐音[14])是以资助自由内容网络百科全书计划Nupedia维基百科而知名的互联网公司英语Dot-com company[8],于1996年由吉米·威尔士蒂姆·谢尔迈克尔·戴维斯英语Chicago Options Associates创办[15][16][17]。1994年,戴维斯的芝加哥期权协会聘任威尔士,两人就此结识[17],而谢尔则是威尔士透过哲学讨论邮寄列表英语Mailing list认识的[17][18]。Bomis最初的目标是在Bomis.com搜索门户上卖广告[19]

Bomis, Inc.
Bomis创办人,摄于2006年
公司类型私营企业
网站类型
门户网站
广告空间
语言英语
成立1996年
总部 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
创立者吉米·威尔士
蒂姆·谢尔(CEO)[1][2]
迈克尔·戴维斯英语Chicago Options Associates
产业互联网英语Dot-com company
产品Bomis Premium[3][4]
Bomis宝贝[5][6]
《Bomis宝贝报告》[1][7]
宝贝引擎[3][8]
Bomis浏览器[9]
员工10
子公司Nupedia(2000年-2003年)[10][11]
维基百科(2001年-2003年)[7][12]
网址bomis.com互联网档案馆上的存档
广告
注册
推出时间1996年
现状到2007年不活跃[13]

公司最初在内容上费尽心思,期间曾做过芝加哥资讯大典[20]。网站随后专注于面向男性观众的内容,包括体育运动、汽车和女性资讯[21][22][23]。Bomis后来因限制级媒体而闻名[24]。“Bomis宝贝”专门展示情色图片[5],而“Bomis宝贝报道”则展示成人图片[7][12]。付费开放的Bomis Premium还提供色情物料[4][24][25]。“宝贝引擎”协助用户用网络搜索引擎搜寻色情内容[3][8][26]。Bomis的广告总监注意到该站99%的查询都是关于裸体女性的[27]

Bomis曾主导创办自由网络百科全书Nupedia,内容由专家提供,但评审过程乏味缓慢[28][29]。维基百科最初由Bomis为Nupedia提供内容而运营[11][18][30],到2002年底是一家营利性企业,属Bomis子公司[31]。由于维基百科增加成本提升知名度,Bomis的收益出现下降,而互联网泡沫更是加重了损失[32]。由于维基百科挖空了Bomis的资源,威尔士和哲学研究生拉里·桑格出于慈善决定资助计划[32]。桑格于2002年被Bomis解雇[33],Nupedia内容于2003年并入维基百科[34],并在同年停更[10]

非营利机构维基媒体基金会于2003年由Bomis的三位创办人威尔士、戴维斯和谢尔组成的董事会创办[17],最初总部设在Bomis所在的[35]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36]。威尔士从Bomis收益中抽出10万美元资助维基百科,之后决定将百科全书转为非营利[37]。2004年,威尔士辞任Bomis总裁[38]。谢尔2005年兼任公司总裁和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成员[1]。2005年,威尔士编辑维基百科,删掉所有关于Bomis提供软调色情的表述[18][39],引发媒体关注[25][40][41]。威尔士为他的行为道歉[18][39]。《大西洋》给Bomis起了“互联网的花花公子”的绰号[42]被其他媒体采用[32][43][44]。学者也纷纷认为Bomis是软调色情提供者[30][45]

历史

编辑

背景

编辑

为了进入金融界工作,吉米·威尔士,在印第安纳大学修读哲学博士博士论文快要完成时在学校留了一条学习渠道[29][43][46]。1994年,威尔士受芝加哥期权协会英语Chicago Options Associates总裁迈克尔·戴维斯英语Michael Davis聘为操盘手[17][47][48],负责期货期权[47][48]。威尔士擅长判断外汇和利率的变动[29][43],在芝加哥获得成功后,变得独立且富有[29][43][47],于1994年到2000年间担任芝加哥期权协会研究主任[49][50][51]。他从哲学组的邮寄名单中认识了蒂姆·谢尔[17][18]

