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澎湖/优良条目
澎湖厅城,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码头区,马公市古名妈宫,故亦称妈宫城、又因兴建年代为大清光绪年间,亦作光绪城。澎湖厅城为砖石城,由澎湖水师镇首任总兵官吴宏洛负责督造,光绪十三年(1887年)动工、光绪十五年(1889年)落成,耗资23537两,是台湾清领时期最后一座军事防御性的城池。
澎湖厅城原有六座城门,大半部分在日治时期因都市改正计划被阶段性拆除,用以填海造港,剩余城垣因位处军事要地及驻军考量,尚有大西门、小西门(顺承门)及西侧城墙保留迄今,民国74年(1985年)8月19日被公告为“国定古迹”,现另作观光旅游之用途。
叶根壮(1932年7月31日—2014年7月23日),台湾澎湖县马公市后窟潭人(今重光里),台湾传统木造建筑大木匠师,人称“壮司”。此外,叶根壮亦擅长擘画、细木作与凿花等其他传统建筑技艺,作品散见澎湖与台湾各处高达七十余件,包括澎湖天后宫、妈宫城隍庙、火烧坪灵光殿与尖山显济殿等。2014年7月23日在复兴航空澎湖空难中罹难身亡。
澎湖游兵,明朝奏书多作彭湖游,是明朝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福建布政司)因海防目的派往澎湖海域巡逻的兵船军伍。澎湖游兵初设于万历廿五年(1597年),一年汛防澎湖两次,分作春汛(约三个月)和冬汛(约两个月),汛期结束归返福建沿岸的水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间,澎湖游兵整并入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浯屿水寨,改制成浯彭游兵。
澎湖观音亭,古称观音庙、观音堂,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妈宫北甲西垵仔),主祀观音大士,肇建大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寺埕隔水近山、烟波浩香,为信史上澎湖第一座主祀观音的庙寺,隶属阖澎三大公庙、澎湖天后宫交陪庙,并被登录为澎湖县县定古迹。
澎湖跨海大桥,台湾澎湖县位于县道203号的桥梁,俗称大桥,连接澎湖群岛之中的白沙岛与西屿岛,为澎湖重要的交通干道。
第一代大桥于1965年3月开始兴建,1970年12月完工并通车,1995年10月拆除;第二代大桥于1984年7月开始兴建,1996年3月完工并通车至今。第二代大桥造价为新台币10亿2800万元,长度2,494米,为台湾最长的跨海大桥。
2003年,澎湖县政府认为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将澎湖跨海大桥登录为“历史建筑”。
风柜尾荷兰城堡,明代奏章作彭湖城,1623年荷兰文报告写作“Het Fort, Péou (Piscadore)”,直译为澎湖堡垒,是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风柜里俗称“蛇头山”的小半岛上的一个城郭遗址。1622年(明朝天启二年)8月2日(格里历,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筑建,在1624年(天启四年)九月间拆毁夷平。
其后荷兰城堡旧址所在的蛇头山陆续为大明帝国、东宁王国、大清帝国、日本帝国和中华民国作为军事用地,2001年11月21日公告为中华民国的国定古迹,于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的登录名称为马公风柜尾荷兰城堡。
马公要港部水道,台湾日治时期因应日本海军于澎湖厅设立马公要港部所建的基础供水设施。明治43年(1910年)四月,日本海军启动调查策划,大正三年(1914年)正式开工,并于大正五年(1916年)竣工,是澎湖群岛境内第一处水道设施。根据1913年兴建预算编列为166,857日圆。
澎湖水师协为台湾清领时期军事组织,隶属绿营台湾镇,始于大清帝国将台湾纳入版图的同一年(康熙23年,1684年),迄于光绪12年(1886年)调升为澎湖水师镇,存在时间达202年。
澎湖水师协最高武官以副将为首,其下设左、右两营,两营各置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兵员共2,000人,哨船共36艘,分为十三处汛守。士兵采班兵制度,即来自福建、广东军队论调台湾,三年一换。乾隆47年(1782年),员额裁减142人,降为1,858人;同治七年(1868年)改制,左、右营裁撤游击、守备,改由都司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