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围村
大围村是香港沙田历史最悠久(1574年建村)以及规模最大的围村[1],建村于明朝万历初年。现时位于大围站附近城门河边,在积福街及积富街交界处。大围村是一条杂姓村,脍炙人口的九约竹枝词有“大围风景实如何,村里人居杂姓多”之语,住着十六姓:包括韦、陈、吴、杨、黄、李、许、郑、唐、袁、游、林、骆、谭、莫及蔡,以韦姓最多,成为村中大族,亦只有韦氏族人在围村内设有祠堂。大围村亦是沙田九约的乡村之一。在沙田新市镇开始发展,以及九广铁路大围站落成后,大围村的“大围”之名逐渐演变成包含城门河人工河道以南和狮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整个沙田区南部的地区名称。
主要建筑
编辑围墙
编辑明朝初年许多人逃避战乱从东莞迁移到大围附近,以耕作为生,由于地方治安不靖,当中廿九户村民发起建围以保安全,大围村建成时,四面有池塘,可种莲养鱼及防盗,围村四角建有围斗,有小窗可以观察围外情况,更有两门大炮保护围村。
侯王宫
编辑大围村侯王宫除供奉侯王爷外,还供奉车大元帅、德福土地、廿九名开村的始祖和三名对围村有贡献的英雄神位。相传侯王爷是宋朝国舅爷杨亮节,南宋末年文天祥及陆秀夫立益王昰,崩于𥐻州,秀夫复立广王昺于崖山,杨亮节率众南下迎帝,遭元兵追杀,秀夫负帝蹈海死,杨亮节操劳过度,病殁官富场,但侯王爷真正的身份仍有存疑。
侯王宫早期俨然大围村的杂性祠堂和村公所,举凡村中大小争执都交侯王宫处理,直到1976年大围村村公所落成才接手处理村务。侯王宫是沙田区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
韦氏宗祠
编辑大围村、上径口村及田心村韦姓村民据传为汉朝淮阴侯韩信的后人,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萧何命蒯彻匿藏韩信之子于南粤,隐姓埋名,取韩字之半,改姓韦,是为今日中山翠薇村、沙田三村和西贡沙角尾村韦氏家族的源头。大围韦氏宗祠门顶横匾题为“京兆堂”,两旁对联“淮阴世泽”和“京兆家声”,显然与韩信大有关连,据说韦氏宗祠内供奉的神主牌背后皆书“韩”字,以示饮水思源,不忘祖先之意[2]。
大围村韦氏始祖建元祖先由中山翠薇村迁移至深圳居住,十四岁时到元朗当牧童,一日返回深圳老家发觉父母及全部村民为邻村袁姓村民所屠杀,建元祖逃亡回元朗,娶妻后偕家眷迁居沙田建基立业。
获评级历史建筑
编辑行政区划
编辑实景
编辑-
大围公立学校(已弃置)
-
大围村村公所
-
大围村古旧村屋
-
大围村古旧村屋
-
积存围门(前)
-
积存围侯王宫
-
韦氏宗祠大闸
-
韦氏宗祠
节庆活动
编辑每年侯王诞,大围村侯王宫皆有贺诞活动。
大围村每十年举办太平清醮,过去一届为2017年。
交通
编辑交通路线列表 |
---|
知名原居民
编辑参见
编辑- 香港围村
- 沙田古今风貌:历史掌故 大围 (第14-19页)《1997年,沙田区议会编印》
参考资料
编辑- ^ 沙田區議會:地區特色及盛事. [2007-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1-15).
- ^ 街知巷闻﹕围.住记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明报》2012年8月19日
- ^ 沙田區議會 - 沙田區議會議員資料 吳定霖女士. 沙田区议会. 2020-06-03 [202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