威尔士希望参与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受欢迎且大获成功的网络创业企业[17][44]。年轻时玩游戏的经历,使他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44]。威尔士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在网上试验源代码程序设计的能力有所提升[52]。供职于芝加哥期权协会期间,他趁着下班后的空闲时间,自建网页浏览器[18]。还在公司工作的他,注意到1995年网景通信首次公开募股大获成功[1][28]

成立

编辑
Bomis创始人
Bomis由吉米·威尔士、蒂姆·谢尔、迈克尔·戴维斯成立[15][16][17]

1996年,威尔士和业务合伙人蒂姆·谢尔[4][24][31]与他当时的经理迈克尔·戴维斯共同创办了Bomis[15][16][17],一家合伙的盈利性公司英语For-profit corporation[16][53][54],由威尔士任总经理[55]。1998年,他为了Bomis的工作,从芝加哥搬到圣迭戈[26][56][57],之后再随公司迁往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落地[35]

一开始,Bomis只有约五名员工[16][27]。2000年的员工包括程序员全永(Toan Vo)和系统管理员贾森·里奇(Jason Richey[16]。威尔士聘请他第二次结婚时当伴郎的高中同学特里·法德(Terry Foote[47][48]任广告总监[27]。2000年6月,Bomis成为Ask Jeeves的五名合作伙伴之一[58]。Bomis大部分收益透过广告产生[59]。Bomis最风光的时候是有份参与全国广播公司门户网站NBCi的风头,然而NBCi在互联网泡沫末期倒闭[59]

Bomis并不是缩写词[60],而是威尔士和谢尔在芝加哥时的自称“西装革履的苦涩老人”(Bitter Old Men in Suits)首字母[17][31][61]。网站从门户网站起步,试过各种构思,包括作为芝加哥信息的访问点[20][60]。后来聚焦面向男性的内容,包括体育活动、汽车和女性[21][22][23]

托管内容

编辑
Bomis宝贝
穿着BomisT恤的西尔维亚·圣和蒂娜·梅丽曼[62][63][64][65]

开放式目录做起[66],Bomis创造并维持了数百个少男文化英语lad culture网络圈英语Webring[42]。1999年,公司推出Bomis浏览器(Bomis Browser),帮助用户阻挡网上的弹出式广告[9]。《星球大战》网络圈被公认为《星球大战I:魅影危机》资讯的有效来源[67]。其他网络圈包括帮助用户查找《卡萨布兰卡[68]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69]法拉·弗西[70]辣妹成员洁蕾伊·哈利维尔英语Geri Halliwell[71]和《蛇眼英语Snake Eyes (film)》资讯的部门[72]。专用于《吸血鬼猎人巴菲》的“Bomis吸血鬼猎人巴菲圈子”(Bomis: The Buffy the Vampire Slayer Ring)囊括了50多个与主题相关的网站[73]希拉·杰弗瑞斯英语Sheila Jeffreys在她的著作《美丽和杂乱无章》(Beauty and Misogyny)中指出,2004年Bomis保留了“口红恋物癖圈子”(The Lipstick Fetish Ring),帮助用户迷上女性化妆品[74]

Bomis专攻限制级英语X-rated影片和色情媒体后大获成功[24][75]。广告产生的收入使公司为其他网站提供资金[4][19][76],该网站发布职业模特的暗示性图片[77]。除了Bomis,公司还保留了展示裸体女性图片[3][78]的网站nekkid.com[40]和nekkid.info[3]。Bomis收益的大约百分之十源于色情影片和博客[3][56]

网站开辟了色情图像专栏“Bomis宝贝”(Bomis Babes[5][6]和让用户向其他网站提交友情链接以吸引男性观众的功能[46]。网站的对等网络服务有助于用户寻找其他关于安娜·库尔尼科娃帕米拉·安德森等女名人的网站[44]。Bomis宝贝源于2000年起步的“Bomis宝贝报告”(Bomis Babe Report),以博客形式[13]展出色情明星图片[7][12][13][61]。Bomis宝贝报告也制作原创色情内容[1][13],包括色情演员和裸体名人的报道[13],简称宝贝报告[40]

威尔士说网站的软调色情是“魅力摄影”[35][43][45][79][80],Bomis因色情图片被互联网用户熟知[81][82][83]。在此期间,威尔士被拍到在一名职业女模特的在旁陪伴下,戴着军帽英语peaked cap,开着帆船,俨然一副船长的样子。照片中的女子穿着宣传Bomis的女式内裤T恤[13][59][84]

