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事件
此条目可参照德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0年10月2日) |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
萨拉热窝事件(德语:Attentat von Sarajevo、塞尔维亚语:Сарајевски атентат),又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苏菲•霍恩贝格公爵遇刺案(英语:Assassination of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 and Sophie, Duchess of Hohenberg),是指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霍恩贝格公爵苏菲在萨拉热窝在乘坐汽车时被极端组织的杀手盯上,两人正绕着萨拉热窝开始游行之时,遭遇加夫里洛·普林齐普枪杀而死亡。
日期 | 1914年6月28日 |
---|---|
地点 | 奥匈帝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直辖省 萨拉热窝拉丁桥附近(43°51′29″N 18°25′44″E / 43.857917°N 18.42875°E) |
死亡 |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霍恩贝格公爵苏菲 |
这次枪杀事件严重搅乱了当时欧洲的政治格局,它先是导致了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两国的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紧张,在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王国发出的最后通牒,当其中的几个条款被驳回后,奥匈帝国立即向塞尔维亚宣战;在一星期内,塞尔维亚背后的俄罗斯帝国因力挺塞国而加入战局,奥匈的盟友德国也在此时坚决扶持奥匈,身为俄罗斯帝国同盟的法国与英国也纷纷加入战争,这一桩枪击案在各国的连环反应之下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黑手会的刺客六人组
编辑此事件的凶手为加夫里洛·普林齐普,他是塞尔维亚的刺客六人组(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巴希奇、瓦索·丘布里洛维奇、内德利科·查布林诺维奇、茨维特科·波波维奇、特里夫科·格拉贝日和加夫里洛·普林齐普六人)之一,他也是六人组和整个黑手会中的干部。
该刺客组织由波斯尼亚塞尔维亚人、黑手会成员达里洛·伊利奇所领导,因此本次事件的凶手实际上只是这个组织中的中层成员,并非核心领导者,他们发动刺杀的原因是要断绝奥匈帝国中塞尔维亚人居住的省份与奥匈的哈布斯堡皇室的关系,以达到和塞尔维亚合并,共组南斯拉夫的最终目的,这个动机与后来的青年波斯尼亚所宣称的一致。
背景
编辑根据1878年俄土战争后的《柏林条约》,奥匈帝国被授权占领并管理奥斯曼波斯尼亚,而奥斯曼帝国保留官方主权。根据同一条约,大国集团(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王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官方上认可塞尔维亚公国为完全主权国家。四年后,塞尔维亚公国国君米兰一世将国家由公国变为王国,米兰一世亦成为独立后首个塞尔维亚国王。当时塞尔维亚的君主隶属于奥布仁诺维奇王室,仍与奥匈帝国保持着密切的外交关系,在米兰一世及其继位者亚历山大一世在位时,塞尔维亚满足于统治条约所界定的领土。
1903年发生的塞尔维亚五月政变,改变了塞尔维亚的对外关系。当时塞尔维亚军官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率兵攻占塞尔维亚皇宫,并杀死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及王后,奥布仁诺维奇王朝终结。军人拥立十九世纪初带领塞尔维亚成功争取自治的民族英雄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之后人彼得一世为新国王。新王朝建立后,塞尔维亚更加奉行民族主义,与俄罗斯关系紧密,却与奥匈帝国交恶[1]。随后的十年中,塞尔维亚与邻国之间的纷争不断,但经济与军事势力提升,逐步恢复14世纪的帝国。这些冲突包括1906年与奥匈帝国爆发的关税之争(史称猪战[2])、塞尔维亚佯装抗议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即1908年-1909年波斯尼亚危机(最终于1909年3月以塞尔维亚默许不索偿而结束[3])以及1912年-1913年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的手中征服马其顿和科索沃,驱逐保加利亚的巴尔干战争[4]。