订阅内容Bomis Premium[3]提供成人内容和色情物料[4][24][25],三天试用价2.95美元[59]。和Bomis Babes的订阅者能看到的裸女图片不同[25],Bomis Premium主要是女同性恋行为和女性解剖学内容[13]。Bomis还开设Babe Engine[3],用户透过该网络搜索引擎能查找网上的色情物料[8][26]。据Bomis广告总监特里·法德介绍,该站99%的搜索都和裸女有关[27]

Nupedia和维基百科

编辑
 
2000年夏季的Bomis员工全家福。后排从左到右:蒂姆·谢尔和克里斯汀·威尔士(Christine Wales)、吉米·威尔士、特里·法德、贾罗德·帕帕斯-凯利(Jarod Papas-Kelly)、利兹·坎帕乌(Liz Campeau,丽塔·桑格身后)丽塔·桑格(Rita Sanger)、贾森·里奇(Jason Richey)、全永。前排左:杰里米·罗森菲德(Jeremy Rosenfeld)、拉里·桑格

Bomis的最大贡献是创造自由在线百科全书计划Nupedia维基百科[8][19]。蒂姆·谢尔和迈克尔·戴维于2000年Nupedia投资期间,继续和威尔士合作[15]拉里·桑格透过哲学和客观主义电邮讨论小组认识威尔士[11][20][57],1999年5月加入Bomis[85]。桑格是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知识论[20][23][86]。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学位后[87],他移居圣迭戈,助力Bmois的百科全书产业[85][88]。桑格加盟时,Bomis总共有两名员工,需要程序员协助[85]

2000年,桑格和威尔士依靠Bomis资源[8]创办Nupedia,Bomis同意抽取收益为Nupedia提供早期的资金支持[23][45][89]。Nupedia于3月上线[7][12],当时威尔士是Bomis的总裁[90],桑格是Nupedia的总编[28][91]。阅读Nupedia需要高中毕业生水平的理解能力[92],Bomis为网站定下的目标是:“为广度、深度、及时性和无偏向订立新标准,在充分的时间内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全面的百科全书[85][92]。”

Bomis一开始找来专家审阅Nupedia条目,但这显然是乏味的[30]。2000年8月,60多位学者为网站的同行评审工作做出贡献,其中大多数是哲学博士或医学士[93]。学者希望要求贡献者透过传真上传学位证,用于验证身份[94]。当时,Bomis想靠Nupedia获取广告收入[94],公司乐观地认为能用Nupedia.com的广告空间为该计划提供资金[85]

2001年1月15日,维基百科开始成为Nupedia.com的一项功能[52][95],后来它被称为维基日[47][90]。维基百科原本用来收集Nupedia的草稿条目[11][18][30],条目完成后移至Bomis[96]。遭到Nupedia咨询委员会反对后,维基百科成为独立网站[90][95]。2001年9月,威尔士同时担任Bomis首席执行官和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97],桑格则是维基百科的总召集人和Nupedia的主编[33][98]

同行评审系统[28][29]、评审和复制[11]的七大步骤[90][96],加上维基百科更快的成长速度拖累了Nupedia[36][99]。2000年11月,Nupedia有115篇潜在条目轮候同行评审过程[85][96]。2001年9月,从Bomis处获得25万美元的总投资后,Nupedia产生了12篇条目[1][94][96]。2000年到2003年间,Nupedia贡献者共制作24条成品条目[18][36][90],而维基百科到2001年底已经有2万篇条目和18种语言版本[100]

Bomis起初计划让维基百科盈利[101],便为初期架构提供人员和硬件[36]。没有这种早期的支持,维基百科不可能存活[7][12]。Bomis为计划提供了Web服务器带宽,持有域名等关键项目[32]。威尔士开出Bomis的支票维持维基百科在佛罗里达州坦帕服务器[3][47][48]

随着维基百科开销上升,Bomis被互联网泡沫断了财路[32][52]。2000年末,Bomis员工总共11名,但到了2002年初的裁员把人数减少到了原来的大约五人[16]。桑格于2002年2月被解雇[33][61]。自2001年1月15日到2002年3月1日,他是维基百科唯一一位付费编辑[33]。2002年3月1日,桑格辞任维基百科总召集人和Nupedia总编,称无法保证以志愿者角色参与这些职位[33],而且维基百科高级成员“缺乏尊重专业知识的习惯或传统”[10]。他继续致力于社群讨论,对维基百科日后的成功表示乐观[61][102]

桑格离巢后,维基百科在威尔士打理下成了蓬勃发展的网络社群[87],但他认为打广告有可能性,然而维基百科社群反对商业化[16][42][101],而2002年底的互联网营销确实很艰难[16]。彼时,维基百科仍是Bomis主办的营利性机构[31],那时网站域名从.com改为.org[57][100],威尔士表示网站不会接受广告[100]。Nupedia的内容并入维基百科后[34],于2003年停止营运[10][11]

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

编辑
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成立
第一届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由Bomis三位创办人组成
2004年的董事会成员[17]

英文维基百科条目数于2003年增至10万,Bomis很难继续在资金上支持该项目[103]。随着维基百科挖空公司资源,威尔士和桑格决定以非盈利基础为计划募集资金。由于维基百科没能盈利[32],Bomis解聘了大多数员工以维持生计[31]。公司于2003年创立起便持有维基百科[7][12],威尔士从Bomis的收益中抽调约10万美元资助维基百科,过后决定将百科全书转为非营利状态[37]

2003年6月,维基百科转移至新成立的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7][12]。基金会属非营利机构,负责监督维基百科以及和它相关的维基站点[104][105]。基金会成立之初,工作人员便开始面向公众筹集资金[104],Bomis将维基百科转变为非营利[61]。Bomis用于运营维基百科相关网站的硬件全部捐赠给维基媒体基金会[36],威尔士将维基百科的相关著作权从Bomis转移到基金会[36]。公司总部一开始设在Bomis所在的[35]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36]。基金会将维基百科的依赖从Bomis转向自己,从而购买硬件进行扩充[106]

维基媒体基金会董事会最初由Bomis的三位创办人吉米·威尔士及他的两个商业伙伴迈克尔·戴维斯(Michael Davis)和蒂姆·谢尔(Tim Shell[17][107]。谢尔和戴维斯经威尔士任命[2],但维基百科社群抱怨董事会成员都是指定人士[17],于是就有了2004年的首届选举[36]。两名社群成员弗洛朗丝·德伍阿尔安吉拉·贝丝蕾·斯塔林当选为董事会成员[17]

2004年8月,威尔士是Bomis的首席执行官[108]。9月20日,维基百科条目数突破百万大关,开支达50万美元(大多数由威尔士直接出资)[57][94]。2004年11月,他向《圣彼得堡时报》表示不再掌管Bomis的日常运营,但保留股东所有权[38]。2005年,蒂姆·谢尔出任Bomis首席执行官,也是负责监督维基百科的董事会成员[1]。谢尔于2006年留任,同时成为维基媒体基金会副总裁,继续担任董事会成员[2]。Bomis联合创办人迈克尔·戴维斯当年成为维基媒体基金会的财务秘书[2]。2007年,威尔士告诉《悉尼先驱晨报》,虽然他保留Bomis的部分所有权,但认为“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13]。根据互联网档案馆记录,最后一次可以访问Bomis内容是在2010年[109],2013年存档后,网站变为PetaBox英语PetaBox的欢迎信息。2014年存档时,网站变为空白背景,上写“你好,世界![110]

后续

编辑
吉米·威尔士针对英文维基百科上关于Bomis内容的编辑
2005年9月4日
2005年10月20日
2005年10月28日
罗杰斯·卡登海德英语Rogers Cadenhead公布的吉米·威尔士编辑纪录[5][111]

2005年,威尔士18次更改他在维基百科的传记[25][56][111]。他删除了Bomis宝贝是软调色情情色的表述[25]和拉里·桑格为维基百科联合创办人的内容[18][39]。威尔士的行为经作家罗杰斯·卡登海德英语Rogers Cadenhead检举[5][111],受到英美媒体的关注[注 1]。2011年,《时代》杂志将威尔士2005年的编辑 列入“维基百科10大时刻”[111]