塞尔维亚的军事胜利与塞尔维亚人对奥匈帝国吞并波黑的愤慨之情,令国内和奥匈帝国塞族的民族主义情绪更为高涨,奥匈帝国塞族不满奥匈帝国的管治,因而受到塞族“文化”组织的一系列宣传所煽动[5][6]。接下来的五年引发1914年孤胆刺客——大部分是奥匈帝国的塞族公民——在克罗地亚和波黑开展一系列针对奥匈帝国官员的暗杀行动,但均未获成功[7]。这些刺客均受到塞尔维亚的零星支持。
1910年6月15日,波格丹·泽拉吉奇谋杀波黑铁腕首长马里扬·瓦里撒尼未遂。22岁的泽拉吉奇是黑塞哥维那内韦西涅的东正教徒,就读于萨格勒布大学法学院,经常前往贝尔格莱德[8][9]。泽拉吉奇身中五枪,脑部的致命一枪启发包括普林齐普及其同伙卡布里诺维奇等后来的刺客。普林齐普表示:“泽拉吉奇是我第一个模范。17岁时我路过他的坟墓,反映出我们的悲惨状况和他们的思想。正是在那儿我下定决心迟早犯下暴行[10]。”
1913年,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吩咐斐迪南大公计划于1914年6月视察波斯尼亚的军事演习[11]。演习完毕后,斐迪南计划携妻参观萨拉热窝在新址建设的新国家博物馆[12]。公爵夫人索菲的大儿子马克西米连公爵表示:“母亲担心父亲的安全,就陪着他[13]。”
由于“捷克的伯爵夫人被奥地利法院视为平民”,因此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不同意两人的婚事,但由于斐迪南大公的坚持,弗朗茨·约瑟夫皇帝才同意两人的婚事,但开出子孙永远不能继承皇位的条件。6月28日是这两人贵庶通婚的14周年纪念日。正如历史学家A·J·P·泰勒指出:“
(苏菲)永远不能同享(弗朗茨·斐迪南)的地位......永远不能分享他的光彩,永远不能在任何公众场合坐在他旁边。但是这有一个漏洞......当斐迪南以军人身份参与活动,他的妻子就可以被允许一同出席。因此,他在1914年决定视察波斯尼亚的部队。在该国的首都萨拉热窝,大公及其妻可以并排驾驶敞篷车......所以,大公是为了爱情而赴死的[14]。
弗朗茨·斐迪南是发展联邦制的拥护者,大致赞成将奥匈帝国内部分为三元王国,即在奥匈帝国的统治下可将奥匈帝国境内的斯拉夫族地区重组为克罗地亚王国[15],地位与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同等。克罗地亚王国被认为可对抗塞族领土收复主义,斐迪南大公也因此同样被认为是塞族领土收复主义者的威胁[16]。普林齐普后来向法院陈述,阻止斐迪南大公实施改革计划是他的动机之一[17]。
暗杀当天的6月28日(儒略历6月15日)是圣维特节。在塞尔维亚它被称为维多夫丹,以纪念1389年对抗奥斯曼帝国的科索沃战役,当时塞尔维亚统治者拉扎尔·赫雷别利亚诺维奇为了塞尔维亚人而牺牲在战场上,骑士米洛什·奥比利奇伪装投降,刺杀了奥斯曼苏丹。
事发经过
编辑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奥匈帝国的波斯尼亚共管直辖区检阅军事演习。这次军事演习同样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因而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仇恨。
1914年6月28日上午约十点,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抵达萨拉热窝火车站。途中有数百名民众热烈迎接,而人群中则有七名刺客伺机而动。斐迪南夫妇坐上敞蓬礼车前往市府大厅,途中经过其中两位刺客面前,但二人因胆怯没有下手,后来斐迪南夫妇的车队遭到第三名刺客内德利科·查布林诺维奇用手榴弹袭击,但大公下意识的手一挥,手榴弹滚到了车后,立即爆炸。夫妇二人幸运避过一劫,只有一些护卫及围观群众受轻伤。刺客内德利科·查布林诺维奇马上服下氰化物并跳河企图自杀不遂,其后被赶至军警拘捕。
之后,斐迪南大公改变预定行程,决定要到医院探视一名受轻伤的副官,但随从人员忘了通知领头车队,因此车队依然照原订计划行驶。不幸的是,大公的敞蓬礼车在前往拉丁大桥时,于街角停下,一名叫普林齐普的刺客以离斐迪南王储夫妇不到两米的距离用手枪向两人各射出一发子弹,行凶后普林齐普服下氰化物企图自杀,但因为药物过期而失败,手枪被打落地后被逮捕,而斐迪南大公夫妇则双双送医不治身亡。
影视作品
编辑- 南斯拉夫1975年电影:《萨拉热窝谋杀事件》
- 奥地利2014年电视电影:《萨拉热窝》
- 2021年电影:《金牌特务:金士曼起源》
参见
编辑脚注
编辑- ^ MacKenzie 1995,第24–33页.