维基百科政策警告用户不要编辑自己的传记页面[5][41],其自传编辑规则,引用了威尔士的话:“自己写自己的传记是社交上的失礼行为[7]。”拉里·桑格表示吉米“似乎在试图改写历史”[5][25],还在威尔士专业讨论页上谈论历史修正主义[5]

威尔士称其行为是在修正错误[18],但卡登海德将其行为曝光后,他才为自己的行为道歉[8][112]。威尔士向《时代》表示,每个人不应该编辑自己在维基百科的传记[25],并向《纽约客》承诺该准则对自己也有效[56]。因有可能存在偏见[25],威尔士警告称此种行为应被劝阻:“我希望自己没做过这种低俗的事[18][39]。”

大西洋》说Bomis是“互联网的‘花花公子’”[42],其他媒体采纳了这个绰号[注 2]。威尔士认为“网络的‘花花公子’”这个绰号不合适[114],虽然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道在Bomis的日子有没有让他成为“色情王子”[26][115][116]。2010年一部关于维基百科的纪录片《数字中的真相》中,多位记者探讨了威尔士的特征[115][117]。威尔士在影片中的采访表示这种特征不准确,并表示他的公司回应了客户的内容需求[注 3]。在后续的采访中,他回应了“色情王子”问题,让记者们去查雅虎上和侏儒相关的色情片[26]。2007年《理性》的一篇文章认为,“如果他认为他是色情王子,那他绝对是世界最大门户网站的老板[26]。”

吉米·威尔士
约瑟夫·法拉尔
吉米·威尔士与《世界网络日报》编辑约瑟夫·法拉尔就Bomis的历史用电邮在网上针锋相对[59]

2012年12月14日,学者兼作家朱迪斯‧莱斯曼英语Judith Reisman在写给《世界网络日报英语WorldNetDaily》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威尔士从一个色情网站获得收入[118]。文章发表后不久,威尔士致函《世界网络日报》反驳这种说法:“这绝对且明显是胡说。我从来没凭着色情贩子或什么其他的职业获得任何‘利益’,从来没有,我从来不是色情贩子......我要求立即修改那篇报道,删掉关于我的谎言[59]。”编辑约瑟夫·法拉尔英语Joseph Farah亲自回复了威尔士,解释维基百科记载Bomis历史时承认那时“Bomis在premium.bomis.com上运营叫Bomis Premium的网站,向客户提供高级的限制级色情内容”[59]。威尔士向法拉尔发了一封电邮,表示维基百科“没有说过诸如我依靠色情获得‘收益’等任何离谱的东西”[59]。威尔士质询法拉尔接下来对他的所说的“诽谤”有何行动[59]。法拉尔随后电邮回复威尔士:“我直截了当地说吧:你承认靠色情赚钱,却认为被人诽谤,难道是因为收益不足以称作‘财富’吗?[59]”威尔士之后重申一开始对法拉尔的请求,再度断言原文是“诽谤”,在电邮中写道:“这是个诽谤性的谎言。我从来没以色情贩子的身份获取任何财富。改了它[59]。”

2012年12月17日,《世界网络日报》作出更正英语correction (newspaper),发表了记者切尔西·席林(Chelsea Schilling)分析Bomis历史的全新文章[59]。席林报道称,《世界网络日报》搜索了Bomis的存档,发现Bomis Premium实际上宣传了包括模特裸照网站在内的合作伙伴[59]。席林的文章还附上历史截图,展现Bomis Premium活跃时的网站样子[59]。她引用了《连线》的文章,指出2005年之前威尔士重复尝试移除维基百科上指Bomis“色情”的参考资料[59]。在最后的推论中,席林报道《世界网络日报》已经将原本文章中称威尔士“贩卖色情品获取最初的利润”的说法改成“最初靠从色情贩子处赚取利益的网站谋生”[59]

分析

编辑

慈善纪事报》将Bomis标榜为“互联网营销机构,一段时间也负责公交色情图片[30]。”杰夫·豪(Jeff Howe)在他的著作《众包模式》(Crowdsourcing)中讲到“威尔士的利他主义企业,门户网站Bomis展示包括软调色情内容在内的东西[45]。”法律学者乔纳森·齐特赖恩在他的书《互联网的未来——如何停掉它》(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nd How to Stop It)提到“Bomis帮助人们查找‘色情图片’,透过广告和高级内容订阅费赚钱[4]。”《卫报》认为网站是“成人娱乐业的边缘”[79],而《边锋英语The Edge (Malaysia)》说Bomis是“污秽内容搜索引擎”[104]。《商业2.0杂志英语Business 2.0》说它是“搜索门户,根据流行搜索词创建主办互联网圈子,不足为奇的是其中大多数都是成人主题[50]。”

注释

编辑
  1. ^ 报道吉米·威尔士更改维基百科上关于Bomis和拉里·桑格是网站联合创办人表述的媒体有《泰晤士报[25]、《连线[5]、 《新政治家[39]、《时代[111]、《先驱太阳报英语Herald Sun[80]、《纽约客[40]和《纽约时报[41]
  2. ^ “互联网的‘花花公子’”的说法最初由《大西洋》使用,随后被《星期日泰晤士报[43]、《每日电讯报[32]MSN Money[113]、《连线》[114]、《火炬杂志》(The Torch Magazine[96]安德鲁·吉恩英语Andrew Keen著作《网民的狂欢英语The Cult of the Amateur[44]采用。
  3. ^ 威尔士在电影中表示:“你知道,媒体认为我是色情王子。我在什么事上都不是王,你懂吧?因为那时,我们审视了网站,认为:‘好吧,这是我们客户想要的,继续做就是了[115]。’”