- ^ MacKenzie 1995,第27页.
- ^ Albertini 2005,第291–292页.
- ^ Albertini 2005,第364–480页.
- ^ MacKenzie 1995,第36–37页.
- ^ Albertini 1953,第19–23页.
- ^ Dedijer 1966,第236–270页.
- ^ Dedijer 1966,第243页.
- ^ Dedijer 1966,第203–204页.
- ^ Albertini 1953,第50页.
- ^ Dedijer 1966,第285页.
- ^ Dedijer 1966,第9页.
- ^ Dedijer 1966,第286页.
- ^ Taylor 1963,第13页.
- ^ Albertini 1953,第11–17页.
- ^ Albertini 1953,第87–88页.
- ^ Albertini 1953,第49页.
参考文献
编辑- Albertini, Luigi. Origins of the War of 1914 I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OCLC 168712.
- Albertini, Luigi. Origins of the War of 1914 I. New York: Enigma Books. 2005. ISBN 1-929631-31-6.
- Belfield, Richard. The Assassination Business: A History of State-Sponsored Murder. New York: Carroll & Graf. 2005. ISBN 0-7867-1343-7.
- Dedijer, Vladimir. The Road to Sarajevo.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66. OCLC 400010.
- MacKenzie, David. Black Hand on Trial: Salonika 1917. Eastern European Monographs. 1995. ISBN 978-0-88033-320-7.
- Magrini, Luciano. Il Dramma Di Seraievo. Origini e responsabilita della guerra europea. Milan. 1929. OCLC 8018932.
- Gioseffi, Daniela. On Prejudice: A Global Perspective. Anchor Books. 1993. ISBN 978-0-385-46938-8.
- Owings, W.A. Dolph. The Sarajevo Trial. Chapel Hill, NC.: Documentary Publications. 1984. ISBN 0-89712-122-8.
- Donia, Robert J. Sarajevo: A Biograph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6. ISBN 978-0-472-11557-0.
- De Schelking, Eugene. Recollections of a Russian Diplomat, The Suicide of Monarchies. New York: McMillan Co. 1918. OCLC 1890657.
- Johnson, Wes. Balkan Inferno: Betrayal, War and Intervention, 1990-2005. Enigma Books. 2007. ISBN 978-1-929631-63-6.
- Mitrović, Andrej. Serbia's Great War, 1914–1918.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1-55753-477-4.
- Strachan, Hugh. The First World War. I: To Ar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19-926191-8.
- Taylor, A. J. P. The First World War: An Illustrated History. London: Penguin Books. 1963. ISBN 0-14-002481-6.
- Trydar-Burzinski, Louis. Le Crépuscule d’une Autocratie. Florence. 1926. OCLC 473403651.
- Craig, John S. Peculiar Liaisons: In War, Espionage, and Terror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lgora Publishing. 2005. ISBN 0-87586-331-0.
- Remak, Joachim. The First World War: Causes, Conduct, Consequences. John Wiley & Sons. 1971. ISBN 0-471-71634-0.
- MacKenzie, David. Apis, the Congenial Conspirator: the Life of Colonel Dragutin T. Dimitrijević. East European Monographs. 1989. ISBN 0-88033-162-3.
扩展阅读
编辑- Bataković, Dušan T. The Serbs of Bosnia & Herzegovina: History and Politics. Dialogue Association. 1996 [2020-07-25]. ISBN 9782911527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4).
- Fay, Sidney Bradshaw: Origins of the Great War. New York 1928
- Fomenko, A. "There Was an Alternative! The Legacy of Franz Ferdin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 Russian Journal of World Politics, Diplomacy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9) 55#3 p177-184.
- Ponting, Clive. Thirteen Days, Chatto & Windus, London, 2002.
- Stoessinger, John. Why Nations Go to War,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7.
- Treusch, Wolf Sören. Erzherzog Franz Ferdinand und seine Gemahlin werden in Sarajevo ermordet, DLF, Berlin, 2004
外部链接
编辑