脚注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Barnett 2005,第62页.
  2. ^ 2.0 2.1 2.2 2.3 Heise Online 2006a.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Business Insider 2013.
  4. ^ 4.0 4.1 4.2 4.3 4.4 4.5 Zittrain 2008,第133页.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Hansen 2005.
  6. ^ 6.0 6.1 Miller 2007,第17页.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Rosenzweig 2013.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Henderson 2008,第500页.
  9. ^ 9.0 9.1 Wright 1999.
  10. ^ 10.0 10.1 10.2 10.3 Mahadevan 2006,第15页.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Hasan 2011.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Rosenzweig 2006.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Hutcheon 2007.
  14. ^ Conway 2010,第7页.
  15. ^ 15.0 15.1 15.2 15.3 Seybold 2006,第250页.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DiBona 2005.
  17. ^ 17.00 17.01 17.02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Lih 2009.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Craig 2013,第84页.
  19. ^ 19.0 19.1 19.2 Stöcker 2010.
  20. ^ 20.0 20.1 20.2 20.3 Anderson 2012,第136–138页.
  21. ^ 21.0 21.1 The Globe and Mail 2008,第89–91页.
  22. ^ 22.0 22.1 Weinberger 2008,第138页.
  23. ^ 23.0 23.1 23.2 23.3 Shirky 2009.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Kuchinskas 2009.
  25.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Blakely 2005.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Mangu-Ward 2007.
  27. ^ 27.0 27.1 27.2 27.3 The Economist 2008.
  28. ^ 28.0 28.1 28.2 28.3 Seitz 2011,第A3页.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Edemariam 2011,第27页.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Jensen 2006.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Meyer 2012.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Neate 2008.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The Star 2007.
  34. ^ 34.0 34.1 Waters 2010,第179–180页.
  35. ^ 35.0 35.1 35.2 35.3 Mehegan 2006.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Ayer, Matthews & Yates 2008.
  37. ^ 37.0 37.1 Hickman 2006.
  38. ^ 38.0 38.1 Krueger 2004,第1E页.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Bernstein 2011,第34页.
  40. ^ 40.0 40.1 40.2 40.3 Elliott 2007,第22、段落:Spectrum页.
  41. ^ 41.0 41.1 41.2 Mitchell 2005.
  42. ^ 42.0 42.1 42.2 42.3 Poe 2006.
  43. ^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The Sunday Times 2011.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Keen 2008,第41–42页.
  45. ^ 45.0 45.1 45.2 45.3 Howe 2008,第58–60页.
  46. ^ 46.0 46.1 Long 2012,第5页.
  47. ^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Chozick 2013a,第9页.
  48. ^ 48.0 48.1 48.2 48.3 Chozick 2013b,第MM28页.
  49. ^ Doran 2006,第49页.
  50. ^ 50.0 50.1 McNichol 2007.
  51. ^ PC Quest 2012.
  52. ^ 52.0 52.1 52.2 Slater 2011,第B3页.
  53. ^ Lee 2013,第91页.
  54. ^ The Hamilton Spectator 2008,第A14页.
  55. ^ Friedman 2007,第121页.
  56. ^ 56.0 56.1 56.2 56.3 Schiff 2006.
  57. ^ 57.0 57.1 57.2 57.3 Pink 2005.
  58. ^ Du Bois 2000,第33页.
  59. ^ 59.00 59.01 59.02 59.03 59.04 59.05 59.06 59.07 59.08 59.09 59.10 59.11 59.12 59.13 59.14 59.15 Schilling 2012.
  60. ^ 60.0 60.1 Isaacson 2014.
  61. ^ 61.0 61.1 61.2 61.3 61.4 Duval 2010.
  62. ^ Bomis Magazine 2000a.
  63. ^ Bomis Magazine 2000b.
  64. ^ Cadenhead 2005.
  65. ^ Daughn 2000.
  66. ^ Gillmor 1999.
  67. ^ Soriano 1999,第2E页.
  68. ^ Kathy Merlock 2000,第33页.
  69. ^ Chester R 1998a.
  70. ^ Ward 2000,第8页.
  71. ^ LaPointe 1998,第F10页.
  72. ^ Chester R 1998b.
  73. ^ QNP 1998,第17页.
  74. ^ Jeffreys 2005,第60、181页.
  75. ^ Szpilma 2014.
  76. ^ Bhaskar 2013,第158–159页.
  77. ^ Spirrison 2006,第62页.
  78. ^ Nekkid.info 2002.
  79. ^ 79.0 79.1 Finkelstein 2008a.
  80. ^ 80.0 80.1 Beveridge 2007,第68页.
  81. ^ Semuels 2008,第E4页.
  82. ^ Bergstein 2007a.
  83. ^ Kopytoff 2007,第C1页.
  84. ^ Forman 2010.
  85. ^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Frauenfelder 2000,第110页.
  86. ^ Lievrouw 2011,第202–205页.
  87. ^ 87.0 87.1 Moody 2006,第5页.
  88. ^ Reagle 2010.
  89. ^ Lessig 2009,第156–157页.
  90. ^ 90.0 90.1 90.2 90.3 90.4 Myers 2006,第163页.
  91. ^ Gobillot 2011,第84–86页.
  92. ^ 92.0 92.1 Rollins 2000,第1786页.
  93. ^ School Library Journal 2000,第S6页.
  94. ^ 94.0 94.1 94.2 94.3 Koerner 2006,第115–117页.
  95. ^ 95.0 95.1 Curley 2012,第35–38页.
  96. ^ 96.0 96.1 96.2 96.3 96.4 Lewis 2013.
  97. ^ Meyers 2001,第D2页.
  98. ^ Richardson 2004,第339页.
  99. ^ Ward 2007,第5页.
  100. ^ 100.0 100.1 100.2 Kleeman 2007,第4页.
  101. ^ 101.0 101.1 Finkelstein 2008b.
  102. ^ Peterson 2002,第C1页.
  103. ^ Kleinz 2011.
  104. ^ 104.0 104.1 104.2 Chern 2008.
  105. ^ Middleton 2009.
  106. ^ Heise Online 2006b.
  107. ^ Kleinz 2004,第38页.
  108. ^ Brooks 2004.
  109. ^ Bomis.com 2010.
  110. ^ Bomis.com 2013.
  111. ^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Romero 2011.
  112. ^ Bergstein 2007b.
  113. ^ Buckland 2011,第1页.
  114. ^ 114.0 114.1 Greenwald 2013,第82页.
  115. ^ 115.0 115.1 115.2 Paley Center for Media 2014.
  116. ^ Tai 2013.
  117. ^ Glosserman 2010.
  118. ^ Reisman 2012.

参考资料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第一手来源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